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6

Figures show 20% increase in net migration to UK

Rise fuelled by growing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data from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reveals
  • guardian.co.uk,
  • Article history
    Birmingham University, which Stonewall’s guide scores highly for LGBT students
     

    The rise in net migration to Britain has been fuell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eople coming to study in the UK. Photograph: 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Net migration to Britain rose by 20% to 196,000 last year, fuelled by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coming to the UK to study and a 13% fall in the number of Britons leaving to live abroad.

    The net migration figures, published by the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reveal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coming to live in Britain compared with those moving abroad increased by 33,000 from the 2008 total of 163,000.

    The increase will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coalition ministers to introduce a permanent cap on immigration that brings net migration numbers down to their stated aim of "tens of thousands a year rather than hundreds of thousands".

    "These figures show that Labour's immigration legacy is even worse than anyone feared," the immigration minister, Damian Green said.

    "The task facing the new government is to bear down on all routes of immigration. We can now see how necessary our proposed limit on economic immigration is.

    "This will be accompanied by action on other routes of im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We will be unveiling these over the coming months."

    The annual statistics also show a further fall in the number of asylum seekers coming to Britain – down from 25,930 in 2008 to 24,485.

    The number of people removed voluntarily or forcibly deported also fell, down 1% compared with 2008.

    The ONS figures highlight one legacy from the surge of immigration in the mid-2000s, with the proportion of new babies born to mothers born outside the UK reaching a record high of 24.7%.

    Pakistan, Poland and India top the list for mothers countries' of origin. Newham, in east London, h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such births – more than 75%.

    The quarterly immigration and asylum figures for the 12 months to June show sharp falls in the number people coming to work in Britain under the points-based immigration system.

    The number of tier one and tier two highly-skilled and skilled visas issued fell from 107,125 to 94,550 during the period. The number of temporary employment visas fell by 17% to 66,495.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Poles and other eastern Europeans coming to work in Britain between April and June this year stood at 28,645 – about the same level as last year but half the number of arrivals in 2008.

    But while the number of people coming to work in Britain has continued to fall amid the economic downturn, the rise in the number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2009 has continued into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2010.

    The data shows that 362,015 tier four student visas under the points-based system were issued in the 12 months to June 2010 – a rise of 35% on the previous year.

    A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Britons going to live abroad for 12 months or more has moderated the increase in the net migration figure.

    The ONS estimates that the number of people going to live overseas fell from a peak of 427,000 in 2008 to 371,000 in 2009.

    Separate Home Office figures show that the decline in new asylum applications to Britain has also continued this year, with a 29% fall between April and June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2009.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is was accounted for by a decline in applications from Zimbabwe.

    A total of 6,100 failed asylum seekers and illegal entrants were held in immigration detention centres last year, including 115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8.

    The latest snapshot figures show that only five children were being held in detention under immigration powers on 30 June.

    The coalition has pledged to end the detention of children for immigration purposes.
    Source

IFS:英國大砍預算支出,窮人受害最深

  • 2010-08-25 14:57
  • 時報資訊
  • 【時報-記者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
 IFS財政研究所周三發表最新報告指出,英國聯合政府於6月提出的預算案,將使該國低收入戶首當其衝,受害最深,直接反駁英國財政部長歐斯朋表示這是個先進計畫的主張。  IFS的報告和英國聯合政府唱反調,將使英國政府更難為其刪減25~40%支出的計畫取得大眾支持。各工會表示,這項計畫將使數十萬計的工作消失。IFS主張,低收入勞動人口將是這個預算案最大的受害者,而這點將使該預算不易贏得民心。

IFS表示,一旦實施該預算支出刪減計畫,低收入勞動人口家戶將蒙受最大的損失,因為一部份來自於稅制和福利的收入出現變化。損失最少則是中高收入無子女勞動人口家戶。
歐斯朋6月提出相當嚴苛的預算案,誓在5年內藉由大砍支出及增加稅收,將11%的預算赤字降低到幾近零的水準。歐斯朋主張這個計畫是先進的,並提出分析報告指出,該計畫對富人的影響將遠高於對窮人的影響。
Source

中國離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

2010-08-25 《環球》雜志
中國離發達國家的差距有多大

《環球》雜志記者/陳昕曄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在GDP排名上逐年超過發達國家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升至世界第三。今年8月16日,據日本政府 公布的數據,日本二季度GDP僅環比增長0.1%,為1.288萬億美元,而中國二季度GDP則報1.337萬億美元,已經明顯超過日本。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桂冠,金融危機中率先複蘇的高增長,再加上北京、上海、廣州等現代大都市的繁華景象,使一些人產生了一種錯覺:中國已經不再是發展中國家了。然而更多的數據,更明顯的事實表明: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中國與發達國家仍然有很大差距。

什麼是發達國家?國際上通行的判斷標准並非總量而是人均,1995的標准是人均GDP8000美元,2005年則提高為1萬美元。目前,被認定為發達國家 的共有40多個國家。其他150多個國家,統稱為發展中國家;其中人均GDP不到765美元的49個國家,又被聯合國稱為“最不發達國家”。

