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5

The imperial moment

Bagehot

The imperial moment

George Osborne's grand budget and the trouble with democracy

IN “IMPERIUM”, Ryszard Kapuscinski’s book about the crumbling Soviet empire, the Polish writer observes that, in such grandiose countries, “there exists a certain class of people whose calling is to think exclusively on an imperial scale.” If you ask these rulers questions about individual towns, “they are utterly unable to answer them,” since such petty details are of little overall consequence. In smaller countries, Kapuscinski writes, “there is no equivalent of this class,” which is preoccupied with “the scale of large numbers”.

Britain, a mostly peaceable, moderately rich, medium-sized, rainy country, doesn’t generally require such thinking from its politicians. The challenges they face tend to be technocratic. They tweak the tax code or fiddle with the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they are not often called upon to alter the fates of millions with the stroke of a pen. The budget statement on June 22nd by George Osborne, the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may be about as close as a British minister has come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to the bold, savage generalisations Kapuscinski described.

Mr Osborne announced a two-year freeze on most public-sector pay that will pinch millions of public servants. Conversely, 880,000 people will be lifted out of income tax by the raising of its lowest threshold by £1,000 ($1,500). Unless the government finds further savings in the welfare budget—and the changes Mr Osborne has already specified to child, housing and other benefits will affect millions of recipients—unprecedented, cumulative cuts of 25% on average will be required in departments’ spending, except for health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Mr Osborne’s hike in value-added tax is expected to raise a swingeing £13.5 billion by 2014-15.

Daunting as they sound, it is easy to miss the meaning in these “large numbers”. And their impact has been somewhat ameliorated by the government’s concerted bid to prepare the country for bad news before the budget. But its import is seismic. Mr Osborne’s statement shattered and reversed the orthodoxy, which took hold in the last decade, that public spending must grow eternally. It has revi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its employees, and signalled a reconfiguring of welfare support, which is set to be more generous to some of the very poor and stingier for many others. It was the start of a bid to create a new balance in the British economy: betwee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and among industries and regions. This was the most painful budget in living memory, and one of the riskiest.

In its brief existence, the government has sometimes projected an air of levity—something about the youth of its senior members, their tielessness, David Cameron’s recent agreement to give the racing tips on the radio. No longer. Mr Osborne, once regarded as a lightweight, looks destined to go down as either a prophet or a byword for political villainy. There is one glitch in his imperial vision, however. It is that Britain is not a place accustomed to rule by distant and impersonal diktat. It is rather a politically fractious, perilously pampered democracy.

The long view
Behind Mr Osborne’s lofty ratio between spending cuts and tax rises, there are human beings. Lots now know they will have to pay up, but many of those who will pay the most—ie, with their jobs—do not, yet. When, in an authoritarian country, swathes of the population are given up to invaders or sacrificed in battle, there isn’t much the victims can do to trouble the commissars. In Britain, there is: they can vote, of course, but also march through London, cripple the country with strikes, even riot.

The moment when hundreds of thousands will fully realise that Mr Osborne’s budget is happening to them, rather than to someone else—as people like to believe for as long as possible—will come in October, when h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detailed spending review. The full implications for departmental expenditure will be spelled out. Policemen, social workers, university staff and the unions who represent them (some of whom have already denounced the budget as a declaration of war) will learn just how tightly their services are going to be squeezed.

This imperial fiscal plan will be implemented over a grand time-frame, the hope being that the economy will be booming, and unemployment shrinking, by the time of the next general election. The spending cuts will be brought in over five years, which ministers hope will mean that natural wastage in jobs can account for much of the retrenchment (along with the pay freeze and yet-to-be-determined reforms to public-sector pensions). But the scale is such that many entire programmes and agencies will necessarily be axed. Even natural wastage will have a depressing effect on regions that are overdependent on state employment.

Customers—that is, parents, students, victims of crime and others—will ultimately be hit too.
All that in turn will make another aspect of Britain’s political set-up—that it is governed not just by one elected party, but by two—more salient. In the raised income-tax threshold and other budget measures (such as an increase in capital-gains tax) that he championed, Nick Clegg,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and leader of the Liberal Democrats, can point to policies that help justify his decision to join the coalition. His party’s inclusion in the government enhances its democratic mandate. But the more embittered the public mood becomes, the greater the internal pressure will be on Mr Clegg to extract wider, potentially destabilising concessions from his Conservative partners.

Mr Osborne’s budget was a drastic statement of the executive power of government: the coalition’s imperial moment. “Nudge”, it wasn’t. But the real test of how the imperial approach works in a rainy little democracy is yet to come.
Source

《The Guardrain》 Women will bear brunt of budget cuts, says Yvette Cooper

Women will bear brunt of budget cuts, says Yvette Cooper

Detailed audit shows women to shoulder three-quarters of cuts
Yvette Cooper
 
Yvette Cooper has accused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of sanctioning a budget whose impact falls disproportionately on women. Photograph: Rex Features
The coalition's financial plans are the "worst for women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welfare state"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last month's emergency budget.

As the government warned some departments to prepare for cuts of up to 40%, a study by the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shadow welfare secretary, Yvette Cooper, revealed that women will shoulder nearly three-quarters of the burden.

