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8

英減教育預算 藝文成富人科系

蔡雨辰 — 週四, 2010-10-07 23:20  編譯/成怡夏 
據英國《衛報》報導,新數據顯示,越來越多人開始憂慮,藝術與人文科系開始變成有錢學生才所能就讀的領域,導致這些學門逐漸「富人化」。索頓基金會(Sutton Trust)是一家具有影響力的教育慈善機構,它們所做的這項統計調查結果在《觀察家報》(The Observer)上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歷史或哲學系的畢業生中,有31%的學生是高階經理人的孩子,而這些人屬於最高收入的社經團體。全英國所有大學裡,平均有27%的畢業生是來自於這個團體。 

主修語言科系的畢業生中,則有30%的學生來自最高收入的家庭,情況也不成比例。相形之下,主修非藝術和非人文科系的學生中,來自最高收入家庭的學生在比例上少非常多。來自最富有家庭的學生中,畢業於教育系的僅佔17%、財務則是佔 23%。而醫學及牙醫系是例外,富人家庭子女佔了47%。 

學費調漲 衝擊嚴重  這份報告預測,將來會有更多的中低收入學生不會申請藝術或人文類的課程。前英國石油(BP)集團的執行長布朗在10月會公布他的調查報告,預計他可能會向大臣們建議調漲學費,大學學費從2013年起,可望會從目前一年的3,290英鎊(約新台幣16萬元)調高至5,000或7,000英鎊(新台幣 25萬元或35萬元)。布朗可能會提議對窮苦學生提供寬厚的協助,但學術界仍表示,他們擔憂學費上漲會讓較為窮苦的年輕人以職業導向來選擇科系,並避開選擇藝術或人文類的學科。 

英國政府也會在10月公布政府開支的全盤檢討結果,而政府屆時會藉由削減大學數十億資金的方式來減少政府開支。官員表示,將會考慮大幅刪減47億英鎊的教學預算,僅剩餘75%。而這對人文和藝術學科造成的衝擊將會最嚴重,因為大學已經被告知要去保護所謂「在戰略上具有重要性」的學科,這些學科包括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等。學術界已發出警告,藝術與人文學門最後可能會消失,只剩排名在前面的學術機構允許少數的低收入學生進來就讀。 

薩頓信託的資料使用了來自高等教育統計署的官方數字,顯示在所有的英國大學中,有19%的學生來自收入最低的四個社經等級團體,他們的父母大多從事勞力或是沒有技能的工作。這些學生當中,只有15%從語言、歷史或哲學等科系畢業取得學位。相較之下,電腦科學佔的人數則有28%。 

經費影響科系存亡  梅傑是索頓基金會的研究暨政策主任,他關注到國立學校太過專注在證照考試的結果及排行榜的名次,而花較少時間致力於培養文化素養。薩頓信託除了擔心主修藝術和人文科系的低收入學生人數太低以外;也擔心這些學生未來在與其它學門學生在職場上相互競爭時,會比較不容易找到工作。高等教育學院英文科中心的主任奈特斯教授表示,在他這塊領域中,許多人都擔心會發生社會階級難以整合的問題。 

一旦高等教育經費遭到刪減,可以預見的是,人文及藝術學科就比較可能存活在那些「有穩定資金挹注及研究聲望」的大學裡。奈特斯補充說:「其他大學可能會去發展其它科系,而藝術和人文學科則逐漸走向富人化。」在「語言、語言學及區域研究學科中心」擔任主任的凱利教授表示:「我預期高等教育經費遭大幅刪減後,在眾多學院之中,對語文科系的傷害會最大。」因預期到經費會遭到刪減,因此好幾個語文科系都縮小規模。
Source

英央行維持基準利率0.5%不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0-07 19:50:14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7日宣布,基準利率仍維持0.5%不變,債券購買計劃也繼續維持在2,000億英鎊。  

綜合媒體10月7日報導,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BOE)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7日維持利率和資產購買計劃不變。  此決定使BOE的基準利率連續12月維持在創紀錄低點0.5%,債券購買計劃仍如普遍預測那樣維持在2,000億英鎊。但是現在注意力將轉向會議記錄,按計劃將與10與20日發布。  

預計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簡稱ECB)在美國東部時間7:45宣布的利率也將維持不變。ECB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將在美東部時間8:30主持月度新聞發布會。  許多經濟學家預測,BOE的會議記錄中9為委員將主要持3種觀點。預計斯坦森(Andrew Sentance)已經再次呼吁將貸款利率提高0.25個基點,他之前已經重申自己的觀點:持續高於目標值的通脹率和經濟增長的跡象,確保可以逐漸退出貨幣刺激政策。 

同時,預計會議記錄還將顯示,Adam Posen已敦促擴大央行資產購買金額——這是量化寬松政策的核心。Posen 9月在一次講話中辯稱,很明顯,為了防止產生類似日本的長期經濟停滯,需要采取額外的寬松政策。  貨幣政策委員會9月的會議記錄顯示,對英國經濟復甦可持續性的擔憂正在加劇。但是各委員同時也在為居高不下的通脹率傷盡腦筋。  8月年度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3.1%,比英央行目標值2%多出1.1個百分點。  同時美聯儲(Federal Reserve)有望最早在11月實施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也在10月4日當周采取了寬松措施。  量化寬松一種抗通縮的策略。央行通過利用儲備購買資產(比如政府債),從而增加貨幣供應。  

與此同時,特里謝的新聞發布會也會受到密切關注,這位歐央行行長可能將面對歐元區外圍國家主權債擔憂再起的相關問題,主要就是愛爾蘭,以及不斷升溫的匯率爭議。  巴克萊投資銀行(Barclays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Julian Callow表示,不太可能有出乎意料的重大政策。歐央行9月退出繼續提供一系列特殊流動性工具直至年底的計劃,提前為11月會議的退出計劃下了結論。  Callow說:“歐央行一般來說有一個大的原則,就是一旦已經達成一致,就將堅持之前的決定。同時特里謝可能將把重點放在一些不確定性和挑戰上面,因此還將強調央行政策將繼續保持靈活性、務實性、審慎性和預見性。總之,核心仍是維持信心。”  

同時,由於歐央行不準備再進一步實施量化寬松政策,歐元兌美元及其他貨幣最近一直表現強勁。  FxPro的策略師寫道:“過去4月歐元兌美元升值的速度,幾乎是歐元歷史上見所未見的。但是,由於特里謝手上應對這個問題的資源有限,特里謝可能將避免在匯率問題上顯示出不安。更關鍵的會議將是周末在華盛頓召開的,有七國集團(G7)財長參加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  (陳紹國 實習編譯) 
Source

英國9月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月率創歷史最大降幅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0-07 16:43:47

英國9月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月降3.6%,創歷史最大降幅,年增2.6%,均低於市場預期,因收入與就業的擔憂及可供銷售房屋增加令房價承壓。  

綜合媒體10月7日報導,英國房地產經紀部門Halifax 7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英國9月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出現1983年開始編制該指標以來的最大月比降幅,因就業與收入的擔憂,以及市場可供銷售房屋增加因素均令房價走勢承壓。  英國9月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月比下降3.6%,年比增長2.6%。英國9月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年率增幅已是連續第四個月收縮,并暗示住宅價格漲勢出現2009年12月1.1%增幅以來的最低水平。  