中國人對GDP有著特殊的情結,因為GDP總量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總體經濟實力。而強國,則是中國人一百多年來的夢想。曾任經合組織經濟部主任的麥迪森,出 版過《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一書,對于中國長期以來的GDP有一個估算。為了盡量減少匯率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統計真實的經濟規模的影響,採取了購買力平價 的計算方式,並創造出“1990年國際元”作為衡量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的單位。

按照麥迪森的測算,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相當出色。從1700年到1820年,中國的GDP排名世界第一。1820年中國的 GDP占世界GDP的28.7%,大大高于英國GDP所占5.2%和日本GDP所占3.1%的份額;另據美國史學家保羅‧甘迺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提 供的數字,1830年中國制造業產量占世界制造業生產量的29.8%,略低于整個歐洲所占34.2%,但大大高于英國和日本分別所占9.5%和2.8%的 份額。

但中國的人均GDP並不占優勢。根據另一位研究中國古代GDP的先驅貝洛赫的研究成果,1840年中國的人均GDP下降到206美元,同期英國為447美 元,法國為310美元,日本為l78美元。麥迪森的估算要樂觀得多,按1990年美元不變價格計算,中國人均GDP在公元元年到l000年為450美 元,1300年到1820年為600美元。

麥迪森給出的數字表明,1880年中國和美國占世界GDP總量的份額是相同的,均為14%,自此之後,中國占世界GDP總量的份額一路下滑,1913年中 國為8.9%,美國為19.1%;1950年,中國4.5%,美國21.2%;1973年中國4.6%,美國22%。一升一降,其間原因首推清朝的盲目自 大,士大夫的虛驕與守舊,以天朝大國自居,卻不見西方世界已經進行了工業革命,紛紛崛起的變局。先有妄自尊大,不思變革,後有列強侵略、內戰連年,于是中 國一再錯失發展機遇。

中國經濟現代化曾經錯失三次歷史性機遇,第一次是1793年錯失第一次工業革命擴散的機遇;第二次是1842年至1860年錯失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步的機 遇;第三次機遇,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是世界經濟高速增長的“黃金時期”,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技術轉移時期。這次機遇的錯失,使中國與 日本的經濟差距明顯拉大。

以1978年改革開放為新的起點,中國開始了工業化、現代化的新進程。以2001年加入WTO為標志,中國抓住了全球化的機遇,加入全球產業鏈,成為“世 界工廠”,為世界提供了廉價豐富的產品;同時,也解決了大量農村人口的就業,提高了民眾生活水平,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然而,如果說GDP總量反映了一國或 是一個區域的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那麼從總量上看,中國的經濟實力的確已經有很大的進步;而人均GDP則反映了一國或是一個區域的富裕程度,那麼我們可以 清楚地看到中國民眾依然很不富裕。

中國目前的人均GDP是多少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4月發布的2009年世界各國人均GDP數據,2009年中國的人均GDP為 3677.86美元,排名第97位,美國為46380.91美元,德國是40874.64美元,日本為39731.04美元。按此計算,中國的人均GDP 是美國的8%,德國的9%,日本的9.2%。

按照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說法:中國還有1.5億人達不到聯合國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標准,這就是中國的現實。後面的因素更准確地反映了中國的現實,也就是中國 是一個人均GDP排名落後,還有大量的貧困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即使按照中國人收入1300元人民幣的貧困標准線,還有4000多萬人沒有脫貧,這都是中國 的現實。

這一現實的背後也有一系列數據:

從經濟發展布局看,結構性問題突出。產業結構不平衡,中國在第一、二產業集中了過多的勞動力資源,城鄉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不平衡,2008年中國基尼系數為0.415,高于法國、瑞士、美國,也高于羅馬尼亞、印度和馬來西亞等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從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看,中國公共福利事業仍有待發展和完善,公共教育投入嚴重不足,社會保障任務艱巨,2008年城鎮登記失業人口達886萬人,超過澳州人口的1/3;

從貿易結構看,中國仍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低端,出口中消耗資源和人力的貨物貿易比重大,技術和知識含量高的服務貿易比重小。據世界銀行統計,2003年農 業、工業和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美國分別為2%、23%和75%,日本分別為1%、31%和68%,德國分別為1%、30%和69%。由于農業所 占比重已經很少,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逐漸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國內主要從事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服務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發達國家單位產值能 耗僅相當于20世紀70年代的50%左右,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依靠知識和技術。

數據或許很抽象,但是如果你離開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到中國西部、中國的農村去看一看;如果,你再到美國或者日本的農村去比較一下,一定可以發 現其差距所在。在2005年,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指出,2002年中國綜合經濟現代化指數在世界108個國家中排在第69位。如果把人均GDP和經 濟結構的綜合年代差理解為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與其他國家的年代差距,那麼,2002年,中國經濟現代化水平相當于1858年的英國、1892年的美國、 1957年的日本和1976年的韓國經濟現代化水平。

