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23

六色的原罪

第六屆林榮三文學獎 散文首獎            ◎劉祐禎








這跟巢居一幢發霉的低潮公寓無關;跟就讀一所廱敗的學店亦無關。

疲憊綁住十月,十月恍若一張皺皺的黑白照片。家具陷入冬眠,手機沉默,門鈴同樣三緘其口,連一點細微的鼾聲也沒有;MSN的聯絡人總是灰頭土臉,每一顆鍵都敲進深井裡;每一聲叮咚都杳無回音;十月讓人的生理時鐘突變,退化成一隻蠹蛾,藏身塵埃,以孤寂為食;更讓日子彷彿不踩的油門,漸行漸緩漸漸停滯苦前。

「可能是因為天氣的關係吧。」K說。

盆地的日子總是濕答答的,有長長的路長長的躁鬱的紅燈,以及雨季。北上之後的泰半光陰滲入一成不變的學術論究裡,青春已然是陪葬品;志氣也被世故吃得精光。

這跟當一個滿臉客人口水的餐飲服務生無關;跟薪水應該比較有關。

對於月光族而言,十號是日曆上唯一的高潮,但也只是多一點少一點的差別而已。八月的房租癱成九月的債;九月的債養成十月的癌,惡性循環,讓理想早在刷牙洗臉的時候,就混著泡沫一起沖走。

以南的日子成為攝影師也好;服裝設計師也好;畫家也好,一切近如昨日,但昨日已經去了,時間的浪尖無人跨過。幾乎一眨眼,除了斷桅就不會再有更多。

我終於也翻身落海,沉澱進這個盆地裡失去名字,變成卡夫卡的蟲。

「下雨了。」

千餘個雨天後,K已習慣在我開傘的同時摟住我的腰,我於是習慣把傘撐得很低,因為那是逼不得已的。

我跟K認識有四年了,嚴格來說是交往。他是我的愛人,我們同居。

三年前住進K離捷運站很遠的小小的公寓裡,K因而不再抽菸,後來房租一人一半;床一人一半;人也一人一半。頭兩個月我每天晚上都在K的懷裡哭著睡著,像某種時差或水土不服。這跟跨越了幾個經度無關;跟呆滯的週末可能比較有關。K總想安撫我,但他始終辭窮,因為他也知道,回去是需要成本的;但那偏又不單單只是一張車票而已。

K忠於攝影,在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攝影工作室當助理,我們也是如此才認識。他出門總帶著相機,包包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裝底片。偶爾K比我早下班,就到店裡坐著等我;他說他喜歡我的單眼皮,喜歡拍我。

也愛我,而不僅限於肉體關係。

剛好我們都是彼此第一個真正的情人;用瞬間來紀念我們第一次對自己誠實。

不同於我的是;K單親,記憶裡父親的印象已長了二十圈年輪;老母親和些親戚住在不靠海的山腰,他說那裡也很常下雨。但K反倒像個誤闖都叢的獵人,流乾山野的血,卻未曾絕對的榮耀。唯獨在失眠的晚上,K抱著我,我才從他胸懷嗅到一點點遼闊的草原。

四年來,我沒看過K哭。他說他難過的時候就喝酒,醉了就睡;醒來就好,還說男生不能哭。可為什麼不能哭?他沒有回答我,因為他也不知道。

我想起小時候跌倒,眼淚比血流得還多還快,父親只是淡淡地安慰我說:「男生要堅強,不可以哭喔。」幾年後他打了我少年都有的第一個耳光,當下我於是覺得自己不能哭了。

K說那是種承襲。

有天電影散場之後,我問K他會結婚嗎,K說:「會吧。」最後都綠燈了我們還是停在路邊。

十月的空虛繞指,無手可解。

月底母親打了一通三年不見的電話,接起來我就哭了。電話那頭彷彿可以聽見父親在我離家前幾天貶損的字眼,一字一句再次重重丟進我耳門;彷彿父親又打了我一頓,好似能把櫃居的獸打成人形。

「一個人過得好吃得飽嗎?」除了久違的南部腔,媽的聲音更像沙漠。

黃沙之中還有好久以前爸歇斯底里的怒吼聲,責備媽把我養得怪模怪樣;甚至看了心理醫生,更找來基因相關的手術照了一張大腦的X光,仍然徒勞無功。菸的白霧和失落在他臉上堆疊,迷濛裡他終於也不住地大哭了。

因為我是獨子;也是孽子。

所以我來到這個微光城市。起初的時候,我偽裝成原生的居民,唯恐那似有若無的種族歧視。我開始剪週末報紙買一送一的截角;開始探訪每一間超市,讓差價啃囓枯萎的靈魂。然後把洗衣精加水攪成兩罐,中餐晚餐合著一餐。K說就當做是減肥吧,卻偷偷在我皮夾裡塞錢,但我總又還給他,不想窮到賤售自我的意志。久了也就被這種困獸之鬥般的生活制約,像習慣為少數者那樣。

一陣冗長的沉默之後,媽突然說:「你爸得了肺癌。」我卻希望自己什麼也沒聽見。

國中時,學校裡的混混喜歡聚在頂樓抽菸。恰巧班上有著幾個,偶爾他們會找我一起上去,我每次都拒絕。因為菸味是父親的象徵,那讓我想起他的若即若離。菸與父親同樣不可觸。學期末我被他們硬拖著上去,點了根菸塞進嘴裡教我大口地吸,轉瞬我臉都脹紅了,連咳了好幾聲只覺得喉嚨裡槍林彈雨,像一種自焚;也許輪迴一轉投身嗓啞,喉嚨仍是灰燼。

當時的我不懂他們的執著;一如我不懂父親的癮。更小的時候,一打開門我就可以從味道判斷爸在不在家;只要他在客廳,我就躲進房間;必要時摀住鼻子,坐得比他更靠近風扇。媽總笑說爸抽的菸都可以買一台車了。我從不進網咖,因為裡面的人有著跟爸同樣的手勢,味道也一模一樣。我想起《摯愛無盡》裡的科林.弗斯,在自殺以前仍去買了包菸,似乎不再是習慣,而是害怕;因為抽完這一根,他就要連生命線也一併燒掉了。

後來媽哽咽地跟我說了好久好久,掛上電話一切飄然如詩,可我已陷入流沙。

雨生雨;月迭月,滴滴答答的響聲穿透屋簷,整個房間都起霧了,幽微的霧裡有K。我們倆赤腳踩進河裡,河裡有無數的石頭,河水多麼冰涼。大大的石頭們從遠遠的山上來,到我腳邊早磨成了細細的沙;我不禁躺下來讓河水鑽進袖口,滑開,再流經我的臉爬上我鼻子;一個眨眼的毫秒,我終究也一點一點地流逝了,流成無數的石頭;流向無數的盡頭。K急忙托手想撈起什麼,水卻從他指間窸窸窣窣地溜走。

年底媽四處籌錢讓爸住進了台中榮總,想爸走得比我悄無聲息;亦更加狼狽。旦夕推移之快,見到爸的第一天,他在睡覺,我只覺得自己是看到一個頭頸腫大身軀枯瘦的老人瑟縮病榻,連影子都稠稠的。剛開始,爸總用半禿的後腦對著我,不跟我說話;好像沉默也是種癌症,沒有標準藥物。床台上的溫茶涼了幾十次,轉動水龍頭爸的咳嗽聲就掉下來。

