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7

NIESR:英國經濟增幅恐進一步放緩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08-07 01:25:02 

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6日表示,預計英國經濟截止7月份三個月的增幅低於截止6月份的三個月,而且隨著財政緊縮措施逐漸奏效,經濟增幅可能進一步放緩。  

綜合媒體8月6日報導,英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簡稱NIESR)6日表示,截止7月份的三個月,英國經濟擴張步伐慢於截止6月份的三個月,而且隨著財政緊縮措施逐漸發揮效力,經濟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  NIESR估計,截止7月份的三個月,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年比增長0.9%,增幅低於截止6月份三個月的1.1%,后者也是四年多來最快增速。 

這一結果與其他機構的調查數據大體一致,其中采購經理人指數顯示,7月份在英國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服務業部門擴張幅度降至2009年6月以來最低,而制造業部門增幅也連續第二個月放緩。  NIESR強調,英國政府對於在未來五年節省1,130億英鎊開支的承諾將抑制經濟活動,因此,該機構警告稱,那些期望經濟產出能快速反彈到危機前水平的人很可能會失望。 

NIESR表示:“我們預計,隨著財政鞏固措施的影響逐漸滲入,GDP增幅將在未來幾個月放緩。經濟活動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維持低迷,而且我們認為在2012年之前,經濟產出不會超過2008年初的高峰水平。” 

按部門分類的數據顯示,工業增幅持續放緩,而在經過之前三個月的加速擴張之后,建筑業和公共服務業的增長幅度也逐漸降溫。不過,農業部門產出依舊保持增長態勢,農業經濟活動甚至加速增長,私營部門服務業也呈上升之勢。 

NIESR證實,其主管Martin Weale并未參與這份報告的編制工作。Martin Weale是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MPC在5日結束的政策會議上均維持關鍵利率和債券購買規模不變。  (劉杰 實習編譯) 
Source

華爾街雖有信心‧英人看淡經濟展望

(英國‧倫敦)英國政府計劃削減支出和加稅,以降低創記錄預算赤字,但英國消費者對英國經濟處境越來越不看好,挑戰華爾街對英國的信心。

《彭博社》數據顯示,CDS市場中保護英國主權債的成本接近9個月來最低點,失血近半至53個基點。英鎊兌美元升值10%,接近2月以來最高。英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更從-18跌至-22,徘徊11個月來最低點。

英國正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財政緊縮,許多預算削減將長久持續。投資人認為減少支出將保住英國最高的信評,又不犧牲成長,消費者則擔心這可能讓經濟重陷衰退。

倫敦Conduit資本市場公司信用策略師里奇特(Anke Richter)說:“市場與一般人對節約措施有不同看法,壓低預算赤字對國家長久而言是好事,但短期內大家可能視為負面消息。”

此前,以英格蘭銀行總裁默文金(Mervyn King)為首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將收購公債目標訂在2000億英鎊不變,與《彭博社》調查的34位經濟師預測一致。英格蘭銀行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不變。

委員會成員7月針對政策走向出現意見分歧,委員桑坦斯(Andrew Sentance)表示,應調高利率遏制通膨,但邁爾斯(David Miles)則堅持中行應為收購更多公債作準備。雖然調查顯示服務業、製造業和營建業活動減弱,但第二季經濟成長速度仍創下4年來最快。
星洲日報/財經‧2010.08.06

