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2

G7佔全球GDP比恐跌破五成

〔中央社〕七大工業國(G7)佔全球經濟比重在2012年恐跌破50%,意味著開發中國家經濟表現有望進一步領先工業國家。

彭博的每日圖表顯示,在2015年以前,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與加拿大的名目國內生產毛額(GDP)佔全球比重節節下滑。

2012年以前,G7佔全球GDP比重恐由1980年代中葉的70%,跌破50%。中國經濟產出佔全球比重2年內有望突破10%,相對1987年為2%。

由21個開發中國家組成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來累漲逾12%,相對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與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的漲幅分別為6.5%與5.5%。

新加坡Julius Baer & Co.全球投資長VenkatramanAnantha-Nageswaran指出:「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與金融市場投資報酬均將優於 已開發國家市場。新興市場如何處理通膨與資產泡沫風險將攸關其表現能否持續領先發達國家。」

各國領袖已決議,將由二十國集團(G20)取代G7加俄羅斯,成為全球主要經濟論壇。G20成員國包括中國、巴西、印度與俄羅斯,佔全球經濟產值比重將近 85%,1990年代,俄羅斯、泰國等新興市場飽受貨幣貶值所苦,G20因此應運而生。G20財長與央行總裁今明兩天將於南韓慶州集會。

然而,Anantha-Nageswaran指出,G7佔全球經濟產出比重直直落,「但美國、歐洲與日本經濟規模龐大,且至關重要,因此無法視若無睹。」(譯者:中央社趙蔚蘭)
source

蓋特納﹕推動世界經濟“再平衡”

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說﹐他將利用週末20國集團(G20)財政部長會議的機會﹐推動各國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使之減少對美國消費的依賴﹐促進建立一套匯率政策“規範”﹐並讓他國相信﹐美國並不打算通過本幣貶值來實現繁榮。
Reuters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
蓋特納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說﹐全世界迫切需要在匯率政策的指導原則上達成一致。他說﹐對於什麼是公平的匯率政策﹐目前還沒有一個確定的認識。

他還說﹐美國正在敦促G20中的各個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希望它們採用量化指標來判斷各國的貿易順差或逆差是否“可持續”﹐以此來衡量推進全球增長更加平衡的努力取得了多大進展。

蓋 特納將於本週末在韓國會見其他G20成員國的財政部長﹐值此之際人們普遍懷疑﹐將阿根廷、法國和美國等相互差異如此巨大的國家囊括在內的G20﹐能否化解 各國之間在匯率問題上的矛盾。巴西財政部長曾警告有發生“國際匯率戰”的危險。印度總理曾說﹐他“對全球局勢感到擔憂”。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行長曾警告﹐如果各國認識不到有必要為集體利益而採取行動﹐則有可能出現保護主義浪潮。

對於週六財長會議過後發表實質性公報的可能性﹐美國官員不抱太大期望。即使有什麼重要聲明﹐會議東道主韓國也寧願留到11月在首爾舉行的G20首腦會議上發表。

蓋特納說﹐大家都在努力盤算什麼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這道題不是兩個星期就能答出來的﹐要花三五年才能解決﹔我們希望推動G20成為一個更勇於任事的機構。

談到匯率問題﹐蓋特納說﹐我們希望各國形成一套匯率政策規範。

美國官員說﹐要達成一個1985年《廣場協議》那樣的全球匯率協議以推動美元貶值﹐目前條件還不成熟。財政部另一位官員對記者們說﹐他們的目標是讓各國同意“採取合作態度”(即使不做出明確的承諾)﹐從而使中國和受它影響的小國同意本幣升值。

蓋特納將全球貨幣分為三類。他把按任何標準衡量貨幣都被低估的國家歸為一類﹐尤其是中國。他說﹐如果9月以來人民幣升值步伐可以持續﹐它將幫助修正人民幣低估程度。他說﹐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也起到一定作用。

蓋特納說﹐如果中國知道假如讓人民幣更快升值﹐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將步其後塵﹐對他們來說這更容易。

他把實行彈性匯率機制﹐但干預匯市或徵稅的新興經濟體歸為第二類﹐這些國家以此作法降低貨幣被大幅高估、經濟出現泡沫、通脹壓力上升的風險﹐美國並不反對這樣的作法。

蓋 特納把目前大致符合合理價格的主要貨幣歸為第三類﹐暗示他認為美元兌歐元和美元兌日圓在本已有的跌幅以外﹐沒必要進一步下跌。蓋特納強調﹐美國並沒有實行 故意將美元貶值的政策。本週稍早﹐蓋特納在加州帕羅奧圖市的講話中說﹐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通過貨幣貶值令經濟繁榮和增加競爭力。