幾天之後的晚上我在醫院過夜,夜裡爸連打呼聲都變得羸弱而嘶啞,似乎欲語還休。隔日醒來我便不再拐他說話。

跟每個肺癌患者一樣,爸也錯失良機發現得晚。醫生說爸的情況肇因於菸癮,屬於小細胞癌,嚴重性恰不名符其實;而且已屆中晚期,治療起來相當困難,手術費用更是龐大。機械式的口氣繼續達達說著光力學或放射之類的等等,媽卻聽得眼眶都紅了。

不論無情是不是醫學院的必修,診間已然闃靜無光。

爸跟他的父親很像,有個偌大的鼻子,關於這點我只能從唯一的照片裡知道。除此之外,爸的父親還是受日本教育的,就如同想像中的霸氣、固執、嚴厲。潛移默化裡,爸連人格都克紹箕裘。也許爸是他父親的投射;而他也對我有所投射。

農曆年節,媽應爸的要求接他回家短住;媽說難得三個人又一起了,但我答不上什麼只是苦笑。稀釋了過節的氣氛,晚餐吃得相當清淡,中途爸突然問我有沒有女朋友,還說改天身體好點再帶給他看。

「嗯。」罪惡是一種溫柔的謀殺;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自己也變成巴比,踏上了他縱身跳下懸崖的歸途。

某個半夢半醒的夜,K帶著我去劍南山;燈火熠熠,眼前滿是墜地的流星。K的話倏忽即逝,回音流洩整個盆地,聊起了未曾提及的童年;最後卻是要我先做好心理準備。可我該準備什麼?我又能準備什麼?

「你會後悔嗎?」K在下山前這樣問我。

不會。因為我是一朵玫瑰,一開始就是。

回到醫院的父親更少說話了,像一齣辯士也喑啞了的默片。接續好些天咳血,爸的唇色漸淡,燒發了又退;退了又發。連同藥劑在內,爸的食欲跌宕谷底;總是顫抖著睡著,醒來掌紋如是再對折了一次。老人斑在爸的手上變得顯眼而怪誕;彷彿每咳一次血,顏色就愈發濃烈。近幾天爸戴上了氧氣罩輔助呼吸,吞吐之間,霧氣籠罩爸乾槁的面容,無言已是他生命中不可逃避之輕。

後來醫生決定給爸做預防性顱部放射治療,以免癌細胞擴散至腦部。媽急了,頻頻問醫生會不會痛或有沒有什麼後遺症之類的問題,爸卻不發一語。我要媽放心,說菩薩會保佑爸的;媽才答應給爸做放療。手術前一天,媽特地去廟裡跟師父求了張平安符要爸帶著,可隔天進治療室前,護士褪去爸身上所有的負累,連符也留下。

想子彈般的輻射線貫穿爸的身體,術後洗盡鉛華,忘了前世的紅塵。

前年夏天跟著K回到他僻靜的老家,最近的麥當勞得二十分鐘車程。時值螢火蟲的交配期,月光撒落整個濕地;K的眼裡有火,火光閃爍,忽明忽滅。見到K的母親,有著爽朗如山野的表情;K的父親卻不著痕跡。

K於此沒有任何印象,唯一的線索是父親的名字,可惜查無此人亦無所址。K看得很開,笑說小時候也沒像電視演的因為這樣被欺負,存歿早已不重要。

那天晚上,K將他的陰莖緩緩推進我的身體裡面,我感受到的,不只是生理上的溫熱而已。

今年夏天,爸的日子比螢火蟲更難以捉摸,幾乎連下床的力氣都沒有,也不再喊餓說痛,就掛著兩道泛光的淚痕。爸每咳就見血,媽拍背也不是;不拍也不是。有時候照三餐餵爸吃菜粥,爸吃不下,但媽捨不得他,一來一往便是兩個小時。後來醫生建議改打些營養劑,媽陪爸一坐還是兩個小時。若要說每個人都難免自私,那愛讓媽的自私遁入佛門。

有天媽在家裡東翻西找的,問她要不要我幫忙,直說在找爸的照片。

轉眼醫院外頭也下雨了,斗大的水珠啪打啪打地重擊病房窗戶,而爸似乎什麼都聽不見。我把手帕遞給他,紫黑色的血在上面暈開,爸忽然抬起頭來求我讓他抽根菸,我一怔,眼淚汩汩而下。

我終於明白不是我得做準備;是我該替爸準備。

於是我帶他出醫院,在便利商店買了包他慣抽的長壽牌香菸,爸的五官糾結一起,神情痛苦而寬暢;白煙這次完全包圍住他畏縮的身子,恍恍惚惚爸變成海市蜃樓,風一吹就散了。

父親與我同像葛奴乙;可最後的連結終將戛然而止。

整個雨季遲滯下來,盤桓不去;K南下台中來接我,我緊緊地抱住他一直哭一直哭。即使淋濕是生來就該擔待的宿命,K也還勇敢地站在雨裡等我。水淹及膝。眼神迷離渙散,如此幽微。

原來父親的死不只是他自己一個人解脫而已。 ●

【評審意見】

萬萬目都期待

◎愛亞

成長、父親、以及代表同性戀的六色彩虹旗。

作者寫成長,太沉重。寫父親,更沉重。反倒是同性戀這一部分的文字輕淡裡有穩重,柔軟中有厚意。

東方父親無分國家民族,溫情者溫情,嚴苛者卻幾成暴君,肉體及精神上對子女的殺伐自幼及長,已成慣性,以致文學上出現特有的「戾父文學」,饒是恐怖!

作者文字挾婉美、秀緻、靈奇、不群……合成飛翔的翅,引領讀者徜徉、翩翩……

全文娓娓訴說,卻不是叨叨絮語,這二十年來寫同性戀文字極多,作者的真誠、自然與菁華之筆無疑是上上佳績。

而作者,每一個句子背後都有故事,每一個句子都深浸天華釆香之中。

眾人萬萬目的焦點,這第一名,以後一定能向高處拔生更勝,萬萬目都期待,都期待。

這作者,僅只十八歲。
SOURCE

給冥王星

冥王星被從太陽系給除名了。

在國際天文學會上,學者們對行星定義做出表決,把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

MSN messenger上,有人告訴我這個消息。冥王星其實很小,不比月亮大。和太陽系其他八大行星相比,繞行的軌道也反常。究竟能不能被稱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呢?其實很難講。

「原來一直誤會了它啊,」我開玩笑地說:「雖然有一點傷心,但還是祝福它吧。」

爲這句話按下輸入鍵時,突然心驚。那彷彿一種關係的隱喻。看似接近,實則是完全不同系統的運行。

於是便在咫尺之遙,以一整個宇宙的距離錯過了。

冥王星表面的溫度約是華氏負三百四十八度,繞行太陽一周要兩百四十八年,體積不比月亮大,成分不明,可能是由岩石與永凍的冰所構成,表面的暗影或許是射線或許是實體--在那天文望遠鏡只能模糊捕捉的不可測的世界,你甚至不知道你「看」到的是光或是物質。

寒冷,遙遠,神秘而游移。這些出於人類的揣測,與描述的語言,對一顆星球而言太過唐突。怎樣的溫度是寒冷?西伯利亞的冬天,還是百分之三十由冰塊構成的星球表面?盛夏的正午在人群中突然襲來的一陣孤立感,還是沒有光的宇宙裡堅硬的存在?

