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給冥王星

冥王星被從太陽系給除名了。

在國際天文學會上,學者們對行星定義做出表決,把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

MSN messenger上,有人告訴我這個消息。冥王星其實很小,不比月亮大。和太陽系其他八大行星相比,繞行的軌道也反常。究竟能不能被稱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呢?其實很難講。

「原來一直誤會了它啊,」我開玩笑地說:「雖然有一點傷心,但還是祝福它吧。」

爲這句話按下輸入鍵時,突然心驚。那彷彿一種關係的隱喻。看似接近,實則是完全不同系統的運行。

於是便在咫尺之遙,以一整個宇宙的距離錯過了。

冥王星表面的溫度約是華氏負三百四十八度,繞行太陽一周要兩百四十八年,體積不比月亮大,成分不明,可能是由岩石與永凍的冰所構成,表面的暗影或許是射線或許是實體--在那天文望遠鏡只能模糊捕捉的不可測的世界,你甚至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光或是物質。

寒冷,遙遠,神秘而游移。這些出於人類的揣測,與描述的語言,對一顆星球而言太過唐突。怎樣的溫度是寒冷?西伯利亞的冬天,還是百分之三十由冰塊構成的星球表面?盛夏的正午在人群中突然襲來的一陣孤立感,還是沒有光的宇宙裡堅硬的存在?

我們在科學雜誌上看到的,那些色彩豐富的宇宙星圖,其實是科學家和編輯們爲了讓讀者明瞭而上的色。有位撰寫科普文章的作者這樣提示過我。在外太空遠離了人類感官經驗的世界裡,那些計算式探測出來的質量、能量,難道就一定是光嗎?說不定是聲音?

我被這個假說給吸引了。在我們五感的世界裡,視覺最為直接有形。張開眼睛你就迅速獲得對週遭世界的一個印象,遠近空間,可卽可用的事物。會不會,這世界在另一層次上,是被聲音所結構?或被氣味、被思維結構?


有時我想我是否活在一個咒音裡。

冥王星也象徵潛意識,及將潛意識化為實體的力量。我好奇那是什麼樣的力量。我好奇於一切的轉化。我好奇於從意識底層翻攪上來的衝力。我好奇於核裂變。從核心的地方開始瓦解,剎那湧出危險豐沛的能量。徹底的蛻變是一種焦土政策。死亡與新生互相咬住了對方。天地藉由憤怒而慈悲。毀滅與變化發生在每一天。

沒有空氣作為介質傳遞聲音,每一個星系都是在全然的無聲中完成了新生、爆炸、擴散,到死亡的過程。有時坐在咖啡店裡和朋友聊著天,或是談著工作,毫無預兆地,忽然就意識自己正在跨越著一道關口。內在看不見的地方,你突然摸著了一直以來擋著的無形的牆,感覺自己正在打開它。

這寂靜的過程,微細且無言。坐在我面前,笑著的說著話的人們看不見。

或許他們也是這樣,在我看不見的宇宙裡飛行。都是的。


最後一次見到你的路口,我現在才明白那原來是一條河,或是一道地層下陷,從那裡開始時間有了不同的轉速,我們再也不站立在同一個地面了。從軌道最靠近交錯的那一點,逸出朝向全然不同的宇宙。逐步擴張的距離,我曾經以為會是荒涼的,而今竟令我心安。所謂錯過,並不是什麼「如果那時再努力一點」,或「要是做了另一個決定」就好的事。從來都不是。那是兩個星系不同的軌道與規則。

在那個路口,冥王從斷裂的地面升起,翻轉意識與無意識,有什麼被吸入黑暗,打開了另一個空間。

一種分裂啟動了。在最陰暗核心的內裡,有什麼微小的事物突然迸開了。

忽然世界變得好安靜。所有蠢動的念頭,凝止、收束在一道光裡。一道吸收了過去與未來的光。凝縮了一切,尚未放散以前。

就停在那裡。


(出自張惠菁《給冥王星》,大塊文化出版)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