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3

英國8月Markit家庭財務指數升至-24.3但整體依然趨緊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10-08-23 09:45:06

Markit調查顯示,英國8月家庭財務仍承壓,私人部門就業保障擔憂情緒升溫,8月Markit家庭財務指數為-24.3。  


綜合媒體7月23日報導,Markit 23日公布的調查顯示,英國8月家庭財務仍承壓,私人部門就業保障的擔憂情緒快速升溫,暗示政府削減開支在私人部門引發的擔憂情緒已超出公共部門。  調查顯示,由於高通脹、低薪資增長以及就業保障擔憂,英國家庭財務狀況持續收緊,不過8月Markit家庭財務指數較7月的-25.5升至-24.3。家庭財務指數是指對其家庭財務狀況持樂觀態度的受訪者減去持悲觀態度的受訪者比例后所得的凈值。  


Markit經濟學家Tim Moore表示,“英國經濟增速加快在家庭財務狀況萎靡的狀態下起不了多大作用。”其表示,“因個人可支配收入減少、通脹持續高位以及公共部門削減開支,英國家庭財務狀況持續承壓,私人部門就業保障大幅下降暗示重燃的就業擔憂情緒已擴散至公共部門以外的其他部門。”  英國政府6月公布的緊急預算案中包括大幅削減政府開支舉措,這意味著未來5年公共部門將損失60萬個崗位,有關縮減開支的具體時間和執行部門等進一步詳情預計將在10月晚些時候公布的全面開支審核報告中宣布。  

英國8月消費者對私人部門就業保障的凈值為-15.8,低於7月份的-13.1。同期公共部門就業保障凈值為-24,7月份為-33.3。這一結果符合自6月份預算案公布以來消費者信心持續下滑的狀態。6月和7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此外,1月4日起生效的消費稅上調2.5%也可能對英國消費者信心造成一定打擊。  Markit調查受訪者對房價也持悲觀態度,其中23%的受訪者預計房價將進一步下降。  經濟學家也預計2010年剩余月份房價通脹將減緩,因房屋需求疲軟及信貸緊縮持續削弱英國房屋價格。  (武穎 編譯)
Source

貝理雅組超級富豪投資公司

2010-08-2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英國前首相貝理雅離開唐寧街十號之後保持活躍,寫書演講之外,更在倫敦成立投資顧問公司,為各種基金和超級富豪提供服務。
貝 理雅離開首相府至今累積了逾二千萬鎊的財富,他除了當周遊列國的政治家外,並致力慈善工作,又提供顧問意見以收取酬勞。貝理雅現於倫敦成立的公司 Firerush Venture No 3僱用了一些著名的金融家,公司勢將發展為一家投資銀行,這足以解釋為何貝理雅能將他的回憶錄的估計五百萬鎊收益損給英國的慈善機構。
貝理雅最初成立公司Tony Blair Associates(TBA)之初,就表示公司會就政治、經濟趨向、政府改革提供商業意見,其出謀獻策的對象包括科威特政府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投資基金Mubadala。現在其公司更進一步提供金融服務。
TBA 旗下公司Firerush Venture No 3今年即向英國金融管理局(FSA)註冊,外界推測公司會處理貝理雅的私人財富,但據《星期日泰晤士報》所看到文件顯示,公司可以提供金融服務,並以 TBA的名義為顧客安排投資交易,並可為投資者或個別富豪提供有關投資風險的意見。
貝理雅在任期間就已顯示嚮往富人生活,又到意大利總理兼富豪貝盧斯科尼的豪宅度假。去夏度假,部分時間就在電腦巨子、Oracle創辦人Ellison的遊艇度過,其上流社會圈子實有助進軍金融界。
Source

歐股周五創一個月新低 經濟擔憂打壓市場

北京新浪網 (2010-08-23 08:33)

