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4

社評-人民幣升值及國際化進程

近來人民幣匯率問題再度成為中美交鋒的重要議題。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及財政部部長蓋特納相繼指稱人民幣匯率被低估,並強調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性。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大作文章;美國國會亦將就人民幣匯率問題舉行聽證會。
      面對新一波的壓力,大陸官方頻頻消毒,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甚至5度撰文說明大陸堅持推動人民幣機制改革的政策方向及相關影響,試圖化解外在壓力的用心 至為明顯。日前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有關人民幣匯率的報告,並未如稍早媒體預測,將指稱人民幣被「大幅低估」,顯示國際上對大陸匯率改革的成效仍持 觀望態度。
      中美人民幣匯率爭議,在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全球金融及經濟受到波及之際,一度轉趨沉寂,但最近歐洲危機似已趨緩,歐元匯率也轉趨平穩,美國再次將注 意焦點轉向人民幣,究其主要原因為:第一,美國經濟近來又轉趨疲弱,各項總體經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正逐漸升高;在歐洲經濟前景難以樂觀的情 況下,美國政府將矛頭指向人民幣無疑是出於本身利益的考量;第二,大陸出口引擎再次升溫,7月出口增長幅度逾40%,已恢復至金融海嘯前的水準;大陸對美 國出口亦持續升溫,讓美國政府更有理由要求人民幣升值;第三,大陸自6月下旬宣布實施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迄今僅0.7%,讓美國對大陸改 革匯率的誠意感到懷疑與不耐。
      更需警惕的是,正如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逼迫日元升值的歷史經驗,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已是既定的長期政策方向。在今年6月下旬G20峰會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即已公開宣示美國以借錢 消費為全球經濟提供資金動能的時代已經過去;美國在5年內將讓出口倍增。歐巴馬試圖以增加出口提振美國經濟的轉型策略,其實現的唯一途徑就是逼迫新興市場貨幣尤其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大陸必須認清現實處境。
     除美國之外,國際社會要求大陸負起更多國際責任的聲音也日益高漲。日前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智庫國家經濟及社會研究所(NIESR)在一份報告指出,大陸可能只需花費9年時間就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比世界銀行預測要提早6年。專家認為此一論調旨在訴求大陸應負起更大的國際責任,並應讓人民幣大幅升值。
      面對愈來愈強大促升人民幣的國際氛圍,大陸當局必須體認到,一味拒斥人民幣升值無疑將坐實工業國家的指控,陷大陸為阻礙全球經濟復甦的禍首。因此,大陸 應該化被動為主動,在維持大陸經濟穩定成長的前提下,加速推動廣義生產要素價格調整及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緩和國際批評的聲浪。另一方面,隨著大陸經濟重 要性日益提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不僅有事實需要,也有助降低匯率波動的風險。大陸應該認真思考人民幣自由兌換時間表,讓匯率改革更能符合國際社會期待。

2010.08.04 旺報
Source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