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2010台灣WEF競爭力排名分析

一、前言
        世界經濟論壇(WEF)日前公佈了2010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在139個受評比的國家中,台灣排名第13名,較去年小幅退步1名。在亞洲國家中, 台灣位居第四,僅落後新加坡、日本以及香港。而於去年度領先韓國7名(台灣第12名,韓國第19名),今年度再度超越9名(台灣第13名,韓國第22 名),領先幅度逐年擴大。由於今年台灣已與大陸簽署了ECFA,兩岸間的經貿、投資與旅遊亦逐步升溫,但今年度排名仍較去年下降1名,除了反應各國為了提升競爭力的努力之外,也表示台灣在部分的細項指標方面仍有進步的空間。
 
二、WEF競爭力排名分析
(一)創新指標表現依舊突出
        WEF的「全球競爭力指標」是由3大類指標組 成,包括基本需要、效率增強以及創新因素等三項,以下又再分成12個中項,以及110個細項指標。台灣在3大指標中以創新因素的表現最好,今年排名第7 名,較去年度進步1名,見表一。在細項指標上包括台灣擁有專利權數(1名)、當地市場競爭度(1名)以及產業群聚發展(3名)等都具有高度的競爭力。由於 台灣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鎮,政府不論在研發、人力以及租稅上都給予相當大的支持,企業本身也相當重創新研發的能力,因此台灣一直以來在創新因素上都 有比較好的排名。未來台灣如果要在全球競爭力上有進步的空間,則必須要維持甚至加強在創新的資金與人力上的投入。
 
(二)「體制」與「經濟穩定度」要加強
        在「基本需要」的分類指標中,台灣今年排名第 19名,較去年退步1名。在四項中項指標中,「體制」、「總體經濟的穩定」及「健康與初等教育」皆較去年進步、「基礎建設」則與去年持平。其中「體制」雖 較去年進步,但排名仍為35名,較為落後;其次「總體經濟的穩定」排名20名,雖較去年進步5名,但仍不及2008年的第18名。由於台灣是以出口導向為 主的小型經濟體,近年來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使得台灣的經濟穩定度受到很大的影響,未來需加強推動「分散出口」及「加強內需」的兩項策略,台灣承受景氣波動的能力才會提升,競爭力排名也才有進步空間。
 
(三)「金融市場成熟度」排名大幅躍升
        在「效率增強」分類指標中,今年排名16名,較去年進步1名。在中項指標中「金融市場成熟度」,由2009年排名第54名,大幅進步19名至2010年的35名,表示政府在改善金融環境上的努力已見初步成效,但是整體排名仍較為落後,未來還有改善進步的空間。
 
三、結論與建議
(一)勞動市場效率需大幅提昇
        在此次12項的中項指標當中,勞動市場效率排名 較去年下滑10名(2010年第34名,2009年第24名),是所有中項指標下滑幅度最大者,也是這次競爭力排名無法往上提升的關鍵。其中在「就業不夠 彈性(114名)」、「解雇成本(114名)」,不僅排名遠遠落後其他國家,甚至有退步的跡象。因此,未來有關就業市場市場不具彈性,以及解雇成本過高等 問題,政府有關單位宜儘速修正相關規範,並加以改進,以提升我國整體競爭力。
 
(二)政策穩定性宜加強
        這次WEF列出15項影響企業經營的因素,並由 受訪者從中選出5項最不利他們在自己國家經營企業的棘手難題。其中有超過2成的受訪者認為,最不利企業在台灣經營的因素就是政策不穩定,1成7認為是政府 行政效率不佳,近1成的受訪者認為是稅率和外幣政策。像日前中科停工事件,就是政府政策不穩定最顯著的例子,雖然該爭議已獲得解決,但對於廠商投資信心的 衝擊仍待時間恢復。因此,為了提升台灣的競爭力,同時塑造優良的投資環境,政府除了加強軟、硬體建設之外,對於政策的一致性、行政效能、法規的穩定性等等 也要一併提升,如此才能改變國際企業對台灣的整體印象並吸引投資。
 
(三)競爭力不進則退
        台灣在這次的競爭力評比中,我國競爭力得分為5.21分,較去年的5.20分進步0.01分。但因為英國分數從5.16分進步至5.22分,導致我國的排名被英國超越而落居第13名。由此可知,由於現在是全球化競 爭的時代,競爭力不進則退,如果我們無法在優勢的項目加以保持甚至超越,並在較為不足的的指標上加以補強,我們的排名就有被超越的可能。另一方面,我們的 競爭力在鄰近國家中,仍然落後香港、新加坡及日本,而且後面的追兵如大陸也不斷的對我們造成壓迫,因此我們不能以本身競爭力的提升作為滿足,更要以超越亞 洲鄰近國家為主要的目標。
  
表一、台灣在WEF全球競爭力排名比較
 
指標
2009年
2010年
進(退)步名次
全球競爭力指數
12
13
↓1
1.基本需要
18
19
↓1
(1)體制
38
35
↑3
(2)基礎建設
16
16
0
(3)總體經濟的穩定
25
20
↑5
(4)健康與初等教育
15
11
↑4
2.效率增強
17
16
↑1
(1)高等教育與訓練
13
11
↑2
(2)商品市場效率
14
15
↓1
(3)勞動市場效率
24
34
↓10
(4)金融市場成熟度
54
35
↑19
(5)技術準備度
18
20
↓2
(6)市場規模
17
17
0
3.創新因素
8
7
↑1
(1)企業成熟度
13
13
0
(2)創新
6
7
↓1
資料來源:經建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