Cooper accused the coalition government of sanctioning a budget whose impact fell disproportionately on women. The gender audit of the budget – structured by Cooper but conducted by the Commons library – showed that more than 70% of the revenue raised from direct tax and benefit changes is to come from female taxpayers.

Of the nearly £8bn net revenue to be raised by the financial year 2014-15, nearly £6bn will be from women and just over £2bn from men. Cooper said the proposed cuts of up to 40% in some departments' budgets, floated by the government at the weekend, would also be likely to disproportionately hit women, who make up a large section of the public sector workforce.
She told the Guardian: "Women are bearing nearly three-quarters of the Tory-Liberal plans, while men are bearing just a quarter. This is despite the fact that women's income and wealth is still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men's.

"Even more significant, this doesn't include the impact of public spending cuts. As women make up more of the public sector workforce they will be more heavily hit by the public sector pay freeze and the projected 600,000 net public sector job losses."
Cooper said that the coalition had failed even on its own criteria by decreasing support for families.

"David Cameron promised the most family-friendly government ever. Yet they have just launched the fiercest attack on family support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lfare state," she said. "This budget seems to be reaching back to a prewar approach to families. They've cut support for children more savagely than anything else so far, with billions of pounds being cut from child benefit, child tax credits, maternity support and child trust funds."
She said her research showed that women would suffer disproportionately, even beyond the cuts to family benefits.

"Even if you put aside cuts in support for children, women are still more heavily hit," she said. "Women are more affected by the cuts in things like housing benefit, cuts in upratings to the additional pension, public sector pensions or attendance allowances, and they benefit less than men from the increases in the income tax allowances. Even putting children aside, they are hitting women hardest."
After looking at other budgets, she believes last month's must be the hardest on women with Nigel Lawson's 1988 budget – which abolished top rates of tax and froze child benefit and pensions – coming close.

The analysis looks at a net total of £8bn raised by 2014-15 through direct tax and benefit measures. It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raising the personal tax allowance, the increase in capital gains tax, the freezing of benefits and the changes to pensions. A typical assumption in the analysis is: "94% of child benefit recipients are women, so of the £975m saving from child benefit, it follows that 94% (£913m) is coming from women and the rest from men.
"However, on capital gains tax around 27% of receipts currently come from women, so of the £925m additional revenue, 27% (£249m) is coming from women and 73% (£676m) is coming from men."

The analysis also includes the impact of changing to using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for calculating benefits and tax credits.

The Commons library comes up with a weighted average in order to take account of the different impact of each of these on women and men. Men will pay £2.2bn while women will pay £5.8bn.

The figures do not include the impact of measures such as the £640m council tax freeze or the abolition of the child trust fund. Nor do they include indirect taxes such as VAT. They do include the effect of cutting the health in pregnancy grant and the Sure Start maternity grant.
Source

麥克.艾梅論PIMCO之英國長期展望

麥克.艾梅論PIMCO之 英國長期展望
麥克.艾梅 (Mike Amey) 執行副總裁、 投資組合經理人

2010年6月 PIMCO於5月召開了年度長期展望論壇,討論公司對全球經濟與市場未來三至五年的展望。在以下訪談中,麥克.艾梅闡述這次論壇的重要結論,並特別說明英國的前景展望。

問:長期展望論壇的主要結論,對PIMCO有關英國未來三至五年的成長展望意味著什麼?
艾梅:長期展望論壇的結論是我們正邁向新常態(New Normal)。全球經濟成長受抑制,工業國的成長將繼續落後於雷曼兄弟破產前的水準,新興經濟體佔全球成長的比重則會日益擴大。去槓桿化、政府加管監管、全球化程度減弱之長期趨勢,在多數工業國家將尤其明顯。許多新興經濟體的初始狀態明顯較佳,新興市場世界將因此有更強的能力抵禦外來衝擊。 我們估計,未來我們將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震盪,尤其是在工業國家,因為相關國家的資產負債表已沒有很多操作空間。英國的情況尤其如此,因為該國的個人、銀行業與公共部門,均面對資產負債情況窘迫的壓力,這顯然不利於英國的經濟表現。 我們估計英國未來三至五年將有正數的經濟成長率,但成長將備受束縛。經濟實質成長率料將持續低於2008年之前十年的2.5-3%水準。


問:PIMCO預計世界各地的通膨將以不同速度加速,你怎麼看英國的長期通膨前景? 
艾梅:相對於許多其他工業國,英國的通膨率目前處於較高水準。這主要是因為英鎊先前貶值,且增值稅(VAT)稅率年初時回升至17.5%。隨著消費者物價指 :消化這些效應,通膨率在2011年應將回落至2%的政府目標下方。展望12-18個月後的情況,我們認為通膨有加劇的風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通膨率若持續超越2%的目標水準,通膨預期終有失控的危險。在此同時,英國央行對於何時撤銷目前的貨幣刺激措施,在時機拿捏上將備受考驗。因為太早撤銷刺激措施的代價遠高於太晚撤銷,我們認為通膨的中期風險是向上。