我們在科學雜誌上看到的,那些色彩豐富的宇宙星圖,其實是科學家和編輯們爲了讓讀者明瞭而上的色。有位撰寫科普文章的作者這樣提示過我。在外太空遠離了人類感官經驗的世界裡,那些計算式探測出來的質量、能量,難道就一定是光嗎?說不定是聲音?

我被這個假說給吸引了。在我們五感的世界裡,視覺最為直接有形。張開眼睛你就迅速獲得對週遭世界的一個印象,遠近空間,可卽可用的事物。會不會,這世界在另一層次上,是被聲音所結構?或被氣味、被思維結構?


有時我想我是否活在一個咒音裡。

冥王星也象徵潛意識,及將潛意識化為實體的力量。我好奇那是什麼樣的力量。我好奇於一切的轉化。我好奇於從意識底層翻攪上來的衝力。我好奇於核裂變。從核心的地方開始瓦解,剎那湧出危險豐沛的能量。徹底的蛻變是一種焦土政策。死亡與新生互相咬住了對方。天地藉由憤怒而慈悲。毀滅與變化發生在每一天。

沒有空氣作為介質傳遞聲音,每一個星系都是在全然的無聲中完成了新生、爆炸、擴散,到死亡的過程。有時坐在咖啡店裡和朋友聊著天,或是談著工作,毫無預兆地,忽然就意識自己正在跨越著一道關口。內在看不見的地方,你突然摸著了一直以來擋著的無形的牆,感覺自己正在打開它。

這寂靜的過程,微細且無言。坐在我面前,笑著的說著話的人們看不見。

或許他們也是這樣,在我看不見的宇宙裡飛行。都是的。


最後一次見到你的路口,我現在才明白那原來是一條河,或是一道地層下陷,從那裡開始時間有了不同的轉速,我們再也不站立在同一個地面了。從軌道最靠近交錯的那一點,逸出朝向全然不同的宇宙。逐步擴張的距離,我曾經以為會是荒涼的,而今竟令我心安。所謂錯過,並不是什麼「如果那時再努力一點」,或「要是做了另一個決定」就好的事。從來都不是。那是兩個星系不同的軌道與規則。

在那個路口,冥王從斷裂的地面升起,翻轉意識與無意識,有什麼被吸入黑暗,打開了另一個空間。

一種分裂啟動了。在最陰暗核心的內裡,有什麼微小的事物突然迸開了。

忽然世界變得好安靜。所有蠢動的念頭,凝止、收束在一道光裡。一道吸收了過去與未來的光。凝縮了一切,尚未放散以前。

就停在那裡。


(出自張惠菁《給冥王星》,大塊文化出版)
SOURCE

英國《經濟學人》:奧巴馬減赤需要勇氣

2010年11月23日 07:21   來源:人民網   
  
訪完亞洲訪歐洲,自中期選舉後,奧巴馬出訪頻繁。儘管在國內受挫將注意力引向國外無可非議,但奧巴馬依然需要向國內展示他的領導能力,讓國會同 意他解決美國鉅額財政赤字的方案。照常理說,雙方達成這種協議是不可能的,但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也沒有不能談判的政治,就看他是否有勇氣。 
  如今美國公眾背負的聯邦債務佔GDP的62%,是50年來最高的。但在很大程度上,這是經濟衰退的結果。如果經濟恢復增長,多年減稅和肆意花費 留下的漏洞將被塞滿。現在,只需要在2015年之前,找到相當於GDP2%的削減開支和增稅措施,就能穩定聯邦債務。但隨著老齡化人口增加,需要的養老金 和醫療費用更多,到2027年,這些因素將導致聯邦債務翻倍,引起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恐慌。 
  解決方案應該從奧巴馬與國會就處理聯邦債務達成一致開始,為此他們應該都支援更低支出和更高稅率,但總體應該向削減開支傾斜。研究顯示,儘管削減開支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造成影響,但其傷害比增稅更小,還會促進勞動力市場增加就業,而增稅卻會抑制工作和投資。 
  但是設定計劃削減赤字和國債是一回事,而政治領導人是否能就此達成協定卻是另一回事。奧巴馬需要做兩件事才能變不可能為可能:第一,涉及赤字和 國債的政治並非像奧巴馬想像的那樣可怕,裏根和克林頓總統都曾在增稅後贏得連任;第二,從長期來看,除非發生改變,美國正走向破產。如果奧巴馬不能解決這 些問題,那麼更多美國人、包括參加峰會的外國領導人將對他更加不信任。(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王惠綿)
 source

英國4季度企業信心指數降至11.9,連續跌3個季度

2010/11/22 14:47
財華社深圳新聞中心
周一(11月22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英國企業未來12個月的信心預期出現回落,因企業投資計劃趨於平淡,而消費者需求的預期存在隱患。

由英國特許會計師協會(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會計機構Grant Thornton和英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 CEBR)共同負責統計的英國4季度企業信心指數降至11.9,這是該指標連續3個季度下滑,3季度數據為21.5,1季度指標創下紀錄高位25.8。

ICA首席執行官Michael Izza表示,"幾個季度以來企業信心的穩步滑落反映了英國經濟未來12個月的不確定性。"

他聲稱,"企業仍在擔心投資,而投資是幫助經濟增長和創造強勁復蘇的至關重要因素。此憂慮與經濟增長憂慮同時存在,即市場擔心,由於公共部門支出削減開始 生效,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OBR)可能需要下修其經濟增長預期"。

此調查報告訪問了1,000家企業,反映了企業與此前12個月相比,對未來12個月的商業前景的樂觀程度。

source

中印爭相擴大在印度洋影響 斯里蘭卡受益

2010年11月22日 14:22   來源:人民網   毛新雨 趙燕萍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今日報道,由於印度和中國都力爭擴大自己在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島國斯里蘭卡看起來獲得了意外的好處。

該報道稱,中國已經是印度洋地區最大的債權人。斯里蘭卡經濟發展部副部長拉卡什曼·亞帕·阿貝瓦爾德尼說,到目前為止,中方已經承諾提供至少30億美元,幫助斯里蘭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以及其他項目的發展。

“在其他國家不願在戰時做出投資的時候,中國已經在這方面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阿貝瓦爾德尼告訴英國廣播公司。

中國已經完成了對斯里蘭卡南部港市漢班托塔(Hambantota)的第一階段工作,並且將繼續在南部出資修建一個新的機場。同時,有中國企業正在斯里蘭卡北部重建公路。

其他許多工程正在準備中,包括建立一個特別經濟區,一個900兆瓦的火力發電廠,一條連接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和卡圖納亞克國際機場的高速公路(Colombo-Katunayake Expressway)。

印度的影響

這篇報道稱,印度對這些國家越來越偏向於中國感到非常不安。因此,印度加大了經濟投資力度。據說將有一億美元的投入將被用於為北部的泰米爾族人援建新住所,他們大都因為戰事而流離失所。

然而,印度在斯里蘭卡港口城市特林可馬利(Trincomallee)興建火力發電廠遇到了很大阻礙。儘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印度企業對援建項目競標。

報道說,為了牽制中國的勢力,印度在漢班托塔地區建立了一個新的領事館。而中國也正在這裡建設一個大型港口,中國仍然計劃在北部城市賈夫納(Jaffna)建立一個新的領事館。