而經濟學家此前平均預期為,英國9月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月比下降0.3%,年增3.9%。  而8月英國Halifax住宅價格指數修正后月比增長0.4%,年增4.6%。而該指標8月月率初值為下降0.2%.  Halifax房產經濟學家Martin Ellis稱,可供銷售房屋短缺促使房地產市場供需更趨平衡,并成為2009年推高房價的主要因素。而近幾個月來市場可供銷售房屋數量增加打破了市場的供需平衡態勢。  

Martin Ellis還稱,另外,有關就業與宏觀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再現,打擊消費者信心,并令房屋購買需求降低。  (李軍偉 編譯) 
Source

英國商會:英央行應擴大債券購買規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0-07 10:44:25 
英國商會稱,英央行應在年內宣布擴大債券購買計劃規模500億英鎊,并向商界暗示將更長時期地維持超低利率,以便幫助提振信心刺激復甦。  

綜合媒體10月7日報導,英國商會(the British Chambers of Commerce)表示,英央行應在2010年底前將緊急債券購買計劃規模擴大500億英鎊(780億美元),已達到提振經濟復甦的作用。  

該游說機構首席經濟學家David Kern稱,央行還應發出基準利率水平將“長期維持在超低水平”的信號。根據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央行將在6、7日政策會議上維持2,000億英鎊的刺激計劃規模。  Kern稱,“鑒於存在巨大經濟衰退風險,且風險將在增值稅上調和財政緊縮政策執行力度加強的情況下提升,我們希望貨幣政策委員會能認真考慮增加刺激計劃規模的選項”,因此舉“將降低爆發新一輪衰退的風險”。  

在英國即將展開二戰后最大規模減支行動的時候,近來數據顯示復甦開始放緩。英國9月制造業指數hualuo滑落至10個月低點,而失業人數也在8月出現7個月來首次攀升。央行將在北京時間19:00宣布利率決議。  Kern稱,“委員會還必須同時暗示利率水平將在更長時間維持超低水平,若沒有此類保障,英國商業機構將很難推動復甦,此外牢記不確定性的持續會損傷信心也至關重要。”  (張萌 編譯) 
SOurce

歐洲掉轉槍口?炮轟美國引發全球貨幣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08 09:54:46       
中評社香港10月8日電/
聯儲局量化寬鬆措施如箭在弦,令美元兌多種主要貨幣匯價昨跌至多年低位,澳元升至歷史高位,兌美元直逼一算。美元持續下跌令全球貨幣匯率大混戰惡化,歐盟更首當其衝。繼要求中國讓人民幣升值後,歐盟昨炮轟美國匯率政策危及歐洲復甦,但歐洲央行昨一如市場所料,未提出任何壓抑歐元匯價的措施,歐元升至8個月高位。    

明報報道,歐元兌美元昨升穿1.4水平,創下8個月以來新高。歐洲央行行長特裡謝在議息會後警告,匯率過度波動對經濟穩定造成不利影響。他還意有所指稱,認同華府所謂“強美元符合美國利益”的說法。美國財長蓋特納等財金官員去年一直把維持“強美元”掛在嘴邊,但分析師Paul Robson直指,美元近期跌勢與美國經濟數據並不相符,華府似乎是寄望讓美元弱勢,推動出口,“你現在無法再聽到美國官員談論強美元政策”。    

歐洲央行昨把基準利率維持於1厘水平,特裡謝稱歐元區現時經濟基調正面,下半年可溫和復甦。英倫銀行昨亦把息率維持在歷來最低的0.5厘,英國同時將量化寬鬆印銀紙的規模定在2000億鎊,符合市場預期。    相比起大搞量化寬鬆(QE)的日本和美國,歐元區在QE問題上相對受掣肘,主因是面對區內經濟火車頭德國巨大阻力。雖然歐洲多國深受債務問題困擾,但德國復甦步伐理想,昨公布的8月工業產出增長1.7%,遠超市場預期的0.1%。    

但聯儲局勢再開動印鈔機,卻令歐元繼續承受升值壓力。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昨稱,在全球匯率調整的大環境下,歐元目前升勢“不合比例”,可能拖累歐洲復甦。他重申人民幣明顯被低估,但同時直指美國貨幣策同樣令歐盟困擾,歐盟將向華府作出像對中國的投訴。歐盟領袖周三敦促中國總理溫家寶採取行動令人民幣升值。    

美國跟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已在匯率問題上針鋒相對。美國指控新興經濟體人為壓低匯價以保住競爭力,妨礙西方復甦;新興經濟體則指摘發達經濟體為了振興本國經濟而推行超低息政策兼搞量化寬鬆印銀紙,導致大量資金熱錢湧向新興市場,造成資產泡沫。對於新興經濟體應否採取措施阻止熱錢流入,世銀與 IMF高層意見相反。《日本經濟新聞》昨引述世銀行長佐利克稱,新興經濟體應考慮以多樣措施,控制短期資金流動,但IMF副總裁筱原尚之則認為,資金流入增長強勁的經濟體是自然現象,決策者不應干預。    

追蹤美元兌美國6大主要貿易夥伴貨幣匯價的美匯指數,昨跌至77.0363,是今年1月19日以來最低。美元兌日圓昨跌近82水平,日本內閣官房長官仙穀由人曾表示,這一水平是日本防禦底線。日本央行上月底曾在圓匯升至接近82.9水平時入市干預,令日圓匯價回落至85水平。有分析稱,由於今起有G7財長會議及IMF與世銀年會等重要會議,中美匯率博奕又進入關鍵時刻,日本短期內不太可能再入市。    

多國鬥貶值,貴金屬受追捧,金價連續3日創新高,銀價亦再創30年新高。商品貨幣亦成搶手貨,澳元匯價昨高見1澳元兌99.14美仙水平,是自1983年實行浮動匯率制後最高。澳元過去1個月內升了8%。在全球央行爭相壓抑本國幣值下,澳洲央行本周出乎意料沒加息,但澳洲昨公布的就業數據遠優於預期,令市場揣測澳洲央行在年底前將再加息,令澳元上揚。
sOURCE

英國央行按兵不動 英鎊兌美元創2月3日新高

精實新聞 2010-10-07 19:26:22 記者 金正平 報導 
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MPC)7日在例會後宣佈,基準利率依舊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1694年成立迄今)不變,連續第19個月未作調整。該行2009年3月5日時將利率調降兩碼(50個基點)至0.5%,自2008年10月以來央行的降息幅度達4.5個百分點。外電報導,經濟學家普遍預期央行將按兵不動。此次貨幣政策會議紀錄預定於10月20日公佈。 