問:在此通膨展望下,你預期利率將如何變動?
艾梅:我們預計貨幣政策委員會(MPC)與英國央行在升息問題上將保持審慎。英國經濟仍處於高槓桿狀態,央行會希望看到經濟扎實復甦才開始升息。因為政府預計將推行為期多年的財政緊縮方案,央行更可能對升息審慎以待。因此,我們預期未來三至五年內,英國將出現財政緊縮、貨幣寬鬆的局面。

問:投資人應何時、如何調整他們的通膨避險策略?
艾梅:短期內的主要風險是通膨率下降,這是拜上述的技術因素所賜。長期而言,在英國對通膨避險的問題,在於英國通膨連結債券(index-linked bond)提供的實質殖利率非常低,因此不是規避長期通膨風險的最佳管道。我們認為,希望有效規避通膨風險的英國投資人應放眼國際,有些國家長期通膨前景跟英國相似,而通膨連結債券的實質殖利率較高,投資人應考慮利用這種管道避開通膨風險。

問:你認為英國央行會擴大量化寬鬆措施嗎?這些措施對該行的獨立性有何影響?
艾梅:我們不認為英國央行將擴大其量化寬鬆方案,因為相關措施已大致達到預期效果。雷曼兄弟破產後,在市場承受極大壓力之際,量化寬鬆措施遏止了資產價格的震盪,發揮了橋樑作用,成功穩住經濟情勢。因為英國經濟已穩定下來,我們認為觸發進一步量化寬鬆措施的門檻相當高。 英國央行會抗拒進一步顯著擴大其資產負債表,因為央行的資產負債規模已是原先的2.5倍,而英國名目公債超過25%落在央行手上,英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越大,對財政部的倚賴就越大,這會使得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自主程度遭人質疑。倘若央行因此願意容忍較高的通膨,債券投資人將受影響。財政當局通常有多重使命,其中一項是穩住通膨,但其他使命可能還包括社會要求的低失業率與經濟穩定成長。因此,若央行日益倚賴財政當局,央行可能就會分心,不再那麼以維持通膨率在目標水準為核心使命。

問:PIMCO已將主權風險列為2010年的關鍵主題之一。相對於歐元區,英國的主權風險有多顯著?
艾梅:主權風險是英國的關鍵風險之一,但情況跟歐洲大陸的經濟體略有不同。英國財政赤字目前約為國內生產毛額的11%,是歷來最高記錄之一,也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這使得政府為債務融資的能力出現隱憂。但是,跟歐元區國家不同的是,英國有自己的貨幣,匯率自由浮動,此優勢使得英國不太可能陷入部分歐元區國家目前的困境。因為有自己的貨幣,英國永遠都會有能力償還自身的債務,但以非英鎊衡量,當局或許會讓其實質債務貶值。因此,只要英國維持高負債,英國主權債務風險就會持續是一個問題,而這會令英鎊與英國的通膨率承受壓力,英國公債的長期價值可能因此受損。

此外,歐元區佔英國貿易量60%多一點。倘若歐元區債務問題導致區內經濟長期疲軟,英國將更難維持正數的經濟成長率。這是我們預期英國成長率顯著低於前十年水準的原因之一。

問:PIMCO已開始談論「國家資本體制」(state capitalism),英國金融市場在聯合政府執政下將面臨什麼樣的景況?
艾梅:新聯合政府亟欲重視銀行體系在經濟中的角色。這料將導致金融業,尤其是銀行,受更嚴格的規管,只要政府持有英國銀行業者大量股權,國家指揮銀行放款的事就有可能發生。不過,我們相信政府的主要目標,將是處理銀行業的槓桿水準,因此,我們認為銀行業者將被迫降低槓桿倍數,以較安全的業務模式運作,以避免重蹈過去幾年的覆轍。
此一規管轉嚴、政府加強干預的趨勢,就是PIMCO所稱的「國家資本體制」。這種政府干預的目的是降低銀行業再爆發嚴重危機的風險,如果代價是經濟成長率降低,當局也會接受。從債券投資人的角度看,這料將導致未來成長率降低,通膨率則可能升高,因為某些經濟領域的生產力將減弱。

問: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英國經濟出現雙底衰退的風險是升高還是降低了?
艾梅:雙底衰退的風險可說是降低了,新政府降低財政赤字的計劃雖然尚未完全曝光,初步跡象顯示,英國央行歡迎政府的方案。這或許意味著英國短期利率數年內將保持在低位,這對致力減債的民間部門將有幫助。在我們看來,聯合政府已展現立即處理財政赤字的意願,我們認為這基本上是好消息。

問:你怎麼看英鎊的前景?
艾梅:我們認為英鎊仍相當脆弱,尤其是因為它是反映英國主權風險的最主要管道。雖然我們很樂見當局推行削減赤字的方案,這些措施仍有執行面的風險,銀行業與消費者致力減債,仍使得英國經濟處於脆弱狀態。只要這種情況持續下去,英鎊就岌岌可危,容易出現一波波的貶值走勢,主要將是對新興市場貨幣;後者的經濟較健康,成長料將較強勁。

