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5

國家側寫/英國抗赤字 學學瑞典


大規模緊縮財政的英國政府應取法1990年代的瑞典,堅持體制改革才能打贏對抗赤字的戰爭。圖為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宮前的御林軍守衛在雨中操演。
(美聯社)
英國政府上周宣布大規模緊縮方案,激起各界質疑的聲浪。專家指出,英國應向1990年代的瑞典取經,堅持體制改革和速戰速決兩大原則,才能打贏這場對抗赤字的戰爭。 瑞典20年前也曾經歷如今歐洲面臨的危機。當時房地產投機熱潮和信用市場解除管制讓瑞典金融業盛極一時,但1990年代初期全球景氣大幅衰退,金融泡沫隨之破裂,導致瑞典出現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1994年危機達到顛峰時,政府的預算赤字一度飆越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
經濟危機爆發後,瑞典政府也像英國一樣大刀闊斧削減公共支出,造成國內大約50萬人(相當於全國一成勞動人口)失業,其中多數是公務員。
到了1997年情勢開始好轉,此後瑞典脫胎換骨,一躍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中生產力居冠的國家。
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曾在90年代中期擔任瑞典財政部首席顧問、現任Nordea銀行傳播部門主管的拉森(Jan Larson)說:「重點是別假裝緊縮政策不會造成傷害。」
正如英國工黨在金融危機期間失勢,瑞典1994年也出現政黨輪替,不同的是由左派的社會民主黨執政。當時該黨挾超高支持率,在投票前提出大幅增稅和大砍社會福利的政策。
儘管此舉導致6%的選票流失,但最後該黨仍大獲全勝。
拉森認為,英國保守黨先前對削減支出的立場不明,可能是引發反彈聲浪的主因,「政策缺乏透明是嚴重問題,如果政府要裁員50萬人就必須先預作準備,否則民 眾一定怨聲載道」。但他也坦言,瑞典左派政黨掌權是順利推行緊縮政策的一大優勢,「外界不會懷疑我們敵視公務人員或故意懲罰失業者」。
雖然1990年代的改革之路處處荊棘,但拉森認為這正是瑞典保住福利國制度的關鍵。
他說:「我們精簡公共部門,提升行政效率。高效率而不花大錢,就是北歐模式無往不利的要素。」
不過,當時瑞典國內也有質疑緊縮政策是否公平的聲浪,但政府處置得宜。當時不只縮編公共部門,也額外提高高收入階層的所得稅率,讓富人一起苦民所苦。
瑞典改革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是速戰速決,1996年政府幾乎已採取所有緊縮措施。拉森說:「長痛不如短痛,雖然那年情況糟透了,但至少最壞的已經過去。」(取材自法新社)
【2010/10/25 經濟日報】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