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的想法,無論對或錯,其影響力都比大家以為的還深遠。那些自認實際且可免於任何言論左右的人,事實上常常是先人經濟學家的奴隸-凱恩斯。
《Newsweek》報導,2010 年的今天,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全球政府出手挽救病入膏肓的經濟,沒人希望雙谷底衰退,先前於多倫多舉行的 G20 峰會,討論重點也環繞於此。已開發的 31 個 OECD 國家,其失業人數保持在 4650 萬人的高點,與 2007 年相比上揚達 50%。這不僅僅是人們缺少工作機會,長期的失業將導致工作技能的下滑,引致經濟體的下行及永久的失業。
但是政府還能夠再多做些什麼嗎?仍是未知數。
如同凱恩斯所述,政治領導人其實對以前或現在的經濟學家理論皆充滿了敵意,而且經濟學家自身的意見亦常常相左。
政府一開始對金融危機的因應,包括下砍利率、銀行紓困、經刺計畫等,是避開了蕭條沒錯。但是危機挑戰了所有主要經濟理論的邏輯,包括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理性預期。經濟學頓時間變得搖搖欲墜,它帶來了辯證上的混亂,也為全球政策造成許多的爭議及拉扯。
舉預算來說,是否較大的預算赤字,真如同凱恩斯主張,足以刺激經濟體並創造就業。抑或是齊天高的預算赤字,換來的只是爆炸性的政府債務,陷入了另一個金融危機。
凱恩斯的邏輯看來無甚破綻:若消費者及企業開支疲弱,政府需減稅或增加開支來提振需求。但從現實層面來說,政府的高債務將形成金融及心理上的限制。法國的政府債務為 GDP 的 92%、德國為 82%、英國則為 83%。
這意味著高債務帶來的好處,可能隨著下列事情瓦解:債務飆高使投資人心生疑慮,則借款利率將飆高、且企業將對政府控制預算的能力喪失信心。此外,若銀行資本價值下滑,亦將造成銀行危機。
透過拉高赤字以振興經濟,以及害怕拉高赤字的後果,兩造正在激烈的辯駁拼鬥。
歐巴馬政府曾表示,7870 億美元的經刺計畫,將能創造或挽救 2800 萬份工作機會。或許吧!投資人尚未對美國國債喪失信心,10 年期國債殖利率維持仍保持在 3% 左右。但歐洲情況就沒這麼樂觀,希臘的恐怖債務,使其殖利率大幅上揚。有鑑於此,德國及英國正努力降低赤字,免得面臨如同希臘般的命運。
《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夫認為,節流計畫將損及經濟復甦。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保羅克魯曼也表示,美國經濟體需要更高的赤字,以及更多的經刺計畫。他認為,在此時錙銖必較,只是損及美國的未來。
不過哈佛經濟學者 Ken Rogoff 認為,經刺計畫或許是緩解了恐慌、增加了開支,但是高達 1 兆美元的恐怖赤字將有債務危機的巨大風險,因此應設法降赤字。
貨幣主義亦遭逢挑戰。照該理論所述,若注入大筆資金至銀行系統,則開支宇通膨都將竄升,但至 2008 年起,聯準會注入了1 兆美元,但上述的事情皆未發生,不僅通膨持平,且銀行的放款也在去年降低逾 2000 億美元。
經濟學家只能一頭霧水,這也難怪,畢竟理性預期理論也未預知金融恐慌及經濟崩毀的到來。理論與現實的差距是那樣地明顯,高赤字的兩難處境,也一樣懸而未決。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