問:PIMCO對英國的長期展望,轉化為投資策略意味著什麼?
艾梅:我們目前對英國的展望,是未來多年短期利率維持在低位,長期而言有一些通膨風險,漫長的去槓桿過程使得經濟持續受壓,首要焦點將是維持經濟成長。這意味著英國殖利率曲線將保持陡峭,很低的短期利率將支持短債的價格。在此情況下,我們認為在總報酬基礎上,短債將是最佳投資標的。

考慮到英鎊的貶值風險,以及英國中期內通膨加劇的風險,我們認為英國長債的投資價值相對較低。此外,英鎊對新興市場貨幣估計將持續受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傾向增持優質新興市場貨幣。不過,我們不認為英國將陷入無法償債的境地,英國的主要債務是以英鎊計價,而英鎊的匯率是完全浮動的。我們相信,成熟的投資人可透過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找到持有英國部位的誘人機會。最後,因為英國的實質殖利率較低,我們認為透過其他工業國的通膨連結債券市場規避通膨風險比較有利。
謝謝麥克。
Source

全球觀點-英國調漲資本利得稅得不償失

全球觀點-英國調漲資本利得稅得不償失  

總部位於倫敦的智庫列格坦(Legatum)董事總經理麥考米克(Alan McCormick)周一投書華爾街日報言論版,呼籲英國重新考慮調漲資本利得稅。 

五月上任不久之後,英國新任財政大臣歐斯本(George Osborne)發現前任財相拜恩(Liam Byrne)留了一張字條給他,上頭寫著:「我必須告訴你,已經沒有錢了。」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財政大臣歐斯本周二公佈的緊急預算將包括多項削減支出措施以及增稅,俾以縮減前任政府留下來的1,560億英鎊預算赤字。其中最重大的是,英國將大幅調漲資本利得稅。   

麥考米克表示,此舉將會釀成經濟災難。調漲資本利得稅將使得英國人不願創立新企業,也會嚇跑投資人。他認為,政府應該設法把錢留在創業家手裏。靠著他們的努力才能夠創造就業和財富,進而促使景氣充分復甦。      

目前,英國對非企業資產課徵18%的資本利得稅。由卡麥隆領導的聯合政府已表示,資本利得稅可能調高到接近於所得稅,亦即介於20%到50%。      

如設定在40%以上,那麼英國將成為全球資本利得稅最高的國家。同時,英國計畫將課稅門檻由10,100英鎊降低到2,500英鎊。      
    

作者表示,創業家在成立新公司時本來就冒著極大的個人風險。很多人是用自己的房子去申請二胎房貸做為創業基金。若是加重投資利得的稅負,英國人承受風險的意願將會降低。    再就投資人的立場來看,投資人把資金投入他們認為最有可能賺取報酬的機會。資本利得稅是其中關鍵的一環,英國在國際間早已處於不利地位:新加坡和瑞士根本沒有資本利得稅,香港、奧地利和比利時等許多國家幾乎已取消這種稅。全球資本利得稅的平均稅率為15%,比英國目前的稅率低了3個百分點。      

麥考米克表示,如果倫敦增稅,投資人無疑將維持現今的投資於不動,或者把資本轉移到更有利的地區。但這兩種場景都不利於英國經濟。      

資本利得稅並不是增加稅收的有效手段,至少就長期而言。事實上,最近英國預算責任署一項估計發現,現今資本利得稅在未來4年所能課到的稅金將比預估短少15 億英鎊,因為預估的股價下跌以及成交量減少。除了下個會計年度的資本利得稅將比預估多出3億英鎊之外,根據這份預測,2012年的稅金將比預估短少8億英鎊,2013年短少6億英鎊,2014年短少4億英鎊。      

不幸的是,在公開辯論時,大家只看到資本利得稅調漲的好處,而看不到它的壞處。課徵的稅金可以用來投入具體用處,搏具新聞版面。尚未成立的企業、尚未創造的就業,以及尚未增加的財富,是很難量化的。      

作者強調,現在更是應該鼓勵創業的時候。英國經濟總算浮現復甦跡象。根據預算辦公室,這個月的失業將比預期的減少20萬。英國房價今年預料將漲價10%,是全球房市回溫最快的國家。      

只要讓稅制有利於投資和創業,英國便能加速復甦。最起碼,英國國會也要把資本利得稅維持在現今水準。但他們同時也應該推動研議中的調降企業稅。這樣不僅可加速復甦,對英國人民也會更加公平。    