英國石油狂甩資產 中國三大油企覬覦有餘空嘆望

2010年08月06日 11:42   來源:世界能源金融網  

連日來,這家"深海地平線"事件肇事者的資產甩賣中,中國油氣企業寸土未得。
它們在等什麼?
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下簡稱BP)首輪100億美元的資產出售漸入尾聲,中國油企沒有買下任何資產。這與此前全世界對於中國油企參與這頓饕餮盛宴的強烈預期形成了鮮明對比。
7月13日,美國麥哲倫石油公司(Magellan Midstream Partners)以3.39億美元接盤BP位於俄克拉荷馬州庫欣的儲油罐業務;一週之後,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加拿大和埃及的部分BP資 產被美國獨立油氣公司阿帕奇(Apache Corp.)以70億美元購得。兩筆與中國無關的交易,恰恰印證了業界的判斷:"受害者"美國的油企將成為此次災難的受益者。
如果加上接下來BP有意出售的位於越南的Nam Con Son天然氣項目(BP官網顯示該項目價值13億美元),第一個100億美元計劃將完成。通過資產變現,BP可以降低"成立200億美元的賠償基金"對資 本市場的利空效益。4月20日"深海地平線"鑽井平臺事故發生以來,BP在倫敦交易市場的股價一度跌至14年來的最低點,市值最高折損1000億美元。以 至於7月16日,BP堵住漏油的第二天,奧巴馬政府宣佈BP已同意成立一個200億美元的賠償基金為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的受害者提供賠償,BP的股價也未 見震蕩。
"這些賠償款不會讓BP失血死掉,"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向《環球企業家》分析說:"它遠不到慌不擇路剝離核心資產的階段。"
過去15年中BP通過兼收並蓄駛入了一個快車道。1995年,行事激進的約翰·布朗(Lord Browne)坐上BP首席執行官的位子。此後七年內,布朗掌舵下的BP擠進世界前三強;至2007年8月布朗離任,BP市值增長了五倍之多。
業內觀察人士表示,BP在美國境內擁有的深海石油區塊數量以及已探明儲量甚至高於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和康菲。但陳衛東認為,人類對於深海石油勘探開發技術未及嫺熟的程度。因此,BP的"深海地平線"事故或許可以視為"意料之中"。
從現狀看來,儘管BP是否活下去仍取決於奧巴馬政府,但希望越來越大,只是需要再度剝離一些非核心資產以"套現還債"。而BP的管理層則需清楚地認識到未來業務的增長點,以便使保留下來的核心資產發揮"術後新生"的關鍵作用。
2009年底,一份未公開的國際權威研究機構分析報告顯示,未來三到五年,BP的業績增長將由天然氣、深海石油和新開放的富油區域支撐。其 中,BP的天然氣產量在2009年結束了連續三年的下降,佈局在美國、埃及、特立尼達島和亞塞拜然的天然氣資源將成為此項業務的中堅力量。這些並未列入出 售計劃中。
誘惑不足
如今看來,這場"可預見"的災難讓BP不得不丟車保帥。業界猜測,美國三巨頭埃克森美孚、雪佛龍、康菲以及中國油氣企業都可能是BP資產的買家,但他們卻無實際舉動。BP不願也無需出讓核心資產,可能是這些世界油氣巨頭不為所動的主要原因。
更進一步而言,美國三巨頭的任何收購都可能被置於政治博弈的大背景下被人品評。奧巴馬在第四次前往"災區"的前一晚接受媒體採訪時,將此次漏油 事件帶來的災難性後果與2001年"9·11"恐怖襲擊相提並論。這使英國和歐洲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無論BP的股份構成如何,其將面對的都將是一個國家的 討伐。7月20日,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任後即赴美國斡旋。在此背景下,美國大型油氣公司的一舉一動或都將難逃"借東風"之嫌。而阿帕奇這類獨立小規模公司則可在閃光燈之外悄無 聲息地實施收購。在中海油相關人士看來,從務實的角度看,中小型公司的靈活性操作也會把這些資產經營得更好。
與美孚等國際巨頭不同的是,已被貼上"並購"標簽的中國公司不必理會英美之間的利益杠桿,而只需要衡量商業利益以及政治公關等常規並購因素。"中國油氣公司在此輪是有機會的,關鍵看資源是否足夠吊起他們的胃口。"陳衛東對《環球企業家》分析說。
因此,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中國也有類似麥哲倫、阿帕奇這樣具有國際資產並購能力,且規模沒有大到引人注意的"小公司",將會博得更高成功幾率,可惜中國並沒有這樣的公司。
就資金實力和經營能力而言,中石油顯然應該是首當其衝者。據中石油相關人士透露,BP發生漏油事件後,中石油與BP就雙方合資項目曾有接觸,該 人士未透露具體商談項目。但其表示,BP顯然並沒有動力出賣其核心資產,包括其在中東,尤其是伊拉克的項目。作為新開放的富油區域之一,伊拉克被業內認為 具有產量超越沙特的潛力。並購這些項目的剩餘股權,對於中石油而言是最為划算的。2009年6月30日,中石油聯手BP拓疆伊拉克,贏得魯邁拉油田20年 服務合同。相關資料顯示,伊拉克擁有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的10%,已探明天然氣儲量位列全球第十。
而BP在天然氣方面的資源也將成為中石油遠期天然氣發展規劃的補充力量。但是,2009年至2010年,中石油在海外天然氣佈局方面的諸多操作或將限制其資金流動性,且增加了其在運營方面的風險。同時,作為國家石油公司,其也將直面更為嚴重的政治干擾。
讓中海油垂涎的則是BP的深海業務。這與中海油遠期的深海戰略具有高度一致性。今年3月,中海油曾宣佈斥資31億美元收購阿根廷石油和天然氣公 司Bridas Energy Holdings全資附屬公司Bridas Corporation(下稱"Bridas")50%的股份(詳情于Gemag.com.cn查閱《蓄勢待發》)。而Bridas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和 智利等地擁有的石油業務中就包括持有BP控股的Pan American Energy LLC 40%的股份。7月初,有消息稱中海油正洽商BP出售餘下的60%股份的消息,中海油內部人士向《環球企業家》表示,此時選擇獨立經營這部分資產"並非明 智之舉"。
相對而言,業內人士認為中石化(600028)由於業務集中在中下游,其選擇餘地不如中石油和中海油那麼多。儘管借此機會獲得海外油氣資源能夠繼續中石化解困上游之步伐,業內人士仍提示,海外資源的開發需要考慮公司自身在該區域的經營實力。
Source

