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9

ICT技術將助英國經濟走向復蘇

據中國貿促會電子資訊行業分會消息,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于6月22日宣佈了緊急財政預算案,英國政府部門的ICT預算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英國經濟正 面臨著ICT投資縮減的威脅,政府為了達到短期節約的目的,很可能以犧牲長期社會效益為代價。在預算緊縮、扶持資金減少的情況下,英國ICT產業的發展面 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因此,我們推出了“ICT技術幫助英國經濟走向復蘇”這一專題,主要聚焦于英國一些政府部門合理制定ICT預算、使用ICT服務的成功案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政府部門對於ICT的投資等同於對英國未來經濟的投資。
(責任編輯:郭彩萍)

英美二度衰退逼近 學者:減稅是刺激經濟唯一方法

前英國央行 (BoE) 政策官員、現任達特茅斯學院 (Dartmouth College) 經濟學教授 David G. Blanchflowe,周二 (17 日) 於《彭博社》網站發表專文主張,美國及英國應該盡速減稅,來避免經濟再度跌落衰退。

Blanchflowe 表示,再不趕緊採取行動,美國及英國經濟落入二度衰退的風險將上升。除了今年內可能再度啟動的量化寬鬆措施,預定今年底截止的美國前總統小布希 (Bush) 祭出的減稅方案,也應該盡速延長。

Blanchflowe 甚至認為,英國政府計畫大砍公共支出,以及年底生效的調高增值稅措施,也都應該取消。「現在是減稅的時間,不是增稅。採取薪資稅假期 (payroll tax holidays),才是正途。」

美國失業率目前處於令人擔憂的 9.5% 高檔,而初次申請失業津貼人數再度上升。銀行業仍不願放款,尤其對小型企業。即便房貸利率降至空前新低,美國房價依舊不見復甦跡象。消費者信心低落,導致支出緩慢。

美國聯準會 (Fed) 今年稍早還在談論退場機制,如今這類談話已消聲匿跡。近期公佈的貿易數據也悽慘:美國 6 月份出口額僅 1505 億美元,進口額為 2003 億美元,使得產品及服務貿易赤字由前月的 420 億美元,擴大至 499 億美元。

雖然 Fed 上周會議,已確認經濟復甦正在減緩,並宣布將利用已到期的不動產抵押證券 (MBS) 收入,再投入買進長期美國公債,以刺激成長。

不過,由於量化寬鬆生效需耗時,在銀行業放款意願依舊低落之下,企業還需要額外的刺激措施。因此 Blanchflowe 提出,現在不僅應該減稅,且這個方法也具有快速的優點。

美國企業研究院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AEI) 建議採取薪資稅假期,正是好主張。一方面可使家庭收入可支出的部分大增,另方面也鼓勵企業不裁員。

根據 AEI 估計,若讓美國家庭需直接負責半數的薪資稅,暫停徵收 1 年或 1 年半,家庭收入可活用的部分,便立即增加 3.5%,來投入消費或降低負債。同一時間,企業也有動力繼續雇用。這可為美國經濟帶來每年額外 6250 億美元,刺激成長上衝。

不過,短時間內這一切發生的機率並不高。因此這個時候,沒有道理取消小布希減稅措施。該措施事實上可讓刺激經濟計畫規模縮小。

Blanchflowe 表示,最好能改革小布希減稅計畫,使其刺激就業機會的功效極大化。現在需要的是更大規模的提振經濟措施,而非縮減。
Source

英國又有旅行社倒閉 Kiss Flights破產 7.3萬旅客滯留海外

2010/08/19 08:14 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英國廉價旅行社 Kiss Flights 17 日倒閉, 73000 名旅客受影響。這是 2 個月裡第 3 家英國旅行社破產。 Kiss Flight 的主要業務是向其他旅行社推售廉價機票,同時經營小量旅行團生意。其出售的機票來往希臘、埃及、土耳其、加那利群島等地。
香港《大公報》報導, Kiss Flights 屬於經營全球機票的 Flight Options 集團。在 Kiss Flight 17 日倒閉之後, Flight Options 的營業也在倫敦時間當日下午 5 時停止。 Flight Options 當局說,持有 Kiss Flight 8 月 18 日倫敦時間下午 6 時之前機票的旅客不會受影響,但在此時間之後的機票要取消,顧客可獲得機票售價的全數賠償。
總共有 6 萬旅客目前持有 Kiss Flighst 出售的機票。又由於 Kiss Flights 的機票主要通過其他旅行社出售,許多英國旅客至今仍不知自己手上的機票是否出自 Kiss Flights ,紛紛要向代售機票的旅行社查詢。
當局說,有 1.3 萬名持有 Kiss Flights 回程機票的旅客目前身在英國境外,他們可以通過當地其他旅行社重新安排機票。
分析家指出,旅行社在夏季旅遊繁忙之際倒閉是很少有的,但在 8 月底之前英國有連續 3 家旅行社倒閉,說明受經濟緊縮影響,英國人出外旅遊興趣大減,許多旅行社被迫減價經營,機票生意也就冷淡。據悉,今年 5 月以來英國旅行社的機票預訂比去年大大減少。此間有專家說,不排除今年 9 月之後仍會有旅行社破產。
除了受經濟衰退影響, 3 、 4 月火山灰問題影響歐洲航機飛行,也是造成人們旅遊興趣大減的一個原因。繼 7 月 17 日 Goldtrail 旅行社倒閉之後, 8 月 11 日 Sun4U 旅行社也宣告倒閉,當時有 5 萬旅客受到影響。
Source

英國首相暗示政府機構IT外包業務將向印度企業開放?

2010年08月19日 10:2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譯:陳蕓蕓
 
據中國貿促會電子資訊行業分會消息,“英國政府機構IT服務外包業務將向印度開放”。這是誰說的?——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

    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在本週出訪印度時參觀了印度外包公司Infosys併發表評論說:“我們正在重新審核政府的IT外包合同,我們得看看得到的服務是不是物有所值。另外,關於外包業務的開放問題,你會發現英國是全球最開放和開明的國家之一。”

    最近幾週,印度媒體紛紛推測,由於英國政府縮減預算,像Infosys這樣的公司將無法免受其難。畢竟,Infosys每年45億美元的營業額中有10%來自英國。

    但還有一部分人卻相當樂觀。他們認為,恰恰相反,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政府機構也許會選擇價格更為便宜的印度企業來進行業務外包。這對印度IT企業來說將是一個絕佳的機遇。

    但如果英國首相真的完全開放政府機構的IT外包服務,那就意味著相關政策必將發生巨大改變。此前,英國稅收和海關總署以及國民健康服務局將IT服務外包給非本土企業便已飽受非議。公共行業聯盟也不會支援這樣的行動。

    推動英印經貿合作

    卡梅倫希望進一步推動英印兩國的經貿合作關係。他在印度IT矽谷班加羅爾市發表演講時說:“我希望兩國的關係可以帶動雙方經濟向前發展並減少英國的失業率。這是我的工作使命。”

    在 Infosys公司的演講中,他問聽眾:“為什麼貴國對英國如此重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經濟。上世紀90年代印度實施改革以來,全世界都見證了印度強大的 發展潛力和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英國也不例外。塔塔集團如今是英國製造業首屈一指的領軍企業,而且超過180家印度公司已在英國的IT行業進行了投資。”

    卡梅倫還參加了英國商業流程外包公司Xchanging與印度卡納塔卡邦政府的合同簽署儀式。通過這一合同,全球最大的後臺服務 公司Xchanging把業務擴張到了印度北部的史麻格,並將在那裏建成擁有2000名員工的數據處理中心。Xchanging公司在印度有3400多名 員工,並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古爾岡和清奈擁有三個全球十大頂級數據處理中心。

    卡梅倫說:“這一案例是兩國智慧和創造力的絕佳證明。英國政府希望為今後幾十年兩國的貿易關係打下堅實的基礎,而Xchanging公司在印度已經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其他公司在探索海外市場時可以借鑒。”

    首相卡梅倫此次出訪由來自BAE公司、沃達豐等企業的39名領導陪同,而這些企業正積極地在印度市場尋求商機。譯自:7月28日【英國】publictechnology.net

    
(責任編輯:郭彩萍)
 

英國公共領域依舊充滿商機

2010年08月19日 10:17   來源:中國經濟網   編譯:陳蕓蕓
 
據中國貿促會電子資訊行業分會消息,日前,Ovum諮詢公司發表了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英國政府:IT服務、趨勢和機遇》。報告稱:儘管英國政府財政一縮再縮,但只要根據新政策辦事,對於英國ICT服務供應商來說,未來依舊充滿機遇。

    報告中還預測,英國政府簽訂的35份主要IT外包合同很有可能需要重新進行談判。

    Ovum 諮詢公司資深分析師約翰·歐伯萊恩說:“新一屆政府對新的IT合同限制更加嚴格了,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這讓許多供應商未來的日子會更加難過。很多公 司會被這一市場淘汰,轉向其他領域謀求新的機遇。但對於那些有備而來的供應商來說,機遇無所不在。首相大衛·卡梅倫希望私營行業能夠帶領英國經濟走向復 蘇,這也就意味著新一屆政府會從私營行業中尋求解決方案。”

    約翰·歐伯萊恩還補充說:“我想告訴英國的IT服務供應商:前景 並非一片黯淡。政府並沒有對IT產業發動圍剿,它只不過槍斃了那些風險高但價值不高又無法達成政府目標的項目。所以,我們不相信這些新政策會讓年產值達 85億英鎊的政府IT服務採購市場走到盡頭。其實,如果IT服務供應商能夠成功度過這一困難時期,作好中長期規劃,前景還是十分樂觀的。”

    但35個IT合同需接受嚴格的審查。這35個合同的價值都超過了1億英鎊,而1億英鎊是英國政府規定的IT合同價值的上限。

    歐伯萊恩表示,儘管政府不可能對所有35個合同都做出更改,但新一屆領導還是很有可能大幅縮減開支。他說:“如果未來幾年在這些項目上減少10%-15%的開支,那就意味著政府每年將節約2.7億—4.08億英鎊。”

    Ovum諮詢公司認為,新一屆政府將會尋求“速效”措施。TCS公司和上一屆工黨政府的個人賬戶交付局(PADA)所簽署的價值6億英鎊的合同將是第一個面臨重新談判的項目。

    除 了這個項目和備受爭議的全國身份資料數據庫(National Identity Register),政府還將關注被認為價值有限的現有的IT項目,或將收回投資,比如Serco公司與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簽署的價值超過1 億英鎊的合同。(譯自:7月26日【英國】Publictechnology.net)
(責任編輯:郭彩萍)
 

業主趁火打劫 學生住宿費飆升

2010年08月19日 08:45:51  來源: 新華國際
今年英國學生的住宿費用與往年相比增長了4.3%
根據一項研究顯示,隨著大學生住宿費看漲,其中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的大學生住宿費最高。
據統計,今年英國學生的住宿費用與往年相比增長了4.3%。研究人員表示,這是由于業主被迫在經濟蕭條時期抬高租金,以賺取更多的利潤。
基于學生對貸款加劇狀況的擔憂,accommodationforstudents.com網站進行了這項調查。
據了解,已有相當多的學生貸款額度超過2萬英鎊,而面臨著離開學校的境遇。如果獨立調查建議政府增長學費,那麼後果將更加不堪設想。
研究人員針對全英84所大學的59000個學生住房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平均每周英國學生花在住宿上的費用為65.30英鎊,與去年的62.61英鎊相比增長了4.3個百分點,而英國目前的通貨膨脹率為3.2%。
2004年,英國大學生的住宿費用每周平均僅為52.44英鎊,6年來學生的住宿費增長了竟有25%。
結果還顯示,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的大學生花在住宿上的費用最高,平均達到102.80英鎊。相比較而言,在米德爾斯布勒(Middlesbrogh)上學最省錢,每周的住宿費只有41.47英鎊。
網站總監西蒙‧桑普森(Simon Thompson)說,“目前購房出租按揭(Buy-to-let mortgage)的最低付款額度為20%至25%。為了盡快回本,賺取更大的利潤,房主只好增漲租金。”
今年上半年就有報道指出,目前的大學生不再對傳統的學生宿舍“感冒”,而是本著舒適至上的原則,更青睞于帶室內衛生間、提供寬帶服務,在樓下就可健身的豪華級“學生公寓”。
英國全國學生聯合會(National Union of Students)的一份報告還說,一些學生為了享受豪華公寓,甚至不惜每月付上1400英鎊,實在令人咋舌。
由于學生宿舍在過去十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多,一些學校及私人房屋中介狠狠撈了一筆。(來源;中國日報網)
Source

韓國人物質生活發展 精神生活疲憊不堪

從100多項各種指數分析韓國及韓國人“成績單”

過 去40年來韓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排名世界第四,但為了保住這一名次,國民不得不在世界上工作最長時間……韓國的互聯網覆蓋率居世界第一, 但由於嚴格的互聯網監控,每年都被列入“互聯網之敵”。本周美國《新聞週刊》公佈“全球最佳國家”評選結果後,本報對過去一年國際機構、民間研究機構、主 要媒體等公佈的100多項各種指數及世界排名進行了分析。在“全球排名(Global Ranking)”中,韓國的成績如何?