30年改革開放,中國開始了強國之路,然而還有另一條更為長遠的路,就是富民。回首百年前的歷史,中國的GDP也曾世界第一,但卻在“老子天下第一”的虛 驕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今天的世界又一次在變革之中,經濟危機使各國在遭遇困境的同時,也在謀求變革,尋求新能源、新生物技術、新IT技術的 突破,改革福利體系,世界的新的政經格局正在形成之中;而中國也在面臨新的改革關頭,改變經濟增長方式至關重要。在此時,中國民眾與政府更需要清醒地定位 自身,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道路仍然很長。
Source

經濟恐陷雙重衰退 英鎊貶至1個月新低

(倫敦25日訊)英國央行(BoE)官員馬汀週二警告,英國經濟很可能陷入雙重衰退,而央行發布的今年及明年經濟成長預估,或許過度樂觀。
新加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馬汀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指出,英國經濟面臨再度衰退的“實質風險”。
根據央行最新預測,未來4季英國經濟萎縮的機率大增,或將出現新一波金融危機。
消息傳出后,週二英鎊應聲下貶至1.5373美元(約4.84令吉),創7月23日來最低水準。
美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伊凡斯也指出,過去數月經濟訊息顯示,美經濟陷入“雙重衰退”風險增高。但他不預期雙重衰退會真正發生。
英國《獨立報》報導,馬汀的發言讓通膨上升疑慮降溫,並暗示利率維持在目前空前新低水準的時間還會更長,使得週二英國公債殖利率收在2.884%,為史上最低紀錄。
馬汀指出,英國經濟未來可能面臨危險,包括失業率再度攀升、房價下滑以及新一波銀行體系危機,這可以是主權債信危機,或是民間新一波流動性危機。
Source

歐洲英國 恐陷二次衰退

歐洲英國 恐陷二次衰退

  • 2010-08-25
  • 工商時報
  • 【記者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利茲(Joseph E.Stiglitz)周二表示,歐洲政府為減輕預算赤字,拚命勒緊褲腰帶縮減支出,卻有將歐洲經濟推向二次衰退之虞。而英國央行決策官員威爾 (Martin Weale)也示警英國恐再度陷入衰退,衝擊英鎊兌美元匯率周二跌至1個月新低。
     史蒂格利茲周二接受都柏林的愛爾蘭電台(RTE Radio)訪問時指出,「胡亂刪減高報酬投資,只會使削減赤字計畫坐實愚蠢的批評。」
     希臘債務風暴重創歐元區投資信心,迫使歐元區政府加緊減赤字腳步,以期將赤字佔GDP比重砍到歐盟所設的3%以下。
     但史蒂格利茲表示,正因多數歐洲國家只關注3%這個不切實際且僅著眼片面資產負債表的人為數字,歐洲才會籠罩在二次衰退威脅。
     歐洲服務業及製造業8月的擴張幅度不如分析師預期,而德國投資信心也降到16個月低點。信評機構穆迪周一曾指出,歐元區經濟「明顯曝露於下行風險。」
     此外,據英國泰晤士報周二報導,接受該報專訪的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威爾警告,英國面臨「顯著的」二次衰退風險,排除這種可能性實非明智之舉。
     威爾也同時提到,英國央行對於英國的經濟展望過於樂觀。央行曾預估2011年和2012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8%和3.2%。
     威爾在訪問中指出,威脅英國經濟前景的因素包括節節攀高的失業率、房價持續走跌及新一波的金融危機。
     威爾發出的警訊衝擊匯市,英鎊兌美元匯率周二盤中挫低近1%至1英鎊兌1.5373美元,來到7月下旬以來的新低點。
     市場交易員表示,歐洲股市走弱反映出投資人風險趨避意識增強,連帶將英鎊視為高風險貨幣,因此英鎊賣壓日趨沉重。
     一般預料目前處於歷史低檔的0.5%基本利率,英國央行會維持到2011年,央行也宣稱如有必要隨時準備擴大提振經濟措施。
Source

 