歐英利率 維持歷史低點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歐洲央行(ECB)和英國央行(BoE)5日一如預期維持基準利率在空前谷底,而ECB總裁特里謝表示歐元區經濟情況優於預期,並暗示利率短期內不會改變。另外,希臘撙節措施有成,9月中旬前會收到90億歐元(118億美元)的第二筆援助貸款。

特里謝說,就目前收集到的資料來看,歐元區經濟第三季的情況比預期好,貨幣市場的狀況也有改善,而歐洲央行的基準利率依然「恰當」,代表決策官員不急著緊縮政策。

ECB決議讓基準利率維持在1%,是連續第16個月維持在歷史低點不變。彭博資訊調查預期,到2011年第三季前都不會升息。特里謝再強調,經濟在「不確定的環境下,以溫和但仍參差不齊的速度」成長。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ECB下個月前不太可能提出退場策略,但決策官員或許已開始討論如何收回貨幣刺激政策。

歐元兌美元匯率從6月7日至今飆升逾10%,5日在紐約早盤最高升值0.56%,報1.3235美元。在此同時,希臘的撙節措施得到IMF和歐盟官員肯定,表示該國減少債務負擔的做法有「極大進展」,這是至今對希臘最正面的評價,預估雅典當局9月13日前可望得到90億歐元的貸款。

另外,英國央行5日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0.5%,收購債券的規模也保持在2,000億英鎊(3,180億美元)不變。路透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估英國央行最快明年4月升息。