分 析結果顯示,韓國和韓國人儘管實現了富裕的物質生活,但在肉體和精神上卻飽受折磨和限制,是“不安的優秀學生”的真實寫照。韓國國家品牌委員會Park Seong-hwa博士表示:“雖說每個調查機構的統計方式各有不同,但有權威性的機構和雜誌公佈的排名,對國家形象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通常外國人對韓國 的經濟發展給予肯定,對因南北分裂造成的緊張局勢持否定態度。”


◆物質生活豐富,但不願幫助別人

根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經濟機構的分析,2010年的韓國當屬“有力量的”國家。世界銀行統計的韓國GDP世界 排名第15位,OECD公佈的2008年韓國GDP增長率在30個成員國中排在第5位。聯合國一年一度的《人類發展報告》(HDR)2010年度預備報告 顯示,1970年至今,韓國人均GDP增長幅度在聯合國成員國中排名第4。


然而迅速的增長卻留下了兩極分化及發展失衡等“陰影 ”。韓國各階層收入差距在OECD成員國中排在第9位。此外,儘管韓國經濟取得巨大發展,但在國際救援和捐助活動方面卻處在低迷期。美國中央情報局統計的 《2010年25個經濟援助國》中,韓國排在第19位。在聯合國國際救援基金管理機構“全球救援網(ReliefWeb)”統計的“全球救援基金前20名 ”中,竟沒有韓國。也就是說,“與人分享的韓國”剛剛進入起步階段。


◆韓國學生頭腦聰明,學習時間最長


韓國的“頭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每年英國心理學家理查-林恩(Lynn)實施的各國智商(IQ)測試結果顯示,韓國人的平均IQ為106,在實施IQ測試的184個國家中排名第2,僅次於新加坡(平均IQ108)。去 年韓國人的託福考試平均分為85分,在亞洲35個國家中排在第8位。韓國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成績分別排在OECD成員國第1、第2、第7位。聯合國公 佈的人類發展指數(HDI)也顯示,韓國的“教育指數”排在世界第7位。但韓國學生(15至24歲)的日均學習時間為7小時50分,是“世界上學習時間最 長的青少年”。


◆與富餘的生活、尊嚴的死亡相去甚遠


英國經濟週刊《經濟學家》將韓國作為“經濟富足並不一定能保證生活質量高”的例子。韓國人是世界上工作時間最長的國民之一。瑞士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稱,韓國人年均工作2305小時,排在世界第4位,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家,在OECD成員國中高居榜首。美國《富比世》雜誌甚至報導說:“每次因工作感到疲憊,就會想想韓國人,從中獲得安慰。”


韓國的各種“生活質量”指數也排名墊底。韓國保健社會研究院統計並公佈的韓國人幸福指數在OECD 30個成員國中排在第25位。愛爾蘭生活雜誌《國際生活》稱,2010年韓國生活質量排名比去年下降10位(第42位)。


近 來在發達國家,人們除了注重生活質量,還同樣重視“死亡質量”。而韓國的“死亡質量”也很惡劣。《經濟學家》雜誌下屬經濟學家智囊團 (EIU,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的“死亡質量指數”統計顯示,韓國在40個國家中排在第32位。EIU在上月發佈的報告中稱:“韓國人在臨死時得到的服務質量低下,政府旨在創 造高雅死亡的政策還不盡如人意。”


◆互聯網覆蓋率世界第一,言論自由程度不高


在資訊通信“硬體”方面,韓國顯然很強。韓國人口居世界第26位,但網民數量卻排在世界第10位。在互聯網覆蓋率方面,韓國高居世界第一(93%),網速居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統計)。但
一些國際組織認為,韓國人普遍接受的網上監控,也是對言論自由的一種約束。
Source

息口前景黯淡,料英鎊續受壓下行

市場焦點
美國昨晚的房屋數據好壞參半,7 月新屋動工年化月率上升 1.7%至 54.6 萬
戶,但 7 月營建許可年化月率則下跌 3.1%至 56.5 萬戶。而 7 月生產者價格指
數(PPI)季調後月率上升 0.2%,是 4 個月以來首次回升;而年率更上揚 4.2%,
是連續第 9 個月上升,舒緩了美國經濟可能陷入通縮的憂慮,但未能為美元
提供太多的動能,美匯指數昨晚繼續小幅回調。
商品貨幣普遍反彈,澳元及紐元在兌美元方面分別重上 0.90 及 0.71 上方,加
元更上升 1%至 1.0309。而歐元受愛爾蘭及西班牙成功拍賣國債所推動,兌美
元一度突破 1.2900 關口。但英鎊則受物價回落影響,兌美元由 1.5696 下跌至
1.5552 水平。
愛爾蘭拍賣 15 億歐元的 4 年期及 10 年期國債獲得市場的良好反應,超購率
分別高達 5.4 倍及 2.4 倍;但需要支付更高的利率成本,4 年期及 10 年期國
債的得標利率分別高達 3.627%及 5.386%。而西班牙亦成功拍賣 55 億歐元的
國債,顯示市場對歐洲高收益主 權債券的需求依然強勁,舒緩了歐洲各國集
資能力的憂慮。
英國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月率下跌 0.2%,年率上升 3.1%;而 7 月核心消費
者物價指數月率下跌 0.4%,年率上升 2.6%,均顯示英國物價增長的速度正
在放緩。
後市展望,英國經濟持續十分疲弱 ,遠未具備加息的條件,但礙於物價持續
高企,催生了要求加息的呼聲。然 而,最近兩個月英國的物價開始回落,舒
緩了加息壓力,料年內英國央行加 息的機會都不大,英鎊兌美元短線有望繼
續下行整理。
Source

英國食物將全面上漲

2010-08-13 17:08 

在過去的數週內,經常上超市購物的民眾可能會注意到肉類和禽類的價格在不斷上漲。由於乾旱氣候造成的糧食減產,小麥價格自六月中旬以來已經上漲了80%。

多種用於食品製造業的原料、飼養牲畜的穀物食品價格上漲,也帶動了各種日常禽肉水果面包等價格的上漲。

知名烘培連鎖店Greggs也提出了小麥價格上漲帶來的原料進口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食品價格抬高的問題。

Greggs總裁McMeikan擔心今年Greggs難以繼續盈利,儘管該公司依然計劃在今年增開50到60家分店。

由於嚴重乾旱破壞了莊稼收成,加上林火蔓延全國,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下達了禁止全國穀物出口的禁令。

此外對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穀物收割的擔憂也間接抬高了糧價。在過去的六週中,燕麥的價格幾乎翻了一倍。

「情況可能會比2007到2008年的糧食危機還要嚴重,」McMeikan表示。

2007年至2008年發生了三十年來首次糧食危機,期間大宗農產品成本飆漲至歷史最高,從海地到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發生了騷亂。當時,小麥價格在美國漲至有史以來的最高價——每蒲式耳逾13美元。

但是8月5日,芝加哥小麥交易價格接近每蒲式耳8美元。「這個價格已經過熱了,希望在一段時間後糧食價格可以恢復正常。」

《金融時報》認為這次全球處境要好過上次。在兩個大豐收年之後,農場主們的倉庫裡囤積了大量穀物。而在2007年至2008年,由於從加拿大到澳大利亞的一批國家廣泛欠收,穀物存貨幾乎耗盡。

現今食物價格上漲,但是零售價格通脹指數在七月還是保持1.5%不變,非食物消費品的通脹指數則從1%上升到了1.4%。分析人士指出這應該歸因於英國七月的「傳統大甩賣」。

英國七月生效的移民限額制對中餐業造成的巨大損失和潛在危害

華社攜中餐東主面陳政府官員


英國七月生效的移民限額制對中餐業造成的巨大損失和潛在危害。7月29日上午,華人參政計劃主席李貞駒律師與多名中餐業代表在唐人街會面,商談有關問題。中國大使館陸旭總領事、趙昆參贊也到場傾聽華社心聲。英國內政部及工貿部亦派出代表加深瞭解。
     
一位經營數家馬來西亞餐廳的東主在會上表示:移民法例如此嚴苛對華人小區十分不公,令人十分憤慨。他說:「唐人街商戶每年繳納商業稅、地稅、租金、增值稅,為西敏市政府稅收貢獻巨大,但政府在推出影響華社生計的法例前,卻從未諮詢過我們的意見,華社因此面臨生計危機。」
      
另一名中餐業的東主則說:「我在中餐業20多年,有4家餐館,從未像現在這樣對經營餐館失去信心。內政部不理解中餐業運作:不會說英文、沒受過高等教育並 不等於沒有技能。我因為請不到員工,只能將餐館賣掉。但市面上,因為同樣原因被拋售的中餐館、外賣店現在太多了,我最後只能以低於半價把餐館賣掉。「
華人參政計劃主席李貞駒指出中餐業目前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大批中餐館、外賣店急需員工,但無法在市場到找到適合人選;但英國同時又有大批持有IS96的無證勞工、因為法例修訂,喪失工作權利,也無法申請福利。
      
李貞駒說:「內政部把識別護照文件的責任轉移到中餐館業主身上,但現在的指引對中餐業主來說過於複雜,希望能當局在這方面為華人增加培訓,減少障礙。」
       
李貞駒指出,曾替客戶到英國官方的求職中心,嘗試聘請有中餐館工作經驗的經理和廚師,但廣告刊登數月,沒有任何回覆。她表示:「我們嘗試了每一種可能的辦法,都沒辦法在英國請到適合的中餐廚師和員工。我們究竟要敲開哪扇門才能解決問題?」
     
倫敦國際廣播電台主持人胡沛成表示,他的許多聽眾是在英國經營中餐業數十年的小家庭,不少都向他訴苦。他們在英國生活多年,經歷過兩次經濟衰退。政府收緊 移民法例造成的影響,比經濟衰退對中餐業的打擊更為厲害,令華人經營飲食業者舉步維艱。他們親眼目睹許多同行親手將經營了幾十年的生意賣掉,把資金匯返家 鄉,另謀發展。這種清況對華人社會及英國經濟均有負面的影響。
    
「我的一名聽眾告訴我,人手及生意上的種種問題,令他決定投降,將生意賣掉,至此,他才能睡上三四個禮拜以來的第一個好覺。」胡沛成說。
      
胡沛成還表示,隨著近年來不少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投資,英國若想引入這股投資熱潮,在經濟上受惠,不僅需要有良好的商業機會,更要為中國企業創造良好的投資 環境,而能否在異國他鄉吃到正宗的家鄉飲食,也是其中的因素。胡沛成還以加拿大為例,說:「溫哥華、多倫多中餐業十分發達,華人生活非常便利,因此在上世 紀末成功吸引大批香港移民前往定居投資。」
      
