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6

書評-對新自由主義經濟的當頭棒喝

      * 2010-09-26     * 中國時報     * 鄭政秉 (雲科大財金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早在15世紀,西方列強靠著船堅砲利強征殖民市場時,富國之道究竟是採行自由貿易或是保護政策,就一直在強權之間爭論不休。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雖然力主自由貿易,也僅在《國富論》發表了百年之後,才得以在英國實行。200年過去了,直到海耶克、傅德曼(Friedman)、雷根和佘契爾夫人的大力征討,自由貿易的意識型態才大獲全勝。尤其近年金磚四國驚人的經濟增長,更是標示著自由主義思潮的巔峰。雖然來自非營利陣營的反全球化論述不斷,但鮮少有主流著作勇於挑戰當紅的新自由主義。韓裔英籍經濟學家張夏準新著的《富國的糖衣》(原文直譯為「壞薩瑪利亞人」),正是其中的異類。       

身處主流學術陣營的張夏準,乃英國劍橋大學的政治經濟學教授,曾在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跨國機構任職。受到其祖國韓國在1997年金融風暴中,遭到西方強權霸道干預,造成經濟積弱不振之影響,激起他完全不同主流的觀點,挑戰新自由主義。       

在張夏準筆下,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IMF)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正是邪惡的三位一體,將正統經濟學(壞薩瑪利亞人)的錯誤主張,強壓於弱國之上。因此,透過對資本主義歷史的重新審視,以及對主流似是而非論點的深入思考,作者一一挑戰新自由主義的核心論述:英國和美國的強盛是因為開放的自由市場嗎?芬蘭的成功是因為毫無管制的外資嗎?公營企業就一定遜於私有企業嗎?無限上綱的智慧財產權有助於知識創新嗎?通貨膨脹無法助長經濟嗎?文化差異可以解釋強國和弱國之種族良莠嗎?       

不同於《糧食戰爭》(高寶)或《震撼主義》(時報)等以廣泛的社會影響來揭開資本主義之惡的論述,本書較接近純經濟學者的風格,取材也鮮少外溢到經濟以外的現象,但本書自有其精采的特色。首先,在結構上,首章以奇幻式的預言展開,推測實行保護主義的莫三比克也將躋身科技強國;末章則以金磚四國吞下全面開放的糖衣之後,經濟迅速衰敗以終,文體結構聳動又吸引人。其次,借由歷史的重新追索,揭發歐美強權早期處心積慮限制貿易的心態;相對於今日對弱國強銷完全貿易的行徑,的確存在嚴苛的雙重標準。接著,透過Nokia、豐田、三星、現代等跨國公司之發展軌跡,力陳保護主義並不全然是負面的。最後,作者剖析延長智財權保護期限之害,主張文化特質是被經濟發展所形塑的,聲稱通貨膨脹和貪污也會助長經濟成長等,都是獨樹一格,發人省思的論點。       

對於目前正急於藉由ECFA全面敲開中國市場的台灣讀者而言,可能難以理解,何以全球化會對台灣欽羨的韓國經濟造成如此悲愴的夢靨?對於支持跨國機構強銷主流價值的經濟學者而言,本書應有當頭棒喝之效。而對於自滿於快速經濟成長的後進國家而言,應該努力避免作者所提出的預言!當以全面開放政策交換加入富國俱樂部的條件時,也正是這些弱國的經濟被拖垮之時。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