復甦卡住 G7央行總裁頭痛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辦的年度夏季研討會,訂26日起在懷俄明州的度假勝地傑克森洞(Jackson Hole)召開,掌管世界七大工業國的央行首腦都將出席,但今年他們恐怕無心瀏覽當地的美麗山景。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經濟師曾德納說:「不只是美國經濟在6月開始陷入停滯,而是全球經濟都在這個夏天遇到瓶頸。」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27日將發表演說,很可能再次表達他對美國經濟復甦的疑慮,但恐怕無法明確承諾聯準會將加速印出更多鈔票,推出更高劑量的「量化寬鬆」刺激經濟。
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則面對雙頭馬車的歐元區經濟。一方面,德國強勁的出口表現使這個歐元區最大經濟體仍在加速成長;但另一方面,其他國家的貧弱不振,使特里謝必須考慮再無限供應低利資金,幫助銀行擴大放貸。
日本與英國央行也都面臨利率降無可降,而刺激性貨幣政策愈來愈沒有成效的困境。日銀的白川方明與英格蘭銀行的金恩,也都面對國內政府採取緊縮財政、力倡節約的壓力。
本屆傑克森洞年會的氣氛與去年截然不同。當時,與會央行樂觀慶賀「急救成功」,認為經濟已經脫離險境,正慢慢走上康復之路。去年的討論焦點集中在該如何逐步拔除病患的維生系統,讓央行對經濟的刺激作法有序「退場」。
現在,26日到28日的會議恐怕沒有多少人會再談「退場機制」,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進場機制」。全球經濟復甦正再次進入脆弱的不確定時期,失業比起去年 毫無改善,美國房市則可能又將經濟拉進「二次衰退」的坑洞。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伊凡斯24日說,美國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已經增加。
傑克森洞會議的用意是利用暑假時節,讓各國央行總裁能在山間美景中,輕鬆愉快地進行腦力激盪。但近幾年來,這場會議的度假氣氛愈來愈淡,常常遇上經濟問題的爆發轉折點。
2007年,傑克森洞會議討論美國房市出現的問題,隨後便是信用緊縮危機的開始,次年3月貝爾斯登公司不支倒地。2008年的傑克森洞會議結束後,就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閉。
【2010/08/26 經濟日報】

Source

《金融時報》政府須更聰明,而非更大

  • 2010-08-26 01:53
  • 工商時報
  • 陳穎柔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助理署長暨亞太區域局局長齊柏(Ajay Chhibber)日前投書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次全球金融危機已讓政府以大型振興經濟方案與徹底整頓監管體系來擴大其角色,但這是暫時的,我們現在需要 的是一個更聰明、更積極的政府,不必然是一個更大的政府。

在這次危機發生前的10年間,幾乎全球各地都在批評政府的角色。美國聯準會(Fed)前主席葛林史班曾預期市場能依各自利益自我約束,國際機構大力提倡公開的資本帳,私有化被當成是解決開發中世界問題的良方。

政府是在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擴張後才遭到這樣的批評。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已開發國家的政府支出平均約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0%,1920年底前增為18%,之後的經濟大恐慌使之再擴張為22%,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增至28%。

大政府的黃金時期是在福利國家擴張的1960至1980年間,已開發世界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增至約43%,政府債務也大增。這次危機爆發前的 2007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的政府支出平均占GDP的70%,大型振興經濟方案和產值損失將使該比例於2011年底前突破 100%,令人不禁擔憂可能發生主權債務違約,尤其是在南歐。

在開發中世界,由政府主導的發展於後殖民時期成為被接受的模式,但在 1980年代之後出現反轉,43個開發中國家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下降,由1980年的19.3%,於1998年減至16.3%,亞洲的減幅最大,由 1980年的19.1%,於1998年降至15.2%,儘管如此,亞洲國家成功地使數百萬人脫離貧窮,即使在東亞,朋黨資本主義被認為是1997至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起因,而非因為欠缺公開的資本帳,這導致公共投資和社福支出計畫進一步被砍。

因此,何為金融危機後適切的政府 角色?在已開發世界,政府永久擴張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在人口老化增添公共財政的壓力之下。由於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將近5成,因此大型振興經濟方案有助 遏止市場抓狂並不令人驚訝,但由於已開發世界的公共債務已高出GDP,所以已無財政擴張的空間。若發生二次衰退,更多財政擴張可能使市場惶惶不安,長期而 言,福利國家的債務持續性(償債能力)恐得進行根本的檢討。

現在就預測國家機制和式微還過早,政府仍是市場過度擴張時人民權益的終極保 護者,不論是在資本主義走揚或下挫時。16世紀蘇格蘭銀行家式的自我拘束,或是輕度監管體系,都不會是現代金融世界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一個統籌的、行動 派的、周密的監管體系,20大工業國(G20)及聯合國可以扮演更大的角色。

亞洲由政府主導的資本主義在這次危機期間表現良好,由於公 共債務僅占GDP約4成,因此亞洲讓世界知道,未來的資本主義發展有賴一個行動派政府,而不必然是一個大型政府。未背負昂貴的福利成本的亞洲開發中國家及 其他國家現在一定要建立社會保護體系,但要依據「工作福利」,而非歐式的「福利」。

由於所有的市場失靈之母:全球暖化問題逐漸浮現,政府角色因而變得更為關鍵,其要務必是投資綠色科技和公共基礎設施。

政府規模方面,已開發世界的政府已達極限,但在銀行、金融等部門仍能擴張政府角色,如同在解決氣候變遷方面。開發中世界的政府則須在社會保護、基本服務和鄉間基礎設施上扮演更大角色,解決貪污和確保交付是政府正當性的關鍵。