會上另一名餐館經理則表示,她在6月下旬申請工作簽證僱主執照,正準備面試材料,未料到在7月20日收到內政部通知,表示在7月19日移民新制已正式生 效。 她表示,內政部宣稱在7月上旬已致函告知這一改動,但她和其它唐人街商戶從未收到類似信件。她向移民官員質疑,如此重要的決定為何不能通過信函和電子郵件 渠道,確保訊息更有效率向商戶傳遞。
      
華人參政計劃特別安排與會人士到華埠數家中餐館的廚房參觀,實地考察中餐業經營運作。中國大使館官員表示,中餐業是英國華社基礎,他們將繼續關注、維護英國華人權益。
      
李貞駒表示,英國移民法例雖由內政部制訂,但法例將威脅到華人餐飲業的經營環境,對中英貿易及其它教育及文化交流,以致旅遊業等均造成影響,故此日後將會爭取向政府多個部門會面,表達華人的聲音。
      
英國華人飲食業界人士對政府事務如有任何意見,歡迎聯絡華人參政計劃。詳情可致電020 7558 8188,或寄電郵 info@getactive.uk.com
查詢

債王股聖長短棍 避險瞓身迷魂陣



畢者推介
■宏利(945)近期一浪低於一浪,到底是投資者低位吸納的良機,還是便宜莫貪的陷阱。筆銘在24頁的「筆聞集」從北美一份「在壓土機前撿麵包碎」的保單談起,解構宏利一沉不起的底因。

■雖然美國經濟及價格前景持續不明朗,但預計股市中短期仍有七成機會看漲。如何把握這股短期升浪賺錢?20頁研究部的最新推薦名單或能給你一點啟示。

■建基於古典經濟學派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造就了美國的「咆哮二十年代」,但同時也衍生出嚴重的經濟問題,令主張干預市場的凱恩斯學派有機可乘。李承諾在32頁「投資行為論證篇」續談經濟學派盛衰與政府政策。

8 月17日,周二。隔晚美股個別發展,成交量創今年新低水平。樓市及製造業數據疲弱,影響了道指的表現,輕微低收1點,為連續第五日下跌。科技股則獲得支 持,納指表現向好,高收8點。港股早市窄幅爭持,午後賣地成績理想,刺激大市短暫亢奮,尾市升勢略為回順。恒指全日輕微高收25點或0.1%,收報 21137點,成交金額萎縮至468億元。國企指數略為上升27點或0.2%,收報11754點;期指上揚110點,收報21095點,低水42點。

財爺新招被澆冷水
港 府上周五推出穩定樓市新措施,周末期間的一手與二手樓銷情即時降溫。原先以為,是日土地拍賣,地產發展商出價會趨於保守,競投氣氛也會變得審慎。奈何大家 都是「超錯」,發展商投地相當勇悍,兩地皮成交價皆超越市場預期上限,亞皆老街及紅磡灣兩幅地皮的成交價,分別為41億及35.1億元,較勾地價高出 43.5%及98.3%,同時由長實(001)投得。

計 算兩幅地皮的每方呎造價,分別高達10399及9597元,與同區鄰近樓盤比較,又是「麵粉價高過麵包價」。老畢覺得,若然港府繼續奉行高地價政策,而不 推出更多土地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地產發展商只有「奉陪到底」,繼續以高價投地。是次賣地成績遠勝預期,彷彿向曾財爺新招「澆冷水」,樓價略為調整之 後,相信有機會更上層樓。曾財爺則恐怕又要捱更抵夜度橋,為防範樓市泡沫膨脹煞費思量。

地產股迅即「復活」,分類指數上升140點或0.5%,收報27196點。賣地場上大獲全勝的長實,是日股價上升1.1%。美聯(1200)及信置(083)更「生猛」,俱漲逾3%。新地(016)高收0.5%,嘉里(683)及嘉華(173)則齊齊升逾1個巴仙。

脹與縮非黑即白?
老 畢常說,美債再醜,還是有人要。不是嗎?美國國債今年整體回報近半成,十年期更達11.3%,股金外幣無一能及,服未?不少人擔心美國經濟重蹈日本覆轍, 在長期零利率下,稍為有息的投資工具,皆顯得格外吸引。上星期,聯儲局宣布QE Lite,定期買入長期國債,股票市場反應冷淡,但債市卻火上添油,短債孳息創新低,惟十年期債息一跌再跌,以致息差收窄,孳息曲線趨平,此其一。企業賣 新債冚舊債,息低成本降,在避險、尋息相輔相成下卻不愁買家,此其二。

有趣的是,「股神」及「債王」都在買債,畢非德鍾情短期國債, 格羅斯卻大舉增持長期國債。市場反應敏銳,立即把兩者放在對立面,短債vs長債、通脹vs通縮,針鋒相對立體生動。結論:股神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將較市場預 期早一步調升,債王則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認為美國陷入通縮可能性甚高。

然而,不論你是股神、債王還是老畢,押注債券,無非意味①放 棄死抱現金;②發現債市提供賺錢機會;③規避風險。畢非德增持短債減持長債,老人家身邊的人幫着解話,說股神預期通脹開始上升,巴郡今後將逐步縮短到期時 間,因為一旦通脹來臨,長債將首當其衝。買債若為避險,買短債豈非避險再避險?短債孳息雖低,但流通性高,續存期風險大降。與其說股神押注通脹惡化,毋寧 說他正在不斷降低投資組合風險。

畢非德雖說經濟漸入佳境,聯儲局應採取行動防範通脹,但目前市場的一個迷思是,大家都預期聯儲局一旦 退市,惡性通脹將隨之而來,但聯儲局卻苦於身處退不得擴亦不能的窘境。理論上,以美國財赤、債務之巨,高通脹早晚降臨,但實際上呢?經濟不脹不縮,價格何 時上升,沒有人說得準。留意債市的人大都認為,十年期債息要突破4厘水平,並不容易,何況貝南奇也不願看到債息上升,皆因樓市隨時尋底再尋底也。股神鍾情 低風險國債,說穿了,更大的原因是經濟前景不清不楚,組合能risk down便risk down;若老人家押注通脹又要賺大錢,何不索性沽長債,取其乾淨俐落?


然而,債王的總回報基金縱橫債市 多年,入市時機拿捏之準,公認舉世無雙,賺錢目的遠大於只求避險。自5月起,十年期債息由3.96厘倒水般跌至2.67厘,幅度129點子,債王還把目標 說個一清二楚: 2厘,即雷曼倒閉後的低點!正如許多評論所言,即使美國陷入通縮,可能也只是一時之縮,而像債王這種看透市場脈絡的禿鷹,債市根本就是他賺大錢的地盤, risk on續存期風險,當然選擇押注長債!

昨講市場生態,意猶未盡,篇幅雖所餘無幾,臨尾亦要補上一筆。
今時今日,大中小投皆聽消息炒股。老畢口中的「消息」,並非魚缸中人常說的「堅料」,而是你知我知通街知的新聞:公司業績炒一轉,壓力測試博一鋪。

尋日提到的市場隱憂之一,是「價格決定價值」。隨着利用ETFs對大市、行業板塊進行macro bets的投資者與日俱增,正向逆向、有槓桿無槓桿,形形色色的ETFs應有盡有,不應有的亦有,股民因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在升市或跌市中一籃子賭方向,方便不過。

這種原意乃在提供一種低成本多元化選擇的投資工具,反過來影響、牽引着整個市場。此長彼消,昔日行之有效,以估值水平、基本因素擇優而買、擇劣而沽的「王道」揀股法則,漸顯「多此一舉」。一句話,形勢比人強,價值投資者難有用武之地。

Drive-by market
有 短炒專家論港股,時常掛在唇邊的是Gap Gap市、彈床市,到底這跟牛市、熊市以至豬市等投資常用語相類相通,還是專家興之所至以意出之,老畢心中無數。可是,近閱美國投資研究公司 Bespoke的報告,發現一個有趣字詞:Drive-by market,以此形容投資者像金魚一般,記憶稍縱即逝,妙不可言。

揸 開車的朋友,無不深明瞻前顧後的重要性,投資亦然。瞻前,講究的是經濟前景、盈利展望、大氣候以至小趨勢;顧後也者,則力求從歷史、往績中汲取教訓吸收經 驗。Drive-by嗎?既不瞻前更不顧後,只從兩側車窗看事物,途中風光如詩似畫,對駕駛者只會徒添滋擾引致分神,於觀察路面情況、增加行車安全,有百 害而無一利!

套用於市場,Drive-by market就是投資者對前景不聞不問,於歷史懶作爬梳,只對任何道聽途說、真新聞假消息作出反應付諸行動。就像汽車風馳電掣見街過街,一切風景物事,瞬間即成過眼雲煙。

財經SMS
■ 美國勞工部公布,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美國7月份PPI較6月份上漲0.2%。這是3月以來PPI首次上升。報告指,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 PPI上升0.3%,為1月份上升0.3%以來的最大升幅。此前經濟學家預計,7月份PPI升幅為0.2%,核心PPI上升0.1%。

■美國商務部表示,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美國7月份新屋開工數折合成年率為五十四萬六千套,增加了1.7%。當月單戶型住宅新屋開工數下降4.2%,折合成年率為四十三萬二千套。7月份新屋開工數的增幅高於預期,但建築許可減少,表明建築業未來可能陷入低迷。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8月份的經濟預期指數由7月份的21.2降至14。此結果遠低於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的持平於21.2。

■歐洲央行表示,6月份經常專案赤字從5月份的74億歐羅收窄至46億歐羅。主要受出口增長1.4%,至1340億歐羅所影響。截至6月份的十二個月,歐羅區累計經常專案赤字為451億歐羅,約佔歐羅區GDP的0.5%。

■英國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通貨膨脹率由6月份的3.2%降至3.1%。7月核心通貨膨脹率由6月份的3.1%降至2.6%,創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準。7月份通貨膨脹率下降,表明物價增速正逐漸向英國央行的目標水準回落。 
Source

全球經濟冷熱兩極三大異象

【鄧麗萍《財訊353期》2010/08/18 】

財訊.jpg
全球景氣混沌不明,這一廂,中國、印度、巴西、土耳其等新興國家,經濟成長迅速,通膨率偏高,且持續增溫;然而另一廂,北美和西歐等已開發國家,加上日本,經濟成長較慢,通膨率較低,且有通縮之虞。
這種冷熱兩極化的現象,不僅出現在經濟復甦力道上,還包括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利率、匯率之間的落差,形成了當前高度不均衡的世界。
異象1:復甦不均衡
新興市場反成美國經濟救命丹

七月二十一日,美國聯準會(Fed)主席柏南克坦言,經濟前景「混沌不明得出奇」。由於擔憂經濟復甦將失去動能,Fed除了承諾長期維持長達二十二 個月的空前零利率政策,還要重啟收購公債的計畫,希望再啟「量化寬鬆」來支撐經濟局面。柏南克的憂慮,馬上帶動美債與日圓匯價應聲暴漲。
過去,美國是引領全球經濟走出衰退的火車頭,但這次卻不同了,以中國、印度、巴西為主的新興市場,反而成了美國經濟的救贖。美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美國經濟從○九年底至一○年初恢復正成長,其中出口就貢獻了一半,而美國出口有大約四成是銷往新興市場。
德盛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傅子平指出,根據IMF今年七月份的最新報告顯示,今年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六.八%,但已開發經濟體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則僅有二.六%,其中西班牙預估今年GDP為負成長○.四%,義大利也僅有○.九%的低經濟成長率。
相較之下,新興市場的中國及印度分別預估有一○.五%、九.四%的經濟成長率,新加坡政府預估經濟成長率更可望超越一三%成為世界第一。東西方國家、成熟及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步調明顯不對稱。
傅子平表示,在經濟成長不對稱的年代下,全球各國政府對於刺激經濟復甦也各有不同的對策。歐美國家擔心通縮,除了維持低利率,還打算推出第二次的刺激經濟方案,而中國、印度等國卻設法讓經濟降溫,包括削減政府支出、打壓房價、提高利率等,可說是一個世界,冷熱兩極。
異象2:利率高低懸殊
新興國家怕通膨,開發國家怕通縮