全景網8月21日訊 對經濟的擔憂情緒令股市承壓,周五歐股創下一個月以來新低,建築股和金融股領跌市場。    泛歐600指數下跌0.7%,報收252.15點,創下自7月21日以來的新低。歐洲三大股市方面,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31%,至5195.28點;德國股市DAX指數收挫1.15%,報6005.16點;法國CAC-40指數下挫1.3%,報3526.12點。(全景網/尹霽)
Source

LSE執行長羅雷特 用科技救老店


兼具軍事、金融投資背景的羅雷特,要帶領倫敦證交所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交易所。
(彭博資訊)
英 國倫敦證券交易所(LSE)執行長羅雷特(Xavier Rolet)的履歷十分耀眼。雖然出身巴黎貧苦郊區,但畢業自法國軍事名校國防高等研究院(IHEDN),並在法國空軍官校授課,後來跨海至美國哥倫比亞 大學取得企業管理碩士學位,接著進軍投資銀行領域,擁有成功的事業。 在正職之外,他買下法國隆河河谷一家得獎酒莊,嚐試過養蜂,參加路途險惡的巴黎達卡越野大賽車,還與他人合著研究報告,促成歐洲衛星定位系統伽利略(Galileo)的發射。
這樣一個法國人在倫敦金融圈似乎是格格不入的圈外人,但LSE董事長史密斯(Chris Gibson-Smith)說,曾在倫敦雷曼兄弟公司服務六年的羅雷特,是帶領LSE重振雄風的最佳人選。
歐盟2007年實施多項改革,使過去獨霸英國證券市場的LSE必須面對小型證交所的競爭,後者以靈活作風且較低廉的收費搶市,LSE處理英國大型股股票交易的市占率由五年前的95%降至60%,若Chi-X等新興交易平台持續分食市場,LSE市占率還可能再往下滑。
近年來像Chi-X這類被稱為多邊交易機制(MTF)的泛歐高速交易撮合系統與日俱增,再加上撮合匿名大宗股票交易的「黑池」電子交易平台的崛起,造成LSE等傳統證券交易所的收入銳減。
為解決MTF的威脅,羅雷特強勢反擊。他剛上任時,LSE最大的九家銀行客戶不滿LSE收費過高,合作設立名為Turquoise的泛歐MTF,羅雷特不 僅積極推出自家黑池交易平台Baikal迎戰,後來還買下Turquoise多數股權,成功合併兩個交易平台,贏回出走的銀行客戶。
羅雷特同時斥資300萬美元翻新LSE老舊的交易設施,找來尖端科技公司打造快速可靠的交易平台。
他還動員LSE以面對最新的挑戰:超級電腦的高頻交易。美股交易量有60%屬高頻交易,而這股風潮正席捲全球。
50歲的羅雷特說:「這是個動盪時代。我們走在難以預測的方向。」他認為未來全球只有幾家舉足輕重的大型交易所,他的工作是確保LSE列名其中。
在金融危機中遭FTSE 100指數剔除在成分股外的LSE,現已再度被納入。儘管有起有落,倫敦仍是企業跨國集資的主要市場,來自71國的600家企業在此掛牌,光是去年就籌集了1,510億美元的資金。
鑒於全球經濟競爭激烈及成長疲軟,LSE的未來仍舊充滿了不確定性,例如敵意併購及股市巨幅振盪等。但樂觀的羅雷特認為,即使經濟危機未解除,銀行緊抱現金拒絕放款,企業卻因此轉透過證交所籌資,反而是LSE的獲利機會。
(綜合外電)
【2010/08/23 經濟日報】 
Source

經濟成長疑慮罩頂 歐洲三大股市續創1個月來新低

精實新聞 2010-08-23 07:21:07 記者 金正平 報導  受到德國央行(Bundesbank)總裁言論以及法國調降國內生產總值(GDP)預估值等消息影響,歐洲三大股市20日連袂收黑。德國DAX指數終場下跌1.15%(69.97點),收6,005.16點,再創7月21日以來收盤新低;週線跌1.72%。英國FTSE 100指數跌0.31%(16.01點),收5,195.28點,再創7月20日以來收盤新低;週線跌1.52%。法國CAC 40指數跌1.30%(46.28點),收3,526.12點,為9個交易日以來第8度走弱,再創7月21日以來收盤新低;週線跌2.35%。 