英國央行同時宣佈,2009年11月5日規模擴增250億英鎊的資產購買計劃將維持不變,總金額仍為2,000億英鎊。英國央行於2009年8月6日例會後宣佈,為刺激經濟成長,原先在3月5日宣佈的1,250億英鎊資產買進計劃將擴增為1,750億英鎊。  上述消息出爐後英鎊匯價迅速攀高。根據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資料顯示,台北時間晚上7時24分時,英鎊兌美元升值0.77%,報1.6001;稍早最高升至1.6007,創下2月3日以來新高。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Adam Posen 9月28日曾表示,央行應挹注更多銀根以防經濟如日本1990年代般大幅萎縮。Posen支持重新啟動資產買進計劃。自去年11月Posen便率先呼籲採行進一步的經濟刺激措施,而另一位委員Andrew Sentance則於今年6月主張升息。  國際貨幣基金(IMF)9月27日將英國2011年GDP預估成長率自原先的2.1%下修至2.0%,建議英國央行在經濟陷入停滯時應準備祭出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
sOURCE

IMF擔憂英國緊縮方案會影響經濟增長

2010年10月08日 09:11新華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6日說,英國削減財政開支方案會影響經濟增長,建議英國政府重新考慮這一方案。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天發佈2010年秋季《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下調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財政政策慎緊  布蘭查德當天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發佈會上說,英國削減財政開支的方案“毫無疑問”會對經濟增長產生消極影響。 

他說,如果削減財政開支影響到經濟復蘇,英國政府便應重新考慮這一計劃。  不過,布蘭查德說,自己這番言論適用於所有發達經濟體,不僅針對英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報告中預測,英國經濟2011年增長率為2%,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4月預計這一增長率為2.1%。  布蘭查德說,英國削減財政開支計劃會影響經濟增長,但不會完全抑制增長。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不高”。 

英國政府定於本月20日公佈削減開支的具體舉措。按英國政府設想,到2015年,政府將削減大約830億英鎊(約合1317.71億美元)公共開支,涉及國防、社會福利、醫療等多個領域。

SOURCE

經濟數據表明再次陷入衰退 分析人士:英國可能很快加入匯率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0-07 21:00:49
分析人士表示,英國關鍵數據表明其經濟再次陷入衰退,其他國家紛紛干預匯市壓低本幣,英國也可能采取行動擴大定量寬松措施。  

綜合媒體10月7日報導,分析人士表示,英國可能成為下一個加入匯率戰的國家。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可能於7日晚些時候發出行動信號。若7日沒有行動,則該行將很可能在下個月采取相關措施。  迫使英央行加入匯率戰的壓力在穩步增大。英國第二季度經濟數據好於預期,制造業和服務業均顯示出繼續增長的跡象,通貨膨脹率也居高不下。英國最近一次發布的通貨膨脹數據顯示,2010年夏季早些時候的小麥供應緊張局面引發食品價格上漲,進而推動通貨膨脹率上升。  

但幾乎所有關鍵數據都表明,第三季度英國經濟無法延續第二季度1.2%的增幅。相反,有關經濟正再次陷入衰退的擔憂情緒正在升溫,而且所有領先指標都在暗示,訂單和信心正在迅速下滑。  同時,如果英國政府10月20日宣布的財政支出削減計劃正如此前預期一樣嚴厲,那么經濟增速回落幅度可能較預期更大,持續時間也將更漫長。  

因此英國當局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英鎊走高。而目前英鎊已經逼近今年年初觸及的1.60美元水平,不過當時英國國內以及國際的經濟預期都要更加樂觀。  分析人士稱,美國、日本和中國采取的措施都讓英國倍感壓力。外界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將於下個月進一步實施定量寬松措施的預期不斷升溫,這可能令美元匯率在未來幾周持續承壓。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本周也下調了利率,并決定擴大資產購買計劃。這進一步讓外界感受到日本央行正迫切希望壓低日圓匯率。  與此同時,中國也不愿意在當前情況下允許人民幣加快升值。中國總理溫家寶6日晚間告誡稱,人民幣快速升值將令國內出口商的境遇更加艱難,導致更多農民工失業,并且可能會引發社會和經濟動蕩。  

分析人士稱,在其他遠東地區國家紛紛干預匯市壓低本幣時,英國央行有理由考慮盡早采取行動,適當地擴大定量寬松措施。此舉不僅會減少對英鎊的支撐,提升英國出口行業的競爭力,還將在當前英國國內信貸狀況仍然偏緊的情況下為貨幣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因為信貸不足會削弱小企業的增長前景以及英國抵押貸款市場的復甦希望。  (徐明明 編輯) 
SOurce

英國央行觀察:央行政策會議或現三足鼎立局面

2010年10月06日 11:09  
  預計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貨幣政策委員會(Monetary Policy Committee, 簡稱MPC)將在週三和週四的會議上繼續維持政策不變,不過委員會的九名委員們可能會自2008年8月以來首次分化為三個立場截然不同的陣營。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自2009年3月以來一直將關鍵利率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同時自2010年2月以來一直把定量寬鬆計劃下的債券購買規模維持在2,000億英鎊。

在6月份至今的四次政策會議上,Andrew Sentence一直是唯一一個持不同意見的委員。他提出應把關鍵利率提高至0.75%,以壓低在英國央行2.0%目標水準之上持續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 率。但在上周,另一位委員Adam Posen強烈要求擴大債券購買計劃規模,以確保英國不會陷入日本式的通貨緊縮。

如果Posen在即將召開的政策會議上維持上述觀點,那麼貨幣政策委員會中將至少有一名委員贊成收緊貨幣政策,同時至少有一名委員呼籲放鬆貨幣政策。

經濟學家們認為,不管是Posen還是Sentence都無法獲得足夠多的支援票數以令央行的政策在本月發生轉變。但9月份政策會議的會議紀要顯示,Posen獲得的支援要多於Sentence。

上周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所有經濟學家均預計英國央行將在10月份會議上維持政策不變。其中15人預計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13人預計央行將維持債券購買計劃規模不變。

Capital Economics高級英國經濟學家Vicky Redwood表示,預計英國央行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將再度維持政策不變,因為多數委員可能認為9月份會議以來的形勢變化還不足以促使央行放鬆政策,有鋻 於此,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將自2008年以來首次分化成三個陣營。

2008年時,貨幣政策委員會中有一名委員主張加息,一名委員贊成降息,其餘七名委員支援維持政策不變。但三個月之後,就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不久後,所有九名委員一致表決同意將關鍵利率從5%下調至4.5%。

目前不太可能再有像雷曼兄弟破產這樣的重大事件促使英國央行對未來數月的形勢作出明確判斷。但英國政府將在10月20日公佈其五年赤字削減計劃的執行 細節,其影響將在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定於11月10日發佈的季度經濟預測中得到體現,同時也將成為英國央行11月3日至4日月度政策會議的議題之一。

近期的多項調查顯示,英國經濟在經歷了第二季度的迅速擴張之後正逐步放緩。鋻於政府的諸多緊縮措施都將於明年實施,預計2011年英國經濟增長可能缺乏動力。

德勤(Deloitte)經濟顧問Roger Bootle認為確實需要採取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並指出,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正穩步向這一觀點靠攏;他預計英國央行將在10月份會議上維持政策不 變,但仍認為央行不久就將宣佈採取更多定量寬鬆措施,時間最早有可能在11月會議上。