最終更強大的全球經濟要求中國等出口導向型國家努力抑制貿易順差﹐而美國等需要大量進口的國家要努力減少貿易逆差。

蓋特納說﹐世界各地希望我們儲蓄更多﹐這意味著美國對世界各地的需求較少。需求將來自其他渠道。

G20國家在多倫多峰會上就財政政策標準達成一致﹐目前美國尋求在貿易流通、經常項目餘額的最廣泛尺度方面達成這樣的標準。

蓋特納說﹐我們鼓勵我們的貿易伙伴為再平衡承諾增加更多實質內容﹐我們正在研究我們能否同意致力於使外部失衡達到更可持續的水平﹐以及考慮到大宗商品生產國等不同國家的需要。

中國預計未來幾年經常項目赤字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大約4%﹐美國官員希望中國表示讚同。但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姚堅上週表示﹐別國無權評論他國的貿易順差是否公平。
source
Damian Paletta / David Wessel

(更新完成)
Geithner's Goal: Rebalanced World Economy
Treasury Secretary Timothy Geithner said he would use weekend meetings of G-20 finance ministers to advance efforts to 'rebalance' the world economy so it is less reliant on U.S. consumers, to move toward establishing 'norms' on exchange-rate policy, and to persuade others the U.S. doesn't aim to devalue its way to prosperity.

In an interview with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r. Geithner said the world sorely needs to agree on guidelines for exchange-rate policy. 'Right now, there is no established sense of what's fair,' he said.

He also said the U.S. is pressing the Group of 20 industrial and developing nations to adopt numerical gauges to judge whether individual trade surpluses or deficits are 'sustainable,' a way to measure progress towards the goal of more balanced global growth.

Mr. Geithner is to meet G-20 counterparts in South Korea this weekend amid widespread skepticism about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 of economies as diverse as Argentina, France and the U.S. can defuse exchange-rate tensions. Brazil's finance minister has warned of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war.' India's prime minister has said he is 'worried about the global situation.' The governor of the Bank of England has warned of protectionism unless 'the need to act in the collective interest' is recognized.

U.S. officials played down the likelihood of a substantial communique after Saturday's meeting of finance ministers. The Koreans preferred to hold any major announcements for the November meeting of G-20 leaders in Seoul.

'People are trying to figure out what is in their self interest,' Mr. Geithner said. 'It's not a test you solve in two weeks. It'll take three to five years. We want to move the G-20 toward an institution with more promise.'

On currencies, Mr. Geithner said, 'We would like countries to move toward a set of norms on exchange rate policy.'

U.S. officials say conditions aren't ripe for a global accord on currencies like the 1985 Plaza accord to push the dollar down. The goal, another senior Treasury official told reporters, is an agreement to 'pursue a cooperative approach' that would, even without explicit pledges, lead China and smaller countries in its shadow to let their exchange rates appreciate.

Mr. Geithner divided world currencies into three groups. In one, he put countries with currencies 'undervalued by any measure,' especially China. He said, though, that if the pace of appreciation seen since September were sustained, it would help correct the undervaluation. Other emerging-markets play a role, he said.

'If China knew that if it moved more rapidly, other emerging markets would move with them, it would be easier for them to move,' Mr. Geithner said.

In a second group, he put 'emerging economies with flexible exchange rates that intervene or impose taxes to try to reduce the risks of significant overvaluation, of bubbles and of inflationary pressures.' The U.S. isn't objecting to such efforts.

In the third group, he put 'the major currencies, which are roughly in alignment now,' a suggestion that he sees no need for the dollar to sink more than it already has against the euro and yen. Mr. Geithner emphasized that the U.S. is not pursuing a deliberate policy of devaluing the dollar. Earlier this week, speaking in Palo Alto, Calif., he said that no country can 'devalue its way to prosperity and competitiveness.'

Ultimately, a sounder global economy demands efforts to restrain trade surpluses in export-driven countries like China and reduce trade deficits in import-hungry countries like the U.S.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nts us to save more--and that means less U.S. demand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 Demand is going have to come from other sources,' Mr. Geithner said.

G-20 countries agreed to norms for fiscal policy at their Toronto summit. Now the U.S. is seeking the same for the broadest measure of trade flows, current account balances.

'We're encouraging our partners to put a little more flesh on the skeleton of the rebalancing commitment,' Mr. Geithner said. 'We are exploring whether we can agree to commit to keep the external imbalances to levels that are more sustainable, making allowances for different kinds of countries, such as commodity producers.'