【資訊來源:2010-06-22/工商時報/蕭美惠整理】
Source

英國“勒緊腰帶”過日子

英國“勒緊腰帶”過日子
2010年06月24日 10:36:35  來源: 解放日報


由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聯合執政的英國新政府22日公布了緊急預算,大規模削減財政赤字將是今後幾年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新政府想借此恢復財政健康,進而保證經濟平穩運行,但其結果是否會適得其反值得密切關注。
這份新預算分為兩大部分,即削減開支和增加收入。在削減開支方面,今後幾年裏,英國政府通過裁減公職人員、凍結工資、減少教育投入、削減社會福 利開支等途徑,每年將削減政府開支320億英鎊 (1英鎊約合1.48美元)。在增加財政收入方面,計劃從明年1月起將增值稅從目前的17.5%增加到20%。
據財政大臣奧斯本的計劃,英國將在2015至2016年實現財政平衡,並實現一定的財政盈余。這一目標的80%將通過財政緊縮措施來實現,另外20%依靠增加稅收來完成。
與今年3月工黨政府公布的財政預算相比,新政府幾乎全盤否定了前政府的經濟和財政政策,削減開支的力度也遠大于上臺前所作承諾。英國新政府緊縮財政開支的力度之大、范圍之廣,為數十年來所罕見。
英國新預算的目標是,削減赤字以增強國家的力量和團結,重建英國的經濟。但從目前看,新政府的這一良好意願能否實現,似乎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通過大幅度削減財政開支來實現重建經濟是否可行,不少人對此表示懷疑。
同時,提高增值稅和減少福利支出必將對英國家庭收入和消費帶來不利影響,使經濟復蘇增加新的不確定因素。難怪,當奧斯本在議會宣布將增值稅提高到20%時,現場發出一片噓聲。主要反對黨工黨認為,這一預算將使英國失業人數增加數十萬人,同時危及當前的經濟復蘇。
在剛剛過去的全球經濟危機中,各國政府正是通過協調一致的大規模財政刺激措施,才得以避免經濟陷入更加嚴重的衰退。在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後,主要 大國又表示應待復蘇穩固之後才能退出經濟刺激戰略。而英國新政府在經濟剛剛開始踏上復蘇道路之時就決定大規模退出刺激措施,並大力削減開支,已經引起包括 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擔心。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在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的信中表示,世界為重塑經濟增長付出了巨大努力,現在不能讓其失去動力。
如果以保守黨為主的英國新政府提出的緊縮政策果真能夠使政府財政和英國經濟渡過難關,對英國民眾來說自然是一件幸事。反之,這一政策將會使經濟復蘇發生逆轉並導致社會不穩定。
(記者 王振華)
Source

新預算案將使英國更具競爭力

新預算案將使英國更具競爭力

27 六月 2010
在未來四年英國公司稅稅率將從28%降到24%,2014年時英國的公司稅稅率將是G7國家中最低的。
Man points pen at business papers he is holding. © Getty Images
英國和台灣的貿易投資關係在許多領域都非常穩定成長,從基礎建設、資訊通訊、到再生能源與創意產業,雙方都有很密切的合作,而英國也希望持續發展雙邊貿易關係。
英國聯合政府在6月23日公布了的第一份預算,並提出發展企業並重建英國競爭力的計畫。
英國政府將給企業更多的自由,包括減少管制規範、並降低稅率,同時再加強支持基礎設施、低碳經濟和地方區域的發展。
這份預算案的計畫是為希望恢復企業對長期投資的信心,並減少他們在稅收和管制方面的壓力。這將鼓勵企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並幫助那些失業者回到勞動市場。
它將使英國更具競爭力。
在未來四年英國的公司稅稅率將從 28 %降到24%,這對企業來說是個好消息,到2014年時,英國的公司稅稅率將是G7國家中最低的,也將是G20國家中第五低的。
雖然明年1月英國政府把附加加值稅(VAT)稅率從 17.5%提高至20%,但英國的加值稅稅率仍將低於歐盟國家的平均水準。
這項預算案也秉持公平原則,英國政府正致力於確保社會各界削減赤字都作出貢獻,但同時仍支持最弱勢的族群。
針對適用較高個人所得稅稅率的英國民眾,他們所適用的資本利得稅率將由原本的18%提高到28%。但是針對自行創業的人,他們一生所賺的前200萬英鎊可以享受10%的優惠資本利得稅稅率,未來將由現行的200萬英鎊增加為500萬英鎊,以鼓勵民眾創業。
英國政府也宣布將要課徵銀行稅,鼓勵銀行資金轉移到風險較小的投資資產配置。
英國聯合政府也宣布,完成審查本年度財政支出,同時決定削減60億英鎊支出,未來並將由獨立辦公室來負責預算審查。 決定經濟成長和財政預測的權力將取決於這一個獨立機構。這種立即而果斷的行動已經在國際市場上得到信譽。
英國政府決心將以強化競爭力、且使國家團結的方式來減少英國巨額赤字。
在最近一次G20會議上,國際社會都表達了對於健全財政任務的看法。這個周末於多倫多舉行的G20高峰會上,英國也將傳達相同的訊息。英國政府將課徵銀行稅,以鼓勵銀行資金投資到風險較小的資產配置。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法國和德國也都支持我們的做法。
英國政府將建立一個新的經濟成長模式,建立在儲蓄、投資和企業為主的基礎上,而不是債務。 這是為未來鋪路朝向經濟轉型的第一步,將追求永續、由民間主導的經濟成長,同時顧及跨地區和產業的平衡發展。
最後,英國政府也體認到投資基礎設施對於支持經濟成長和英國競爭力的重要性。當政府在努力減少財政赤字時,我們將鼓勵朝向由民間部門增加對基礎建設計畫的投資。
這份預算案提出了五年計畫,將以責任、自由和公平的原則來重建英國經濟。
這項預算案支付了過去,但也計劃了未來。它支持企業為主導的經濟復甦、獎勵工作,同時也保護社會上最脆弱的環節。
這項預算案所呈現的意義是,英國經濟的大門仍是為企業而敞開。
(本文作者為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康博偉David Cambell,2010年6月26日刊登在工商時報A5國際經濟版)