但也有一些經濟學家像Andrew Sentence一樣對經濟增長前景持較為樂觀的看法。

瑞士銀行(UBS)英國經濟學家Amit Kara就認為英國央行不會重啟債券購買計劃。

Kara表示,總體而言,他認為英國央行不會實施新一輪定量寬鬆措施,一方面是因為預計全球經濟將復蘇,另一方面是由於英國的通貨膨脹率持續居高不下。

英國消費者縮緊荷包使經濟復甦更困難

作者: 駐英國代表處經濟組 (國際商情網 2010/10/5)

資料來源及時間: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
99年9月30日

英國消費者因失業率上升及創紀錄的透支,反而付清更多債務並暫緩消費性貸款,根據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統計數據顯示,英國淨消費貸款包含透支及個人貸款在8月下降1.2億英鎊,是自2009年11月以來最大跌幅。

該報告也指出,房貸核准案下降至47372件,創7個月以來新低。Ernest & Young公司資深經濟顧問Andrew Goodwin表示,英國房市的『二次』衰退將可能延長至2011年。

英國央行副行長Charlie Bean表示,央行原本預期超低利率將鼓勵家庭減少儲蓄增加開支,使英國經濟恢復成長。但政府及家庭負債高達每人7000英鎊,讓消費者不願貸款增加開支購買新的冰箱,汽車及房屋。

英國房屋協會(Building Societies Association)報告顯示,英國家庭負債高達1.43兆英鎊,雖7月儲戶透支下降10億,8月儲戶透支高達6.99億。

ING公司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表示,英國的負債要受到控制必須循序漸進回到比較健康的水準,但消費者停止消費反而儲蓄以還債將 導致失業率上升收入下降。

銀行提高透支利率也讓此情形雪上加霜。英國央行公佈8月透支利率平均為19.08%,是由1995年央行開始統計以來最高,雖然目前銀行基準利率為歷史低點的0.5%

9月28日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Adam Posen表示,在英國央行發行2000億英鎊注入市場後,重申政府再次推出刺激經濟措施的必要性。

Source

2010/10/07

IMF示警/貨幣當武器 重傷全球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康(Dominique Strauss-Kahn)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時警告,各國政府把貨幣當作政策武器來解決國內問題將引爆貨幣戰爭,進而嚴重傷害全球經濟復甦。

金融時報6日刊登這篇專訪,史特勞斯康說:「貨幣可作為政策武器的想法顯然已開始流傳,這種想法若轉化為行動,將嚴重危及全球復甦…。這種作法會產生負面、且極具破壞性的長期衝擊。」
日本央行5日採取量化寬鬆措施,調降基準利率,並成立新基金以收購政府公債等資產。導致日圓對美元走貶,公債、股票和黃金的價格都走高,因為投資人預期全球主要國家央行可望展開新一輪量化寬鬆。
史特勞斯康說:「有報導指出,某些新興國家面臨龐大資金湧入的問題,而且這些國家似乎正在考慮利用貨幣取得優勢,尤其是貿易優勢,我不認為這是個好方法。」
日本上個月採取六來年首見的干預匯市行動,提高匯率戰爭的可能性,史特勞斯康說,日本這麼做若不是想藉由僅此一次的出手來恢復匯市的平靜,就毫無意義。他 說:「試圖避免匯市出現破壞性波動是一回事,但如果這代表日本當局已開始鎖定匯價,就會是更大的問題,我們不希望這樣。」
外界高度期望IMF能居中協調,讓全球經濟恢復平衡。美國財政部一位資深官員5日表示,IMF在恢復全球經濟平衡上扮演關鍵角色,而更具彈性的匯率將是恢復平衡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然而新興市場國家在IMF內的地位日漸提高,加上中國駁斥外界對其干預匯價的批評,使得史特勞斯康必須小心處理IMF內兩大勢力(即中美兩國)間的議題。
史特勞斯康支持人民幣必須升值的普遍看法,但他認為人民幣升值應該是北京當局改變政策、轉而提高內需的結果。他說:「為了重新取得平衡,人民幣將必須升值,升值有助於控制通膨,並提高人民的消費力。」但這個過程可能費時數年,美國政府當然不願意等這麼久。
【2010/10/07 經濟日報】
SOurce

採購指數顯示‧全球成長寫10月新低

國際財經   2010-10-06 19:00
  (英國‧倫敦6日訊)昨日公佈的調查顯示,9月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至10個月低點,服務業和製造業擴張的速度雙雙減緩。  由摩根大通與研究和供應管理組織所編纂的全球整體產出指數(Global Total Output Index),從8月的53.9下降至9月的52.6,但仍穩居榮枯分水嶺50以上。  全球服務業指數從8月的53.5放緩至9月的52.3。

“經濟仍普遍放緩,製造和服務供應商都預期增長較為疲弱。跡象顯示,直到年底增長都會持續疲軟。”摩根大通的亨斯里(David Hensley)說。  非製造業景氣優預期  上週五的數據顯示,9月全球製造業增長速度下降至14個月來最慢,因訂單和出口擴張放緩。服務業就業率略有起色,歐元區、亞洲多數經濟體和巴西的數據提昇,日本、俄羅斯和澳洲的就業率減少。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昨日公佈9月非製造業景氣指數,由8月的51.5意外上揚至53.2,優於市場預期。據道瓊社訪調,經濟學家原平均預估為52.0點。 

具有前瞻作用的新訂單指數,亦由前月的52.4點勁升至54.9點,惟仍遜於7月時的56.7點。不過9月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卻從54.4點降至52.8點,創下今年1月以來的新低。所幸就業指數由48.2點上升至50.2點,跨過擴張門檻。  歐元區第三季可呈健康成長  市調機構Markit Economics昨日公佈,歐元區9月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由8月的55.9點下滑到54.1點,落至半年新低,但已較先前的初值53.6點上修,且也維持在景氣擴張臨界點50點以上。 

Markit表示,數據顯示第三季歐元區仍可呈現健康的季度成長,但幅度會較第二季縮小。歐元區經濟在第二季締造4年來最快成長後,下半年腳步持續放緩。  其中愛爾蘭與西班牙服務業在9月雙雙陷入緊縮狀態,意大利的復甦似乎也已失去力道。另外,德國上月失業率意外降至7.5%,遠優於市場預期。 

全球指數匯總了對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中國和俄羅斯等國的調查數據。 星洲日報/財經‧2010.10.06
SOurce

IMF﹕全球經濟增長步伐將大幅放緩

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簡稱IMF)週三稱﹐本就緩慢的全球經濟增長步伐將大幅放緩﹐並且放緩程度超出預期﹐原因是發達經濟體因主權債務危機持續存在而紛紛削減預算。

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預計仍將名列前茅﹐而歐洲公共債務問題則將繼續拖纍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復甦。

IMF把對明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的預期從之前的2.9%下調至2.3%。IMF表示﹐未來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復甦的疲軟程度可能比預期嚴重。該機構同時對更廣泛的全球經濟可能受到的連帶影響發出了告誡。

IMF在10月份《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表示﹐美國經濟前景黯淡﹐預計失業率將持續居高不下﹐且個人消費將持續疲軟。

IMF在報告中告誡稱﹐決策者針對美國經濟復甦乏力的對策可能產生廣泛的影響﹐美國長期財政狀況的相關擔憂可能引發全球利率上升﹐還可能帶來其他風險。

IMF預計﹐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2.6%﹐2011年將增長2.3%。這一預期較IMF 7月份的預期有大幅調整。7月份IMF預計﹐美國今年GDP將增長3.3%﹐2011年將增長2.9%。