重要的是政府做些什麼,而非政府有多大。更聰明、更積極的政府才是王道。 

文創思考系列(1)-大陸創意產業興起的模式

2010-08-24 旺報 【李亞可夫】
編按: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考察深圳時,特別會見創意產業人員,並表示年輕人要勇於創新,打破框框,設計師們要發揮聰明才智,如此定可建設深圳為「創意之都」。值此大陸政治經濟轉型時刻,本報特別連載刊登〈大陸創意產業興起的模式〉一文,作者為資深的深圳文創產業專家,盼能為兩岸文創產業的發展,收腦力激盪之效。
     創意產業,是一種源於文化又超越傳統文化產業的新經濟型態。1980、90年代以來的新經濟發展,尤其是IT技術、網路、民主化、民族文化復興與全球化浪潮,大大改變了文化產業的傳統邊界與意義,形成了「創意產業」的新內涵與新型態。
     從世界與中國各地的創意經濟產生的模式看,大致可分為政府驅動型、藝術家驅動型、社區合作型、企業推動型、傳統保護型、舊城系統改造型、文化工業積累型與旅遊泛化型等8種型態。
     政府驅動型 以政策帶動
     政府驅動型,是指以國際戰 略型態由政府積極推動創意產業發展的類型。由英首相布萊爾親任主席的英國國家「創意工業特別工作組」,對基於個人創意、技能和才幹的知識產權創造性活動, 對設計、建築、電影、廣告、音樂、表演、媒體、時裝、出版、軟體等行業,從基金、稅務、國家營銷、工作平台、會展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英國的經濟、文 化、商業和國家形象,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與改善,並在傳統製造業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得以從創意工業中獲得了新的增長動力。
     新加坡90年代啟動了「創造新加坡成為文化復興之城」的國家文化戰略計 畫,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文化價值與地域文化特色,採取了基金支持、大力興建文化場館硬體、提供團體表演場所、興辦藝術文化節、培訓文藝愛好者、設定競 賽獎勵、稅務支持企業投入等,使新加坡在提高國家文化藝術水準的同時,也從文化藝術工程產生的旅遊效應中多有獲益。新文化戰略與人文效應提高了新加坡的國 家競爭力與國家形象。
     藝術家驅動型 原生創意
     藝術家驅動型是原生態的創意經濟型態。其主要代表是名聞於世的美國紐約市的soho區。近幾年在中國出現的北京宋莊畫家村、圓明園畫家村、798廠大山子藝術區、上海蘇州河倉庫藝術區、康泰路創意區、昆明上河創庫區等,是創意產業在中國開始起步的先聲。
     藝術家群體往往選擇城市中廢舊的工廠或倉庫區作為基地,看重的是低廉的 租金、空闊的廠房倉房與相對方便的都市生活。藝術家們多以個人畫廊、工作室為主,在創作、展示、交流的同時,出售作品,也開設獨特風格的特色商店。他們特 有的作品、行為與生活方式,吸引了追逐這種「波希米亞式」生活情趣的藝術商人,與特色餐飲、酒吧、畫廊、書店從業者。藝術家的工作產品與生活方式,特色商 業街的逐漸成行就市,慕名而來的旅遊參觀者,不斷加入的廣告、設計、建築、音樂、媒體等行業,最終形成了藝術家街區。
     北京798廠原是50年代東德援建的包豪斯風格電子廠區,80年代破敗 以來一直未能恢復生機。90年代末,一些藝術家、畫家、音樂人、廣告人、行為藝術者、書畫商、酒吧餐廳、俱樂部等紛紛來此定居,開展各類創作與實驗藝術活 動,吸引了眾多海內外人士前來採訪;一些品牌商家也藉此開展商業展示與形象活動,形成了北京市最具先鋒藝術、最富活力的自組織特色社區。(作者為深圳德爾 斐創意產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深圳市德根管理顧問有限公司首席顧問)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大社會”計劃預示大變革

2010年07月21日 07:23:58  來源: 人民日報

6月11日,在阿富汗南部的赫爾曼德省,英國首相卡梅倫(中)與駐阿富汗英國士兵握手。卡梅倫10日突訪阿富汗,並與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舉行會談。目前駐阿富汗英軍大約9500人,人數僅次于駐阿富汗美軍。 新華社/路透

英國首相卡梅倫7月19日在利物浦全面闡述並正式啟動了其一直宣揚的“大社會”計劃。卡梅倫稱,“大社會”計劃是一種嶄新的社會文化,公眾不用指望地方當局或中央政府來解決他們面臨的問題,而是有充足的自由和權力為自己的社區服務,從而建立一個“更大、更好的社會”。
根據卡梅倫政府的建議,“大社會”計劃將分步實施。首先在倫敦的薩頓、溫莎和梅登赫德、利物浦以及坎布裏亞郡的伊甸河谷等地區試驗推行。宗旨是:政府轉變管理方式,向當地社區、慈善機構和公眾下放更多權力和資金,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改革內容涉及方方面面,諸如:民間組織可以自辦郵局和圖書館,提供運輸服務和參與政府住房項目;當地居民可集資買下鄉村酒吧;招募志願者維持當地博 物館的運作;號召居民支援提升寬頻上網速度;讓居民監督地方政府經費使用等等。為了推動“大社會”計劃的實施,政府將專門設立“大社會銀行”,把“休眠” 期超過15年的數億英鎊銀行存款撥給社會組織和慈善機構,由它們向公眾提供政府沒有提供或者效果不佳的公共服務,計劃于2011年4月開始運營。