U.S. officials are hopeful China, which projects that its current-account deficit will hover around 4%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the next few years, will go along. But a spokesman for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Yao Jian, said last week, 'Other countries have no right to comment on what is a reasonable level for a country's trade surplus.'

Damian Paletta / David Wessel

提振經濟 歐洲拒絕凱因斯

紐約時報報導,英國經濟學理論大師凱因斯或許是全球最富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但今日大多數的歐洲國家在亟思如何提振經濟的對策時,卻都拒絕用凱因斯的赤字支出理論。

報導指出,凱因斯出生於英國,曾任職於英國財政部,他主張為了避免經濟陷入長期的不振,政府必須透過舉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來提振經濟。然而現今歐洲各國採取的卻是相反的策略:削減支出以求達成財政平衡。

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周三在一場演說中宣告捨棄凱因斯的方法,他提出一項1,300億美元緊縮政府支出的計畫,目的就是減少政府龐大的預算赤字。

在經濟低迷已達3年的愛爾蘭,凱因斯同樣不受重視,由於房地產崩跌與金融危機衝擊揮之不去,愛爾蘭正在規畫新一輪的縮減支出與加稅的經濟方案。

事實上,整個歐洲地區經濟陷入2次衰退的危機未除,但從德國到希臘等各個國家卻都致力於刪減公共支出,卻不探討此舉究竟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自由派經濟學家狄龍表示:「凱因斯主張以維持需求穩定成長為核心的理論已式微,歐洲國家的看法是他們只要顧好財政健全,至於全球經濟需求就有勞美國來管。」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認為,英國提出的經濟方案是一場豪賭,可能導致經濟成長下滑、需求減弱、稅收減少與失業問題惡化,國債甚至不降反升。

狄龍與其他經濟學家都主張,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該擴大財政支出來提振經濟,哪怕短期預算赤字可能擴增,目前美國政府甚至歐洲學界都有凱因斯理論支持者,但在歐洲政治圈卻聽不到政府應擴大支出的聲音。

倫敦經濟學家李利科表示:「凱因斯學派目前在英國根本不受重視,原因在於英國國內都非常擔心赤字問題失控。」
Source

美國拚命印鈔票 劉憶如:亞洲好累

2010-10-20 新聞速報 【中央社】
亞幣最近因熱錢而狂升,經建會主委劉憶如今天在立法院表示,如果美國繼續印鈔票,亞洲貨幣普遍都會相對升值,這會讓亞洲國家「非常累」;她贊成對投機的熱錢作資本管制。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委劉憶如今天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作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接受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時作以上表示。

劉憶如表示,目前亞洲國家因熱錢湧入,景氣已過熱,貨幣匯率升值太快,各國都「很累」,也「承受不了」,如果有任何國家再印鈔票,尤其是美國,造成美元走貶,亞洲貨幣普遍將相對升值,各國到時會「非常累」。

賴士葆詢問,美國日前印鈔票使美元走貶,造成國際熱錢湧入亞洲,而日本為刺激經濟也印了鈔票,聽說英國也有意這麼做,若是全球三大經濟體持續印鈔票,會不會再發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劉憶如表示,如果能將前來「投機」的熱錢,轉變成要來「投資的正常資金」,變成外人直接投資 (FDI),對經濟成長就能有實質幫助。

賴士葆說,最近新台幣一直升,但有人說比起其他亞幣,新台幣還升不夠?也有人提出熱錢稅來對抗熱錢,經建會是否贊成?

劉憶如說,她無法對新台幣匯率和熱錢稅評論,經建會不是主管機關,但是她贊成對於投機的熱錢,應該要有資本管制,對投機客如果沒有「殺手 (金間)」,是很危險的事。

英國量化寬鬆政策前景仍不明朗

2010年10月12日 08:59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周二晚間消息 政府數據顯示,英國9月份通貨膨脹較為穩定,令投資者無法判斷英格蘭銀行是否將實施新一輪量化寬鬆措施來刺激經濟成長。
英國國家統計辦公室表示,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與8月份持平,但較2009年9月增長3.1%。這一結果與市場預期相符。

這一數據公佈時英鎊匯率沒有做出反應,但隨後擴大了跌幅。英鎊兌美元匯率當前下跌了0.3%,至1.5820美元。歐元兌英鎊匯率下跌了0.2%,至87.18便士。

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漲幅均較英格蘭銀行的2%的警戒綫超出1個百分點以上。

近期越來越多的增長預計英國央行將實施新的量化寬鬆政策,包括恢復資産購買計劃。

IHS Global Insight首席英國與歐洲經濟學家Howard Archer表示,“很明顯,如果英格蘭銀行在近期採取行動的話,那將得量化寬鬆措施。英格蘭銀行何時以及如何實施量化寬鬆措施將取決於英國經濟成長在未來幾周或者幾個月將減緩至何種程度以及信貸市場是否依然緊張。”