金融世界似乎顛倒錯亂,通膨的鬼魅如影隨形,帶動黃金與其他貴金屬成為熱門商品。商品投資大師羅傑斯和「末日博士」麥嘉華都認為,美歐等國大印鈔票,未來將帶來嚴重的通膨問題。然而,主要債券市場的殖利率卻在歷史低點徘徊,無視於通膨預期的威脅。
這種通膨與通縮並存的現象,造成有些國家開始升息降溫,有些經濟體卻持續刺激經濟,利率政策出現了高低懸殊的兩極。日本現行利率為○.一%、美國和 瑞士○.二五%、英國○.五%,先進國家維持著幾近零的利率;但新興市場早已開始升息,如巴西現行利率高達九.五%、南非六.五%、印度五%等。
除非經濟大幅改善,Fed恐怕要到明年中甚至二○一二年,才有可能考慮升息,並且還可能進一步增購金融資產,「印更多鈔票」來刺激經濟動能。一向以 「通膨鷹派」著稱的美國Fed聖路易斯分區銀行總裁布拉德(James Bullard),七月底一反常態地表示,美國可能面臨日本式的通縮,建議Fed重新採取量化寬鬆來規避這項風險。然而,Fed可能吹大了新興市場的泡 沫,因為低利率政策誘使全球投資人把錢移出美國,轉進殖利率較高的新興市場。
歐美國家長時間維持低利率,流動性過剩,大量的西方資金湧入新興市場,助長了新興國家的通貨膨脹。包括印度、巴西、馬來西亞、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紛紛 調高利率,提早抑制蠢蠢欲動的通膨。美國兩年期公債殖利率曾來到○.四八九二%的新低點,巴西兩年期公債殖利率卻高達一二%,等於應付美國的通縮壓力,造 成了其他地方的通膨壓力。
新興市場這廂面臨通膨,已開發國家卻害怕通縮,看似背道而馳,但箇中原因就是資金氾濫成災。由於資金大舉湧入,在中國、印度和其他GDP快速成長的新興國家,資產開始出現價格泡沫,相較於歐美房地產未見起色,形成強烈的對比。
除了實體資產,新興市場也股匯雙漲,尤其是經濟成長力道強的新興亞洲,印尼股市近期已經率先創下○七年以來新高,泰國、馬來西亞、印度、菲律賓等股 市目前距離前波高點,也只差六至一五%,很快就會收復金融海嘯失地。相較之下,法國CAC指數距離○七年高點還差四○%,日經指數也僅回到○七年高點的一 半,距離過去高點尚有近五○%的空間。
異象3:消費習慣丕變
美國人縮減開銷,中國人大肆採購

消費內需方面,美國和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也呈現了冷熱兩極化的現象。一場金融海嘯,不僅粉碎了美國房價只漲不跌的神話,也徹底改變了美國人靠房子借 貸來消費的習性。過去,美國人花幾十萬美元置產,然後用房子借錢,去度假、消費,即使這樣花錢導致債台高築,只要賣掉房子,不僅能清償負債,還有獲利,因 為美國的房價從一九九九年到二○○六年幾乎漲了一倍!
大平洋資產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Mohamed El-Erian形容,全球經濟已歷經一番大洗牌,「新常態」(new normal)已經出現,美國消費者不再窮奢極侈,反而變得謹慎收斂。根據美國《商業周刊》的報導,美國人的消費確實趨於萎縮,但更精確來說,應該被稱為 「新反常現象」(the new abnormal),原因是美國人一方面在牙膏與洗髮精這類日常用品上節儉,但另一方面又在昂貴的非必需品如消費性電子產品上花大錢。美國消費市場出現兩 極化現象,除了一元廉價商店,就是奢侈品。
然而,除非就業市場改善,否則,消費市場的烏雲不會消散。美國失業率仍在接近兩位數邊緣徘徊,失業人口高達一四六○萬,成為消費和經濟復甦的最大隱憂。債台高築、加上對經濟前景的憂慮,許多美國人一改過去的奢侈,開始節省開支,增加儲蓄。
美國商務部的最新資料顯示,六月份個人儲蓄金額總計七二五九億美元,占可支配所得的六.四%,創下近一年來的新高,幾為○七年金融海嘯前的三倍。對 於消費占GDP七成的美國而言,減少支出,恐怕對景氣復甦進一步造成阻礙。相對於美國的消費寒冬,以中國為大本營的新興國家,卻極力鼓吹消費,加上人民幣 升值,正致力朝內需型經濟體轉型。
低利率有利資產走勢
葛洛斯:跟著美國政府買就對了

倫敦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史帝芬.金(Stephen King)指出:「成長率的差距是個長期現象。」未來幾年,新興市場依然是世界經濟的成長引擎。國際間冷熱兩極的落差,將牽動著國際資金的未來投資布局。
錢會用腳投票,由於歐美利率仍維持在歷史低檔,且短期內不動,亞洲卻開始升息,近期國際資金大量湧往經濟成長較強勁、匯率和利率走升的亞洲地區。此 外,歐美政府長期維持零利率,讓投資人更願意投入股市、商品等風險性資產市場。管理全球最大債券基金的PIMCO投資長葛洛斯認為,低利率政策對失業與實 體經濟的幫助不大,但是對資產走勢有利,「接下來跟著美國政府買就對了。」
由於景氣充滿變數,加上全球經濟呈現巨大的鴻溝,現有的冷熱兩極化現象,短期內不會結束,甚至將是長期且漫長的趨勢。因此,趨熱避冷,必然是下一個投資布局的思考方向。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353期;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Source

穆迪唱衰...2013年前 大國再爆債危機

2010/08/18 18:18

美國債信評鑑公司穆迪警告,2007年12月開始的經濟「大衰退」,加上「人口炸彈」威脅,已經大幅縮短西方AAA評等國家防止主權債務危機全面爆發的時間,債務危機可能提早引爆 。
穆迪的《主權監控》季刊 (Sovereign Monitor)指出,主權債務的問題原來預計浮現的時間是15到20年,但現在「歷史好像被按下快速前進鍵似的」,吃掉了所有本來可以用來調適的時間。
穆迪擔心,美國如果成長率遲滯不前,利息支付額度又超過稅收的14%以上,主權債務危機將在2013年以前爆發。過去三年來,美國國債對稅入之比已經加倍,高達430%。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都有「利率震盪」的風險,原因有的是大批短期債務必須「滾動」 (借新債還舊債),有的是由於赤字大到無可救藥。
報告說,「社會凝聚程度不足以穩定債務的國家」,將會喪失AAA評級。年輕一代和老年人「世代之間」的衝突必須審慎處理。延誤退休制度改革的國家將有發生「螺旋式下降」的風險
報告表示,自從希臘等國引爆歐洲債務危機以來,世界已經不一樣。如今主權大國沒有一個還能自稱債信良好,各國政府必須想辦法證明自己的債信。
英國有個安全緩衝,是債務到期時間還長,但結構性赤字已造成債務以不可能永續的速率增長:英國因此是AAA群裡的病夫。
穆迪預測英國的國債將在三年內達到GDP的90%。報告警告,英國的財政緊縮政策只要絲毫鬆懈,如果加上經濟成長又減緩,英國的融資成本將「急劇上升」,而提早引爆主權債務危機。
報告說,當 前的危機非常不同於二次大戰以後那些短暫的債務上升。那些時候,各個人口年輕的經濟,成長率還能克服債務負擔。這一次,威脅是在前頭,因為稅基沒有成長, 老化危機卻造成養老和健診成本上升。「目前的債務已經夠大了,但是,如果政策不改,比起未來累積的債務,簡直小巫見大巫。」

不應忘卻馬克思的追問──對美國次貸危機根源的反思

內容提要:自1929年大危機爆發起,經濟學界就沒有停止過對危機根源的反思。可是主流的反思卻始終不得要領,總是在“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之類的老生常談上轉圈。

遺 憾的是,對當下次貸危機根源的認識依然如故。表面上看,這兩次危機的原因大相徑庭:1929年大危機的導火線是有效需求不足;當下次貸危機的導火線卻不再 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過度”。其實,資本世界的古典危機與當代危機並無本質不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 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由於危機根源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內在矛盾,僅用“風險/監管”的分析框架,已經很難對其做出本質上的把握,因此,必須對危機作“ 馬克思的追問”。

如果以2007年初為起點,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已經接近兩年了,迄今不僅尚無緩解跡象,而且進一步惡化的勢頭似乎已經沒 有什麼懸念。當危機還處於萌芽階段時,除了少數不識時務的另類以外(比如宋鴻兵),學界的主流們好像並不在意,多半是漫不經心、輕描淡寫地說幾句“不要大 驚小怪”之類的不著邊際的話;後來眼見危機的動靜越來越大,於是又紛紛三緘其口,知趣地閉上了嘴。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不知道是因為“有苦難言”還是因為“ 無可奉告”,面對或許是“ 百年一遇”的次貸危機,中國經
濟學界的許多重量級人物始終保持著驚人的沉默,忽然間集體失語。盡管沉默往往是自信的表現,但無論如何,現有的危機理論正在經歷著危機本身的無情拷問。

在這些危機理論中,我最感興趣的,同時也是打算在本文中討論的,就是對次貸危機根源的解讀。


一、主流的解讀

有 關次貸危機根源的解讀,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流觀點(主要見諸於官方的報刊);另一類是非主流觀點(主要局限在非官方的學術網站)。由於非主流觀點 通常並不具有學術上的權威性,學界中的人也往往不屑一顧,所以本文的焦點將集中在主流觀點上。在主流觀點中,有三個重要人物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個人物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名譽主席,有“金融期貨之父”之稱的梅拉梅德。此公對次貸危機根源的分析不僅“具象”、“直觀”,而且“通俗”、“普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在於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監管缺位。

梅拉梅德認為,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有二:首先是次級房貸債券在發行過程中信息不夠透明。當次級抵押貸款被打包成債券銷售給投資者時,債券投資者無法確切了解次級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支付能力。這種債務風險不斷積累,為危機的發生埋下隱患。

其次是政府監管缺位。政府把對次級房貸債券這種金融衍生品的評估和監督責任完全拋給私人債券評級機構,給這些私人機構留下了太多操作空間,然而這些機構採用的評級標準並不十分可靠。[1]

2008 年春在北京舉行的“中、美金融高峰論壇”上,與會的中、美專家的分歧看似不小,其實仍然是梅拉梅德邏輯的展開。在爭論中,部分學者將矛頭指向了金融創新和 金融衍生品,他們認為:正是包括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債務抵押支持證券(CDO)在內的結構性金融產品,導致了金融風險在全球的擴散和放 大;在OTC市場上,信用衍生產品能夠不斷“繁衍”,並且很難被監管。因此,金融產品的創新是造成目前“災難”的主要原因。

而紐約銀行梅隆中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總裁胡斌卻認為:次貸危機爆發與金融創新無關,其根本原因是貸款機構放鬆了過去長期遵守的貸款發放、審核的基本標準,此外,信用評級機構也存在過失。[2]

第二個人物是聞名世界的美聯儲前老大——格林斯潘。很多學者認為,格
林斯潘時代的美聯儲應該對當前的次貸危機負責,理由在於:2003年中期
,美聯儲將基準利率降到1%,並維持長達一年之久,由此催生了房地產市
場的泡沫;而現在的困境只不過是那些泡沫的破裂罷了。比如,史丹佛大
學的約翰.泰勒(John Taylor)在一次召開的Jackson Hole會議上,就
譴責美聯儲在2002~2006年間採取了過分寬鬆的政策。[3]