據媒體報道,到目前為止,印度在斯里蘭卡的投資已經超過4億美元。

勞務輸出

“蘭卡商務線上”的阿桑薩·斯裏曼尼稱,中印兩國在這個區域的競爭對斯里蘭卡的經濟建設是一個很好的刺激。

誠然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定會幫助這個國家改善經濟,然而,諸如如何創造新的工作機會以及如何減少貧困則變成了新的問題。

這些主要項目的承包商,分承包商甚至包括工人都是中國人,斯裏曼尼說,“所有的原料也都從中國進口。”

阿貝瓦爾德尼部長說:“有時中國企業使用自己的工人是因為語言問題,但這種問題不會發生在印度勞工身上。”(毛新雨 趙燕萍) 

(責任編輯:袁志麗)

愛爾蘭危機 可能掀起全球新風暴

【經濟日報╱林建山】
   
2010.11.23 03:01 am


日前愛爾蘭主要銀行的信貸違約互換利差急速衝升,國債收益率也大幅上漲,形勢驟然緊張,在金融市場非理性恐慌情緒推動下,愛爾蘭是否會淪為第二個希臘,乃至掀起第二波歐債危機,備受全球關注。

引發此輪恐慌的焦點無非有二:一是投資者認為愛爾蘭無力解決本國嚴重的債務危機,唯一的選擇就是靠歐盟救助;二是市場擔心,在歐盟救助愛爾蘭的過程中,會選擇讓持有愛爾蘭國債的私人投資者承擔一定的損失,實行債務重組。由此,投資者開始拋售愛爾蘭國債,導致愛爾蘭政府融資成本驟增。

愛爾蘭堅決不願向外求助,除了「面子」問題,還有經濟上的考慮。因為幫愛爾蘭吸引外資而立下汗馬功勞的低企業稅率(12.5%,遠低於其他歐盟國家,如德國近30%、法國33%),長期以來一直都招致其他歐盟國家的不滿。一旦愛爾蘭向歐盟求助,歐盟必定會要求愛爾蘭提高企業稅率。

企業稅率對愛爾蘭的意義,已經超出財政層次,是個敏感的政治問題。2009年10月歐盟《里斯本條約》在愛爾蘭第二輪公投通過,一定程度上是由於愛爾蘭得到稅收政策主權不會受損的保證。

愛爾蘭是一步步陷入國家違約的境地。希臘的病根在於前幾屆政府開支不檢而導致債台高築,愛爾蘭的苦難則是緣自本國的銀行體系。「凱爾特之虎」十年的經濟繁榮,催生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危機來襲後,高額貸放給房地產市場的銀行,紛紛遭受巨大虧損。

2008年愛爾蘭政府開始針對銀行進行「地毯式」擔保,將銀行業的債務,轉移到納稅人肩上。2010年10月,愛爾蘭政府更「勇敢」宣布,為救助銀行,將讓2010年的財政赤字達到GDP的32%,在投資者眼中,愛爾蘭已經成了危險地帶。

市場的突然緊張,與10月底歐盟領導人商討即將建立的永久性危機解決機制有關。德、法領導人堅持,未來若再發生類似的金融危機,不能指望納稅人承擔全部救助成本,私人投資者必須接受部分損失。具體說就是對還債額進行「折讓」(haircut),折讓被認為是債務違約的一種。領會了這一「精神」的投資者擔心手裡的愛爾蘭國債,就是第一批要被「折讓」的項目,於是開始拋售。

在愛爾蘭政府努力增加銀行資本金以減除其有毒資產的同時,新的問題也在出現。市場擔憂愛爾蘭10%以上的高失業率,將會催高愛爾蘭房地產抵押貸款違約率,從而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損失和壞帳。這些因素,都會更加嚴重地挫傷市場對愛爾蘭國債的信心,反過來造成集資成本的急劇上升,給愛爾蘭銀行創造更大的麻煩。

愛爾蘭也正面臨著巨大的財政赤字,且國債收益率出奇之高。最新統計顯示,2009年度愛爾蘭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高達14.4%;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過去三星期內從6%飆升至9%。愛爾蘭已經取代西班牙,成為歐元區最依賴歐洲央行融資的銀行系統。

雖然,此輪危機主要由外部因素導致,但愛爾蘭本身經濟狀況也堪憂,最核心的問題,是前幾年房地產泡沫引發的銀行壞帳問題。金融危機發生後,愛爾蘭央行不斷調高銀行救助計畫所需金額。目前愛爾蘭的銀行在市場難以籌集資金,日益依賴於歐洲央行的臨時流動性機制。

如果愛爾蘭的形勢得不到有效控制,那麼完全有可能引發骨牌效應,掀起更大範圍的歐債危機。愛爾蘭已經成為歐元區阻滯第二波債務危機翻動的最前線。歐盟是否會為此而「棄車保帥」,值得觀察;另一方面,歐盟內部團結迄今還是口頭大於行動,在歐盟經濟統理漏洞還未補全之前,愛爾蘭的悲劇,的確有可能會快速移轉到別的歐元區國家,甚至於成為一項全球新風暴。

(作者是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2010/11/23 經濟日報】source

流離失所:霍爾的知識形成軌跡Ⅱ

In 文化研究概述 on 十一月 23, 2010 at 12:00 am

馬克思主義、殖民文化的矛盾衝突

陳:馬克斯或馬克斯主義傳統對你的重要性如何?

霍爾:是的。我讀過馬克思的文章,像是《共黨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薪水勞力》(Wage Labour)和《資本論》(Capital),另外我也看了列寧對帝國主義的文章。對我來說,這些思想比較在殖民主義的脈絡下,顯現出重要性,而不是在西方資本主義的條件下。在牙買加進行的殖民主義的政治對話中,清楚地呈現出階級的問題,也包括貧窮的問題、經濟發展的問題等等。我有許多年輕的朋友,都是在我同個時期上大學,都攻讀經濟方面的學位。在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雙重壓迫之下,牙買加淪入貧窮國家之列,而經濟學似乎解決這種貧困經驗的最佳答案。所以,我也十分有興趣,企圖從殖民的立場,檢視經濟的問題。如果當時我的確有雄心壯志,我的雄心絕不是像我的父親一樣從商,而是想當一位律師;而在牙買加,律師已經等於通往政壇的最佳道路。或者,我也可能成為一位經濟學家。但是實際上,我對文學和歷史的興趣,要比經濟學濃厚多了。

我十七歲的時候,我的姊姊出現嚴重的神經衰弱。她和一位從巴巴多斯(Barbados)來到牙買加的年輕實習醫生譜出戀情。他雖然屬於中等階級,但卻是黑人。因此,這段戀曲在我父母親的強力阻饒下劃下休止符。這件事在家庭中引起軒然大波,而我的姊姊最後只有棄守她的立場,但隨即開始神經衰弱的現象。突然之間,我完全意識到殖民文化的衝突矛盾,我瞭解到一個人如何生活在這種膚色/階級/殖民的依存經驗之中,而這種經驗又會如何主觀地摧毀一個人。