IMF下調亞洲2011年經濟增速預期﹐預計中國為亞洲增長引擎。IMF表示﹐明年中國仍將成為亞洲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同時日本和東南亞國家經濟增速的回落幅度將超出此前預期。

IMF 在其最新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稱﹐2011年亞洲經濟整體增幅可能為6.7%﹐較今年7.9%的增速有所放緩。IMF表示﹐這一預期也略低於今年7月份預測的 6.8%的增幅﹐但若實現6.7%的增長速度﹐亞洲仍將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而亞洲之所以如此快速地增長﹐主要得益於其私營部門從2008-2009 年全球經濟衰退中強勁反彈。

IMF稱﹐從依賴公共部門到依靠私營部門拉動﹐這一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正在亞洲大多數國家順利推進。該組織還表示﹐中國和印度等國的工業產值以及零售額表現非常強勁﹐而這些國家的迅猛增長也相應地為亞洲其他國家的增長提供了動力。

IMF將對日本明年經濟增速的預期從1.8%下調至1.5%﹐並將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中最大的五個國家的經濟增速預期從5.5%下調至5.4%。

IMF預計日本經濟2010年將增長2.8%﹐主要得益於今年早些時候由出口拉動的需求﹐但由於日圓持續升值及美國經濟的降溫開始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日本的經濟增長將放緩。

IMF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稱﹐日本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持續到2011年﹐2011年的增幅將在1.5%。

報告稱﹐日本的經濟前景仍較為脆弱﹐因內需疲軟﹐且財政政策缺乏進一步提振經濟的空間。

報告還稱﹐通貨緊縮可能將持續﹐但嚴重程度將減輕。報告預計﹐日本2010年的消費者價格將下降1.0%﹐2011年將下降0.3%。

IMF稱﹐日本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日圓升值及通貨緊縮壓力。IMF補充稱﹐由於日本公共債務水平較高﹐實行決定性的財政整頓不可避免。

IMF週三預計﹐澳大利亞今年經濟將增長3.0%﹐2011年經濟增速將達到3.5%﹔但IMF警告稱﹐外部不確定性可能會對該國經濟造成衝擊。

IMF在最新發佈的半年度《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指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經濟仍然面臨風險。IMF預計新西蘭今明兩年經濟增速將分別達到3.0%和3.2%。


IMF寫道﹐與中國更緊密的貿易聯繫加強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經濟對美國等傳統貿易夥伴經濟週期性滑坡的抵御能力。

不過﹐IMF警告稱﹐房地產市場價格回調的可能性或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家庭和消費者信心構成衝擊。這兩國的房地產價格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估。


而另一方面﹐IMF將對中國和印度2011年經濟增速的預期分別維持在9.6%和8.4%不變﹐並將韓國2011年增速預期也維持在4.5%。

該組織仍預計201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小幅下降﹐從今年的10.5%降至9.6%。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稱﹐面對脆弱的經濟復甦﹐經濟下行風險仍很高。

但IMF週三上調了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但警告稱﹐整體而言﹐歐洲的經濟復甦仍是緩慢且不平衡的。

IMF 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預計﹐歐元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速分別為1.7%和1.5%。這高於IMF在4月份《世界經濟展望》中作出的1.0%和1.3%的預期﹐ 同時也比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對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分別高出0.1個百分點。

IMF認為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經濟增長前景溫和﹐但表示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的財政和競爭力失衡問題將大大拖纍經濟增長。

IMF還將對英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從1.2%上調至1.7%﹐但將對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2.1%下調至2.0%。

英國首相卡梅倫︰英國經濟已經走出危險區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華社) 2010-10-07 08:20:01
英國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周三表示,英國經濟已經走出"危險區",並強調盡管削減開支是痛苦的,但政府會力求做到公正。  

卡梅倫稱,緊急預算方案已使英國走出危險區,對此,應該感謝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英國得到了世界的支持,保住了自身的信用評級,而這是對英國經濟的信任。  

卡梅倫指出,削減開支可能是困難的,可能會引發失業。並表示政府本周作出的削減高收入人群子女福利的決定證明了削減開支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但他表示,讓那些經濟實力更強的家庭負擔多一些是公平的 
source

2010/10/06

英國各銀行今年將發70億英鎊獎金


倫敦金融區
英國銀行獎金的數額已經恢復到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

英國金融諮詢機構「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 (CEBR)的調查報告說,英國銀行界預計今年將給員工發放總額近70億英鎊的獎金。

CEBR的報告說,銀行界現在的獎金數額已經恢復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但這一數字仍然低於去年的73億英鎊,並遠遠低於獎金高峰期2007年的110億英鎊。
報告指出,由於對年薪15萬英鎊以上收入征收50%所得稅的新法令將於今年開始施行,英國政府將從這筆獎金中分去一大杯羹。

70億英鎊中的38億將分到銀行界員工手裏,其餘的將進入政府財政的腰包。
CEBR的經濟師威廉姆斯說,這種獎金分配方式可能有助於減少公眾對銀行界高額獎金所產生的憤怒之情。 
Source

英國明年或需再向銀行泵水

發佈時間:2010/10/5      記者:美南新聞              
一間智囊機構表示,英國的銀行明年可能需要另一次的救助,而這些英國銀行的借款需求可能達到每月250億英鎊(約3081億港元)。但其後英國財政大臣否認了此類情況出現的可能性。        

獨立新經濟基金會(NEF)智囊機構表示,該機構在審查了英倫銀行的數據後,得出的結論為許多英國銀行似乎面臨嚴重的資金問題。該機構更為此公布了一份名為「Where Did Our Money Go?」的報告。       

借款或達每月3081億         
 英國的銀行中,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萊斯銀行由於在信貸危機中損失慘重被部分國有化,而企業如巴克萊以及匯豐控股則受益於由英倫銀行提供的廉價信貸。        

根據英倫銀行的特別流動性計劃,包括上述銀行在內的英國銀行在2012年1月份前必須償還英倫銀行借出的1850億英鎊紓困資金。在金融危機時期,銀行因投資失利,令其以按揭證券所組成的2870億美元投資變為非流動資產,導致周轉不靈,需英倫銀行救助。        

與此同時,英國銀行還面臨來自新巴塞爾Ⅲ的銀行業規則,該規則要求銀行持有更多的資本,將與2019年1月份前分階段實施。除英國外,瑞士在周一對該國的兩大銀行瑞士信貸以及瑞銀制定了嚴格的新要求。        

對於巴塞爾提出的資本需求,英國以及法國銀行的高層上個月紛紛表示,通過使用企業所得盈利的資金,這些銀行能夠滿足更為嚴格的資本規定。        

當被問及是否知悉NEF對英國銀行作出的報告評價,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不會預期任何的英國銀行需要任何進一步的支持。奧斯本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本人不期望並且未看到任何英國銀行需要額外援助的跡象。奧斯本認為,英國的銀行體系比例如愛爾蘭的銀行體系更為穩定。為了支持愛爾蘭的銀行,愛爾蘭政府已向歐盟提交了500億歐元的紓困金法案申請。       