這種譴責當然是格林斯潘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在格林斯潘看來,就像太陽
黑子的活動是無法抗拒的一樣,當前的次貸危機也是一個無法抗拒事件的
結果。格林斯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在過去五年的市場樂觀情緒
下,這場危機遲早都會發生。即使不被次級債定價不當的問題引爆,也會
因為其他市場領域的問題而被點燃。他認為,次貸危機的真正根源在於全
球經濟擴張,正是一段時期以來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導致投資者
低估了風險。[4]

一邊是對格林斯潘的非議,另一邊是格林斯潘的自我辯護。有人從中看到
了“政治經濟周期理論”的幽靈。按照“政治經濟周期理論”,當局者在
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私念”很可能成為經濟周期的重要誘因。具體來說,
在任者為了贏得連任或退休時的聲譽,傾向於在當權時採取擴張性的政策
,此時有效需求受到刺激,產出就業得以擴張,但由此導致的泡沫通常要
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而當通貨膨脹真正來臨或泡沫真正破滅時,執政
者已經成功連任或已退休了。[3]如此看來,格林斯潘的“私念”或許也
難逃“政治經濟周期理論”的宿命。

第三個人物是美國前財長約翰.史諾大官人。汶川大地震前夕,遠道而來
的約翰.史諾在北京參加“2008年中國首席財務長論壇”時說:“在銀行
的借貸方面,美國的銀行犯了很多的錯誤,創造了太多所謂的金融衍生工
具。”他認為,正是這些金融衍生工具,使“次貸危機”從美國的銀行流
入到了資本市場,流入世界其他的資本市場。所以,“‘次貸危機’的根
源,正是美國的銀行”。[5]

無獨有偶,汶川大地震之後不久,美國投資大亨巴菲特也向媒體表示,次
貸危機的爆發應歸因於那些冒著風險進行抵押借貸的各個銀行。在他看來
,“銀行承擔了太大的風險,這是他們自己造成的錯誤,沒有必要怪罪他
人”。[6] 應當說,這種分析完全符合主流經濟學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湧的話說:“我們看到好像
這麼多大的機構倒閉了,很多人為此扼腕嘆息,其實一點兒不可惜,這些
機構不知道從全世界敲詐了多少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死有餘辜。”
[7]

當然,不論怎樣捉拿元凶,經濟學家給出的說法都多少要與市場經濟沾點
邊,不能太離譜。當年英國的大牌經濟學家傑文斯以太陽黑子的活動來解
釋商業循環的周期,今天恐怕已經沒有人會再拿這個理論來忽悠民眾了。


二、反思的底線

概括以上解讀,次貸危機的根源無非在於“監管缺位”、“政策失誤”、
“低估風險”,也就是說,相對於資本世界的制度框架而言,次貸危機的
根源不是內生的,而是外生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在經濟學上具有“主
流”色彩的危機理論,在政治上也具有“全球化”的普世價值。

2008年09月23日聯合國代表大會開幕以來,美國次貸危機成了眾矢之的,
而矛頭所指正是“監管不力”。比如,巴拉圭總統費爾南多.盧戈認為:
美國陷入次貸危機是“不道德投機,罪有應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
籲:反省商業道德,加強金融監管;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強調:“信
貸機構在必要時將遭到懲罰和控制,透明將取代含糊不清”;德國總理安
格拉.默克爾則埋怨:自己早就建議加強金融監管,但美國對此毫無興趣
。[8]

可見,在這個問題上,全球的政治精英們與主流經濟學家們有著高度的默
契。問題在於,如果危機根源是外生的,那麼,“危機過後各國央行採取
的補救措施也都尤為及時且愈加嚴厲,但為什麼就是始終不能避免重蹈覆
轍、走出金融動蕩的怪圈呢?”[9]——這才是主流經濟學應當好好反思
的事情。

自1929年大危機爆發起,經濟學界就沒有停止過反思。遺憾的是,主流的
反思卻始終不得要領,總是在“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
”之類的老生常談上轉圈,頂多也就是把這些人為的過失上升到“原罪”
的高度而已。

比如,在追究危機根源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憤然指出:“現
在回顧來看,這其實是泡沫世界的‘原罪’——美聯儲縱容了上世紀90年
代末所創造的股票泡沫,以及所衍生出的資產依賴型的美國經濟”。[10]

格林斯潘的自我辯護雖然有為自己撇清的嫌疑,但他的反思顯然要比他的
那些同行清醒的多:“危機遲早都會發生”。當然,他的反思仍然超越不
了主流經濟學的眼界:危機的根源最終被框定在“投資者低估了風險”的
雷池裡。

如果再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投資者會低估風險呢?現代經濟學的標準答案
除了歸咎於人性貪婪的基因之外,恐怕就只能對這個追問聳聳肩膀了。看
來,這種將危機根源追溯到人性貪婪的“本體論”,大概也算是主流經濟
學的最高境界了。

危機的元凶一旦捉拿歸案,主流經濟學就急忙宣布立即結案,停止反思,
不得冤枉“無辜”。誰是“無辜”呢?說白了,這個“無辜”就是自由市
場經濟制度。在主流經濟學看來,你可以追究“監管缺位”、“政策失誤
”、“低估風險”背後的人為因素,甚至可以一直追究到人性的貪婪的“
原罪”,但決不允許你對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說三道四、有絲毫懷疑。這是
“反思”的底線所在,超越了這個底線,你就會被取消話與資格。正因為
如此,除了少數非主流的學術網站之外,在官方的報刊上,我們很難看到
超越這個底線的話語。


三、“擴大需求”為何成了危機的淵藪

把危機的根源最終鎖定在人性的貪婪上,似乎已經是主流經濟學的“終極
關懷”了。但問題在於,比照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逐利是人類
的天性),我們發現這個“終極關懷”經不起如下追問:同樣都是逐利的
經濟人,為何次貸危機只能發生在資本主宰的世界,而與資本不占統治地
位的時代無緣呢?

與主流經濟學的反思不同,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從來就不承諾無條件地認可
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而且,對於人的基因是否有貪婪“原罪”的血統論,
馬克思也並不感冒。馬克思的危機理論最核心的內容是關於危機根源的邏
輯,這個邏輯包括以下要點:(1)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過剩;(2)生
產過剩的原因在於“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
於群眾的購買力不足;(4)群眾購買力不足的原因在於資本和勞動收入
分配的兩極分化;(5)兩極分化的原因在於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占有制度
。那麼,馬克思關於危機根源的邏輯經受得住現實的拷問嗎?

不少人認為,對於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以及之前的古典經濟危機,馬克
思的理論或許還有較強的解釋力,可是對二戰以後的世界經濟就幾乎不再
有什麼說服力了,因為“此資本主義”已非“彼資本主義”,當代資本主
義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具備了克服危機的免疫力。所以,起源於美國的次
貸危機雖然引起了人們對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回憶,但許多經濟學家
卻更多地看到了二者之間的區別。

表面上看,這兩次危機的原因大相徑庭:1929年的大危機,其導火線是有
效需求不足,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金融動蕩,股市崩潰。當下的次貸
危機,其導火線卻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過於旺盛,以至於
有效需求“過度”(“透支消費”、“寅吃卯糧”已經成了美國當代文化
先進性的標誌)!正是這種“需求過度”造成了違約率不斷上升,最終導
致信用崩潰。

自從1825年英國爆發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周期性的危機就與“生產過
剩”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經濟危機這個範疇總是與“生產過剩”這個
關鍵詞形影不離的。可是當下的經濟危機卻出現了新的異化:危機似乎不
再是“生產過剩”惹的禍,而是與“需求過度”發生了連結。如果說,“
生產過剩”曾經是經濟危機的生存土壤,那麼顯而易見,“擴大需求”就
是化解危機的題中之義;可是問題在於:化解危機的“擴大需求”何以又
演變成了經濟危機的淵藪?

進而言之,為什麼會出現需求“過度”或“透支消費”?只有搞清楚了這
些問題,我們才能真正把握危機的根源。

對於當代市場經濟而言,在供給與需求的博弈中,具有主導意義的角色越
來越不是供給,而是需求。一個社會的總需求由投資和消費兩部分構成。
盡管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或不同時期,投資和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
作用不盡相同,但一般說來,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更具有決定意
義。在美國,由於消費者的支出部分大約占總體經濟活動的2/3,因此,
消費需求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最值得關注的因素。

按照經濟學的常識,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消費的增長必須以收入水平的提
高為基礎。然而,從收入分配的格局來看,美國居民個人消費的增長顯然
缺乏相應的收入水平支持。資料顯示,隨著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國家干預
的式微、“非標準就業”的擴展(即在總體就業中,“部分時間就業”和
“偶然就業”占越來越大的比例)、工作時間的相對延長,以及國家對社
會福利支出的削弱等,強資本、弱勞工的力量格局愈益在美國顯現,收入
分配的天平越來越向資本一端傾斜。

各種數據表明,美國的個人消費增長缺乏應有的收入基礎,因而消費的進
一步擴張以及對經濟的推對作用是不可持續的。面對不斷擴張的生產能力
,避免出現生產過剩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必須提高個人消費需求。怎麼
才能提高個人消費需求呢?

從歷史上看,西方發達國家相繼採用過以下辦法:

(1)削減產量(比如把牛奶倒進大海),這種辦法既殘酷,又與資本的
逐利本性相悖。故在當今時代,簡單地削減產量已被視為一種愚行。

(2)擴大政府公共支出,這是在私人缺乏消費意願和實力的背景下(窮
人買不起,富人不願買),由政府充當“消費者”和“投資者”。由於19
70年以來的“滯脹”併發,西方政府對這種辦法的效果已頗持懷疑態度。

(3)調整分配格局(比如通過稅收政策來促進購買力),由於這種辦法
本質上是“打富濟貧”,有違自由資本主義信條,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
種“讓步政策”決不會提上議事日程。

(4)透支消費(比如分期付款、貸款消費、信用卡購物、次級房貸等等
),這種辦法雖然有損於資本的即期利益,但消費者也提前支付了遠期利
益(即“寅吃卯糧”),故既能為唯利是圖的資本家接受,也能為囊中羞
澀的普通勞動者認可,目前已成為西方極為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

由於抓住了“擴大需求”這個要害,所以從實踐來看,“透支消費”取得
了明顯的效果。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透支消費”的擴展,美國
經濟進入了一個“穩定增長時期”,以至於不少經濟學家斷言:市場經濟
的周期波動已不復存在,“經濟周期已經消失”。

在“透支消費”的支撐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居民的個人消費
增速不僅沒有收縮,反而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這種態勢不僅與大多數
居民收入的實際增長水平相矛盾(雖然少數高收入者的收入在顯著提高,
但其邊際消費傾向是趨於遞減的),而且在美國經濟史中也實屬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個人消費的增長,居民的個人儲蓄也在不斷下降。
到2005年,美國的個人儲蓄甚至已經下降為負數,美國全國進入不儲蓄狀
態。據統計,“這20年來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下降,從1984年的10.08%到
1995年的4.6%、2004年為1.8%、2005年為-0.4%、2006年為-1%、2007年
為-1.7%,真金白銀越來越少,債務越來越大,形成一個巨大的債務泡沫
。”[11]

由此可見,美國的普通百姓不但用盡了自己的收入,而且還要透支“未來
的”或“虛擬的”收入以支撐今天的消費(美國的家庭債務在20世紀80年
代舉債高峰期占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80%;到了2000年,這個比重就上升
到98%)。結果,強勁的消費衝破了相對萎縮的收入,由此形成了一個非
理性的“透支消費”悖論。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不僅美國居民在“透支消費”,而且美國政府也在推
行“透支經濟”。眾所周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80年代以
來,隨著對外投資速度的持續下降,美國轉而倚重來自國外的投資以支撐
本土經濟的增長。

