2011/04/12

《皇上無話兒》的希特拉陰影

沈旭暉 Roundtable 理事會主席
《CUP茶杯雜誌》第111期

「最後,喬治六世成了英國人的戰時英雄,最大原因是他忠於君主立憲的角色,遵從首相決定的一切來演戲,沒有顯示獨立思想,而不是因為他對德國有其他仇恨。換了是口齒伶俐的愛德華八世,是絕不會照政府本子唸稿的。丘吉爾曾說英國人不會得到更好的戰時國王,含義甚深。」《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囊括多個奧斯卡大獎,一眾演員的演技自然得到肯定,但電影最重要的靈魂角色其實一直沒有出場:那就是納粹獨裁者希特拉。英國國王口吃,本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忽然變成國際議題,除了因為英國的二戰對手德國由口才出眾的希特拉領導,更因為當時英國上下親德風氣盛行,才令英國王室深深捲入現實政治。要了解電影的時代背景,必須從愛德華八世談起。

愛德華八世的親德情結
愛德華八世以「不愛江山愛美人」名流史冊,這實在是二十世紀最成功的政治化妝之一。假如「宗教壓力」真的能逼國王因為娶離婚婦人而退位,英國聖公會理應對婚姻觀極其嚴謹,然而聖公會當年和羅馬教廷決裂,正是為了方便亨利八世在前妻在生時不斷再娶;目前的王儲查理斯娶了前夫健在的卡米拉,也沒有宗教力量足以剝奪他的未來國王身份。

近年解密的文獻顯示,愛德華八世當王儲時流露的親德傾向,才是他被逼退位的主因。自從他親身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戰場上的德軍、忽然革命的蘇俄都深深恐懼,因而產生了「以毒攻毒」思想,希望通過姑息希特拉來讓他對付史太林─這是他親口對外國大使透露的。而在兩害之中,愛德華八世明顯傾向德國:他本人的種族主義就相當明顯,曾公然侮辱大英帝國治下的不同臣民,也對希特拉短時間內振興德國表示欽佩。希特拉擴張主義的第一波是武裝萊因蘭地區,對此愛德華八世不顧國王不隨便論政的禁忌,明確反對政府干涉。這些跡像,足以讓以丘吉爾為代表的反德主戰派憂慮不已。

辛普森夫人懷疑為納粹間諜
愛德華八世的情人辛普森夫人更是一位疑似間諜,一生十分傳奇。她的第一任丈夫是美國軍官,曾長期在遠東公幹,令辛普森夫人認識了世界各國的外交人物─阿根廷外交官 Felipe Espil,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長齊諾乃至希特拉的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等極右份子,據說都曾是她的情人。這樣背景的離婚婦人搭上英國王儲,自然引起英國上下緊張。愛德華八世在位的短短一年內,好些情報無緣無故的被德國截獲,矛頭都指向辛普森夫人。愛德華的母親瑪麗王后、首相鮑伯、主戰領袖丘吉爾等不同勢力才因此結合,共同撰寫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劇本,逼愛德華八世退位。

自此辛普森夫人恨極英國人,對納粹的感情由暗到明,反正愛德華八世已變成「溫莎公爵」,她再沒有顧忌。一九三七年,兩口子高調訪問德國,獲希特拉親切接見,二人全程不斷行納粹敬禮。有史家認為愛德華八世把復位的希望寄託在希特拉身上,雖屬天方夜譚,但希特拉打算通過他實現英德親善,則已被核實。二戰爆發後,丘吉爾把愛德華八世夫婦流放到加勒比海的巴哈馬群島當「巴督」,就是讓他們遠離戰場,賣國也沒有那麼方便。

喬治六世一度視張伯倫為英雄
愛德華八世雖然是花花公子,充滿精英主義的傲慢,但他同時也喜歡微服出巡,有關心窮人的名聲,退位時民望頗高,這都令不善演說的喬治六世相形見絀,他的口吃才變得重要起來。

但《皇上無話兒》把喬治六世介紹為從一而終的反納粹戰士,說他以國家大義與兄長劃清界限,這也不完全是事實。事實是戰前英國親德風氣瀰漫,民眾大都厭戰,喬治六世上台後自信不足,也沒有兄長的主見,唯有大力支持當時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張伯倫簽訂被後世全盤否定的《慕尼黑協定》時,喬治六世是最快樂的英國人之一,他邀請張伯倫在國王的位置共同接受民眾歡呼,仿彿和平已被締造。最後,喬治六世成了英國人的戰時英雄,最大原因是他忠於君主立憲的角色,遵從首相決定的一切來演戲,沒有顯示獨立思想,而不是因為他對德國有其他仇恨。換了是口齒伶俐的愛德華八世,是絕不會照政府本子唸稿的。丘吉爾曾說英國人不會得到更好的戰時國王,含義甚深。

已故王太后:希特拉口中「歐洲最危險的女人」同期英國王室有性格的除了愛德華八世,就要數喬治六世的王后,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英女王母親,伊利莎白王太后。歷史上的王太后一如電影形象,十分精靈,以急才著稱,對新思潮態度較開放,是王室現代化的關鍵人物。相對於丈夫家族的兄弟,伊利莎白的反德情緒較明,他的兄弟在一次大戰一死一傷,曾說永不要相信德國人。希特拉稱她為「歐洲最危險的女人」,就是因為她的堅毅,令喬治六世變成德國的敵人。喬治六世在親德反戰、自卑口吃的氣氛中走出來,變成戰時團結英國的象徵,經歷了漫長的心理轉變,這過程的醫者並非那位澳洲言語治療師,而是伊利莎白。

不少人認為《皇上無話兒》誇大了國王的角色──「戰時演說由丘吉爾包辦不可以嗎?」技術上自然可以,但精神上是完全不同的。須知戰時演說一類角色是屬於國家的,假如也由民選政治家負責,他本人的政治高低起伏,就會連累到他為國家貢獻的業績。以張伯倫和丘吉爾為例,他們一人主戰、一人主和,最後丘吉爾成為英雄,張伯倫成為軟弱的代名詞、乃至被當作內奸,但張伯倫簽署慕尼黑協定時、丘吉爾戰勝時,都極具民望,都被喬治六世邀請站在王室的位置接受群眾歡呼。這不是因為二人成了國王,而是這樣一來,他們的榮譽與風險已被國王代表的國家承擔,自此選民跟他們無拖無欠,對張伯倫固然可以唾棄,甚至在戰爭未完全結束時,也敢把英雄丘吉爾選下台。喬治六世本人不及兄長聰明,但拿捏君主立憲的分寸是極好的,這也是他對現任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訓練。英女王看過電影後說十分感動,除了因為她的父親活現銀幕,也因為王室的政治價值終於被拍攝出來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