進一步資訊

媒體聯絡人︰
       汪欣潔
       公共事務處處長
       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Tel: 02-8758 2015/ Email: Christy.wang@fco.gov.uk

 Source
 --
這則新聞會不會太好笑?
分明就是出來滅火的
公司稅從24%降低到20%,會使英國競爭力增加
然而VAT稅從17.5%提高到20% 這麼重大的影響,卻輕描淡寫成比歐盟多國都還要低的VAT稅...。喔~~再看看發稿的人是英國貿易辦事處的高層,我就不意外了。

世界著名大學校長談:大學生應該怎樣學習

來源:中國網 CHINA.COM

  耶魯、牛津、早稻田……在這些蜚聲世界的著名學府裏,學校是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精神的?學生在這些著名學府裏將會學到什麼?在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一些著名高校的校長。

耶魯大學校長萊溫教授:參加課外活動培養領導能力
你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成為領導者嗎?美國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C·萊溫教授給在校大學生提出了最好的建議:“參加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培養領導能力。”
耶魯大學是美國最早成立的3所大學之一,有別於其他研究型大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注重培養領袖。
截至目前,耶魯大學已經培養了5位美國總統。其中最近的3位,布希父子和克林頓均畢業于耶魯大學。耶魯大學不僅培養了站在政治舞臺上的人物,還培養了美國金融帝國的基礎,所培養的美國大公司的領袖人物比其他任何大學都多。
耶魯大學為何能培養如此多的領袖人物 呢?萊溫教授微笑著道出了其中的秘訣:“耶魯大學特別鼓勵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在課外活動中培養學生的領導能力。耶魯大學有200多個課外文化小組活躍在校 園中,包括辯論賽小組、撰寫新聞小組、音樂小組、社區服務小組以及政治團體,等等。”“課外活動小組是培養未來領導人素質的實驗室,小布希當時就曾經積極 參與社團的活動,這對他擔任總統起到了很大作用。”萊溫教授稱。
耶魯大學篤信教育重於教學,注重校園文化熏陶對於學生培養的不可替代作用。
耶魯大學有一流的研究院,有美輪美奐的圖書館,但萊溫教授認為,教育重在思想的形成和品格的養成,教育不僅發生在課堂。如果大學生疲於奔波在教室之間,校園文化環境將無法發揮教育作用。
鋻於此,耶魯大學從20世紀30年代 開始模倣英國牛津大學和康橋大學模式實行“住宿學院制”。每個“住宿學院”由來自不同院係和不同專業的400~450名學生組成,配有院長和若干住院教 授。學生在其中居住、進餐、社交,從事多種多樣的學術和課外活動,12個學院有自己的報紙、歌隊、運動隊、興趣俱樂部。
萊溫教授堅信,耶魯大學的住宿學院是教育的重要場所,大學的環境創造出的特有文化氛圍對於培養領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牛津大學第一副校長麥克米倫教授:質疑精神與分析能力很重要
“英國學生與中國學生最大的不同點在於英國學生具有質疑精神,勇於挑戰他人觀點。”留著濃密絡腮鬍子的英國牛津大學第一副校長威廉姆·D·麥克米倫教授,面對記者提問直言不諱。
在他眼中,中國留學生“聰明”,並且“學習非常努力”。但在思考問題的方法上,麥克米倫教授認為,由於中英兩種教育文化的差異,中國學生普遍易於接受知識,而英國學生則善於分析問題,並提出質疑。“而分析能力是在英國大學裏最重要的學習能力要求”。
英國人喜好自由辯論,喜好用自己的分析質疑他人觀點,捍衛自己的說法。英國學生善於挑戰他人的想法和他們在學術上的質疑精神傳承了英國的傳統文化。
麥克米倫教授介紹,在牛津大學裏,教師不是簡單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通過每週組織的學生討論來進行學習。
任課教師將問題佈置給學生,並開列書單。學生則要根據問題的方向,廣泛閱讀相關書籍,進行有深度和廣度的思考。學生通過自學理解知識,並從不同的側面分析總結,得出自己的結論,同時撰寫成5000字左右的文章。老師下次上課時,便讓學生分別陳述自己的觀點。
“學生的觀點可大不相同,他們會找出自己的所有理由來挑戰別人的說法,捍衛自己的觀點”,麥克米倫教授邊說邊打著手勢,“而學校也會安排幾位教師,從各自不同的側重點講述同一門課程,其目的就是讓學生全方位了解這一學科”。
在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上,牛津大學也與中國的考試大不相同。麥克米倫教授說,牛津大學會出一個很大的題目讓學生作答。如果學生想回答好這個題目,需要閱讀大量書刊,做大量調查,收集各種資料,通過考試檢驗學生掌握這門學科的知識量。
“比如考‘地圖’這個題目,大多數學生會引經據典地解釋,好學生則會找出題目的歷史沿革進行深刻剖析,而最優秀的學生就會告訴我,‘我知道你這個題目要考查我什麼,但我並不認為這個題目是個好問題’。你看,這就是英國學生的最大不同”,麥克米倫教授笑著說。
早稻田大學校長白井克彥教授:學習不能閉門造車
“大學生在校期間就要為本地區繁榮提供思路。”日本早稻田大學校長白井克彥教授認為,大學生學習不能閉門造車,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個體,學生要深入本地企業、行政機構和其他的社會單位,創造有利於該地的知識和智力財富。
早稻田大學以“保全學術之獨立,有效利用學術,造就模範國民”為建校宗旨,非常注重學生在大學階段明確學習目標的培養。老師和學校會不斷提醒學生要把為社會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作為良好的學習動機,並把這個動機體現于實踐之中。
白井克彥教授建議,青年學生要走進社區,為地區繁榮提供思路,進行知識實踐。