外電20日報導,德國央行總裁Axel Weber表示,歐洲央行(ECB)在2011年第一季時可能會考慮是否撤除緊急融資的措施,在此之前仍不應對提供銀行的銀根設限。該行原先透過3個月期再融資招標的方式無限制提供銀行資金。上述言論引發經濟成長疑慮。德意志銀行下跌0.68%,收50.84歐元。德國晶片業龍頭英飛凌(Infineon)跌2.32%,4.63歐元。歐洲半導體業龍頭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跌2.03%,收5.78歐元。歐洲航空業龍頭Air France-KLM跌3.13%,收10.53歐元。  道瓊社報導,法國總統薩科奇(Nicolas Sarkozy)20日表示,明(2011)年度法國GDP成長率預估值將自原先的2.5%下修至2.0%,儘管如此,2011年的首要任務仍為將赤字自GDP的8%削減至6%。薩科奇指出,政府將能達成甚或超越今年度GDP成長1.4%的目標。法國最大銀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下跌1.32%,收51.02歐元。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跌1.42%,收41.1歐元。  世界鋼鐵協會20日公佈,2010年7月全球66國粗鋼產量達1.15億噸,較前月略減,年增率為9.6%。若與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前的08年同期相比,7月產量減少2.1%。7月全球粗鋼產能利用率自前月的80.4%大幅下滑至75.1%。全球鋼鐵業龍頭ArcelorMittal下跌1.60%,收23.31歐元。德國鋼鐵業龍頭ThyssenKrupp跌1.81%,收22.54歐元。  建材相關股延續上個交易日的頹勢。法國建材大廠Saint-Gobain跌2.49%,收30.15歐元。全球水泥業龍頭Lafarge跌1.14%,收37.69歐元。  美元走強與需求疑慮令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鎳等金屬期貨走弱,礦業股跌多漲少。全球礦業龍頭必和必拓(BHP Billiton)上漲0.61%,收1,821便士。英美資源(Anglo American)下跌0.85%,收2,340便士。瑞士礦業巨擘Xstrata跌3.00%,收1,018.5便士。 

受歐元兌美元貶值、美國股市下跌影響,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近(9)月原油期貨20日盤中走低,拖累石油相關股走勢,太陽能類股亦疲。法國煉油業巨擘Total下跌0.80%,收37.77歐元。歐洲太陽能電池業龍頭Q-Cells跌2.33%,收5.57歐元。德國太陽能巨擘SolarWorld跌1.67%,收9.36歐元。 

Thomson Reuters報導,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NOC)20日對英國Dana Petroleum發出敵意收購,根據KNOC最新的收購報價,總金額約為18.7億英鎊(29.1億美元),此將創下韓國企業所有敵意收購價的紀錄。 KNOC表示,該出價已獲該公司48.6%股東的支持,但這一比率需要達到75%,才能推進此項交易。Dana Petroleum逆勢大漲6.08%,收1,798便士。
Source

負債人生 英國債高達4.8兆英鎊

國債沈重,平均每名英國國民要分攤7.8萬英鎊(台幣387萬)英國上班族也感受到肩頭壓力。.jpg

據英國智庫經濟事務研究院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IEA)估計,英國的國債高達4.8兆英鎊 (台幣238 兆),平均每名英國國民要分攤7.8萬英鎊(台幣387萬)。

IEA院長李特伍指出指出,政府公布的國債並未計入公共事業和國家退休金計畫債務,嚴重誤導民眾,英國國債黑洞實際要高得多。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上周公布的數據,不計銀行紓困金,英國國債為8160億英鎊,已寫下歷史新高,但政府會計計算法則並未計入退休金提撥不足的部分。 