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上周維持利率在0.5%的歷史低點不變,並繼續暫停2000億英鎊(3177億美元)的資産購買計劃。

貨幣政策委員會上次會議紀要將於10月20日公佈。許多經濟學家預計會議紀要將顯示9人委員會存在三種意見,會員Adam Posen希望重啓資産回購計劃,而Andrew Sentance則再次要求將貸款利率提高四分之一個百分點。

經濟增長放緩
英國商務部周二稱最新調查預示敵經濟增速將顯著放緩。商務部敦促英格蘭銀行進一步降息。

英國商務部首席經濟學家David Kern表示,雖然英國經濟能夠避免二次見底,但經濟受挫的風險將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存在,因此,英國央行很有必要在較長時間裡維持利率在極低水平不變。

他表示,“但這還不夠,貨幣政策委員會應該認真考慮在2010年底之前將量化寬鬆計劃資金提高至2500億英鎊,以使經濟能夠更好地應對困境。”

貨幣政策委員會會員David Miles指出,無論委員會在明年實施何種措施,委員會在未來4至5年時間裡都會受到人們的抨擊。

Miles在都柏林發表的演講中表示,“如果我們迅速加息,那麼人們會說貨幣政策委員會太近視,根本沒有從2008年吸引教訓。如果經濟增速或者通貨膨脹要高於我的預期,這種可能性相當大,那麼人們將會說貨幣政策委員會未能看到顯而易見的問題,即通貨膨脹已經失去控制。”

Miles認為當前最明智的做法是權衡所有證據與風險,他還強調英國經濟還需解決增速顯著放緩問題。

Miles表示,“當前不是正常時期,這就是為什麼過快將貨幣政策正常化存在風險的原因。英國當前通貨膨脹遠高於警戒水平,但我相信這並沒有指明經濟所處周期以及未來通貨膨脹走向。”

巴克萊資本英國經濟學家Simon Hayes指出,值得注意的是Miles並沒有呼籲實施進一步量化寬鬆措施,而他在此前是貨幣政策委員會中最支持實施資産收購計劃的人。

Hayes表示,“我們的推斷是他可能在10月份貨幣政策委員會會議並沒有與Adam Posen一道要求實施進一步的量化寬鬆措施,而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否會在11月會議上會改變立場。” (明煜)
SOURCE

英國軍費大裁減 歐洲防務未來向何處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2 08:16:38
英國難道就這樣退出大國行列?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電/新華網刊載新華軍事評論員鄭文浩的文章,英國首相卡梅倫19日在國會正式公布了廣受關注 的《戰略防衛審查》報告,此前已被媒體披露的一些細節得到證實。這一被稱為“大削減計劃”的報告顯示,英國的軍費的削減幅度超過了10%,軍事裝備及人員 將大幅減少。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面對德國對其海上霸權的挑戰,能夠拍著胸脯用“德國造一艘無畏艦,我們就造兩艘”的豪言壯語來顯示英國的強大。在華盛頓 海軍會議上,英國共同和美國、日本瓜分太平洋殖民地,用5:5:3的《五國海軍條約》來顯示自己是最終的勝利者。然而在將近90年過去後,英國的武裝力量 卻不得不面臨大幅萎縮的境地。不但不受待見的陸軍坦克將減少40%,重炮將減少35%,就是英國一直冠以“皇家”稱號的海軍和空軍,艦艇數量削減、航母建 造延期、新戰鬥機遲遲不到位。儘管英國首相卡梅倫稱這次削減是為了更好保證英國國家安全的利益,而英國的軍費也會維持在北約規定的GDP的2%的標準,但 人有很多軍內外人士認為這個新計劃思路混亂,難以令人信服。

其實,即使維持所謂2%的標準,但是在西歐主要國家經濟不景氣的前提下,軍費萎縮是個必然的趨勢。只不過英國這次砍得比較狠而已。歐洲地區的防務問題,主要涉及的就是4個國家:英、法、德、俄。除了英國以外,法國2010年的軍費支出為627億美元,比2009年縮減了將近50億美元,而在未 來2011年到2013年,法國還將削減48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德國也在削減軍費預算,計劃在未來長期目標能夠節省90多億歐元,德國軍隊甚至在計劃幹脆 打消三軍編制,更大幅度縮小軍隊規模。而從俄羅斯的歷史背景來看,現在俄政府的軍費增長只不過是一種恢復而已,而這種恢復,也經常受到國際油價和世界經濟 的影響。例如俄羅斯2009年曾宣布國防預算不會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將保持415億美元的規模,但後來仍然被迫降到了340億美元。
 