卡梅倫力主推動“大社會”計劃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實現競選諾言,顯示“說話算數”。5月份大選期間,“大社會”一直是卡梅倫及保守黨參與選戰、吸引選民的“核心理念”。政府應當放權于民,讓公眾更多地參與社區、學校以及其他公共服務方面的設施建設及管理。
其二,減輕政府負擔的現實需要。卡梅倫政府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目前英國有三大難:債務沉重不堪、經濟復蘇乏力、失業居高不下。“大社會”計劃一方面可動用民眾力量解決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可減輕政府負擔。

其三,延續傳統理念,引領社會新變化。傳統上,保守黨強調個人自由、自由市場以及“小政府”等;而工黨則主張高福利、“大政府”的做法。卡梅倫政府 正是看到了目前英國遇到的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種種難題,試圖在新形勢下揚棄保守黨的傳統理念,增添更迎合民眾口味的新內涵,從而引領英國實現更為積 極的社會變化。

對于“大社會”計劃,保守黨方面自然是讚揚有加,認為它更為合理地分配權力、激勵志願工作的文化,是有利于英國建立未來“健康社會”的重要步驟;而 工黨方面則指責說,卡梅倫的“大社會”計劃“聽起來很美”,實際上根本行不通。如此大張旗鼓地吹噓,只是為了分散民眾對大幅削減預算的注意力,是為以卡梅 倫政府大砍福利而“遮醜”。此間分析人士認為, “大社會”計劃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能否全面實施,還要看幾個試點地區的推行情況。說到底,英國政府過去那種“大包大攬”,甚至“寅吃卯糧”的政策已經到了 非改不可的地步,人們期待“大社會”計劃帶來變化。(倫敦7月20日電)
Source

《經濟學人》:激進的英國人正改革國家

封面故事:激進的英國人正改革國家
文章內容:在過去幾年當選為西方國家領導人的政治家中,英國首相卡梅倫似乎是最缺少革命精神的。5月份沒能徹底贏得英國大選,不得不與自由民主 黨的克雷格分享權力,許多人擔心這屆政府不會像大選那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在聯合政府執政最初100天內,已經顯示出激進力量。這是自撒切爾夫人以 來,英國第一次看起來像是西方的改革先鋒。
首先體現在英國新財長奧斯本6月份公布的預算上。為了平衡賬冊,他增加了一些稅收,特別是增值稅,但是大多數政府部門的預算削減了四分之一。在 與奉行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家和鷹派金融學家的爭論中,英國正成為西方改革的典范。同時,聯合政府正抓緊進行重新核查英國的計劃,學校、醫療服務、警察以及 福利等領域都將進行劇烈變革,更多政府數據被公諸于眾。
為何英國人突然變得如此勇敢?這與意識形態有些關係。保守黨依然保留著撒切爾夫人的鋒刃,二是英國是西方國家中權利最集中的國家。白廳掌握著如 此大的權利,可以讓他們輕易識別並且削減官僚機構。同時,政府機構之間缺少互相制衡幾乎給了首相獨裁式的權力,可以快速通過法律,這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和法 國總統薩科齊最為羨慕的。(來源:國際在線 楊柳)