李特伍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訪問時指出,國家統計局應把退休金債務計入國債。官方數據顯示,國債在過去一年來由國內生產毛額 (GDP)的48%飆到56%,但實際上英國的國債高達GDP的333%。  按照英國6200萬人口計算,平均每人需要分攤7.8萬英鎊的國債,而2009年英國平均每戶家庭稅後收入只有2.9萬英鎊。

IEA研究員席爾佛表示,實際國債應包括公共事業退休金債務1.2兆英鎊、以及國家退休金債務2.7兆英鎊。他並呼籲政府按月每公布退休金債務數據,以促進國債透明化。  國家統計局經濟數據主管辛金斯表示,國債數據將在9月更新。他也承認,除了政府每月公布的國家淨負債,政府和公共事業的退休金負債也應該計入。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負債表顯示,接管蘇格蘭皇家銀行和駿懋銀行支出1兆到1.5兆英鎊;公共事業退休金負債1.2兆英鎊,國家退休金計畫負債1.35兆英鎊。  英國政府已在勵行撙節計畫,7月份政府借支38億英鎊,遠低於6月份的147億英鎊和5月的184億英鎊,也低於去年同期的61億英鎊。  【編譯朱小明2010/08/22 聯合晚報】
Source

人越多 經濟影響力越大?

8月 21日 星期六 00:08 更新

《華爾街日報》--人口狀況並不決定一切。在1300年﹐中國人口超過歐洲﹐並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科技水平。然而好景不長﹐到1850年﹐中國人口比歐洲多出65%﹐但由於工業革命的原因﹐歐洲比它要富裕多了。

但 人口狀況確實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施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說﹐我們從來對人口狀況沒有足夠重視﹐是因為它涉及的時間跨度是如此之大。那麼﹐就請暫時放下焦慮﹐不去管令人失望的經濟復蘇 步伐和令人望而生畏的政府預算赤字了﹐讓我們放眼歷史長河吧。


據聯合國(新聞 - 網站 - 圖片)(United Nations)研究項目得出的數據﹐未來40年﹐日本、歐洲的勞動年齡人口將分別減少3,000萬和3,700萬。兩地出生率都很低﹐很多人口已經步入老齡。

中國的勞動年齡人口將繼續增長15年左右﹐然後由於獨生子女政策的作用、出生率隨收入升高而下降的傾向﹐開始回落。聯合國預計﹐2050年中國的勞動者數量將比今天減少1億人。相比之下﹐未來40年印度(新聞 - 網站 - 圖片)的勞動年齡人口將增加3億。

美國介於兩者之間﹐因為比起歐洲和日本﹐它的出生率更高﹐人口更年輕﹐而且還會有新的移民。據聯合國的預測﹐美國勞動年齡人口到2050年將增加3,500萬人。

有甚麼影響?

按 照琢磨增長之迷的現代經濟學家詮釋﹐歷史表明﹐人越多創意就越多。而且跟土地或石油不一樣﹐創意這個東西可以由多人同時使用。在各國開始分享創意之前﹐人 口最多的國家科技進步最快。現在﹐由於貿易、旅遊和互聯網的存在﹐新想法在全世界的傳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迅速﹐所以好處就被攤薄了。哈佛(新聞 - 網站 - 圖片)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克雷默(Michael Kremer)就指出﹐比利時很富有,不是因為它人口多或者發明了很多東西﹐而是因為它有錢採用其他人發明的技術。剛果人口更多﹐但它缺少這筆錢。

斯 特勞斯-卡恩說﹐在未來幾十年﹐由於互聯網﹐由於其他很多讓世界變小的變化﹐一個國家幾乎不可能只把專有技術(proprietary technology)留給自己使用。曾幾何時﹐英國和法國等相對較小的國家憑借著自己的科技實力稱霸全球﹐但他預計﹐這種日子已經過去了。他分析說﹐力 量等於數量﹐所以中國和印度的影響力預計會越來越大。

人口不斷增長﹐吃肉、燒油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就形成了環境代價和創意生產之間的矛盾。一些人擔心的是環境﹐一些人看到的則是創意的生產。