1985年美國從淨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淨債權國長
達70年的歷史。在全球經濟都在為“過剩”而發愁的今天(只需一家大的
汽車公司開足馬力生產,就能滿足夠世界用一年的汽車需求量),美國之
所以能夠獨善其身,正是在於其“透支消費”與“透支經濟”暫時填補了
收入與消費之間的缺口,從而掩蓋了本國的經濟擴張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
盾。

在市場經濟制度的框架內,與“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費”畢
竟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透支消費”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過剩
”問題。這就如同為了緩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斷加大瑪啡的注射劑量一
樣,“透支消費”不過是靠透支“未來”來支撐“今天”,把當下的危機
延遲到未來爆發罷了。一旦對未來出現悲觀預期,以至於沒有未來可以透
支的時候,危機就不可避免。

在美國,“透支消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
話帳單,透支無處不在。而引發這次危機的次級抵押貸款(貸款機構向信
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不過是“透支消費”中的
個案罷了。換言之,只要“透支消費”不停止,那麼即便沒有“次貸”問
題,也必然出現經濟危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四、危機的根源並未超越馬克思的邏輯

現在我將上面的分析簡化如下:次貸危機的病灶在於違約率不斷上升;違
約的原因在於未來預期遭到了沉重打擊;未來預期的悲觀在於“透支消費
”的不可持續;透支的起因是為了緩解生產過剩;生產過剩源於有效需求
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內生的制度性矛盾。這樣,一個
馬克思的邏輯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資本制度的內生矛盾——有效需求
不足——生產過剩——透支消費——違約率上升——經濟危機。

其實,以馬克思的邏輯看來,資本主義的古典危機與當代危機並無本質不
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區別在於:在古典危機中,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
有效需求不足,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金融動蕩,股市崩潰;而在當代
危機中,生產過剩不再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現為有效需求旺
盛,甚至表現為有效需求“過度”(“透支消費”、“寅吃卯糧”)。

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把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的爆發從當下推到了未來。1929年的大危機暴露出了
資本的生存鏈條存在著“有效需求不足”的嚴重缺陷,從而導致了凱恩斯
革命;當下的次貸危機則進一步告訴人們,用“透支消費”同樣不能根治
“有效需求不足”,在資本統治的制度框架內,任何舉措都不可能根除生
產過剩危機。

指出這一點,並不是要否定資本的歷史地位和現實作用,而是要說明:由
於危機根源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內在矛盾,因此,僅用“風險/監管”
的分析框架,已經很難對其做出本質上的把握。

宋鴻兵把次貸危機的本質概括為“資產膨脹型消費模式的不可持續”[11]
,而我卻更願意把次貸危機的本質概括為“透支消費”。早在七年前,我
就已經對當代資本主義危機的邏輯作過類似的分析,針對當時美國政府預
防危機的降息舉措,我指出:“不論這次降息的效果如何,馬克思關於資
本主義關基本矛盾的經典分析框架都沒有過時。

坦率地說,格林斯潘力圖阻止衰退的努力不過是在‘和歷史對著幹’,其
努力的最大效果也不過是延緩衰退的到來。”[12]其實,這個結論不過是
馬克思邏輯的具體展開罷了。

基於次貸危機的教訓,經濟學界的專家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呼籲:“加強監
管”、“不能實行沒有監管的金融自由化”,等等。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
,這種呼籲當然具有很好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但是在我看來,問題不能僅止於此:實行監管當然能夠緩解危機、延遲危
機的爆發,問題在於,即便實行了有效的監管,市場經濟是否就能從此真
正告別“危機”或“周期”呢?如果我們對危機的反思能夠做進一步的“
馬克思主義追問”的話,那麼可以預計,類似次貸危機的災難今後肯定還
會發生,而且,在虛擬經濟嚴重超越真實經濟的大環境下,這種危機將會
越來越頻繁。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得到了完整的展開,其中有一段論述
十分耐人尋味:“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
和他們的有限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
像只有社會的絕對消費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13]

以馬克思的視野來看,“低估風險”、“政策失誤”、“缺乏監管”之類
的說辭,其實都是危機的表面現象,拿這些表面現象說事,只不過是為了
掩蓋危機的真正原因。經濟學發展到了今天,各種數學模型已經武裝到了
牙齒,為什麼面對危機的根源卻如此曖昧呢?如果那些主流經濟學家是真
的糊塗,倒也罷了;可有些人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難怪馬克思要把那種
辯護性的現象經濟學譏諷為“庸俗經濟學”。


五、結語:不是與時俱進而是與時俱退

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凱恩斯的理論幾乎已經接近於馬克思的邏輯
了,雖然他由於“站在有教養的資產階級一邊”,最終未能跨出那致命的
一步(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節點上,凱恩斯停了下來,並將有效需求不
足的根源最終歸於心理因素)。令人遺憾的是,與凱恩斯相比,當下的現
代經濟學不僅沒有多少長進,反而後退了一大步:凱恩斯至少還承認“有
效需求不足”,而現代經濟學卻連這一點都不敢正視,王顧左右,言不及
義,只是一味地用“低估風險”、“政策失誤”、“缺乏監管”之類的數
學模型來掩蓋危機的本質。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經濟學這樣做也就罷了,
可我國經濟學界有人也跟著起哄,這就很值得人們深思了。

很多年以前(大約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周期消失論”在學界
一度十分流行。雖然時隔不久,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讓這個理論有些難堪
,但以“現代經濟學”自詡的主流經濟學家們認為,經濟周期未能消失的
根源不在於“經濟周期消失論”有誤,而在於東亞各國自己不爭氣——標
準的說法是“裙帶資本主義”、“壞的市場經濟”惹的禍;他們還振振有
詞地質問:人家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怎麼就沒有爆發危機呢?

記得1998年在我參加的一次海峽兩岸東亞金融危機研討會上,這種“質問
”幾乎成了研討會的前提預設。

但好景不長,歷史已經證明並且還將證明,發達的、“好的”市場經濟國
家依然不能倖免。後來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Nasdaq指數暴跌、恩隆
事件,以及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等等,不僅讓這個理論很難堪,簡直就是讓
這個所謂的“經濟周期消失論”從此幾近消失。

次貸危機遲早會過去,資本的遊戲仍將繼續下去。但是,反覆發作的危機
最終會終結資本的遊戲規則。馬克思曾經對市場經濟的危機有過相當深刻
的剖析,即便是放在今天的語境中,其深刻性也依然是現代經濟學所不能
望其項背的。可是,自從以“新古典”為核心的現代經濟學壟斷話語權以
來,經濟學界幾乎忘卻了對危機根源作馬克思那樣的“終極追問”。

對於現代經濟學來說,這種“終極追問”既是其不願所為的,也是其無力
所為的,更是其不敢去為的。所以,盡管“經濟周期消失論”今天已經不
再那麼張揚了,但學界對危機根源的認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澄清。

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立場、觀點來分析危機,本來是我國經濟學的
題中之義,可是一段時期以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越來越被學界淡化、恥
笑,甚至某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也忙著宣布:當代“資本主義無政府
狀態被計劃所代替。市場經濟的無政府狀態是自由放任階段的一種競爭態
勢。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後,特別是二戰以後,國家干預和計劃管
理目標日益加強的條件下,無政府狀態已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經濟有周期波動是難免的,但又不會再釀成大蕭條。”[14]

遺憾的是,這種論點可以蔑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存在,但在次貸危機面
前卻顯得是那麼地缺乏說服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資本主義自我調控能力的確有所增強,但把這
種增強說成是“資本主義無政府狀態被計劃所代替”,未免言過其實,因
為這種增強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總體上的無政府狀態。至於說“
經濟有周期波動是難免的,但又不會再釀成大蕭條”,就更是過於樂觀了


這就好比說“小地震是難免的”,但有誰敢打保票說小地震“不會釀成大
地震”呢?既然波動“難免”,那麼有誰能百分之百地打包票說“波動”
就一定不會演變成“蕭條”,甚至演變為“大蕭條”呢?

有人說:“實際上,次貸危機的真正實質是,美國金融市場濫用信用衍生
品的創新、預支市場和社會信用……。再通俗一點來說,這其實是資本信
用危機、或者可以稱之為資本主義制度的信用危機。”[15]能這樣認識問
題,已經很不錯了。

我看過很多有關文獻,行內的許多專家學者甚至連這點都不敢承認。但是
,即便這種認識比那些主流經濟學家們進了一大步,我們仍然有必要對次
貸危機作“馬克思的追問”:他們為什麼要“濫用社會信用”?他們不“
濫用”行嗎?如果不要他們“濫用社會信用”,難道要讓他們“顛覆”資
本主義的信用制度不成?對於資本主宰的世界而言,“濫用信用”或“透
支消費”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而已。

格林斯潘關於“危機遲早都會發生”的馬後炮說明,即便是“體制”中的
人也並非全然沒有這種“宿命”意識。問題在於,既然已經意識到“透支
消費”的結果仍然是死路一條,為什麼他們還要玩火自焚呢?這是一個很
值得人們追問的問題。

事實證明,現代經濟學是無法將這個追問進行到底的,它最多也就是搬出
“人性貪婪”之類的原罪來救駕。如果將馬克思的追問進行到底,結論必
然會顛覆資本主義制度的神聖性:“玩是死,不玩死得更快”——這就是
資本主義內生的悲劇所在。

經濟學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要不斷地發展和創新,才能立足於現
代經濟學之林;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以新古典為內核的現代經濟學有不
少東西值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吸收和借鑑,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放棄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立場,盲目地、不加區別地跟在別人的後面東施
效顰,亦步亦趨,這就不是與時俱進,而是與時俱退了。內容提要:自1929年大危機爆發起,經濟學界就沒有停止過對危機根源的反思。可是主流的反思卻始終不得要領,總是在“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之類的老生常談上轉圈。

遺 憾的是,對當下次貸危機根源的認識依然如故。表面上看,這兩次危機的原因大相徑庭:1929年大危機的導火線是有效需求不足;當下次貸危機的導火線卻不再 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過度”。其實,資本世界的古典危機與當代危機並無本質不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 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由於危機根源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內在矛盾,僅用“風險/監管”的分析框架,已經很難對其做出本質上的把握,因此,必須對危機作“ 馬克思的追問”。

如果以2007年初為起點,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已經接近兩年了,迄今不僅尚無緩解跡象,而且進一步惡化的勢頭似乎已經沒 有什麼懸念。當危機還處於萌芽階段時,除了少數不識時務的另類以外(比如宋鴻兵),學界的主流們好像並不在意,多半是漫不經心、輕描淡寫地說幾句“不要大 驚小怪”之類的不著邊際的話;後來眼見危機的動靜越來越大,於是又紛紛三緘其口,知趣地閉上了嘴。尤其令人不解的是,不知道是因為“有苦難言”還是因為“ 無可奉告”,面對或許是“ 百年一遇”的次貸危機,中國經
濟學界的許多重量級人物始終保持著驚人的沉默,忽然間集體失語。盡管沉默往往是自信的表現,但無論如何,現有的危機理論正在經歷著危機本身的無情拷問。

在這些危機理論中,我最感興趣的,同時也是打算在本文中討論的,就是對次貸危機根源的解讀。


一、主流的解讀

有 關次貸危機根源的解讀,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主流觀點(主要見諸於官方的報刊);另一類是非主流觀點(主要局限在非官方的學術網站)。由於非主流觀點 通常並不具有學術上的權威性,學界中的人也往往不屑一顧,所以本文的焦點將集中在主流觀點上。在主流觀點中,有三個重要人物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個人物是芝加哥商業交易所名譽主席,有“金融期貨之父”之稱的梅拉梅德。此公對次貸危機根源的分析不僅“具象”、“直觀”,而且“通俗”、“普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指出,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在於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監管缺位。

梅拉梅德認為,次貸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有二:首先是次級房貸債券在發行過程中信息不夠透明。當次級抵押貸款被打包成債券銷售給投資者時,債券投資者無法確切了解次級貸款申請人的真實支付能力。這種債務風險不斷積累,為危機的發生埋下隱患。