英國新聯合政府面臨七大挑戰
趙伯英
保守黨和自民黨的聯合政府上臺,給英國政壇 注入一點新鮮的活力。卡梅倫和克萊格這兩個政治競爭對手在選戰中殘酷爭鬥,現在都表示他們將把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置于黨派利益之上,承諾共同努力維護經濟 穩定,解決社會問題,改革政治體制。保守黨和自民黨都表現出較高的姿態,相互做出一些妥協和讓步。但是,聯合政府仍面臨著一係列考驗。
一、新政府的施政綱領融合了兩黨政策主張,展示了新政府的經濟、內政和外交政策框架
5月25日,伊麗莎白女王在新一屆議會開幕 時闡述了新政府的施政綱領。這個施政綱領依據保守黨和自民黨5月20日達成全面合作協議,是一個關于聯合政府大政方針的原則性框架。保守黨和自民黨都做出 了妥協和讓步。保守黨基本上滿足了自民黨提出改革選舉制度的要求,同意就是否改革現行的選舉制度舉行全民公決。兩黨同意本屆議會維持5年不變,確定下一次 選舉在2015年舉行,如果解散議會必須得到55%以上議員的支持。這保證了自民黨在今後5年內與保守黨共同執政。
自民黨放棄了要求英國加入歐元區的主張,同 意聯合政府在新一屆議會的5年任期內不會“加入或準備加入”歐元區。在其他方面,兩黨各有讓步。新政府施政綱領的重要特點是係統修正了前工黨政府的一係列 政策。新政府已擬訂24項議案,涉及教育、福利、選舉制度改革、收緊移民政策、保護民眾隱私、改革金融監管等多項議題。
二、保守黨與自民黨達成了聯合執政的協議,但是聯合政府本身具有內在的脆弱性和不確定性
保守黨和自民黨的政見差異明顯,在重大問題 上持有不同甚至截然對立的主張。兩黨可以把分歧暫時掩藏起來,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分歧,否則它們就不是代表不同社會群體、持有不同政治立場的政黨了。在未來 聯合執政的過程中,兩黨需要不斷磨合與討價還價,要在左翼和右翼路線之間取得平衡,因此新政府具有脆弱性和不確定性。這樣的合作關係必然會導致決策困難。 法案和政策的制定過程,兩黨的分歧必然會暴露出來,這將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去辯論和爭執,因此會延長決策過程。在涉及原則性的問題時,誰也不能保證保守黨和 自民黨內部完全一致,何況作為反對黨的工黨仍有相當實力,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會對執政聯盟的新政形成阻力。因此,即使通過妥協達成一致,所制定的政策也是軟 弱的,很難形成有力的對內對外政策。聯合政府不是一個強大的政府,能否有效處理一係列非常棘手的內政外交問題,尚存疑問。
三、新政府在財政政策方面面臨著嚴峻挑戰
新政府最緊迫的任務是拯救疲軟的經濟,削減 財政赤字是重中之重。保守黨和自民黨在大選前都提出了削減財政赤字的方案,但具體內容有所不同。在當前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尤其是希臘債務危機對整個歐 元區經濟構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自民黨改變了原先立場,支持保守黨立即削減公共開支的計劃。財政大臣奧斯本5月24日宣布,本年度將削減60億英鎊政府支 出。這個削減計劃向市場表明新政府將兌現財政緊縮的承諾。但問題是如何在削減財政赤字的同時又保證經濟的復蘇。如果採取激進步驟快速削減財政赤字,過早退 出經濟刺激措施,有可能對經濟復蘇帶來災難性後果。如果把實際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削減10%,那麼國內私人部門和對外部門的財政盈余總額就會出 現同等降幅。如果要在保持經濟增長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這些部門就需要大幅增加支出。
目前,英國外部收支下降,只有加大投資力 度,才能改變經濟萎靡的局面。這就需要在赤字削減和經濟復蘇的兩難中維持平衡,在不危及經濟復蘇的前提下改善公共財政狀況。另外,新政府大幅削減公共開 支,同時必須關注民生問題。縮減財政預算的計劃一旦激怒選民,“不排除出現大罷工和抗議活動可能性。”新政府還必須採取適當的稅收政策,以便保證收支平 衡。
四、選舉制度改革很可能造成英國政壇的深刻變化
自民黨長期以來要求改革選舉制度,實行比例 代表制,並力圖在下次選舉前實現這一轉變。保守黨主張繼續維持現行的簡單多數選舉制,只是為了組建聯合政府,才對自民黨作出讓步。根據兩黨協議,將就改革 選舉制度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如果實行某種更為公平的比例代表制,較小的黨派更容易在議會中獲得席位,那麼小黨的影響力必然增強,英國政壇上出現聯合政府的 可能性也會增加,國內政治格局勢必出現調整。
自民黨是選舉制度改革的最大受益者,而這對 長期以來輪流坐莊的保守黨和工黨不利。在改革選舉制度的問題上,兩黨之間的暫時妥協很可能把矛盾轉移到政黨內部,保守黨內很多議員的政治前途將會受到影 響,因此會遭到不少人的激烈反對,而自民黨將會大力推動。這將會引發一場關于選舉制度的辯論,最終只有依靠民意來解決問題。在其他許多問題上,保守黨和自 民黨也有明顯分歧,需要兩黨逐步協商,通過妥協達成共識。各項爭議的討論結果將會影響兩黨的關係。
五、新政府的一些外交行動開始顯示出一個與前工黨政府有所不同的“新英國”
一個顯著的事實是新政府更加重視與歐盟的關 係。卡梅倫並未像大選前表示的那樣,要“從布魯塞爾收回多種權力”。他在5月21日訪問德國時明確表示,英國希望在歐元區經濟危機中扮演“積極參與者”角 色。卡梅倫似乎悄悄地改變了以前的立場。保守黨是傳統的疑歐派,卡梅倫本人一直反對歐盟一體化,反對英國加入歐元區,並且在2009年要求歐洲議會中的保 守黨議員退出“歐洲人民黨黨團”,組建以反對“聯邦制歐洲”為宗旨的新黨團 “歐洲保守與改革黨團”。他在大選前多次表示,保守黨一旦上臺,將謀求英國退出《歐盟基本權利憲章》,恢復英國在刑事司法上的自主權,甚至要求對《裏斯本 條約》舉行全民公決。自民黨則持有完全不同的態度,希望英國與歐盟保持更密切的關係。
克萊格一直奉行親歐盟的政策,強烈主張英國 加入歐元區。最後自民黨在這方面作出讓步,新政府決定英國在這5年內不會 “加入或準備加入”歐元區,任何涉及向歐盟讓渡國家權力的議題都必須進行全民公決。由此看來,新政府雖然希望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保持較密切的關係,但英國 依然處于邊緣地位。
六、英國遊離于歐盟之外的歐洲政策必然影響英美關係
在卡梅倫就任首相幾個小時後,美國總統奧巴 馬第一時間致電卡梅倫,祝賀其出任英國首相,並稱英國是美國“最親密的朋友和盟友”,但這並不能說明美國重視所謂“英美特殊關係”。美國總是以現實眼光看 待英美關係。在過去幾年裏,英國一方面向美國詮釋歐盟的意圖,另一方面引導歐盟的發展道路。但是英國與歐盟疏離的關係,使英國政府難以扮演好這兩種角色。 英國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的利用價值減弱,“英美特殊關係”也持續降溫。盡管英國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朗核計劃、自由貿易等問題上緊跟美國,但是美 國人已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英美特殊關係”。
英國的輝煌歲月早已過去,不再具有影響世界 的力量,只不過在一些地區扮演次要角色的作用。新政府開始以更現實的態度重新審視和界定這種關係。新政府表示英美關係“非常重要”,希望與美國發展牢固但 並不盲從的關係。今後,在自民黨的推動下,聯合政府或許會在歐洲和美國之間作出選擇。
七、新政府還沒有制定全面的外交戰略,但目前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新政府對伊朗核計劃、阿富汗戰爭、恐怖襲擊 危險等問題的政策沒有顯著改變,希望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維護英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發言權,但不會像前任政府那樣亦步亦趨緊跟美國。新政府表示,英國會繼續 保持和發展英中關係的良好局面,推動英中關係繼續向前發展。同時卡梅倫要與印度發展“新的特殊關係”,希望印度能夠成為英國一個主要的政治與貿易夥伴。
新政府的運作關係到英國經濟前景和政治走 向,也將對歐洲乃至世界經濟和政治產生一定的影響。卡梅倫和克萊格如何通過折中妥協來處理保守黨和自民黨之間的分歧,將決定新政府的命運。這種妥協策略也 許會帶來新機遇:在綜合各種政治主張的基礎上凝聚共識,走出一條新路,改變英國未來的政治模式。
(上文由《當代世界》雜志社授權摘編,作者係中共中央黨校文史部主任、教授)