信貸機構標準普爾於今年8月份表示,部分英國銀行過分依賴於政府擔保或英國央行提供的批發融資。        

市場料政府須援助銀行        
同時,NEF智囊機構亦對分拆金融機構的零售銀行以及投資銀行業務表示支持。目前英國的獨立銀行委員會正在審查分拆零售銀行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可行性。        

蘇皇股價一度下跌1.1%,萊斯銀行股價一度下跌0.7%,巴克萊銀行股價一度跌1.2%,匯豐銀行股價升0.1%,分析員相信,英國政府在來年仍有可能繼續向銀行提供援助。
Source

從羅馬假期走出來的摩托車


《羅馬假日》中騎著Vespa摩托的奧黛麗赫本

  在1953年的羅馬街頭,一個記者,一位公主,駕著一輛輕便的小摩托車悠閒地穿梭在羅馬的街頭巷尾。公主穿了一襲半截式襯衫蓬蓬裙側身坐在后 座,輕輕從後邊雙手環抱著一身英挺灰色西裝的他,在羅馬的每一條大街,每一個弄堂中都留下了她咯咯地歡笑聲。在這部派拉蒙公司拍攝的傳世經典中,我們所能 看到的不單是奧黛麗赫本所飾演的安妮公主的一次離經叛道,也不光是又一次能同時賺人淚與笑的動人情感,甚至也不止是英俊瀟灑的記者格裏高利派克由此與奧黛 麗赫本結下一世的真摯友誼——更深層次的,是義大利式生活模式的一次廣泛而具永久性的傳播——這麼說似乎有些煞風景,但依舊需要揭示清楚的是,《羅馬假 日》(Roman Holiday)能感動影迷多久,義大利的精粹就能傳承多久。

《羅馬假期》中騎著Vespa摩托的奧黛麗赫本

  那麼,在這部電影裏,所謂的義大利生活精髓究竟是什麼呢?是羅馬承載深厚歷史的城市建築,是羅馬人悠閒曬太陽的生活節奏,還是奧黛麗赫本一身身 剪裁適宜的典雅裙裝?其實在資深影迷的眼裏,就算這些加起來,恐怕都抵不上一輛載著格裏高利派克和奧黛麗赫本漫行在大街小巷的摩托車。

  普通人可能不解,須多品幾遍你才明白它的可貴處。奧黛麗赫本的清麗脫俗和格裏高利派克的俊朗倜儻固然般配到叫人心服口服,兩人間必然是無花果的 戀情也定是引人入勝,但真正撓到人心癢的,是那輛象徵著自由的摩托車。駕上它,頓時就拋卻了世俗,拋卻了煩惱,甚至拋卻了軀骸。其妙用就如同嫦娥所偷食西 王母的不死藥一般,就此與這世間的凡夫俗子們劃開界限。抖一抖雙腳,從地面輕靈地起飛升空,直入“只羨鴛鴦不羨仙”的奇妙境界。
  這顆超凡入聖的“靈丹妙藥”就是Vespa,義大利國寶級摩托車品牌,其儒雅的款型也被台灣人稱作“小綿羊”。如今,它的足跡早已幾乎遍佈全世 界的大街小巷。而駕駛它的人,不論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十之八九也必然有個同樣的心結,即無須它要跑得多快多猛,只求它能馱著自己瀟灑起飛。不說像嫦娥奔月 那樣翩翩然,即使能學得格裏高利派克的一半神髓,這輛價格不算便宜的Vespa便已值回票價。

每樣創作品都天生著寫著隱形的條碼,上面清清楚楚地列出創作者的思想背景,邏輯過程以及何方人士。這是一套高深的解碼過程,夠資歷的鑒賞者通過 “望、聞、問、切”,便能跟你分析清楚同是義大利人,為何Romeo Gigli的色彩會如此天花亂墜,而Giorgio Armani卻能在當初喚起大家對大地色系的熱愛。 

  由此理,Vespa也註定只能由這些生性爛漫,恣情不羈的義大利人創造。談起Vespa的歷史,曲折得有趣。在經歷了失敗的二戰後,義大利全國 進入了工業經濟災難性的倒退,原先的航空業的Piaggio公司亦面臨物資短缺和資金困難的窘境。無奈下,Enrico Piaggio,公司創始人Rinaldo Piaggio的兒子毅然決定離開航空領域,轉而設計出一種當前負擔得起的國民交通工具,以解決國內群眾的燃眉之急。Piaggio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被 稱為“Velte”的機車,由設計師Vittorio Belmondo設計的MP5型號,在概念上,始終被大眾認為是日後Vespa之前身。但事實上,兩者還是有著相當差異。Vittorio Belmondo最初設計的機車,前翹雙須,後臀豐滿,簡直活似一個蝸牛——還是馱一個殼的——而它尾部的設計更因太過臃腫,常常容易蹭臟駕駛者的褲腿, 一點都沒有瀟灑可言。若果電影裏的格裏高利派克和奧黛麗赫本是騎著它漫遊羅馬,恐怕一圈下來,赫本的白裙早就沾滿斑斑油漬成了像Alexander McQueen設計的潑墨長裙。設計完成後,那些工人們嬉笑間給了它一個花名“Paperino”,在義大利語中是“唐老鴨”的意思。大老闆Enrico Piaggio看了這奇怪的外形眉頭一皺大為不喜,駁回了設計,並建議他使用更多航空領域派生出的空氣動力學知識。

1960年代,英國Mod青年都愛騎著改裝的Vespa飆車

  其實從設計終旨和外形上來說,現代Vespa真正的雛形須追溯到二戰前美國內布拉斯加州(Nebraska)設計的庫什曼滑板車 (Cushman)。庫什曼呈橄欖綠色,結構設計輕巧精密,最初是作空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的運輸奇兵。打仗時也曾立下奇功,那時納粹為防美國人大舉進軍, 曾戰術破壞了義大利東北部白雲石山脈間(Dolomites)的道路和橋梁,沒想到的是,美國大兵們就這樣駕著它輕巧地繞過這段山澗間的荒路,為納粹軍們 記憶猶新。

  1945年,Piaggio將設計出第一架可升空直升機的義大利工程設計師Corradino D'Ascanio挖角了過來,全權負責Vespa的設計重責。

  Corradino D'Ascanio甚為固執,帶著恃才傲物的驕傲。從第一天接手Vespa起,他就拒絕去碰上一任設計師的成品乃至草圖,一切都須重頭開始。其實,這個穿 著合身西裝,一絲不茍的光頭佬在此之前壓根不會騎摩托車,甚至從沒碰過。從他“門外漢”的角度認為,像騎馬一樣提腿跨上去太不方便了,一點也不符合適合男 女老幼的國民交通工具的標準。在一個週末早晨,他很自然地就決定了Vespa的重要特色——前置把手,車身中空,后座馬達——這種結構方便了人們輕易坐上 去,而不是騎上去。這也不會容易蹭臟姑娘的裙擺,或者是遇到身材短小的人跨不上鞍的尷尬。