我之所以說出這個故事,因為他對我個人發展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對我來說,這件事情打破了公共自我和私有自我之間的分野。我學到的第一件事,文化是一件深刻的主觀、個人經驗,同時也是我們生活的結構。我看到,我父母親對我們小孩子的所有奇特期望毀了我姊姊。她成為受害者,在這個殖民情境中背負我父母親的矛盾期待。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無法瞭解為什麼人們認為這種結構性的問題和心理的問題是不相干的,和情緒、認同、和感覺也是無關的,因為對我來說,這些結構就是我們生活出來的東西。我並不是說它們只是屬於個人的,他們確實也屬於個人,但也是屬於機構性的,它們有真正的結構屬性,它們能夠擊敗你們、摧毀你們。

這是一個深刻哀痛的經驗,因為在那個時候,在牙買加根本沒有不可能提供任何精神方面的協助。我的姊姊經過一位精神科醫生的一連串治療,但是始終沒有完全痊癒。從此之後,她就沒有離開過家。她一直照顧我的父親,直到我父親過世。然後,她又照顧我的母親,直到我的母親也告別人間。之後,她照顧後來雙眼失明的大哥,直到他也死去。這是一個很大的悲劇,而我和她一起經歷了這些悲慘。我決定無法承受這種事情。我沒有辦法幫助她,因為我根本無法靠近她,不過我也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當時,我才只不過十七、十八歲。

我的家庭將我帶入這個空間,而這些結構經驗使我對這個空間產生比較具體的感覺。我以後再也不會留在那裡,絕對不想遭到這種結構的吞蝕,所以我必須跳脫這個環境。我覺得我不能再將自己融入這個環境中,否則我一定會遭到完全地摧毀。每當我看到我孩提時代和青少年時代相片的時候,我都覺得相片中的人實在無比頹喪。我不想成為他們想要我當的那種人,但是我也不知道怎麼樣成為別種人,所以我對這點相當頹喪不已。這些背景的種種因素正好解釋我為什麼終究還是移民。

陳:從那個時候開始,你和你的姊姊維持非常緊密的關係,從心理分析的角度來說,你認同她嗎?

霍爾:不,我並沒有完全認同她。儘管整個體系造成她的生命一團混亂,她卻從來沒有起而反抗。如果我和她一樣,站在相同的位置的話,我一定會有所反抗。我覺得有點罪惡感,因為我之所以離開她,就是為了反抗這種情形。我決定移民,拯救了我自己,但是她卻選擇留下。

我在一九五一年離開牙買加,一直到一九五七年,我才確定不會再回去。我從來沒有想要回去過,不過卻也不曉得自己有這種傾向。從某個方面來說,現在的我可以將這種情形訴諸文字,是因為我已經邁向這個人生長久旅程的終點。我逐漸認知到我是一個來自西印度群島的黑人,就像其他人一樣,我可以藉由這個關係,從這個立場出發,進行寫作。真的,對我個人來說,能夠用這個立場來發言,實在已經花費我太久太久的時間。在此以前,我可以用分析的角度,來完成這些論述,而在那層意義上,我足足花了五十年,才又轉回到我的家鄉。這並不是代表我刻意要隱瞞什麼,而是因為我無無法在這個空間中站穩不動,我必須學習如何進入這個空間。

你們可以看到,在我學習完全解構、殖民經驗的過程中,讓我準備好離開牙買加,準備前往英國。我不會忘記當時我到達英國的情形。我的母親帶著我,我戴著氊帽、穿著大衣,提著大行李箱。在她的想法中,她正帶著我「回家」。我們坐著船,到達牛津。她把我交給學校校工,而校工對她的話嚇了一跳,因為她說:「這是我的小孩、他的皮箱和他隨身行李,好好照顧他。」對她來說,她總算將兒子送到她心目中他屬於的地方,而這個地方就是牛津。

我的母親是一個具有強烈主導性格的人。我和她的關係雖然親密,也很敵對。我憎恨她所代表的東西,也厭惡她嘗試傳輸給我的想法。但是,我們和她都有一個緊密的牽引關係,因為她主導我們的生活。她一直主導我姊姊的生活。另外,排行老大的哥哥,眼睛的視力一直不好,最後也宣告失明。所以他從很小開始,就非常依賴我的父母親。而當我出生時,這種母親和兒女的依賴關係,早已經清楚地浮現,而他們也試圖在我身上複製出這種關係。直到我開始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立場時,才開始出現某種對立關係。同時,這個關係也是很緊張的,因為我的母親總是說,我是唯一會反抗她的人。她想要主導我們的生活,但是她也看不起被她主導的人。所以,她看輕我的父親,因為他向她投降。她看輕我的姊姊,因為她是一個女孩,而就像我的母親說的,當個女孩一點意思也沒有。我的姊姊在青少年時代,也一直和母親唱反調,但是只要母親贏得優勢,母親就會看輕姊姊。所以,我們中間一直存在這種對立關係。我是家中排行最小,母親認為我是注定和她意見不同,但是她卻因此對我很尊重。最後,當她知道我已經在英國完成所有叛逆的偏執幻想,她並不希望我再回到牙買加。因為她知道,到那個時候,我所表現出來的是我自己,而不是她想要我表現的形象。她在瞭解我的政治立場後說道:「就待在那裡,別回來,更別想在這裡搞一些奇怪的想法,惹出麻煩。」

我覺得在牙買加人死後,比較容易維持好的關係,因為在我們家人在世時,只要我回去,就必須透過他們去接觸牙買加人。我的父母親過世後,我比較容易和七○年代的牙買加人,建立新的關係。這時候的牙買加人,和我成長時的牙買加人,已經很不一樣。舉例來說,從文化上來看,牙買加已經變成黑人社會,一個後奴隸、後殖民的社會,而我住在那裡時,正是殖民時代的尾聲。所以,我必須以「熟悉陌生人」(familiar stranger)的身份,和牙買加進行關係上的斡旋。

弔詭的是,我和英國也正好有相同的關係。由於受到殖民教育的養成,我從內部角度認識到英國。但是,我並不是「英國人」,也從來不想當「英國人」。我對這兩個地方都十分熟悉,但是我也都不全部屬於其中某個地方。這正就是一種流離失所的經驗,遠的能夠見流亡和失去的感覺,近的能夠瞭解總是延遲「到來」的謎。

我和牙買加人的關係非常有趣。因為我離開後,我的這些好朋友,經歷過許多我不曾想過的經驗。他們在牙買加經歷一九六八年的事件,體驗黑人意識的誕生,目睹羅斯塔發立教派(Rastafarianism)的興起(譯註:一個牙買加黑人的宗教派系,敬拜Haile Selassie,而Ras Tafari就是Haile Selassie之前的名字),帶著對非洲的記憶。這些年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我不同,所以我已經不屬於他們那一代。我曾經和他們一起上學,和他們保持聯繫,但是他們的經驗已經和我全然不同。現在,這個鴻溝已經無從跨越。我再也無法「回家」。

所以,我們面臨齊穆爾(George Simmel)所談到的一些情況:同時位於內部和外部的經驗,也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我們曾經將這種情形稱為「疏遠」或者「失根」。但是,今天,這種情形已經成為典型的後期現代狀況。這種情況逐漸成為每個人都可能面對的生活。所以,這是我認為後現代和後殖民可能接合的情形。後殖民性用一種奇特的方式,讓人和認同保持某種「後現代」或流離失所的關係。典型來說,這是一個流離海外的經驗。因為移民已經成為後期現代性的世界/歷史事件,經典的後現代經驗也轉變為流離失所的經驗。
source

英國是危機下一國?還是契機?