斯 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家瓊斯(Chad Jones)和羅默(Paul Romer)持樂觀態度﹐他們最近在一份學術雜誌上評論說﹐中國的人口大致等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很有可能讓全世界 研究人員數量翻番﹐從而不斷擴大科技的邊界﹔在那些長期同中國分享創意的國家﹐這會給它們的收入帶來甚麼樣的影響?他們說﹐影響介於很大和非常大之間。他 們說﹐事實上﹐即使中國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新增的碳排放量需要美國承擔全部削減成本﹐中國產生的創意對對美國人均收入的提高﹐補償這些成本也綽綽有餘。

雖然有互聯網、跨國公司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存在﹐但至少到現在為止﹐統一的世界經濟體還沒有形成。由於人口狀況的差異﹐不同的國家會面臨不同的後果。

今 天﹐日本和歐洲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65歲以上。2050年﹐這個比例將增大到三分之一。生產率──也就是單位時間的產出──會使勞動年齡人口贍養老人更加 輕鬆﹐但生產率的趨勢並不樂觀。日本人和歐洲人幾乎肯定要延長工作時間﹐減少休假﹐可能還要繳納更多的稅款。日本政府能否繼續像現在這樣大規模借款﹐也會 受到老齡化的威脅。IMF經濟學家德岡喜一(Kiichi Tokuoka)估計﹐日本政府目前舉借的債務至少半數直接或間接地來自於日本家庭﹐和美國不一樣﹐日本從海外借的錢並不是特別多。日本儲戶會在退休的時 候把債券賣掉﹐而由於更年輕的勞動者沒有那麼多﹐他們的儲蓄不足以填補這個空白。

中國的挑戰在於﹐越來越多的老齡人口將無法像前幾代那樣依靠子女贍養﹐所以要構建相應的社會結構和退休制度來維持他們的生活。今天中國80歲以上的人有1.4%﹐聯合國預計﹐2050年這個比例將達到7.2%。

撰稿﹕華爾街日報David Wessel
Source

台灣稅災恐亡國

98/9/29財政部公佈全台欠稅案件則有420萬件,幾乎每二戶就有一戶欠稅,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老百姓拒絕繳稅呢?是老百姓喜歡財產被查扣、喜歡財產被法拍、喜歡被限制出境、喜歡被管收、喜歡薪水1/3交給政府?還是有心不甘情不願的事情呢?

稅務人權在台灣簡直蕩然無存,稅災讓立法委員陳情案接不完,99.08.08羅淑蕾立委在國父紀念館智慧講座分享幾個親身經歷且刻苦銘心的案例,例 一:在去年農曆過年,美國華僑的老太太旅居美國多年,拿美國護照入境,辦完喪事要出境,移民局說她欠稅限制出境,他有些莫名奇妙,便跑去財政部查,才發現 她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而且已二十幾年,原來他弟弟拿他的名字去登記公司,後來他弟弟生意失敗,沒有報稅,就把稅單歸在負責人,因親人關係,他不便告他弟弟 冒用名字,需要舉證20多年沒有在台灣,而且他年紀大了又有心臟病,他沒有拿中華民國護照入境,想入台灣籍,但打官司中又不准他入籍、出境,來跟我陳情的 那天,到立院還摔倒骨頭斷掉,在台灣沒親人,他同學年紀也大,小孩在加拿大,正移民加拿大。例二,印尼華僑17年帶了一百萬來台灣投資,投資失敗,被限制 出境,印尼護照不能用勞健保,他又要洗腎,就流浪各醫院,這家額度滿了就換家。例三,太極門案例經歷多年刑案訴訟,96.07.13三審定讞,無罪、無逃 漏稅、無違反稅捐稽徵法,國稅局死咬著太極門是補習班,哪有一個補習班是跪著繳學費?既然司法已還太極門公道,為什麼稅務人員還糾纏不清,一直開出萬年不 死的稅單。