2010/08/06 經濟日報】

通貨緊縮威脅逐漸被察覺


 雖然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於7月22日聲稱短期內無通貨緊縮的風險,但另一位聯準會官員布拉德於7月29日表示,美國面臨類似日本「失落十年」的通貨緊縮風險。知名經濟學家克魯曼亦稱,通縮威脅逼近.......
【撰文/跟狄龍】 雖然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於7月22日聲稱短期內無通貨緊縮的風險,但另一位聯準會官員布拉德於7月29日表示,美國面臨類似日本「失落十年」的通貨緊縮風險。知名經濟學家克魯曼亦稱,通縮威脅逼近。
比較令人注意的是,華爾街的傳奇投資家Jeremy Grantham對未來經濟局勢係通膨或通縮的態度,一直不願意擁抱立場,如今態度轉變,他謙虛地自承「亡羊補牢,猶時未晚」,決定加入通縮的陣營。他 說:「由於借貸雙方的意願皆弱、貨幣流通速度慢,通貨膨脹看來是一遙遠的可能性,突然間,我終於明瞭,一個弱勢的經濟及下滑或者平緩的價格趨勢,才是即將 逼近的發展。」
打從2008年,我即不斷提及通縮的可能性,未曾改變過立場,這是因債務累積太過於龐大(請參見圖1),擴張方向遲早會反轉,債務累積 的縮減,即是通貨緊縮。若柏南克等執政官員可以扭轉這史上最大的泡沫事件,柏南克一定會在歷史留名,他將是諾貝爾經濟學獎或和平獎的不二人選。然聯準會早 已使盡各種方法,利率逼近零,借貸雙方的意願就是薄弱,成效卻不彰,通縮的威脅揮之不去,一旦股市下挫,柏南克恐怕「挫著等」。
另就財政的刺激政策而言,簡直就是民眾鼓勵負債再負債,擴大財務槓桿。如舊車換現金(Cash for Clunkers)方案,鼓勵消費者將耗油量大、廢氣嚴重的舊車,換成更節能的新款汽車。的確,該補貼方案實施時,美國汽車銷售量於2009年8月高達 140萬輛,然該方案結束後,銷售量就下滑了30%。研究單位發現,利用此方案購車的車主,未按時繳交貸款的比率,相對一般購車的民眾高達2倍以上。
更扯的是,美國官方擁有61%股權的通用汽車,於7月間花了35億美元,買下次級(subprime)車貸業者 AmeriCredit,準備提供貸款,給那些在其它地方被拒絕貸款機會的潛在消費者,藉此擴大業績。然通用汽車這種不思正軌,藉著改進生產成本下降及品 質提升,去贏得消費者青睞,反而以更寬鬆的車貸條件,吸引經濟條件弱勢消費者的做法,並非長久之道,可預見的是將來未按時繳交貸款的車主將會層出不窮,一 堆爛帳等著收拾。
再舉一例,美國存款保險公司( F D I C )陸續接收的中小型破產銀行,該公司並未積極處理銀行的資產,讓手上的現金增加,反而是耗費資金,將未完工不動產,繼續興建完成,藉此希望景氣復甦時,再 銷售出去,賺回成本。然可想而知,未能完工的不動產,當事人應作過成本效益的評估後,才決定歇手,也就是最沒有完成價值的不動產。然FDIC就是不信邪, 繼續賭上數十億美元,在房地產泡沫最為嚴重的邁阿密及拉斯維加斯,擁有滿手的住宅不動產。
這些舉措,不管三七廿一,就是鼓勵民眾消費再消費,但舉債已經大到難以挽救的地步,且債務最後還是要償還,要有人負擔,任何援救的舉措,不過是延長景氣調整的過程,向上帝借時間,最終還是難逃失敗的命運。
英國的通縮現象
根據英國Mysupermarket.com的調查,「節約食品」(austerity foods)於過去2年在英格蘭的東部,大幅成長50%,如棕蝦、魚肉餅、鹹牛肉、沖泡牛奶等廉價食品大幅成長,過去棄之如敝屣的肉類部位如豬腳、羊脖子 及牛胸肉,也出現熱賣的現象。在英國政府才剛宣布緊縮支出之際,民眾其實早已進行了2年的節約生活。
英國超市並大打折扣戰,於2009年3月,Waitrose超市推出價格低廉的自有品牌系列產品,當時有消費者怕擔心被鄰居發現「墮 落」到買廉價商品,特別將Waitrose的商品放入自備的Tesco(另一家著名的商場)購物袋。如今消費者早已去除這種心理障礙,全力擁抱新的節約生 活,甚至有消費者因為多買了幾個Spam罐頭(著名的廉價肉類罐頭,源自於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還會感到有點浪費。
至於較富有人的生活呢?英國高檔住宅,最貴的前25%及10%,於今年6月流到市場上出售的總值月成長9%,這是連續5個月的情形,相對去年成長了70%,這些富有的人也想處理掉資產。
然這些高檔住宅的屋主卻對價格期待過高,掛出的賣價竟然創下新高,但英國整體房地產價格於2007年末高點迄今已跌了25%,這些賣主的固執,一旦空頭市場到來,最後恐怕降價也賣不出去。
Source