其次是政府監管缺位。政府把對次級房貸債券這種金融衍生品的評估和監督責任完全拋給私人債券評級機構,給這些私人機構留下了太多操作空間,然而這些機構採用的評級標準並不十分可靠。[1]

2008 年春在北京舉行的“中、美金融高峰論壇”上,與會的中、美專家的分歧看似不小,其實仍然是梅拉梅德邏輯的展開。在爭論中,部分學者將矛頭指向了金融創新和 金融衍生品,他們認為:正是包括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債務抵押支持證券(CDO)在內的結構性金融產品,導致了金融風險在全球的擴散和放 大;在OTC市場上,信用衍生產品能夠不斷“繁衍”,並且很難被監管。因此,金融產品的創新是造成目前“災難”的主要原因。

而紐約銀行梅隆中國合資基金管理公司總裁胡斌卻認為:次貸危機爆發與金融創新無關,其根本原因是貸款機構放鬆了過去長期遵守的貸款發放、審核的基本標準,此外,信用評級機構也存在過失。[2]

第二個人物是聞名世界的美聯儲前老大——格林斯潘。很多學者認為,格
林斯潘時代的美聯儲應該對當前的次貸危機負責,理由在於:2003年中期
,美聯儲將基準利率降到1%,並維持長達一年之久,由此催生了房地產市
場的泡沫;而現在的困境只不過是那些泡沫的破裂罷了。比如,史丹佛大
學的約翰.泰勒(John Taylor)在一次召開的Jackson Hole會議上,就
譴責美聯儲在2002~2006年間採取了過分寬鬆的政策。[3]

這種譴責當然是格林斯潘所完全不能接受的。在格林斯潘看來,就像太陽
黑子的活動是無法抗拒的一樣,當前的次貸危機也是一個無法抗拒事件的
結果。格林斯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在過去五年的市場樂觀情緒
下,這場危機遲早都會發生。即使不被次級債定價不當的問題引爆,也會
因為其他市場領域的問題而被點燃。他認為,次貸危機的真正根源在於全
球經濟擴張,正是一段時期以來全球經濟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導致投資者
低估了風險。[4]

一邊是對格林斯潘的非議,另一邊是格林斯潘的自我辯護。有人從中看到
了“政治經濟周期理論”的幽靈。按照“政治經濟周期理論”,當局者在
政策制定過程中的“私念”很可能成為經濟周期的重要誘因。具體來說,
在任者為了贏得連任或退休時的聲譽,傾向於在當權時採取擴張性的政策
,此時有效需求受到刺激,產出就業得以擴張,但由此導致的泡沫通常要
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而當通貨膨脹真正來臨或泡沫真正破滅時,執政
者已經成功連任或已退休了。[3]如此看來,格林斯潘的“私念”或許也
難逃“政治經濟周期理論”的宿命。

第三個人物是美國前財長約翰.史諾大官人。汶川大地震前夕,遠道而來
的約翰.史諾在北京參加“2008年中國首席財務長論壇”時說:“在銀行
的借貸方面,美國的銀行犯了很多的錯誤,創造了太多所謂的金融衍生工
具。”他認為,正是這些金融衍生工具,使“次貸危機”從美國的銀行流
入到了資本市場,流入世界其他的資本市場。所以,“‘次貸危機’的根
源,正是美國的銀行”。[5]

無獨有偶,汶川大地震之後不久,美國投資大亨巴菲特也向媒體表示,次
貸危機的爆發應歸因於那些冒著風險進行抵押借貸的各個銀行。在他看來
,“銀行承擔了太大的風險,這是他們自己造成的錯誤,沒有必要怪罪他
人”。[6] 應當說,這種分析完全符合主流經濟學的個人主義方法論,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湧的話說:“我們看到好像
這麼多大的機構倒閉了,很多人為此扼腕嘆息,其實一點兒不可惜,這些
機構不知道從全世界敲詐了多少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死有餘辜。”
[7]

當然,不論怎樣捉拿元凶,經濟學家給出的說法都多少要與市場經濟沾點
邊,不能太離譜。當年英國的大牌經濟學家傑文斯以太陽黑子的活動來解
釋商業循環的周期,今天恐怕已經沒有人會再拿這個理論來忽悠民眾了。


二、反思的底線

概括以上解讀,次貸危機的根源無非在於“監管缺位”、“政策失誤”、
“低估風險”,也就是說,相對於資本世界的制度框架而言,次貸危機的
根源不是內生的,而是外生的。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在經濟學上具有“主
流”色彩的危機理論,在政治上也具有“全球化”的普世價值。

2008年09月23日聯合國代表大會開幕以來,美國次貸危機成了眾矢之的,
而矛頭所指正是“監管不力”。比如,巴拉圭總統費爾南多.盧戈認為:
美國陷入次貸危機是“不道德投機,罪有應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
籲:反省商業道德,加強金融監管;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強調:“信
貸機構在必要時將遭到懲罰和控制,透明將取代含糊不清”;德國總理安
格拉.默克爾則埋怨:自己早就建議加強金融監管,但美國對此毫無興趣
。[8]

可見,在這個問題上,全球的政治精英們與主流經濟學家們有著高度的默
契。問題在於,如果危機根源是外生的,那麼,“危機過後各國央行採取
的補救措施也都尤為及時且愈加嚴厲,但為什麼就是始終不能避免重蹈覆
轍、走出金融動蕩的怪圈呢?”[9]——這才是主流經濟學應當好好反思
的事情。

自1929年大危機爆發起,經濟學界就沒有停止過反思。遺憾的是,主流的
反思卻始終不得要領,總是在“監管缺位”、“政策失誤”、“低估風險
”之類的老生常談上轉圈,頂多也就是把這些人為的過失上升到“原罪”
的高度而已。

比如,在追究危機根源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憤然指出:“現
在回顧來看,這其實是泡沫世界的‘原罪’——美聯儲縱容了上世紀90年
代末所創造的股票泡沫,以及所衍生出的資產依賴型的美國經濟”。[10]

格林斯潘的自我辯護雖然有為自己撇清的嫌疑,但他的反思顯然要比他的
那些同行清醒的多:“危機遲早都會發生”。當然,他的反思仍然超越不
了主流經濟學的眼界:危機的根源最終被框定在“投資者低估了風險”的
雷池裡。

如果再進一步追問:為什麼投資者會低估風險呢?現代經濟學的標準答案
除了歸咎於人性貪婪的基因之外,恐怕就只能對這個追問聳聳肩膀了。看
來,這種將危機根源追溯到人性貪婪的“本體論”,大概也算是主流經濟
學的最高境界了。

危機的元凶一旦捉拿歸案,主流經濟學就急忙宣布立即結案,停止反思,
不得冤枉“無辜”。誰是“無辜”呢?說白了,這個“無辜”就是自由市
場經濟制度。在主流經濟學看來,你可以追究“監管缺位”、“政策失誤
”、“低估風險”背後的人為因素,甚至可以一直追究到人性的貪婪的“
原罪”,但決不允許你對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說三道四、有絲毫懷疑。這是
“反思”的底線所在,超越了這個底線,你就會被取消話與資格。正因為
如此,除了少數非主流的學術網站之外,在官方的報刊上,我們很難看到
超越這個底線的話語。


三、“擴大需求”為何成了危機的淵藪

把危機的根源最終鎖定在人性的貪婪上,似乎已經是主流經濟學的“終極
關懷”了。但問題在於,比照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逐利是人類
的天性),我們發現這個“終極關懷”經不起如下追問:同樣都是逐利的
經濟人,為何次貸危機只能發生在資本主宰的世界,而與資本不占統治地
位的時代無緣呢?

與主流經濟學的反思不同,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從來就不承諾無條件地認可
自由市場經濟制度;而且,對於人的基因是否有貪婪“原罪”的血統論,
馬克思也並不感冒。馬克思的危機理論最核心的內容是關於危機根源的邏
輯,這個邏輯包括以下要點:(1)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過剩;(2)生
產過剩的原因在於“有效需求不足”;(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
於群眾的購買力不足;(4)群眾購買力不足的原因在於資本和勞動收入
分配的兩極分化;(5)兩極分化的原因在於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占有制度
。那麼,馬克思關於危機根源的邏輯經受得住現實的拷問嗎?

不少人認為,對於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以及之前的古典經濟危機,馬克
思的理論或許還有較強的解釋力,可是對二戰以後的世界經濟就幾乎不再
有什麼說服力了,因為“此資本主義”已非“彼資本主義”,當代資本主
義發展到了今天,已經具備了克服危機的免疫力。所以,起源於美國的次
貸危機雖然引起了人們對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回憶,但許多經濟學家
卻更多地看到了二者之間的區別。

表面上看,這兩次危機的原因大相徑庭:1929年的大危機,其導火線是有
效需求不足,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金融動蕩,股市崩潰。當下的次貸
危機,其導火線卻不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需求過於旺盛,以至於
有效需求“過度”(“透支消費”、“寅吃卯糧”已經成了美國當代文化
先進性的標誌)!正是這種“需求過度”造成了違約率不斷上升,最終導
致信用崩潰。

自從1825年英國爆發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周期性的危機就與“生產過
剩”結下了不解之緣,所以,經濟危機這個範疇總是與“生產過剩”這個
關鍵詞形影不離的。可是當下的經濟危機卻出現了新的異化:危機似乎不
再是“生產過剩”惹的禍,而是與“需求過度”發生了連結。如果說,“
生產過剩”曾經是經濟危機的生存土壤,那麼顯而易見,“擴大需求”就
是化解危機的題中之義;可是問題在於:化解危機的“擴大需求”何以又
演變成了經濟危機的淵藪?

進而言之,為什麼會出現需求“過度”或“透支消費”?只有搞清楚了這
些問題,我們才能真正把握危機的根源。

對於當代市場經濟而言,在供給與需求的博弈中,具有主導意義的角色越
來越不是供給,而是需求。一個社會的總需求由投資和消費兩部分構成。
盡管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或不同時期,投資和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中的
作用不盡相同,但一般說來,消費在推動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更具有決定意
義。在美國,由於消費者的支出部分大約占總體經濟活動的2/3,因此,
消費需求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最值得關注的因素。

按照經濟學的常識,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消費的增長必須以收入水平的提
高為基礎。然而,從收入分配的格局來看,美國居民個人消費的增長顯然
缺乏相應的收入水平支持。資料顯示,隨著新自由主義的興起、國家干預
的式微、“非標準就業”的擴展(即在總體就業中,“部分時間就業”和
“偶然就業”占越來越大的比例)、工作時間的相對延長,以及國家對社
會福利支出的削弱等,強資本、弱勞工的力量格局愈益在美國顯現,收入
分配的天平越來越向資本一端傾斜。

各種數據表明,美國的個人消費增長缺乏應有的收入基礎,因而消費的進
一步擴張以及對經濟的推對作用是不可持續的。面對不斷擴張的生產能力
,避免出現生產過剩危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必須提高個人消費需求。怎麼
才能提高個人消費需求呢?