93.01.06中國時報刋載「誤徵所得稅 佃農爭國賠 抗稅十年 財產被查封 限制出境 宋水木不妥協」,描述82年宋水木遭稅捐單位違法開單,課七百多萬土地補償綜合所得稅,拒繳後遭長年限制出境、財產被查封的窘境,85年稅捐單雖註銷本 單,但仍繼續強制執行,因為稅捐單位繼續又另立名目重新違法開單課稅,宋水木繼續抗告並申請國賠。

94.06.09中國時報刋載「乾鉅前董事 控國稅局瀆職」,報載描述乾鉅建設公司前董事長李森永、郭時瓊中區國稅局苗栗分局及苗栗稅捐處81年重複課稅損害權益,稅捐處86年竟對其妻子名下房地產予以禁止處分登記並聲請限制出境,於是控告國稅局瀆職。

98.06.21自由時報刋載「中環集團董事長翁明顯 洗刷欠稅污名 向監院陳情」,報載描述國稅局追討皇旗光電八百萬欠稅,卻向翁明顯違法開單課稅,並將其限制出境,於是向監察院陳情,甚至將提出國賠。
99.07.19今日新聞刋載「法律學者:國稅局課稅蠻橫 將激起人民千古萬古怒」,報載描述日前在立法院所舉辦的一場公聽會「保障租稅人權 終結萬年不死稅單」,更揭開社會上存在以久、以往大家卻噤聲隱忍、鮮少被討論的租稅民怨,現場兩百多位包括立法委員、教授、會計師、律師、武術界、宗教界 等人士,太極門刑事冤案所衍生出的萬年不死稅單,強烈抨擊國稅局一貫的蠻橫作風。其中淡水真理大學財經法律系助理教授吳景欽更直指該案凸顯出檢察官的荒 謬、國稅局的職權無限擴張,更指出稅案是每個人都會碰到,太極門案絕不是個案,如果不解決,將會引起百姓「千古怒」「萬古怒」。

綜上案例、各大報及專業文獻揭露,稅務人權不張及冤案陸續不斷,分別歸納有下列現象:
一、 租稅不公平:
(一)政府推動產業升級,對高科技有投資抵減及其它租稅優惠,而傳統產業都沒有抵減或優惠。
(二)目前政府稅收70%來自受薪階級,炒土、炒樓、炒股等投資客,淨賺往往都是用億算的,可是全部免稅,這對台灣經濟沒有任何貢獻,只會造成受薪階級買不起房住並加速房市泡沫化。
(三)國稅局違反實際核課,使用「使用同業標準」、「原物料耗損」、「成本逕決」等方式課稅皆嚴重違反公平性。
二、 行政救濟及行政訴訟形同虛設:
人民收到政府違法稅單後,開始自救行使救濟,但行政救濟形同虛設,復查、訴願撤銷的比例很低,行政訴訟 還更低,不到10%,台大賀德芬教授直指行政法院對人民來講是敗訴法院,若走行政救濟提起訴願,訴願人民若贏了,國稅局會將「原處分撤銷,由原處分機關另 為處分」,自由心證的只看到「由原處分機關另為處分」並把它當神主牌,一再開出違法的「萬年不死違法稅單」,羅淑蕾立委在了解民間疾苦後,有感而發說, 「人民去打官司,行政救濟,不但官官相護,行政法院很多法官對稅法不了解,當然都聽國稅局的,所以訴願案件或行政救濟的案件人民贏的比例很低,低到極點, 所以稅成為最大的民怨」。

三、 台灣苛稅堪稱世界之冠:
(一)全台欠稅案件則有420萬件,幾乎每二戶就有一戶。
(二)欠稅台灣因欠稅而限制出境侵犯人權,己構成違反二公約及憲法賦予人民遷徒的自由權。
(三)台灣租稅罰0.5倍至30倍,比世界各國還高,美國只罰漏稅的0.2倍、英國0.3倍、日本0.1倍。
(四)美國欠稅罰款利息最高是本金的25%,但台灣滯納金2日1%、月累計為15%,等同年利率182.5%,年利率超過80%就已構成重利罪,而台灣國稅局滯納金計算竟公然違法。