今年開季以來,當全球聚焦在歐洲因希臘引發債信風暴而餘波盪漾時,市場將焦點轉到了英國,甚至有人點名英國的債台高築可能引爆下一波危機,但我們認為,這種機會微乎其微,相反地,英國可能成為歐洲的避風港。
 
這兩年我們提到「套利貨幣」很快的會聯想到日圓和美元,但是這其實是站不住腳的,自2008年美元指數創下歷史低點後,美元兌歐元有15個月呈現上漲,僅有9個月下跌,日圓更是從2007年中就呈現升值的態勢。亦即這兩個貨幣在過去這兩年的套利交易規模應是逐漸縮小,而不是擴大。過去這兩年,真正躲在幕後的套利貨幣「主角」,極有可能是-英鎊。英國於雷曼風暴時,為了挽救瀕危的英國金融業,採取激進的量化寬鬆政策,也就是「電匯」的方式,直接注資1500億英鎊到銀行體系中,這根本上挽救了英國的金融業,但這個近乎天文數字的注資(占GDP10%),卻沒有在英國本土推升通膨,原因就在於有很大比例的資金流出英國,在英國把利率降至超低水平的同時,英鎊同時成為「套利工具」。

英行為套利交易鋪路 
迥異於美國具有堅實的製造業和多樣的服務業基礎,英國的金融業對於英國經濟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堪稱英國命脈。為了挽救金融業,除了注資之外,最重要的是恢復金融業的獲利能力。考量到英國本土市場難以一時半刻之間從房產泡沫中恢復,且英國金融業仰賴國際市場程度遠大於本土市場的情況下,英國決策當局將腦筋動到了海外。環顧全球政府皆將利率降到趨近於零的水平,英鎊的低利實不足以保證套利的安全性(特別是在風險意識仍高的08-09XYZ資訊工坊光碟破解大補帖軟體補給合輯中心年間)。因此,英國政府採用了歐洲鄰國無法採用的靈活政策-匯率貶值。
 
英鎊對主要貨幣兩年呈現貶值,有效匯率貶值了三成
 
從2008年開始,英鎊就放任英鎊走貶,特別是對歐元跌掉近三成,這主要有兩大功用:1. 在利率水平接近的情況下,藉由英鎊貶值讓海外套利空間加大。2.增加出口,改善經常帳逆差。

英國經常帳逆差大幅縮小至近乎平衡的狀態,貿易逆差也明顯收斂
 
也就是說,英國繼美國之後率先放軟匯價,提振本國經濟,目前預估英國今年在G7中的經濟增長將僅次於美國,來到1.5~2%左右水平,遠優於歐陸,小勝日本。令人擔心的是,過度寬鬆貨幣加上套利風潮,是否會讓英國走入日本式的通縮泥淖中?我們認為機率不大。
 
英國無論是整體or核心CPI皆呈現上揚,來到近年來高點,通縮危機日漸遠颺。英國擺脫通縮除了一般人想當然爾的原物料行情走揚外(其實這非主要因素,因為同期的歐洲和日本並未因原物料走勢擺脫通縮困境)。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就業市場逐漸好轉,且勞動薪資增幅擴大。這有助於未來英國內需的恢復,從根本上推升通膨。

其二,海外資金開始逢低湧入英國,我們從下表可以發現,無論是套利資金回流,還是新興國家如俄國等資金再度投入英國,英國的FDI擺脫了從2007年底之後的淨流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呈現淨流入。英國本土市場不若美國廣大,因此外來的資金只要規模夠大便足以重新點燃通膨。
 
英國財務大成達林Alistair Darling一月26號表示,一旦經濟復甦走上正規,政府將採取措施,逐步削減157億英鎊財政赤字,而反對黨領袖卡梅隆Cameron也做出承諾,一旦在大選中獲勝上台執政,政府將立即削減財政赤字。

若經濟增長能進一步得到強化,英國將會展現縮減赤字的決心,因此英國雖債台高築,卻不至於發生如同歐元諸國的債信風暴;而綜合前述觀點,我們亦認為英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將不會走入日本後塵,未來英國緊縮貨幣政策會快於主要工業國家,而這將促進英鎊止跌回升,逐漸走出和歐元區不一樣的道路。和日本不同的是,英國是個高度仰賴金融和內需的國家,英鎊走強有助英國股市。因此,雖然美國仍是當前成熟市場的首選,但成熟市場的投資人若想分散投資組合,卻又擔憂歐洲債信危機落幕之日遙遙無期,那麼英國相關標的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房地產泡沫破滅....愛爾蘭政府接受IMF1000億歐元紓困

出爾反爾!接受紓困 愛爾蘭政府快垮台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2010.11.23 06:21 am
 
22日大批不滿政府接受紓困的民眾,衝進愛爾蘭總理辦公室前門,與警察對峙。
(法新社)


愛爾蘭一名示威者舉牌抗議政府財政破產,債留子孫。(法新社)

愛爾蘭21日獲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1000億歐元金援,但政府上周才堅稱不需要紓困,如今卻出爾反爾接受外援和附帶的撙節支出條件,在國內被視為喪權辱國,掀起政治風暴,聯合政府內的綠黨要求提前在明年一月舉行大選,最大反對黨要求大選立刻舉行,政府很可能垮台。

在歐盟的聲聲催促下,愛爾蘭總理柯文終於在21日屈服,正式請求紓困。消息傳出後,原已四面受敵的聯合政府正式分裂,執政聯盟成員綠黨要求提前選舉。

綠黨表示,愛爾蘭人民「感到被誤導和背叛」,有必要舉行選舉來「捍衛愛爾蘭人民未來的繁榮與獨立」。綠黨的要求使政府陷入混亂,執政聯盟可能在本月25日的補選中落敗,使原本僅有些微多數的地位更不穩。
愛蘭爾政府21日就紓困申請召開內閣會議,觀光文化部長座車遭一名民眾擋駕,警察隨即上前制止。
(法新社)

愛爾蘭財長雷尼罕表示,愛爾蘭別無選擇,市場和銀行危機極其艱困,只有接受紓困才能讓愛爾蘭重回國際債券市場籌資。

但愛爾蘭接受紓困的附帶條件,將使人民付出極大代價,政府將於24日公布為期四年的撙節計畫,將預算赤字從目前占GDP的32%縮減到3%的歐元區目標,措施包括增稅和削減60億美元公共支出,各種福利與服務當然會受影響。

許多民眾認為這次愛爾蘭會垮,都是因為房地產泡沫和銀行浮濫放貸導致壞帳危機,政府為了救銀行被拖垮,如今卻要全民買單,令人無法忍受。

雖然柯文總理堅稱接受紓困並未危及主權,但愛爾蘭媒體砲轟政府喪權辱國,對如此重大的問題態度反覆,根本是說謊。

憤怒的民眾21日深夜在都柏林的行政大樓外聚集,阻擋出席緊急內閣會議的部長座車,許多民眾被警察拖走,一名抗議人士被車子撞傷。這次內閣會議決定正式申請紓困,歐盟財長也緊急召開會議火速批准,以免產生骨牌效應,使有債務危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也不保。

