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8

貨幣政策應回歸本質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

危機爆出的主權信用風險敞口已發出警告:財政刺激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無極限遊戲。不過,完全以國家信用獨立支撐的貨幣政策則似乎尚未迎來刺激邊界。     新京報發表學者劉曉忠文章稱,全球金融危機兩年來,一些國家央行的極度寬鬆貨幣政策並未製造出新的超級泡沫,即便是通脹也顯得相當溫順。這為這些國央行壯了繼續進行刺激的膽。以美聯儲為例,伯南克在表達了美財政赤字不可持續、亟須考慮縮減支出的同時,也暗自慶幸其貨幣政策不僅並未走進窮途末路,而且還可以繼續維持擴展。    無疑,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態度是極具傳染性的。英國、歐盟和日本目前也打算維持目前的刺激性貨幣政策。同時,人民幣持續不退的升值壓力,促使中國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選擇按兵不動。    文章表示,鑒於目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通脹水平,8月份CPI已達到了3.5%,這意味著利率上調的觸碰線已再度超越。然而,當前國內主流觀點,一方面繼續沿用結構性通脹來詮釋通脹,並以季節性的農產品價格上漲佐證通脹的暫時性和翹尾性;另一方面央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在不斷重申今年能夠把 CPI控制在3%以內,以動態的3%全年目標值來舒緩市場要求加息的動議。    當前貨幣政策的謹慎源自於決策層基於經濟增長與通脹的選擇中擇重前者,即決策層認為目前通脹可控,完全可以暫時性地容忍通脹以促進經濟穩健增長。事實上,當前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各國央行似乎已默認了容忍通脹以換取經濟增長的政策取向。    

應該說,這是一種帶有明確的政策目標取向的貨幣政策安排,是各國貨幣當局自塑的合目的性政策框架。其實,其背後涉及一個長期被忽視的一般性命題———貨幣政策的立命之本和做出決定的判斷依據問題。    

文章指出,中央銀行史顯示,貨幣政策並非是淩駕於金融市場之上的指揮棒,中央銀行只能基於市場判斷調整政策目標的名義利率,使政策目標的名義利率扣除通脹因素後,等於或接近於金融市場形成的自然利率。由於自然利率在市場機製作用下形成,無法度量,所以央行只能通過特定階段的通脹率狀況,來判斷政策目標利率孰高孰低。如果無視市場傳導出的這一明確信息,將干擾金融市場的風險定價,助長商品和資本價格指數上漲,放大整個經濟體系中的風險敞口。    

因此,如果說歐債危機以更顯性的風險預警對財政刺激計劃發出警示的話;那麼發達市場的信貸緊縮、債務緊縮,以及新興市場國家的通脹上漲、資產價格泡沫則以相對隱性的風險預警向各國央行發出警示:罔顧市場警告不僅妨礙經濟復甦,還將加劇全球性的惡性通脹風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