英國經濟呈樂觀復甦勢頭

By 黃美玉 | 2010年08月22日 11:17:00

英國政府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該國7月預算赤字低於經濟學家此前的普遍預期,同期零售銷售環比增長1.1%,創下5個月來新高。這說明,英國經濟呈樂觀復甦勢頭。 放大 路透社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  數據顯示,英國政府7月淨借貸量同比下降至31.7億英鎊(50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55.2億英鎊。此前,經濟學家對7月預算赤字的預期值為48億英鎊。 7月零售額環比增長了1.1%,主要歸功於運動器材、玩具和飾品的銷售。  同時,英國政府表示,如有需要,將考慮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英格蘭銀行表示,由於銀行國內貸款增長放緩,美國經濟停滯不前,以及歐洲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該國經濟增長起伏不定。英國經濟數據顯示,該國7月消費者信心下跌到了15個月以來最低點,近日的住房數據顯示,7月房價也開始下降。   

“我們只能任由數據擺佈,”朗伯德街研究公司高級經濟學家邁克爾·泰勒(Michael Taylor)說。 “但要突破這些困難,”他補充道,“數據與低增長趨勢是相一致的。赤字今年可能會稍微有所削減,但對消費者來說,仍然是個龐大的數字。”  這些困難來自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推行的緊縮措施。他計劃,未來五年將英國政府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11%削減至2.1%。這項計劃將於10月公佈具體細節,包括公共部門的大幅裁員。  經濟學家並不贊同預算削減計劃將扼殺英國脆弱的經濟復甦並導致新一輪衰退的說法。  此外,英國明年增收銷售稅預計將加劇通脹,目前已接近政府控制線(2%),高於歐元區國家。高通脹使英國央行難以決定是否將繼續保持基準利率在0.5%的低點。  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Mervyn A. King)對消費者價格大幅上漲感到驚訝。他認為,價格上漲是短暫現象,主要是因為英鎊疲軟推高了進口商品和石油的價格。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二次衰退的威脅依然潛伏在英國。而另一些經濟學家則認為,英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已足以抵制新的經濟衰退。  英國商會首席經濟學家大衛·科恩(David Kern)表示,雖然該國7月財政赤字和零售數據提振了市場信心,但不容忽視的是,英國經濟前景仍將面臨艱難險阻。 “雖然這些數據顯示,英國經濟比去年有明顯改善,但同時也凸顯了英國的龐大赤字,以及對公共財政穩定重建的重大挑戰,”他說,“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放大 路透社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George Osborne)。    Copyright 2010 文章來源國際財經時報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