他舉例說,在離早稻田大學50公里的土奇玉縣本莊市,學校與當地政府共同建立了早稻田大學實驗基地。在研究生課程階段,學校派學生到此,與當地政府共同為地區環境、城市建設、資訊領域進行設計和研究。
“這不僅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知識操作,掌握基本生存技巧,掌握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技能,適應當地的文化、習俗和語言,從而達到學習的根本目的”。白井克彥教授說。
柏林工業大學校長庫茨勒教授:理工科學生需要想像力和經濟頭腦
已經年逾花甲的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校長庫特·賴納·庫茨勒教授足有1.85米的個頭,身材高大的他在本次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中格外惹眼。在8月5日論壇茶敘的時候,記者請庫茨勒教授為理工科學生如何學習支招。
“理工科固然需要縝密的思維,但千萬不能制約學生大膽的幻想力”,數學博士出身的庫茨勒教授肯定地說。
庫茨勒教授從1967年起就開始擔任數學科目講師,後來擔任數學系主任、柏林工業大學副校長,2002年起擔任柏林工業大學校長。
有著20余載教學經驗的他,對理工科學生的思維發展有獨特的看法。
庫茨勒教授說,數理化是所有理工科的基礎,理工科學生要對數理化有強烈的感覺、強烈的興趣。在本科低年級階段,要夯實數理化基礎知識,訓練縝密的推理能力。但縝密的推理,並不妨礙學生大膽幻想的可能。“在頭腦清醒和目標明確的前提下,理工科學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假設所有的可能性,然後進行求證推理。鋻於這種想像力的需要,理工科學生在學習本專業以外,應該多學習文化、藝術和社會學方面的知識。”
庫茨勒教授同時認為,沒有經濟頭腦的人是無法進行理工科研究的。“比如說,你做一個研究項目,要充分考慮它對環境、人體健康等方面的不利影響,並預計能產生多大的正面效益。綜合評價這兩個指標,考慮付出與產出的比例關係,最終才能決定是否進行這項研究。”
此外,理工科的學生還要格外注意英語的學習。在庫茨勒教授看來,熟練的英語閱讀與表達是學好理工科的又一重要環節。“精準的英語能夠使人直接閱讀工科教材原文,而順暢的表達可以幫助設計者推銷自己的研發項目”。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柏林格教授:大學生要有全球化眼光
“全球化產生的影響日益增大,大學要培養學生具備全球化眼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C·伯林格教授說。
伯林格校長回顧說,從上世紀40年代起,“全球化”一詞尚未進入詞彙庫時,哥倫比亞大學已經有意識地走向外部世界,學者已開始考慮解決一些全球性的問題。例如,冷戰時期開展俄羅斯、東亞等地區性研究;民權運動時期興起憲法研究熱;以及對環保的關注等。
21世紀,全球變暖、艾滋病、饑餓、安全威脅、社會公正等諸多方面的新問題正在涌現,“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簡單地向學生傳播知識,更要通過其廣泛革新的跨學科領域認真探討全球性難題,引導學生增強認識的深度和廣度,以使其能夠應對未來生活的挑戰”。柏林格教授說。
在伯林格教授看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出國留學也是觀察真實世界的一種方式
此外,哥倫比亞大學特別重視學生的外語學習,全校開設的外語語種多達71種,是美國大學中外語語種最齊全的一個。“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具有國際視野的一個顯著特點。”柏林格教授稱。
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校長薩多夫尼奇教授:本科生學習宜博不宜專
產生過8位諾貝爾獎得主的俄羅斯莫斯 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大),積澱了許多優秀的辦學思想和理念。擔任了14年該校校長的維·安·薩多夫尼奇教授主張:本科生早期學習宜廣博不宜太 專。“對大學本科生來說,廣博地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很重要。”薩多夫尼奇說,大學本科階段學校先要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再進行專業教育。“先進科學技術的 掌握需要以廣泛的通識教育為基礎,如果學生不了解各領域最基本原理的話,也很難專業化”。
在莫大,大學生前3年主要學習自然科學、人文科學領域的基礎知識,不進行專業教育。例如數學、化學等學科只教授一般性的知識。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開始進行專業化教育。如化學學科要分為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
在薩多夫尼奇看來,“培養具有寬泛知 識面的專家比培養具有狹窄知識面的專家更重要。”他舉例子說,莫大有土壤係,我們培養的土壤方面的專家應該了解物理、化學、生物、數學以及現代農業的問 題,應該讓專家在富饒的土壤中成長起來,這種土壤要比金子重要。“所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應該掌握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薩多夫尼奇認為,自然科學通過 改變人的思維和生活方式而具有改變世界發展方向的能力。“學生了解最新的科學成果,加強科學學習尤為重要”。
薩多夫尼奇說,學生學習自然科學 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純粹理工科的學生,主要障礙是知識面過窄,對整個自然科學沒有一個全面的理解;二是學習實用知識的學生,主要障礙是他們學 的東西過於實用化、模式化;三是對人文科學生來說,主要障礙是他們沒有足夠的動力,害怕學習自然科學”。
中國青年報2004年8月10日