幾乎每一次裁減軍費,歐洲國家的一些右翼團體和軍隊人士都會出來表示削減軍費“影響國家安全”這類的言論。但荷包裡沒錢,這是騙不了人的。過去的西方殖 民體系時代,對軍隊的大量投入可以獲得海外利益的未來“期貨”。而現在的國際安全體系中,歐洲國家越來越難以摸准自己的角色和定位。現在一些歐洲國家都在 跟著美國喊恐怖主義威脅,但除了到伊拉克或者阿富汗打了一些糊塗仗,卻看不清自己的威脅到底在哪,軍隊又向何處去。同時西歐國家基本處於後工業化時代,武 器生產的工業鏈條隨軍費縮減和產業轉變而逐漸萎縮,人工成本反而成倍增長,造成高技術武器的價格不斷攀升。沒軍艦可開,沒飛機可飛,已經成為活生生的現 實。
 

儘管美國軍費開支世界第一,但英國等西歐國家防務預算的削減,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和國防部長蓋茨卻對此十分關注,他們都擔心歐洲普遍的軍費大量削減將威脅美國及北約在整個大西洋的安全體系。這在美國逐漸將兵力轉移西太平洋的時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儘管有西方媒體認為,此次軍費削減,可謂是英國從“准大國”向“准小國”的過渡,徹底告別“霸權夢“和“大國夢”的一個里程碑。但筆者認為,窮則變,變則通。軍費的削減為歐洲國家尋求防務聯合奠定了基礎。
 

近日,歐洲國家的防務合作在媒體上多有曝光。英國和法國共享航空母艦,英國與法國尋求在維持核威懾力量方面展開合作,法國向俄羅斯出口大型艦 艇,俄羅斯和意大利討論國防技術合作等等,這些都顯示:在經濟杠杆這一最有效工具的作用下,歐洲主要國家都開始思考防務合作的問題。儘管距離歐洲防務一體 化還有很長的距離,西歐國家和俄羅斯之間也沒有建立起信任感,但他們都已經認識到,現有歐洲各國各自為政的軍事發展,既難以為繼也不適應未來多元化威脅的 挑戰。
 

不過話說回來,歐洲防務一體化的最大死穴,還是在英國。英國是捨棄固有傳統,擁抱歐洲大陸,還是堅持英美同盟,徹底把自己作為美國在大西洋的不沉航空母艦?這將是個關鍵性的問題。
Source 

英國祭史上最大財政緊縮 花旗:美國也快跟進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0-10-21 20:40:52


英國政府周三 (20 日) 宣布史上最大規模財政緊縮計畫,並公佈細節。花旗 (Citigroup) 首席經濟學家 Willem Buiter 認為,美國很快也會需要跟進。

英國財相 George Osborne 周三公佈的財政緊縮行動,將刪減近 50 萬名公務員,並對銀行業課徵新稅。盼透過一系列措施,將高達 1560 億英鎊 (2450 億美元) 的財政赤字縮減,使得赤字相較於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例,由今年的 10.1% 至 2014-15 年度降至 2.1%。

花旗駐紐約首席經濟學家 Buiter 接受《彭博社》電視節目訪問時指出,英國本就該採取這樣的行動,剩下的問題真的只是行動的時機以及如何配置。主要顧慮到金融市場承受預算短缺的意願有限。

Buiter 承認,這樣的大幅財政緊縮,是「非常猛烈」的行動;但並不會比美國到時候也需要緊縮財政時,所需承受的刪減強度。

美國先前祭出的刺激經濟措施,加上衰退效應餘波影響稅收,已將其今年度財政赤字推上 1.29 兆美元,創史上第 2 高紀錄,僅次於去年度的 1.42 兆美元。

Buiter 認為,美國政府還能以「無風險的利率」成本,持續在市場上舉債,因為美國市場依舊因為美元是全球外匯儲備貨幣,而受到加持。

不過他警告,這樣的情況無法永遠維持,這層保護緩衝不會永遠存在。他表示,市場秩序正因財政赤字難以持久的重擔,而一步步遭到侵蝕。
Source

英國推出巨額緊縮計劃 福利砍去180億瞄準零赤字

 2010年10月22日03:5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亮 顧玉清 劉華新 丁大偉 

本報倫敦10月21日電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10月20日向議會正式提交了《公共開支評估》報告,計劃在未來4個財政年度內削減公共開支810億英鎊,這是英國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最為“嚴酷”的財政緊縮行動。