  新的設計被命名為MP6,線條流暢,比例精確,且因Corradino D'Ascanio的航空出身,在許多技術上都融入了當時首屈一指的航空科技。老闆Enrico Piaggio一見到就心生歡喜,他邁著輕快步子一屁股就坐了上去,雙手一抬,正好搭在前置的把手上,手腕一轉,發動機“嗡嗡”的轟鳴聲響起,他立即大聲 叫道:“Sembra una vespa!”(這是黃蜂的聲音!)
  1946年4月,Piaggio公司旗下的Vespa摩托車正式向當局提交摩托車設計專利,繼而米蘭博覽會上公開亮相,各地訂單紛至遝來。隨之,Vespa的輝煌就此起飛。

羅蘭巴特曾解析,穿著的服裝不外乎是個人內心的投影。佛說的更徹底,“世間一切有為法,唯心造耳”。而人們對交通工具選擇亦不外如是。性格使然,有 些人生來就狂愛Harley-Davidson這般用生命燃燒的速度,而有些人則更青睞于Vespa、Lambretta之流的不疾不徐,自由自在。 
  Vespa式的價值觀塑造其實與60年代興起的MOD(Modernist)文化分不開關係。60年代的英國,經濟騰飛,工作大把,小時候吃過 苦頭的年輕人方知甜滋味。而因為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他們把不少精力花在娛樂扮靚上,這較之他們的上一輩自由許多。除了標誌性的Fred Perry Polo衫外,Ben Sherman的箭靶T恤、宅身西裝、Rayban墨鏡、Clarks沙漠靴或一雙Dr.Martens之外,一輛輕便的Vespa小綿羊機車也是趕時髦 傢夥們的指定裝備。通常的情況就是,這些年輕人週一至五勤快工作,一到週末就拿出衣櫃中最漂亮的衣服去徹夜狂歡,而因為有了Vespa,他們也不用擔心趕 不上最後一班公車之類的糗事。

  在2004年被翻拍的電影《Alfie》裏,Jude Law所飾演的花花公子Alfie則重新刻畫出了一個現代版MOD的形象——實質上,稱之Dandy或許更為恰當。但可惜,真正意義上的Dandy絕沒可 能趕上Vespa的年代——男主人公Alfie信奉“衣著是一種國際通用的語言”。因此他衣著考究,穿一套Tom Ford時期的Gucci西裝,粉紅色襯衫及Prada皮鞋;噴香水時,甚至也不忘給“下臥鋪”的兄弟來上點兒,足見情趣。但這是個落魄的花花公子,以開 豪華房車為生。在平時,他的交通工具是一部藍白相間的Vespa,載著他,和他各個女朋友,徜徉在曼哈頓的大街小巷。

  此外,Vespa在好萊塢的大小電影中絕不乏身影,無論是《天才瑞普利》、《本傑明巴頓》、《致命譯電》還是《羅馬羅馬》,它均示人以自由瀟灑 的形象。港人歐陽應霽也曾專文講述Vespa,一番讚美後也不忘結尾處自嘲:“根本沒有任何駕駛執照的我,所謂愛車也光是經過汽車陳列師的櫥窗目瞪口呆地 看。”實際上,這何嘗不是義大利生活模式成功傳播的最好證據?英國老牌時裝設計師Paul Smith甚至還三番兩次地為Vespa“換新裝”。而運動品牌Adidas也曾以Vespa為靈感,多次創作了新鞋款。

  這一切雖都是附加價值,但實際上正是這種無形資產才最值錢。可以說,如果沒有《羅馬假日》在1953年的熱映,Vespa恐怕也遠不能推廣至全 球市場,乃至於孕育出自己的品牌精神。實和虛,有形和無形,向來是相輔相成的——正如同Vespa和Harley-Davidson,少了任何一個,馬路 上都會缺了一份精彩。

英財政大臣:全球經濟最大風險來自高負債國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表示對於主權債務的擔憂是全球經濟面臨的最明顯的潛在風險。
綜合媒體10月5日報導,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周二表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大風險來自高負債國家。
奧斯本在保守黨秋季年會的會議上就其雄心勃勃的預算赤字削減計劃進行了辯護并否認此將在長期導致失業率上升。
他稱西班牙主權評級上周遭調降,目前消除債市對英國財政計劃失去信心的風險至關重要。
奧斯本還對其周一提議的削減高薪家庭兒童福利補貼進行了辯護。新舉措的主要內容是將停止向那些父母一方年收入超過4.38萬英鎊的家庭發放兒童福利補貼。此外,政府還將對家庭福利總額設置上限。
但這一舉措引發一些保守黨成員的爭議,因為那些家長中一方有高收入但另一方待在家的家庭可能失去兒童福利,而那些雙親收入均達中等水平的家庭卻仍可以獲得兒童福利補貼。
奧斯本承認此并非在當前環境中適合推行的政策,但能為財政節省10億英鎊支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是一個優先權問題,”他稱,“我認為這是一個公平的措施。”削減高收入者福利的其他途徑是一個復雜及“需要用很多新辦法來測試的系統。”
對削減財政支出進行回顧將能減少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
(朱啟紅 編譯)
Source

