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5

英國10月房價止跌回升

中央社 (2010-11-04 23:10)

專營黃金,白金,K金,金條高價回收現金交易,讓你賣的安心,賣在高價。

(中央社台北2010年11月4日電)英國10月房價攀升,彌補上個月所創歷史最深跌幅將近一半,英國政府正準備二次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削減開支計畫。

根據駿懋銀行集團(Lloyds Banking Group Plc)旗下抵押貸款銀行─哈利法克斯銀行(Halifax)今天透過電郵發布的聲明,10月英國平均房價攀升1.8%,至16萬4919英鎊(26萬 6000美元),相較9月房價下跌3.7%。若與去年同期相較,英國10月房價維持不變。

這項數據顯示英國經濟復甦的情況算是喜憂參半,儘管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擴張比經濟家預估多1倍,9月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卻攀抵8個月以來新高,零售銷售也意外下滑。

哈利法克斯銀行經濟家艾里斯(Martin Ellis)在聲明中表示:「最近幾個月待售屋數增加,加上需求衰退,對房價施加不少下調壓力。」然而,「長時間看來我們不認為房價會再劇烈下滑」。

截至10月底為止的3個月英國平均房價,和5至7月相比下跌1.2%。哈利法克斯銀行表示「最近幾個月房價成長的基本速度已轉趨中度負向」。

英國房價滑落,主要在於更多房屋待售,加上買家慾望被政府預算緊縮影響所致。英國的減支計畫將使50萬個公共部門職缺消失。(譯者:中央社尹俊傑)
SOURCE

QE2政策:美國再印6千億美鈔救經濟

狂印6千億美鈔救經濟 美推二次量化寬鬆政策 將購長期國債刺激投資消費 新興市場股市聞聲上漲 亞幣全揚 聯準會認無通膨之虞

    * 2010-11-05
    * 中國時報
    * 【蔡鵑如╱綜合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聯準會)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召開的兩天貨幣決策例行會議三日結束,聯準會並宣布實施第二輪量化寬鬆(QE2)政策,金額達六千億美元,以期降低長期利率,推高長期公債價格,並刺激投資與消費,達到提振美國經濟成長的目標。

     消息傳出,全球股市紛紛上漲;市場認為資金寬鬆,股市可受惠,因此聞聲上漲。周四美股開盤大漲二○一點,上漲幅度超過一.八%,歐洲英、法、德等主要股市也上漲一.五到二%左右,亞股亦收紅。但對正力抗貨幣升值壓力的各國央行而言,QE2會讓美元走弱,熱錢更多,加重各國貨幣升值壓力。台幣昨日在盤中即升值四.一角,央行尾盤干預使升值幅度縮小到六分,其它亞幣也以升值回應。

     聯準會將擴大「公開市場帳戶」(SOMA)持有的資產組合規模,由FOMC授權紐約聯邦準備銀行「公開市場交易台」(Open Market Trading Desk),在未來八個月購入六千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平均每月收購七五○億美元。

     FOMC並將委派公開市場交易台,把到期抵押貸款債券的本金再加碼投資,收購兩千五百至三千億的美元國債。換言之,這一波QE2的操作總金額將達八千五百至九千億美元。

     不過就規模而言,QE2購入的資產仍少於去年一月至今年三月實施之第一波量化寬鬆的一.七兆美元水準,市場原先預估QE2金額為五千億美元。

     FOMC在決策例會後發表的聲明中表示,聯準會將「持續評估購買國債的步調與資產收購方案的規模,同時將調整方案內容,以因應促進就業與價格穩定的需求。」而聯準會也將「繼續關注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發展,並在必要時動用其政策工具,以支撐經濟復甦」。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四日在《華盛頓郵報》言論版撰文指出,此一手段過去曾緩解金融危機,目前看起來仍將見效。

     有專家示警說,QE2恐將引發通貨膨脹。但聯準會認為,美國當前並無通膨之虞,反倒有通貨緊縮之憂,因為經濟體閒置產能過多,失業率高達九.六%外,房市空屋超過一千四百萬戶,製造業有二八%產能未善加利用。

     FOMC中唯一投票反對第二波量化寬鬆政策的成員、堪薩斯聯邦準備銀行總裁霍尼格曾指出,聯準會此舉是「與惡魔討價還價」。不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倒是盛讚聯準會的決定十分「果敢」,並稱此舉史上前所未見。

**********************************

Q:量化寬鬆對他國影響?

A:美國聯準會釋金,市場充斥低利的美元,追求報酬的資金會流向各種可以炒作的標的物,造成物價、房價大漲,「吹」生資產泡沫。

貨幣大戰也可能愈演愈烈,預期未來一年內美元將繼續走弱,部分新興國家的央行早已展開干預匯市措施,未來捍衛匯率將會更辛苦。

資產泡沫加上弱勢美元,使亞洲國家面臨物價跟匯率兩難取捨,貨幣升值可減緩通膨壓力,但會損及出口競爭力;不升值,又難以抵擋通膨壓力。

Q:可能導致的結果?

A:美國啟動第二波寬鬆量化政策,弱勢美元的走向會更明顯,造成更多熱錢湧入亞洲、拉丁美洲等新興國家,這些國家將面臨匯率波動、通膨壓力和資產泡沫等三大課題。

Q:對台灣的影響為何?