福利砍去180億 雇員裁減1/10
該報告是在政府今年6月提出的“緊急預算”方案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該方案以削減財政赤字為核心目標,提出今後幾年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的框架性計劃。而此次報告提出的削減項目更加具體化,其中最引人關註的是:削減社會福利開支180億英鎊,接近總削減額的1/4;裁減約50萬公共部門雇員,約占總數的1/10。

其它削減項目包括:國防開支削減8%,外交開支削減24%,內政部、司法部開支各削減6%,商業、創新和技能部、社區和地方政府事務部各削減7.1%,文化、傳媒和體育部削減41%,能源和氣候變化部削減5%……只有醫療、對外援助、交通運輸和中小學教育等領域的開支得以幸免。此外,報告將個人繳納養老金的比例提高3%,英國人的退休年齡由65歲提高到66歲,此舉每年可節省養老金50億英鎊。為了增收,政府將主要提高增值稅、資本利得稅和銀行特別稅。

由此可見,英國政府決意消滅財政赤字的辦法是開源與節流兩手並舉,但以節流為重。如果該計劃得以順利實施,在2014—2015年度,政府財政赤字將縮減到370億英鎊,下一個財政年度便可實現零赤字。

敢啃硬骨頭 “猛藥”引震動
英國分析人士認為,削減福利是當年素有“鐵娘子”之稱的前首相撒切爾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因為她擔心由此要付出的“政治代價”實在太大。因此,聯合政府此次敢於啃這塊“硬骨頭”的確可謂行動“果敢”。

在公布《公共開支評估》報告的當天,奧斯本在議會下院作了經過精心準備的講話,以遊說議員和民眾接受和支持政府的削減公共開支方案。奧斯本在講話中說,新政府上臺前,“英國瀕臨破產的邊緣”,2009—2010財年的財政赤字達到1547億英鎊,創歷史最高紀錄。僅利息一項,政府每年就要支付 430億英鎊,即平均每天接近1.2億英鎊。因此,為了恢復財政健康和保持經濟長遠可持續增長,解決龐大的財政赤字問題勢在必行,否則英國就會走上“經濟廢墟”之路。而聯合政府今年5月上臺以來所采取的行動,已經把英國帶出了“金融危險區”。奧斯本稱,政府削減開支遵循的是3條原則,一是改革原則,二是公平原則,三是(經濟)增長原則。他認為,“這是一條艱難的路,但會通向光明的未來”。

政府的削減方案這劑“猛藥”一經拋出,立即在英國國內引起強烈震動。就在奧斯本在議會發表講話的同時,一些民眾聚集在首相府唐寧街10號大門外,抗議政府的福利削減計劃。在野的工黨雖然也主張削減財政赤字,但同時指責政府的計劃對低收入人群“不公平”,甚至有讓國家經濟再次陷入衰退的風險。不過,民意調查卻顯示,多數英國人贊成削減財政赤字,但在削減幅度和速度上意見不一,而經濟界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即使在執政的保守黨和自民黨內,也有一些議員擔心政府的削減動作太大,有可能傷及當前脆弱的經濟復蘇。

涉及範圍廣 影響超國界
本報巴黎、柏林、馬德裏10月21日電 由於涉及面廣、影響範圍大,英國出臺嚴厲緊縮計劃的消息立即在歐洲國家引起反響。

法國《世界報》網站發表文章指出,英國的緊縮計劃與其說是大刀闊斧地砍支出,還不如說是砍崗位,許多英國家庭將承受壓力。有法國經濟學家認為,計劃只勾畫了一個理想的輪廓,一些削減數額和計算方式只是理論上可行,能否達到預定目標還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評論說,英國推出了“鐵硬的節支計劃”。由於福利減少和稅賦提高,英國人因此會降低消費,這將可能使本就不穩定的英國經濟受到影響,甚至使復蘇成為泡影。不過德國各界普遍認為,這是英國為減少赤字作出的必要努力,由於英國有出現類似希臘債務危機的風險,英國人必須吞下這劑 “苦藥”。

西班牙《國家報》21日發表社論認為,卡梅倫政府是否能夠按計劃在4年內節支810億英鎊目前是一個未知數,“因為宣布采取根治手術和將這一手術進行到底是兩回事”。該計劃無論對於英國經濟還是執政聯盟來說,都是巨大的考驗。

歐洲一些觀察家認為,政府的削減赤字方案能否取得預期效果取決於未來英國經濟的運行狀況。如果改革“試驗”成功,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也會效仿,同時也將為保守黨在下屆競選中蟬聯增加籌碼。