留學英國方鴻漸式生存 高消費是為了混圈子

据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未來前途一概不想,工作掙錢絲毫不愁,全仰仗老爸老媽鋪路開道。
“到了歐洲,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倫敦、巴黎、柏林;隨便听几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第四年春天,他看銀行里只剩四百多鎊,就計划夏天回國。”60多年前出版的錢鐘書小說《圍城》中這樣描述方鴻漸的留學生涯。
但相比近日的部分中國留學生,方鴻漸一定會自慚形穢。
近 日,記者在倫敦各處探訪,向留學生、校方、老師、家長等了解實情,部分事實令人跌破眼鏡:四天四夜沉迷賭場吃喝拉撒賭盡3万英鎊一年學費生活費;2万英鎊 買輛保時捷開開,1000英鎊買條小狗養養,當季GUCCI包包一個不落,卡拉OK搖頭丸樣樣不少;整天打网游泡酒吧,上館子吃香喝辣,忙簽証周游列國; 考試不過有補考,再考不過自己做張文憑還分文不花;向父母“漫天要价”,不給就以“回國”相要挾;未來前途一概不想,工作掙錢絲毫不愁,全仰仗老爸老媽鋪 路開道。
英國海外留學生協會(UK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ffairs)的數据顯示,2008年至2009年在英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國留學生47035人,名列英國海外留學生人數榜首,占比15%。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力洪則告訴記者:“2009年在英國的各類學生學者總數超過10万人。”
光怪陸离的生活
已經有多年媒体工作經驗、現正在西敏寺大學研讀新聞學碩士的安琪拉對她的中國同學們頗有微辭,她告訴記者,她的同學基本上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家境好一點的,興趣就在購物;家境一般的就是混文憑,對學業沒有要求,上課時用教室里配置先進的電腦設備用QQ聊天;作業剽竊抄襲、逃課等情況也相當嚴重。經常是一個宿舍派一個代表去上課,如果遇到老師點名就發手机短信叫其他人立刻赶去。”
在安琪拉眼里,大多數人基本不思進取,以少學少花工夫蒙混過關為“原則”。他們都不會主動去接触英國社會和文化,整天在中國圈子里,就是把整套的中國生活方式搬了過來,去中國城買東西、吃中餐,在宿舍里煲湯、在電腦上看中國電視和連續劇,不僅如此,回國頻率也非常高,一有假就往國內飛。
“他們這些人干啥都覺得累,由家里安排的實習,有的去了一天就放棄了。”安琪拉認為,有些留學生的表現,拖累了整個中國留學生的聲譽。
當 記者問到英國大學的老師對中國學生的表現如何看,是不是有不滿時,安琪拉表示不會,因為英國的大學特別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非常松散的,“中國學生在 課堂上非常安靜,不參与討論,也不會爭辯,經常是沉默,然后按時交作業,不給老師添麻煩,老師當然會覺中國學生很乖巧。”
剛剛從倫敦大學皇家哈洛維電腦工程系本科畢業的李丹妮向記者介紹說,一般中國留學生比例比較高的學科都集中在管理等課程,像生物醫學、心理學、電腦工程等中國人很少,因為很難讀。英國大學要畢業不容易,但中國學生通過轉學、轉專業等方式,一般最后總能過關。
關 于留學生們平時都忙些什么,流行些什么的問題,李丹妮分析道:“他們也是分類扎堆,基本上從英國高中升入大學的一群人,家里都比較富有,喜歡買個名牌啥 的;從國內直接來英國上大學的或者在國內已經上了兩年大學的“二加二”學生,可能适應相對比較難,讀書之外,也就是看看碟,串串門,吃吃飯,唱唱卡拉 OK;還有就是來研讀一年碩士課程的人主要是流行旅游,一有假期就去歐洲各地轉。”
分別在倫敦學院大學讀電子工程和倫敦大學女王學院讀建筑材料的吳姓姐弟,在英國已經五六年,做石材生意發家致富的父親,給了他們丰厚的經濟支 持,每年除了學費、住宿費,每人還有5万英鎊的零用錢,相當于英國銀行中層經理的年薪。姐姐開一輛寶馬7 系列跑車,弟弟則是一輛保時捷卡宴吉普。在与他倆接触的2天時間里,消費名牌包袋、服飾等的金額數就不會低于1万英鎊。飯桌上談論的也是某某品牌的手表多 少錢,某某人最近買了一個鑽石手机多少錢,什么牌子又出了什么新品等等。當記者問到用父母的錢如此消費心里會怎么想時,姐姐說:“現在我們花父母的錢,將 來他們花我們的錢,一樣的,將來他們只要需要,銀行賬一划就過去了。”
弟弟剛來倫敦的時候,經常去賭場,半年里輸掉80万元人民幣。現在已進入大 三的他,還會偶爾去那里“報到”一下。“我們還不算花得多的,我圈子里的朋友還有一天就花2万英鎊的。”這位弟弟的所謂朋友其實就是他的同學, “我的朋友中一半是根本不讀書的。高中畢業時,他們會自己做一個大學錄取書給家里報信,其實根本沒有在讀書,然后還會做畢業証書哄騙家人。現在這個年代, 用電腦什么做不了?”

部分學生生活奢侈
根据盛傳的留學生的一些問題表現,記者特意向帝國理工大學、倫敦學院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金斯敦大學等几所中國學生相對比較多的高校發出問卷。其中,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金斯敦大學答复稱,他們對中國學生中存在的賭博、吸毒、奢侈消費等問題并無察覺。
記 者隨即又采訪了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中國政策研究所研究員盧宜宜博士。她表示對中國學生的課外表現并不了解,而從課堂表現來說,也要看具体情況。她發現那些從 國內名牌高校出來讀“二加二”課程的學生,普遍比較用功,學術能力也強,而那些從高中就在英國學習的家境富有的學生奢侈消費、休閑享樂的問題比較多,雖然 這些學生她沒有直接接触到,但是平時在一些中國人聚會的場合會听到比較多的議論,“這說明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她就听說過有學生花1000英鎊買名貴的 狗之類的事情。
她表示,課堂上“中國學生中大約有10%~20%的人比較差,需要補考”。
家長:高消費是為了混圈子
文中前面寫到的那對姐弟的父親吳先生,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他自己曾經是吃過不少苦的人,16歲就出門闖蕩,在青海8年,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几十年,如今身家“成万上億”,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后富裕起來的私營企業家的代表人物。
“ 我不限制我的孩子花錢,也不要他們去打工,因為現在這個社會最重要的是圈子,那些去打工的孩子一定是家境一般的,我要我的孩子和社會有權有勢有錢人的孩子 在一起。”很顯然,他一年給兩個孩子各5万英鎊的零用錢,就是讓他們能夠過上“高尚”人士的生活,進入“上流”社會的圈子。“他們就是喜歡買名牌,他們不 亂花錢,還是懂得有節制的。”吳老板這樣評价他的兩個孩子。
吳老板在兩個孩子在英國讀書的五六年時間里,每年都會親自到英國考察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情況。“我總是請他們的同學吃飯,在他們的交談話題中了解他們都在干些什么。我知道在倫敦讀書的孩子的各种問題比較嚴重。我曾經到他們小孩子玩老虎机的地方去看,啊呀,一排老虎机,全是我們中國的孩子,真是不得了。這次我在卡西努(賭場)還碰到一個拖著行李箱,一下飛机就來賭的學生,四天四夜吃喝拉撒在賭場內,把國內帶來交學費和一年生活費的3万英鎊全部賭光了,最后還是我請他吃了一碗面。”
在 倫敦已經“陪讀”兩年的李女士,在采訪中對記者流露了她矛盾的心態。她說她一方面一直提醒還在高中的女儿不要刻意追求名牌,因為她不想女儿成為一個貪慕虛 榮的人;一方面日常生活中又充滿了高檔消費品。“我實際上就是要提供給她世界上一切我有能力負擔的最好的東西。我要讓她享受到我們以前沒有享受過的,包括 教育在內。這個時代,提供了這樣的机會和可能。”
資料來源

英國9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2.8 優於預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10-05 17:50:02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英國9月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2.8,而8月為51.3,好于市場預期,但公共支出削減舉措的不確定性令服務業前景黯淡。
綜合媒體10月5日報導,英國占據重要地位的服務業部門9月擴張速度超出8月,但前景黯淡,因英國公共部門支出削減舉措的不確定性繼續令新服務行業前景承壓。
金融信息調查機構Markit與英國皇家采購與供應學會(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Purchasing & Supply)公布稱,英國9月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上升至52.8,而8月為51.3。
該數據好于此前市場預期,經濟學家此前平均預期為,英國9月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微幅下降至51.2。
該指標讀數高于50,則表明服務業部門處于擴張狀態,低于50則表明處于收縮狀態。
該調查顯示,在新訂單增幅放緩的同時,服務業輸入價格壓力不斷加重,因服務提供商無法完全將增加的成本轉嫁至商品定價中。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稱,英國商業活動9月擴張速度超出8月,但有更多信號顯示,這不代表服務業復甦的開始,相反商業擴張速度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保持低迷。
Chris Williamson還稱,該調查顯示,英國服務業新崗位輸入狀況與2010年剩余時間的前景均受到以下因素困擾,如市場擔憂國內經濟復甦將失去動力、政府此前所簽合同的取消、進一步削減公共支出、以及10月政府支出全面審查前景的不確定性。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