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18

面對青年貧窮化:繽紛燦爛的國際教育展背後

 2011-1-18 22:12 作者:林柏儀

「所有國際學生需要的資訊,一次滿足!」倫敦地鐵站裡的一張國際教育展海報,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方面為了更瞭解教育產業國際化的趨 勢,一方面也為了博士論文的田野暖身,我日前到了大學課程搜尋網站「HotCourses」於倫敦主辦的國際學生教育展(International Student Fair),透過當個逛教育展的準學生,來一探究竟:在英國辦的大學教育展、又聲稱專收國際學生,會是怎麼回事呢?

展覽在倫敦市中心的一家飯店舉辦。規模並沒有很大,約只有30餘間學校擺攤參加。和台灣動輒舉辦的大型英國教育展、澳洲教育展、歐洲教育展……比起來,規模並不凸出。這些參展的學校,大約有一半以上我過去沒有聽聞。

高教量販店 畢業證書換校名

在展場打轉了一個下午,得知了一些讓我驚訝的訊息。

很 多間我過去沒聽聞的學校,原來是一些正式大學的「分支」。例如,倫敦商學院(London College of Business)的職員告訴我:「我們是附屬於威爾斯大學(University of Wales)的學校;來念我們學校,畢了業,就可以拿到威爾斯大學的畢業證書。……而且,念我們學校的MBA,只要一年4千鎊(約19萬新台幣),是念威 爾斯大學一半不到的價錢。」我驚訝地問:「你說畢業證書可以拿威爾斯大學的?會一模一樣嗎?」他說:「是的,完全一模一樣。最多會加註學習地點在威爾斯大 學的倫敦校區。」

類似的模式還不少,諸如:展場上的馬麗迪安商學院(Meridian Business School),宣傳唸完可以取得英國保登大學(University of Bolton)頒發的學位。唸大學部一年學費是3千9百鎊。而且,這些學校對國際生(非歐盟學生)和對本地歐盟學生收費都一樣,沒有常見的「3倍學費」差 距。

我不禁問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的學費如此便宜?一般學校,學費至少要多一倍以上。」倫敦商學院的職員告訴我:「那是因為如果你去一般大 學,他們有著兩百個職員,得養他們;但我們只有10個,當然就可以便宜。課程上的差別,頂多是能選修的課少一些,但內容會是幾乎完全一樣的。我們的確會是 個更好的選擇。」

加錢可拿雙碩士

另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展場上有一家從馬來西亞發展起來的「跨國私立大學」,叫做「林國 榮創意科技大學」(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igy)。他們的職員告訴我,這間學校在馬來西亞是非常有名的好學校,在世界各大城市都有分部,共有3萬學生。如果來倫敦的分部念MBA, 一年的學費是7千鎊。如果再加1千5百鎊,還可以再拿一個英國格拉賽司特夏大學(University of Gloucestershire)的學位。「但上的課是一模一樣的,不會多。……也因此可以申請英國的畢業工作簽證(PSW)。」這間「跨國大學」還主推 了多種「雙聯學位」:兩年在馬來西亞念書,一年到英國、澳洲、或加拿大唸書,但可以拿到兩個學位。

英國老牌私校白金漢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uckingham)也來參展。他們打出「用兩年時間拿到別人得用三年的大學學位」廣告,強調它們特有「一年四學期制」的課程,可在兩年畢業,將可以省 下一年的時間和生活費。展場人員告訴我:「對國際生來說,足足可省下7千4百鎊。」儘管,兩年念下來學費加生活費依然要4萬3千6百鎊之多!

如何評判新興教育模式?

結束完了展覽,我手上拿著好幾袋的資料、上頭都精美地印著各學校的名字和課程回家。忽然覺得好像從另外一個世界回來了一樣,也為這些「新興教育模式」驚訝著。

該怎麼評價這些「沒名氣、但相對低學費、畢了業甚至能拿另一個學校的證書」的學校呢?或者關於有著那些「用較密集、但較短的時間就能畢業」的學校,到底好不好?

在世俗的論調裡頭,這些學校可能有些會被貶稱為「野雞大學」或者「學店」,暗指這些學校教育品質差,學生也不好;只要繳了錢,文憑就會到手裡。

然而,這種批評恐怕只是潛在地支持著「那些有名氣、有頭有臉的學校」才是正統、才是好的教育;而沒能揭露:「學店現象」背後,是有一種扭曲邏輯普遍性地影響著所有的學校。

這 些平價的「附屬學校」,往往其實是由這「頒發證書學校」所設立、擴大招生賺錢的一種策略。而這些學校在英國都是公立學校,依法盈餘也不能分配營利,為什麼 要這麼做?追溯原因,還是因為英國政府日益地刪減大學教育預算,要其「自籌財源」,所產生的歪風。沒了公共教育預算支持,學校要維生,只好將教育商品化。 只要買賣雙方合意,各種新興教育模式(或所謂的「亂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教育商品化影響是全面性的。有趣的是,這些被譏為「學店」的大 學,竟然不少收費比「老牌大學」更加便宜。恐怕後者在「賺錢」、「當學店」一事上,比前者賺得還多,只是沒說出來而已。實際上當前英國的非歐盟國際留學 生,普遍都得負擔1萬英鎊以上的學費,但根據英國教育統計,各大學平均的「每學生分得教育資源」只有7千至8千鎊而已,很明顯差額是被學校賺走了。不少學 校的MBA課程,收費更是從1萬5千鎊起跳,到3萬7千鎊之譜都有。收得越貴的通常是越知名的學校,例如劍橋大學的MBA對國際生一年要價3萬7,229 鎊,牛津大學要3萬6千鎊!

面對讓教育異化的根源

有些站在「國家競爭力」角度的人們,可能會覺得這種現象將影響高等教育 培養出來的技術勞動力品質,也拖垮文憑價值,所以應當管制。但現實是,管制還是無法解消人們對文憑的源源不絕需求,而且很可能只是成了既有文憑利益階層的 反撲。實際上,那些昂貴的名校也未必真的培養出了較高品質的技術勞動力,而很可能純粹是「名氣」響亮,所以可以多收費;如今有了這些沒名氣的「附屬學 校」,收費較便宜,來搶攻低價市場。但很難說後者就一定在技術訓練的品質上比較差,或者較前者缺乏全人教育的精神。其實,究其教育活動得為資本雇傭的壓力 所服務,恐怕都是一樣的。

根本的問題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下,一方面勞工在失業壓力下渴望取得更高的文憑,來保障自己能取得好工作以維生。 人們自然從關心教育的內在「使用價值」(例如:有無啟蒙長智、促成心靈發展、能力提升?),到了只關心教育的外在「交換價值」(例如:能否換得好工作?要 多少學費?),也因此有著對所謂「野雞大學」(倘若又便宜、又能換到一樣的文憑)的持續需求。另一方面大學倘若沒有了公共資源支助,當然也得以牟利為目 的,無所不用其極地來開擴財源。

因此,根本的問題不在這群學生身上,學校也只是壓迫邏輯的代理者,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得回到對抗資本主義 邏輯、尋找替代性的經濟系統,才有可能解消這一切災難。只有當人們不再是為了競爭僱傭機會而求學,各種新的或舊的教育異化現象才能解消。否則,單單批評 「野雞大學」是「學店」,卻無視「普遍的學店化」,以及背後的擴張動力;繽紛燦爛的教育展,也將依然一再舉行。

(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社會學博士生)
▲英國一名學生於2004年1月8日走在劍橋的國王學院後花園(The backs)。(圖文/路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