英國公佈大幅削減開支計劃
到2020年領取養老金年齡將提高至66周歲
日期:2010-10-22 作者:朱晟 來源:新華社
                    
英國政府20日公佈削減開支計劃,將減少約兩成開支,包括裁撤工作崗位、大幅削減各種福利支出等。到2020年,英國人領取政府養老金年齡將提高至66周歲。
    
一些經濟分析師認為,削減財政開支計劃是一場豪賭,或將使去年年底剛剛復蘇的英國經濟再次出現衰退。
   
裁撤崗位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20日說,由於英國政府削減開支,近50萬個公共部門崗位將隨之消失。
    
奧斯本堅持認為,830億英鎊削減開支計劃的實施標誌著“英國脫離(赤字)邊緣的那一天”。
    
奧斯本公開的削減計劃顯示,未來4年內,除衛生部門和對外援助開支外,英國政府部門開支將縮減19%,比原計劃低6個百分點,以節省大約60億英鎊政府部門管理開支。
    
奧斯本證實,未來4年內,英國政府將從600萬個公共部門崗位中裁撤49萬個。他說,裁撤崗位“不可避免,國家已經沒錢了”。
   
數措並舉
奧斯本說,到2020年,英國人領取政府養老金年齡將提高至66周歲。這一政策每年將為英國政府節約超過50億英鎊。
     
除提高領取政府養老金年齡外,英國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必須交納更多的養老保險金,這將為公共部門節約養老金18億英鎊。
    
奧斯本證實,取消先前引發爭議、高額納稅人後代享受的兒童津貼。這一措施每年將節省25億英鎊財政開支。

按削減計劃,英國外交部將減少24%的預算,警務費用每年將下降4個百分點,內政部和司法部開支減少6個百分點。奧斯本說,英國外交部將不再為英國廣播公司國際臺提供資金支援,英國廣播公司必須獨立負擔國際臺的運作資金。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同樣將面臨開支縮減。英國王室2012年至2013年支出將縮減14%。伊麗莎白二世還同意,英國政府暫停撥付一年“王室專款”。
    
英國福利系統每年的支出約佔政府支出的三分之一。奧斯本說,對於一代人來說,削減開支是“福利國家最大的改革”。
   
再陷衰退?   
反對黨工黨和一些經濟分析師認為,削減開支可能損害英國經濟,或將使英國經濟再次陷入衰退。
    
就在奧斯本公開削減開支計劃前,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說,削減開支可能會損害英國經濟,英國政府“正拿經濟增長、國民工作和生計作一次豪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批准奧斯本的開支削減計劃,一些因施行緊縮政策而遭國民抗議的歐洲國家正密切關注英國削減開支計劃是否奏效。
    
英國智庫20日預計,英政府或許僅能完成計劃目標的一半。
朱晟(新華社供本報專稿)
source

英國揮別“大國時代” 

分析人士稱,減支計劃或將英國拖入二次衰退  

本報記者 王麗穎 編譯報道  2010年10月21日08:11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當地時間10月20日,英國聯合政府公布了二戰后最大規模的削減開支計劃,預計將在未來4年節省900億英鎊政府開支。英國媒體統計說,這將直接或間接增加70萬到100萬公共部門失業者,數百萬人的工資還將“被瘦身”。有經濟學家認為,如此大規模減赤,可能使英國經濟再次陷入衰退。而減支計劃中的削減軍費和裁軍的內容更讓英國媒體紛紛作出評論,稱英國已告別“大國時代”。

經濟:減赤賭博
以首相卡梅倫為首的英國聯合政府自5月份以來,提出的首要目標就是要在未來5年內降低高達1547億英鎊的公共赤字,預計福利體系和司法體系將受到嚴重 沖擊。財政大臣奧斯本最新公布的計劃稱,25%的政府預算將被削減,將有50萬公共部門職員失業。而會計審計公司普華永道預測,要完成消除政府預算赤字和 公營機構全面精簡的計劃,英國在今后4年內會直接或間接增加70萬到100萬失業人口。

此外,未來4年,英國福利體系開支將削減130億英鎊到250億英鎊,兒童福利將首當其沖﹔此前布朗政府公布的擴寬道路的計劃也將被取消,鐵路費用一年內漲幅將超過8%。難怪英國央行行長默文·金表示,未來十幾年,英國民眾必須做好“節衣縮食”的准備。

剛剛上任的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稱,聯合政府的這一計劃簡直是對英國經濟進行一場不負責任的賭博。他說:“這一政策有其兩面性。政府推行是因為英國赤字問題太嚴重,但在實施這一政策前,也必須先考慮到保護就業和穩定國家經濟增長。”