從歷史上看,西方發達國家相繼採用過以下辦法:

(1)削減產量(比如把牛奶倒進大海),這種辦法既殘酷,又與資本的
逐利本性相悖。故在當今時代,簡單地削減產量已被視為一種愚行。

(2)擴大政府公共支出,這是在私人缺乏消費意願和實力的背景下(窮
人買不起,富人不願買),由政府充當“消費者”和“投資者”。由於19
70年以來的“滯脹”併發,西方政府對這種辦法的效果已頗持懷疑態度。

(3)調整分配格局(比如通過稅收政策來促進購買力),由於這種辦法
本質上是“打富濟貧”,有違自由資本主義信條,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這
種“讓步政策”決不會提上議事日程。

(4)透支消費(比如分期付款、貸款消費、信用卡購物、次級房貸等等
),這種辦法雖然有損於資本的即期利益,但消費者也提前支付了遠期利
益(即“寅吃卯糧”),故既能為唯利是圖的資本家接受,也能為囊中羞
澀的普通勞動者認可,目前已成為西方極為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

由於抓住了“擴大需求”這個要害,所以從實踐來看,“透支消費”取得
了明顯的效果。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透支消費”的擴展,美國
經濟進入了一個“穩定增長時期”,以至於不少經濟學家斷言:市場經濟
的周期波動已不復存在,“經濟周期已經消失”。

在“透支消費”的支撐下,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居民的個人消費
增速不僅沒有收縮,反而呈現出加速增長的態勢。這種態勢不僅與大多數
居民收入的實際增長水平相矛盾(雖然少數高收入者的收入在顯著提高,
但其邊際消費傾向是趨於遞減的),而且在美國經濟史中也實屬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個人消費的增長,居民的個人儲蓄也在不斷下降。
到2005年,美國的個人儲蓄甚至已經下降為負數,美國全國進入不儲蓄狀
態。據統計,“這20年來美國的儲蓄率一直在下降,從1984年的10.08%到
1995年的4.6%、2004年為1.8%、2005年為-0.4%、2006年為-1%、2007年
為-1.7%,真金白銀越來越少,債務越來越大,形成一個巨大的債務泡沫
。”[11]

由此可見,美國的普通百姓不但用盡了自己的收入,而且還要透支“未來
的”或“虛擬的”收入以支撐今天的消費(美國的家庭債務在20世紀80年
代舉債高峰期占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的80%;到了2000年,這個比重就上升
到98%)。結果,強勁的消費衝破了相對萎縮的收入,由此形成了一個非
理性的“透支消費”悖論。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不僅美國居民在“透支消費”,而且美國政府也在推
行“透支經濟”。眾所周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80年代以
來,隨著對外投資速度的持續下降,美國轉而倚重來自國外的投資以支撐
本土經濟的增長。

1985年美國從淨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淨債權國長
達70年的歷史。在全球經濟都在為“過剩”而發愁的今天(只需一家大的
汽車公司開足馬力生產,就能滿足夠世界用一年的汽車需求量),美國之
所以能夠獨善其身,正是在於其“透支消費”與“透支經濟”暫時填補了
收入與消費之間的缺口,從而掩蓋了本國的經濟擴張與有效需求不足的矛
盾。

在市場經濟制度的框架內,與“把牛奶倒入大海”相比,“透支消費”畢
竟不失為明智之舉。但是,“透支消費”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生產過剩
”問題。這就如同為了緩解癌症患者的疼痛而不斷加大瑪啡的注射劑量一
樣,“透支消費”不過是靠透支“未來”來支撐“今天”,把當下的危機
延遲到未來爆發罷了。一旦對未來出現悲觀預期,以至於沒有未來可以透
支的時候,危機就不可避免。

在美國,“透支消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
話帳單,透支無處不在。而引發這次危機的次級抵押貸款(貸款機構向信
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不過是“透支消費”中的
個案罷了。換言之,只要“透支消費”不停止,那麼即便沒有“次貸”問
題,也必然出現經濟危機,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四、危機的根源並未超越馬克思的邏輯

現在我將上面的分析簡化如下:次貸危機的病灶在於違約率不斷上升;違
約的原因在於未來預期遭到了沉重打擊;未來預期的悲觀在於“透支消費
”的不可持續;透支的起因是為了緩解生產過剩;生產過剩源於有效需求
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內生的制度性矛盾。這樣,一個
馬克思的邏輯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資本制度的內生矛盾——有效需求
不足——生產過剩——透支消費——違約率上升——經濟危機。

其實,以馬克思的邏輯看來,資本主義的古典危機與當代危機並無本質不
同:都是生產過剩危機。區別在於:在古典危機中,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
有效需求不足,商品賣不出去,最終引發金融動蕩,股市崩潰;而在當代
危機中,生產過剩不再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現為有效需求旺
盛,甚至表現為有效需求“過度”(“透支消費”、“寅吃卯糧”)。

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把
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的爆發從當下推到了未來。1929年的大危機暴露出了
資本的生存鏈條存在著“有效需求不足”的嚴重缺陷,從而導致了凱恩斯
革命;當下的次貸危機則進一步告訴人們,用“透支消費”同樣不能根治
“有效需求不足”,在資本統治的制度框架內,任何舉措都不可能根除生
產過剩危機。

指出這一點,並不是要否定資本的歷史地位和現實作用,而是要說明:由
於危機根源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內在矛盾,因此,僅用“風險/監管”
的分析框架,已經很難對其做出本質上的把握。

宋鴻兵把次貸危機的本質概括為“資產膨脹型消費模式的不可持續”[11]
,而我卻更願意把次貸危機的本質概括為“透支消費”。早在七年前,我
就已經對當代資本主義危機的邏輯作過類似的分析,針對當時美國政府預
防危機的降息舉措,我指出:“不論這次降息的效果如何,馬克思關於資
本主義關基本矛盾的經典分析框架都沒有過時。

坦率地說,格林斯潘力圖阻止衰退的努力不過是在‘和歷史對著幹’,其
努力的最大效果也不過是延緩衰退的到來。”[12]其實,這個結論不過是
馬克思邏輯的具體展開罷了。

基於次貸危機的教訓,經濟學界的專家們幾乎異口同聲地呼籲:“加強監
管”、“不能實行沒有監管的金融自由化”,等等。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
,這種呼籲當然具有很好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但是在我看來,問題不能僅止於此:實行監管當然能夠緩解危機、延遲危
機的爆發,問題在於,即便實行了有效的監管,市場經濟是否就能從此真
正告別“危機”或“周期”呢?如果我們對危機的反思能夠做進一步的“
馬克思主義追問”的話,那麼可以預計,類似次貸危機的災難今後肯定還
會發生,而且,在虛擬經濟嚴重超越真實經濟的大環境下,這種危機將會
越來越頻繁。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的危機理論得到了完整的展開,其中有一段論述
十分耐人尋味:“一切真正的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總不外乎群眾的貧困
和他們的有限消費,資本主義生產卻不顧這種情況而力圖發展生產力,好
像只有社會的絕對消費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13]

以馬克思的視野來看,“低估風險”、“政策失誤”、“缺乏監管”之類
的說辭,其實都是危機的表面現象,拿這些表面現象說事,只不過是為了
掩蓋危機的真正原因。經濟學發展到了今天,各種數學模型已經武裝到了
牙齒,為什麼面對危機的根源卻如此曖昧呢?如果那些主流經濟學家是真
的糊塗,倒也罷了;可有些人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難怪馬克思要把那種
辯護性的現象經濟學譏諷為“庸俗經濟學”。


五、結語:不是與時俱進而是與時俱退

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凱恩斯的理論幾乎已經接近於馬克思的邏輯
了,雖然他由於“站在有教養的資產階級一邊”,最終未能跨出那致命的
一步(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節點上,凱恩斯停了下來,並將有效需求不
足的根源最終歸於心理因素)。令人遺憾的是,與凱恩斯相比,當下的現
代經濟學不僅沒有多少長進,反而後退了一大步:凱恩斯至少還承認“有
效需求不足”,而現代經濟學卻連這一點都不敢正視,王顧左右,言不及
義,只是一味地用“低估風險”、“政策失誤”、“缺乏監管”之類的數
學模型來掩蓋危機的本質。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流經濟學這樣做也就罷了,
可我國經濟學界有人也跟著起哄,這就很值得人們深思了。

很多年以前(大約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經濟周期消失論”在學界
一度十分流行。雖然時隔不久,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讓這個理論有些難堪
,但以“現代經濟學”自詡的主流經濟學家們認為,經濟周期未能消失的
根源不在於“經濟周期消失論”有誤,而在於東亞各國自己不爭氣——標
準的說法是“裙帶資本主義”、“壞的市場經濟”惹的禍;他們還振振有
詞地質問:人家發達市場經濟國家怎麼就沒有爆發危機呢?

記得1998年在我參加的一次海峽兩岸東亞金融危機研討會上,這種“質問
”幾乎成了研討會的前提預設。

但好景不長,歷史已經證明並且還將證明,發達的、“好的”市場經濟國
家依然不能倖免。後來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Nasdaq指數暴跌、恩隆
事件,以及這次美國次貸危機等等,不僅讓這個理論很難堪,簡直就是讓
這個所謂的“經濟周期消失論”從此幾近消失。

次貸危機遲早會過去,資本的遊戲仍將繼續下去。但是,反覆發作的危機
最終會終結資本的遊戲規則。馬克思曾經對市場經濟的危機有過相當深刻
的剖析,即便是放在今天的語境中,其深刻性也依然是現代經濟學所不能
望其項背的。可是,自從以“新古典”為核心的現代經濟學壟斷話語權以
來,經濟學界幾乎忘卻了對危機根源作馬克思那樣的“終極追問”。

對於現代經濟學來說,這種“終極追問”既是其不願所為的,也是其無力
所為的,更是其不敢去為的。所以,盡管“經濟周期消失論”今天已經不
再那麼張揚了,但學界對危機根源的認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澄清。

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立場、觀點來分析危機,本來是我國經濟學的
題中之義,可是一段時期以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越來越被學界淡化、恥
笑,甚至某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也忙著宣布:當代“資本主義無政府
狀態被計劃所代替。市場經濟的無政府狀態是自由放任階段的一種競爭態
勢。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後,特別是二戰以後,國家干預和計劃管
理目標日益加強的條件下,無政府狀態已不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
,“經濟有周期波動是難免的,但又不會再釀成大蕭條。”[14]

遺憾的是,這種論點可以蔑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存在,但在次貸危機面
前卻顯得是那麼地缺乏說服力。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資本主義自我調控能力的確有所增強,但把這
種增強說成是“資本主義無政府狀態被計劃所代替”,未免言過其實,因
為這種增強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總體上的無政府狀態。至於說“
經濟有周期波動是難免的,但又不會再釀成大蕭條”,就更是過於樂觀了


這就好比說“小地震是難免的”,但有誰敢打保票說小地震“不會釀成大
地震”呢?既然波動“難免”,那麼有誰能百分之百地打包票說“波動”
就一定不會演變成“蕭條”,甚至演變為“大蕭條”呢?

有人說:“實際上,次貸危機的真正實質是,美國金融市場濫用信用衍生
品的創新、預支市場和社會信用……。再通俗一點來說,這其實是資本信
用危機、或者可以稱之為資本主義制度的信用危機。”[15]能這樣認識問
題,已經很不錯了。

我看過很多有關文獻,行內的許多專家學者甚至連這點都不敢承認。但是
,即便這種認識比那些主流經濟學家們進了一大步,我們仍然有必要對次
貸危機作“馬克思的追問”:他們為什麼要“濫用社會信用”?他們不“
濫用”行嗎?如果不要他們“濫用社會信用”,難道要讓他們“顛覆”資
本主義的信用制度不成?對於資本主宰的世界而言,“濫用信用”或“透
支消費”是命中注定的宿命而已。

格林斯潘關於“危機遲早都會發生”的馬後炮說明,即便是“體制”中的
人也並非全然沒有這種“宿命”意識。問題在於,既然已經意識到“透支
消費”的結果仍然是死路一條,為什麼他們還要玩火自焚呢?這是一個很
值得人們追問的問題。

事實證明,現代經濟學是無法將這個追問進行到底的,它最多也就是搬出
“人性貪婪”之類的原罪來救駕。如果將馬克思的追問進行到底,結論必
然會顛覆資本主義制度的神聖性:“玩是死,不玩死得更快”——這就是
資本主義內生的悲劇所在。

經濟學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也要不斷地發展和創新,才能立足於現
代經濟學之林;在與時俱進的過程中,以新古典為內核的現代經濟學有不
少東西值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吸收和借鑑,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放棄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立場,盲目地、不加區別地跟在別人的後面東施
效顰,亦步亦趨,這就不是與時俱進,而是與時俱退了。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