歐盟在年初已出手救希臘,如果不救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勢將被債券市場拒於門外。西班牙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經濟規模超過其他三國總和,歐盟若被迫紓困,金額將非常驚人。【2010/11/23 聯合報】

愛爾蘭討救兵 房地產惹的禍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2010.11.23 03:41 am

繼希臘之後,愛爾蘭成為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第二個淪陷國。與希臘亂花大錢導致債台高築不同,愛爾蘭金融體系徹底垮台,追根究底,全是房地產惹的禍。

全球金融風暴前,愛爾蘭經濟風光無比,1996至2007年,愛爾蘭平均年經濟成長率高達7.2%,且這段期間該國年年預算赤字維持在國內生產毛額(GDP)3%以下,符合歐盟財政紀律要求上限,在歐元區始終是模範生。沒人想到愛爾蘭今年預算赤字會高達GDP的32%。

房市綁架銀行 銀行綁架政府
愛爾蘭從模範生淪落到討救兵,全是房地產泡沫破滅引起。簡單來說,是房市綁架了銀行,銀行又綁架了政府,終至讓政府陷入主權債務危機。愛爾蘭總理柯文於愛爾蘭經濟大好時出任財長,政府2008年開始出手救銀行,國家連三年負成長也是出自他的決策,面對指責只有接受。

在經濟繁榮的十幾年間,愛爾蘭房地產泡沫不斷膨脹。1995年至2007年,愛爾蘭房價飆漲3至4倍,房地產業占GDP比重,也從5%升到10%,房地產從業人口是1993年的兩倍,達到13.3%,房地產蔚然成為愛爾蘭經濟命脈。

經濟成長推動房價本是自然的事,但因房貸條件過度寬鬆而政府欠缺警覺,房地產市場槓桿偏高,終於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泡沫破滅。愛爾蘭房價如今已從高點暴跌五成,銀行房貸大筆壞帳,拖垮金融體系後,政府出手救銀行,卻救到深陷泥淖,黯然接受紓困。

【2010/11/23 聯合報】

愛爾蘭獲金援 低於千億歐元 明年1月發放

【賴宇萍╱綜合外電報導】
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同意紓困愛爾蘭,紓困金額估為800~900億歐元(1100~1237億美元),低於市場原預估的1200億歐元規模。歐元集團主席榮克(Jean-Claude Juncker)表示,第1批金援款項可能在明年1月開始發放。

愛爾蘭總理柯文(Brian Cowen)向歐盟與國際貨幣基金申請紓困,金融市場進一步回穩,歐元兌美元匯價一度升值0.5%。


至截稿時間,歐盟與IMF尚未就金援規模進行協商,但消息人士透露,金援愛爾蘭的規模,將小於5月時援助希臘的1100億歐元(1512億美元)。

英國同步提供援助

 迫於外界壓力,愛爾蘭總理柯文終於宣布尋求國際紓困。歐新社
迫於外界壓力,愛爾蘭總理柯文終於宣布尋求國際紓困。歐新社

歐盟經濟事務專員雷恩(Olli Rehn)表示,為期3年整體援助方案預計將在月底出爐。未加入歐元區的英國,由於對愛爾蘭曝險金額高達1490億美元(4.56兆元台幣),已計劃向愛爾蘭提供約70億英鎊(112億美元)的貸款金額。


雷恩說:「正在準備的救援計劃將採取果斷方式,解決愛爾蘭所遭遇的財政挑戰與其銀行業未來可能面對的資金需求問題。」


IMF主席史特勞斯(Dominique Strauss-Kahn)也表示,歐盟委員會、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與IMF已有官員抵達愛爾蘭,將對金援計劃展開快速磋商。


愛爾蘭財政部長雷尼罕(Brian Lenihan)昨也重申,愛爾蘭仍擁有現金儲備,並未破產,但由於已遭金融市場拒絕,才不得不申請援助,而歐盟提供的援助方案將向市場表明愛爾蘭仍有最後可借助的手段,將可使愛爾蘭在未來能夠重新舉債。


儘管愛爾蘭救助方案在望,但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投資人服務(Moody’s Investors Service)表示,歐盟與IMF的救助方案將把愛爾蘭銀行的負擔轉嫁到愛爾蘭政府身上,對於該國的信用評級來說是項不利因素。由於愛爾蘭政府債務可能超出穆迪10月時所預估,穆迪可能將該國信用評等下調數個等級。


愛爾蘭信評恐遭降
市場人士也擔心,儘管歐盟伸手救援,但愛爾蘭危機仍可能波及其他國家。


渣打銀行歐洲經濟首席分析師席文說:「由於愛爾蘭並非一個重要的經濟體,所以該國所遭遇的危機,不可能對歐洲經濟帶來實質性的破壞。相比而言,反倒是英國可能因為愛爾蘭的經濟問題而受到牽連。」


許多媒體更點名葡萄牙與西班牙可能是下個需要金援的國家。但歐盟發言人表示,葡萄牙近期已通過非常有力的2011年預算案,重申對葡萄牙經濟的信心。 


 1.jpg 
主要國家對愛爾蘭曝險金額

 歐元兌美元匯價 近1個月走勢 歐元兌美元匯價 近1個月走勢
SOURCE

愛爾蘭求救 歐盟IMF允貸8460億 政府恐倒台 危機未除 歐股先升後跌

【明報專訊】深陷債務危機的愛爾蘭,終向國際壓力下低頭,向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緊急貸款求援,為瀕臨崩潰的銀行體系注資。歐盟官員透露,為期3年的貸款,估計最少800億歐元(約8460億港元)。愛爾蘭政府這次「喪權辱國」的轉ɜ決定,即時招來抨擊,執政聯盟成員要求明年1月提前大選,歐元及歐洲股市先升後跌,反映愛爾蘭和歐洲債務危機仍存在隱憂。

 
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周日有示威者在政府大樓前舉起標語,抗議政府向歐盟及IMF求助。(新華社)

 
一名示威者在都柏林街頭展示「這故事不會從此以後一直快樂」的紙牌,抗議歐盟強迫愛爾蘭接受貸

 
愛爾蘭政府周日召開內閣會議,商討向歐盟及IMF提出借貸要求,一名示威者在政府大樓外攔截內閣官員的座駕,被警方拘捕。(法新社)

 

查理斯王子的夢想:人類與自然的和諧

在台灣,民眾除了藍綠對抗外,對其他議題可以說毫無興趣可言。其實藍綠的分野和爭議是短暫與局部性的,這些問題會隨著時間淡化消失。更久遠且重要的議題是:人類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如何和諧共存,和如何在穩定平衡下無止境的發展進步。

當台灣正在為五都選舉忙碌,也正在為楊淑君失格困擾時,英美除了討論日常政經課題外,又增添了一項大家興致勃勃的神仙話題,那就是英國威廉王子的訂婚與明年即將舉行的婚禮。

查理斯王子(Charles, Prince of Wales)與黛安娜王妃的兩個兒子,主要在父親教育下都已成長為有責任感,也兼有冒險性格的皇家空軍飛行員。威廉選上的王妃是一位非常健美的平民大學同學,她和美得像精靈、任性的,有貴族血統的母親,看來宛如來自兩個不同星球的人。

美國民眾對英國皇室的好奇與嚮往,使得媒體競相報導,過時皇室制度下的人編神仙故事。NBC首席主播威廉斯特別趕到蘇格蘭查理斯的祖母留下的祖業別墅,對他的私生活和二十幾年來被英國人誤解的一生做深入面談,並剪接成兩個小時的熱門時間電視節目。