軍事:無意爭霸
10月19日,卡梅倫還公布了最新戰略防務與安全評估報告,不但宣布要在2015年前削減8%國防預算,還要裁軍4.2萬人,其中包括皇家海軍及空軍各5000人,陸軍7000人,國防部2.5萬個文官職位。

英國媒體認為,此舉意味著英國已經沒能力單獨出兵,今后將更加依賴美國和法國。一位英國政府官員也擔心地說,這一削減計劃將直接改變英國未來在世界上的“分量和地位”。

卡梅倫在國會上否認這個報告只是簡單的“節儉開支計劃”,而是“保護國家安全利益方式的重要步驟”。他稱,英國將繼續把國內生產總值2%的資金用於國防 需求,仍將保持世界第四大軍事力量的地位。BBC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英國此次削減海、空軍力量,就是放棄了“爭霸”的野心,至少10年內,英國實際已經 退出國際航母俱樂部,此次裁軍正式從“准大國”向“准小國”過渡。
《國際金融報》 (2010-10-21 第04版)
Source(責任編輯:隋立明(實習))


英國計畫四年減支810億英鎊 二戰以來最大規模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2010-10-21 08:26:58

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
 
英國保守黨政府周三祭出數十年來最激烈的刪減預算措施,魄力遠超越其它同樣面臨節支壓力的先進國家。

根據規劃,英國將在四年內刪減預算810億英鎊(約合1280億美元),相當於2014-2015年度預估GDP(國內生產毛額)的4.5%。

與此相較,若美國採取相同規模減支,得刪減公共支出約6500億美元,等同於2015年健保的預估成本。

英國預算赤字約為2010-2011年度GDP的10%;美國2010年度預算赤字金額1.294兆美元,約為GDP的8.9%。

英國財政大臣George Osborne宣誓:「今天就是英國走出財政困境的日子」。他說,政府核心部門未來四年要積極節支,2014-2015年度前要刪除福利援助70億英鎊、裁減公務人員49萬人。

Osborne向國會表示,縮減預算赤字「勢不可免」。他強調,在此刻退縮、放棄計畫,將導致英國走向經濟毀滅之路。

英國政府還將對銀行業課稅,細節要等到周四才會出爐。

英國地方政府受到的減支衝擊將較大;警力預算也將減少,四年內將刪除16%,僅有科學預算與海外援助兩個領域得以豁免。

英國皇室也得共體時艱,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已答應刪減2012-2013年度14%的行政支出,官方出訪與皇宮養護的補助也將部份凍結。

Osborne也證實,英國政府準備自2020年起將退休年齡從65歲調高到66歲。同樣嘗試將退休年齡從60歲升至62歲的法國,則引發了嚴重民怨、甚至癱瘓性罷工。
 

英央行威爾:英國下半年經濟增長或放緩

# 2010-10-21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威爾稱,英國下半年經濟增長或將弱於上半年,但並不代表二次經濟下滑。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威爾(Martin Weale)20日稱,委員會認為英國2010年下半年經濟增長相比上半年表現將疲軟。

威爾稱,“我們確實認為,英國2010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將比上半年更為緩慢,但這並不等同於經濟二次下滑。”

他補充稱,“經濟很明顯存在二次下滑的風險,但這不是必然的,因為經濟下滑的風險是通常會存在的。”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九名委員該周將一直在西米德蘭郡(West Midlands)地區進行視察,將與當地的公司及企業團體進行交流,考察經濟恢復的強度,以幫助其進行貨幣政策的調整。Source

英國零售銷售意外連兩月下降

 中央社商情焦點 /  2010/10/21

(中央社台北2010年10月21日電)英國9月零售銷售連兩個月意外下滑,消費者開始為英國政府推出的撙節預算措施做準備,因此購買衣服和汽油等項目的支出減少。

英國國家統計局今天表示,9月零售銷售較8月下降0.2%,8月則減少0.7%。彭博調查的25位經濟師預測增加0.3%。零售銷售年增0.5%,創下1月以來最低紀錄。

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今天表示,由於二次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撙節預算措施使50萬人失業,建議英格蘭銀行可利用貨幣政策提振經濟。英國央行本月針對支撐經濟復甦力道,是否該推出進一步刺激方案而出現三種不同的聲音。

澳洲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經濟師丁斯萊(David Tinsley)今天接受電訪時說:「如果月比數據代表新的下行趨勢,那就預示了第四季前景是悲觀的。高通膨、加稅和公務人員職缺減少的預期讓消費者承擔相當大的壓力。」(譯者:中央社陳昱婷)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