A:熱錢也湧入台灣,造成新台幣匯率大升(但央行積極阻升)、房價、股市大漲等後遺症。但學者認為,台灣的資產市場應不致全面泡沫化,但會呈「M型化發展」,精華區土地與商業辦公大樓會大漲,但只有有錢人和大企業才有能力進駐,市井小民無法在精華區從事經濟活動。

資料來源:中研院院士管中閔、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政大金融系教授朱浩民、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聯合報【2010/11/05 經濟日報】
SOURCE

英國的艱難選擇:緊縮還是寬鬆

2010年10月25日 13:18     
轉寄給朋友
列印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嚴婷

“緊縮”還是“寬鬆”?這是個問題。面臨危機後疲弱的經濟復甦勢頭,英國的財政政策果斷選擇前者,而貨幣政策制定者們卻仍然猶豫不決。

本周二即將公佈的英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GDP)初步數據或將這一頽勢顯露無遺。經濟學家預期中值顯示,第三季度英國經濟增速將從第二季度的1.2%降為0.4%。分析人士認為,即將公佈的第三季度GDP數據或許將促使英國央行在今後幾個月中進一步採取量化寬鬆。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上周公佈了今後四年政府削減810億英鎊(約合1280億美元)的財政預算細節。但與此同時,英國央行同一天公佈的會議紀要卻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內部仍然對今後貨幣政策持三種不同意見。

財政“減赤”果斷激進

“今天是英國從懸崖邊往後退一步的日子。”奧斯本當天表示。

這項高達810億英鎊的削減計劃包括將在今後四年(2011/12~2014/15)中削減多個政府部門的開支,減少70億英鎊的各項福利。奧斯本還確認,到2015年底將有49萬個工作崗位消失。這意味着英國全國將近1/10的公務員可能失業,這也是英國自二戰以來最為嚴重的裁員行動。

大幅削減政府支出是為了減少英國政府目前已高達1550億英鎊的財政赤字。這項頗為激進的“減赤”計劃盡管果斷,卻也艱難。英國政府下了巨大“ 賭注”,這項政策背後的假設是:公共部門“勒緊褲腰帶”能夠將借貸成本保持較低從而振興私人部門,而不會削弱英國本已遲緩的經濟復甦步伐。

這次的“賭注”也標志著英國成為全球經濟復甦依然脆弱時採取緊縮財政政策的“實驗室”。經濟學家已經就政府在抗擊經濟衰退過程中的適宜角色而爭論了半個多世紀,如今,繼承了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理論的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他的經濟顧問們,相信政府財政赤字有必要在經濟低谷時取代私人部門需求,盡管承認有必要在長期內削減赤字。美國一直在敦促歐洲國家不要過於激進地削減支出,擔心這會將全球經濟再次拖入衰退。

但在歐洲,從愛爾蘭、希臘一直到德國與法國,“緊縮”已成為歐洲標誌性口號。

貨幣政策走在“三岔路口”

與果斷的財政政策相比,英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要“糾結”得多。在經濟增速放緩與通脹居高不下的矛盾信號中,是否要進一步對經濟注入更多流動性?英格蘭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10月20日公佈的本月議息會議紀要明確顯示,央行官員如今“兵分三路”。

一些MPC委員擔心政府當天公佈的大幅“減赤”計劃會將英國經濟拖入衰退,他們主張央行應重啓量化寬鬆政策,即重購國債以降低長期利率,從而刺激經濟增長。

另一些委員則更擔心通脹——高達3.1%的通脹率自去年12月以來便居高不下,並遠遠高出英格蘭銀行2%的目標水平。他們認為,在通脹率處在相對高位時重啓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對英格蘭銀行造成政策可信度的問題,因為央行的主要職責之一便是維持物價穩定。

第三種觀點就是“按兵不動”,這也是大部分猶豫不決的委員的暫時決定。

這是自2008年8月以來英國央行第一次出現如此“三岔路口”的局面。英國的處境與美國截然相反。面臨高失業率與低通脹的美聯儲預計將在下個月初的議息會議上宣佈採取進一步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美國經濟。與此同時,歐洲央行開始考慮退出一部分支持銀行業的非常規性政策。
SOURCE

英國可能將暫緩調整貨幣政策

資料來源及時間: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99年11月2日

英國貨幣政策委員會將於11月3日召開決定英國經濟方向的重要會議,而最新的經濟成長數據將使貨幣政策委員會可能暫緩調整貨幣政策。

英國第3季因建築業強勢成長GDP成長高於先前預期一倍至0.8%,但若不包括公共服務業,英國經濟僅成長0.55%,不是特別高。

JPMorgan經濟學家Malcolm Barr表示,因官方數據並無明確顯示第3季經濟成長有減緩的趨勢,貨幣政策委員會可能將維持現有政策。

另經濟學家也表示,先前的資產購買計畫執行非常成功,可能不需要新一輪的資產購置。Citi的Michael Saunders表示,第一輪資產購置計畫目標是達成每年Nominal GDP成長5%,但目前Nominal GDP成長已超過6%、英國通貨膨脹遠超2%的目標、第3季企業獲利轉投資也創造30萬新工作機會。

市場上萎縮的現金供應量似乎暗示需要新一輪的資產購置計畫以刺激經濟,但Saunders表示,現金供應量主要是因退休金及保險公司萎縮造成,但若去除這兩項因素,廣義貨幣成長率與1990年代上一次經濟衰退恢復後的3%相差不遠。

英國人力和發展學會(Chartered Institute of Personnel and Development)首席經濟顧問John Philpott表示,第3季強勁的經濟成長數據並非是好事,因貨幣政策委員會將可能暫緩提出刺激經濟的必要措施。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