英國印度關係也要變“特殊”

時間:2010年07月30日 09時36分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記者 廖政軍
  

  英國首相卡梅倫上任後,多次承諾要與印度建立一種新的“特殊關係”。他7月29日結束的印度之行則為其英印“特殊關係”宣示作出注解,經貿、防務、核能三大領域合作意願尤顯分量。
人民日報新德里7月29日電  英國首相卡梅倫29日結束了對印度為期兩天的訪問。作為其上任後首次印度之行,卡梅倫率領了包括6名內閣重要成員、數十名英國大型企業高管在內的龐大代表 團。印度亞洲新聞社評論説,卡梅倫此次高調訪問印度,是英國政府“同印度這個亞洲巨人重建經貿關係的一次外交努力”。
自今年5月擔任英國首相以來,卡梅倫曾多次承諾,將與印度建立一種新的“特殊關係”。對英國而言,“特殊關係”通常指的是英美兩國之間的同盟關 係,因此卡梅倫的這一説法顯得頗為蘊意深遠。據印度外交部的消息,卡梅倫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分別與印度總統帕蒂爾、總理辛格等印度領導人舉行了會談, 雙方重點探討了國際和地區熱點、雙邊貿易與投資以及文化領域合作等問題。
分析人士認為,卡梅倫此次訪印的看點有三:
第一,強化經貿合作。
近年來,英印兩國經貿關係發展遲緩。數據顯示,2005年,英國還是印度的第二大出口國,但現在已跌落至第十八位。2008年,英國對印度出口 額約為64億美元,2009年降至45億美元。印度輿論認為,英國希望從印度巨大的市場中獲取經濟利益,同時借助印度維持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卡梅倫在28日出版的《印度教徒報》上發表文章説:“全球經濟重心正發生轉移,特別是轉向亞洲。”他敦促印度減少銀行、保險、武器生産等行業的 貿易壁壘,使英國企業更容易進入印度市場。當天,卡梅倫在抵達訪印的第一站——軟體業重鎮班加羅爾後,參觀了印度著名的資訊技術企業因佛塞斯公司,並對該 公司的數百名員工發表演講。演講中,卡梅倫毫不諱言自己對印度的訪問負有“貿易使命”,希望借印度市場帶動英國經濟發展,降低失業率。
第二,推進防務合作。
在卡梅倫訪印期間,英國航空航太公司和發動機製造商勞斯萊斯與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簽署了一項價值約11億美元的防務合同,合同規定未來英國將向印度軍隊提供57架“鷹式”教練機。
據報道,印度近年來開始由主要進口俄羅斯武器裝備轉向尋求武器供應渠道的多樣化,而其防務市場潛力巨大,對英國有一定的吸引力。卡梅倫此次印度之行,為英國武器製造商擴大對印出口打開了方便之門。
第三,拓展核能合作。
陪同卡梅倫訪印的英國商務大臣凱布爾28日宣佈,英國政府將首次允許向印度出口民用核技術。他表示:“雖然我們意識到存在明顯的安全敏感問題,但我們的確希望推動民用核合作。”
據了解,印度至今仍未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所以長期以來,英國政府一直反對向印度出口核技術和設備。不過,凱布爾表示,英國政府認為應當 區別對待印度的民用和軍用核設施,因此有望儘快向印度頒發核出口許可證。他坦言,印度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民用核能市場,相信禁令取消後,英國企業有望 拿下鉅額訂單。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