英高技術移民申請門檻升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英國內政部宣布今年七月十九日起至明年三月底,非歐盟國家的高技術(Tier 1)及技術移民(Tier 2)人數,將被暫時限制在二萬四千一百人,Tier 1申請達標分數亦將從目前的九十五分提高至一百分。

受 此影響,各年齡層不同學歷申請人的年薪要求,將被大幅提高五千至一萬鎊不等。今後,二十九歲或以下持博士學位者年薪需至少三萬鎊;持碩士學位者年薪至少三 萬五千鎊;本科畢業生年薪至少四萬鎊,方夠資格申請Tier 1一般簽證。若申請人年齡在三十歲或以上,須達到的年薪要求就更高。對此,接受本報採訪的數名華人律師均表示,除非轉往大企業就職,不然現在華人企業的一 般僱員,幾乎都不可能憑目前年薪申請得到Tier 1一般簽證。劉志偉律師說,因為Tier 1申請「非常非常煩」,當局每幾個月就提高一次申請標準,加重僱主的工作。

他又建議,研究院畢業生工作簽證持有人,盡可能在新達標分數實施前,轉申Tier 1一般簽證。而李貞駒律師則指,政府對學生簽證(Tier 4)的限制也愈來愈緊,拒簽率高踞不下。為此,許多家底豐厚的中國人選擇拿出一百萬鎊申請投資簽證。

內政部這項宣布是為防止大量移民趕末班車,因為英國明年四月一日起將正式實施「赴英非歐盟經濟移民」總數上限,非歐盟國家的Tier 1及Tier 2人數將暫時限制在二萬四千一百萬人。
Source

歐盟退休金報告將出爐 CBI:巨額支出恐拖累經濟復甦

歐盟一份有關退休金建議的報告將於本周三 (7日) 公布,英國權威商業組織英國工業聯合會 (CBI) 估計,新的建議將需要英國公司額外再撥出 5000 億英鎊以支付最後的薪酬退休金,此舉將會令英國的經濟復甦變得更不穩定。

香港《大公報》報導, CBI 周日 (4日) 一份報告警告,歐盟將於本周三發表的一份 17 頁紙的報告,文中將會建議歐洲實行最新的退休保障制度,倘英國公司跟從報告的建議,便需額外撥出 5000 億英鎊,以作為退休金開支, CBI 副會長 John Cridland 形容,歐盟這份報告誤導,同時又批評報告中提出的措施會阻止英國經濟復甦,令英國公司放慢投資步伐。

CBI 表示,雖然歐盟的報告提出了一個適當、持久和安全的歐洲退休保障系統,不過,新的規例同時要求英國公司向退休基金注入更多資金, CBI 認為這將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將會令最後的退休基金的成本變得更高昂。

另外,歐盟所草擬的計劃將會重啟有關退休制度內公司償付能力的爭論,在新建議下,退休金計劃將需要奉行一個經修改過的償付能力標準Ⅱ (SolvencyⅡ) 的版本,即 2012 年後,保險公司所要遵守的資金需求守則。

但是業內專家表示,歐盟的立法官員未能分辨到保險計劃和退休金計劃的不同,保險計劃所需要的資金水平一般比較多,原因是它們可以一瞬間在收支平衡表上面對著一個重大和始料不及的要求,然而,退休金的資金需求一般則較為穩定。

CBI 的報告指出,歐盟對公司資金的需求將令英國公司負擔額外的 5000 億英鎊開支,這樣大幅增加的資金需求將會打擊到英國企業的盈利能力,並會令一些公司破產。

專家認為,歐盟對於公司資金的額外要求,是罔顧一個事實,就是退休金錄得增長的原因是在投資上取得回報,同時亦因為公司為著要增加退休金的收入而向這些退休金作出額外注資。
倘退休金向一些低回報的投資,例如英國債券和現金進行投資,而不把資金作出更靈活和更全面的投資,那麼便會對英國的股市和另類投資市場構成沉重的打擊,並會令經濟體內的投資變得乾涸。

CBI 同時投訴的是,歐盟方面只是一刀切的推出這個措施,罔顧歐盟 27 個國家的差異,這條規例一經執行,對英國所造成的損害最大,原因是其最後薪金退休制度與其他國家不同,是包括了物價指數變化內,亦即是按物價指數進行調 整,同時,英國目前亦已有了一套監管嚴密的退休制度,這全多得該國的退休監管機構的努力。
Source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