第一小時談的是他與黛安娜的不幸婚姻,黛妃的意外車禍死亡,查理斯對兩個兒子的關心和期許,和他如何被英國民眾誤解與怪罪而喪失他們的愛戴。從威廉斯對私人瑣碎事侵入性的問題,和查理斯搪塞的回答,我們瞭解到他一生沈重的挫折和傷痛。任何細微的失言都可能被用顯微鏡放大檢視而失去王位的繼承權,在這裡我們應該避免談論宮廷隱私。

第二小時介紹的是查理斯王子對自然的熱愛,他會忘記時間,一個人徘徊在他蘇格蘭別墅Highglove House(高格絡別墅)周圍的優美自然環境裡,也會在花園裡與花草細語。這些奇怪的行徑使英國民眾誤認他心態的偏執。但是今天大家發覺他的很多作法和保護地球陷入溫室效應的策略不謀而合。

原來二十多年來他一直追求人類與自然的和諧,他把高格絡農場開發成有機農場,以1980年代以來從新受到重視的,用改良方法的有機耕作和畜牧技術經營。他並於1990年以Dutch Originals 品牌在英國超市出售有機農產品。

其實人類幾千年來一直採用的農業技術就是現在所謂的有機農業,它之所以逐漸被取代是因為效率太低。除非有機農業有極大的技術性突破,它將無法足夠供應急速增加的人口之需要。對查理斯而言,重要的是透過偶而親自動手和農場經營機會,讓他深入思考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關係。

他也經常到世界各地如印度、非洲、加拿大和澳洲觀察並學習有機農業技術,並到處宣揚「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他和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有些類似,懂得善用他英國王子廣大的國際影響力,協助普及與自然和諧的理念,他還剛寫完一本書用來宣揚此理念。

他的理念不是新創,很多宗教家早就已在提倡,從地球保護的觀點而言當然很正確。可惜他沒有意識到有機農業之所以逐漸被人工肥料農耕技術取代,是因為它無法足夠供應迅速膨脹中的世界人口,也無法滿足人類無止境的浪費惡習。如果他想在有機農業技術找到突破,無土壤農業可能是一個發展方向,但他必須更加重視新農業科技的研發,而不是到處造訪小型舊式有機農場。

古代,自然以戰亂和疾病控制人口,現代科學的進步使人的壽命大幅增長,嬰兒死亡率急速下降。人道主義的盛行,大規模戰爭基本上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人口早就缺少自然的控制機制。我們如果不努力開發新高效率綠色科技,包括綠色農業科技,地球必然無法負荷人類健康生活的需要。

查理斯的另一問題是他和高爾很相像,或生來口銜金湯匙,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無法身體力行自己的理念和主張。他與黛安娜的婚禮邀請來賓達3500人,在聖保羅教堂的典禮和慶祝遊行與活動都屬二十世紀的豪華之最。花費大量皇家、國家、特別是自然資源,並沒有帶給他們幸福的婚姻。他最後還是在一個離過婚的,很平常的卡蜜拉懷裡找到幸福和心靈的慰藉。

另外他每次出訪國外,大量隨員、扈從與專機的經費就非常驚人,這些都與「自然和諧」理念該有的節約背道而馳。現在查理斯大事倡導「與自然和諧」,明年威廉的結婚典禮會不會一切從簡呢,英國人肯讓他們的大英圖騰顯得寒酸嗎,我們只能拭目觀望。

或許身體力行只是對一般大眾而言,像查理斯和高爾有他們的號召力道,只要大眾按照他們倡導的理念行事,效力就會遠大於我們的大喊大叫。而且即使現行有機農業效率太低,只要實行與自然和諧和節制理念,還是有正面的教育效果,因此仍然值得大力支持。加上興奮於威廉的婚禮,一度喧囂的廢除皇室聲音變得異常微弱,新民調顯示現在有約80%英國人支持皇室的繼續存在。

我們不妨借用美國CBS「面對國家(Face the Nation)」主持人伯布夕法(Bob Schieffer)問的話作為結語:「我們無法瞭解,為什麼在這全球經濟陷入危機時刻,英國人還願意用他們的血汗錢支持一個過時的皇家制度,到底他們心中在想什麼」。

筆者猜想,人其實是意志力很薄弱的動物,人隨時都在找精神寄託與象徵。只要眾神和皇室不會跟人搶奪權力與資源,人會主動奉獻錢財供奉他們,會把他們裝飾得花枝招展、金光閃爍。用他們的神仙麗質和豪華生活補賞自己的平凡與貧困,也藉以象徵自己生活的豐裕和幸福。輕鬆一笑!
SOURCE

威廉大婚打救英經濟

一場現代童話式皇室婚姻,終究離不開經濟成本與效益的加減乘除—英國威廉王子的婚禮,已被國民寄望成為救市的靈丹妙藥。其中旅遊業界預料可趁盛事獲利七億五千萬鎊(逾九十億港元),他們亦期盼婚禮會吸引中國遊客到此一遊,搶購準王妃凱瑟琳的A貨藍寶石戒指等紀念品,助英國脫離經濟低谷。

英國旅遊局官員迪托羅(Mark Di-Toro)稱,中國、印度等金磚國家對英國皇室均有濃厚興趣,而威廉王子的婚禮有望吸引年輕遊客到訪。該局發言人伊斯譚(Paul Eastham)亦指出,人們喜歡親眼見證歷史性盛事,所以一九八一年王儲查理斯與戴安娜王妃大婚,亦成為當年遊客訪英的主因。

保安費由納稅人埋單

伊斯譚指,與皇室有關的景點廣受遊客歡迎,每年可為旅遊業帶來逾六十五億港元收益。旅遊局早前已對中國市場,特別是新興中產階級寄予厚望。預料未來四年,訪英的中國旅客數字將飆升近九成,增加約十萬名旅客。

數據顯示,英國每年接待約三百萬名遊客,但近年經濟不景,以致今年四至六月的訪英遊客減少百分之三,去年首季更曾大跌一成四,連帶整體旅遊業收入下降。然而有業界人士估計,今次的皇室婚禮可刺激旅遊業發展,帶來逾九十億港元收入。酒店業及餐飲業的收入估計非常可觀,或能達四十四億港元。

婚禮衍生的紀念品銷售,亦成為另一重要收入來源。當地零售業界估計有關收益將超過三億二千萬港元,禮品公司更預計生意額會上升三至四成。一眾紀念品中,最受歡迎的是準王妃凱瑟琳的藍寶石戒指,由於並非所有人能買得起真貨,英國有珠寶商推出款式相似的戒指,價值達九千多港元。有商品零售商亦提供A貨,同樣有鑽石和藍寶石,只需二千四百港元,更有購物頻道出售僅四百多港元的仿製品,可謂豐儉由人。凱瑟琳日前所穿的藍色長裙亦大受歡迎,原價四千多港元的正版已經賣斷市,有大型超市隨即推出A貨,低於二百港元亦有交易。

與龐大收益相比,外界估計今次婚禮將花費數千萬鎊,保安費用亦高達十億港元。

有消息人士稱,保安費用會由納稅人支付,但為免惹來非議,英女王及王儲將會承擔其他開支。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