四、 稅災引發革命:
(一)歐美稅災引發革命:可知歐美歷次的革命跟稅脫不了關係,英國在對抗古羅馬帝國時喊出「課我稅,毋寧 死」…..1404年,英國國會通過全球第一個所得稅法,這個稅法相當不得人心,不久後就被廢止,而且所有資料全都被焚燬,不只英國的稅一再遭廢止,法國 也是如此,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所有的查稅員全被判處叛國罪並送上斷頭台。後來英國對美國殖民地的課稅也相對助長了美國獨立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可算 是史上抗稅事件之一。
(二)台灣近代史:清未台灣為荷蘭殖民地時,鄭成功欲將台彎自荷蘭手中搶回,故攻打荷蘭殖民的台灣,台灣人內助鄭成功攻打並一舉成功,關鍵性的原因是荷蘭對台灣殖民地加稅。
筆者用心觀察並分析了解後,發現台灣稅務,可用一句話形容「苛稅猛於虎」,這股稅務冤案的民怨,近年己匯聚成一股稅災,比洪水猛獸還恐怖,將人民生 命財產瞬間吞噬,同時了解稅災引發革命歷史後,再看看台灣現在的稅災,不禁擔心台彎恐將引發革命,希望政府能正視並立即妥善處理,以免引發台灣稅災革命。
Source

經濟隨筆:英國房價下跌憂大於喜

2010 八月 21 19:26:16 PDT 来源:新華社
房價下跌了,對英國想買房子的消費者來說是個好消息,但仔細分析,卻憂大於喜。因為房價是經濟的重要風向標之一,房價下跌也帶來了人們對經濟復蘇前景的擔憂。

    據英國一家權威住房價格監測機構公佈的最新數據,7月份至8月份,英國全國住房平均價格環比下降近2%,也是英國住房價格連續第二個月下 降。持續上漲約一年的房價開始下滑,引起廣泛關注,英國《金融時報》和《泰晤士報》均出專版加以分析,認為這是當前英國經濟復蘇前景捉摸不定的最新跡象之 一。

    雖然從歷史上看,將住房價格走勢作為歷次經濟衰退和復蘇的最重要標誌還有點牽強,但在此次全球性經濟衰退和復蘇中,住房市場卻非常清楚地標誌或預示著經濟運行的軌跡。

    英國住房價格總體看是從2007年第四季度開始走下坡路的,這導致英國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最終使英國經濟從2008年第二季度開始陷入 衰退。到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英國房價跌至谷底,每月統計的三個月期的環比價格跌幅均在4%以上,不少月份的跌幅超過5%。與此大致對應,在 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英國經濟分別下滑1.8%和2.5%,降幅為多年來罕見。而英國房價從去年年中開始止跌回升,英國經濟隨後也從 第四季度開始復蘇。

    從近一年的情況看,除了今年2月份的罕見嚴寒惡劣天氣減少人們外出進而導致英國住房銷售量下降外,其他月份住房銷售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增長,房價也呈穩定和較快增長之勢。今年年中英國的房價已同2008年年中時大致持平,這對經濟復蘇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也正因為住房市場在此次經濟危機中所“發揮”的作用巨大,同時也對經濟復蘇至關重要,因此,英國住房價格回落引起不少人的警覺和擔憂。他們 認為,這是英國經濟復蘇疲軟和乏力的一個最新證據,也是英國經濟復蘇前景不明的一個跡象。因此房價下跌並沒有給人們帶來欣喜,人們由此發問:什么時候才能 看到持續和穩定的經濟復蘇?

    一些人認為,除了住房市場本身和宏觀經濟形勢等總體上的原因外,英國新政府當前採取的大規模削減財政開支政策對住房市場的復蘇產生了不利影 響。根據今年5月組成的聯合政府計劃,近年內英國政府的財政開支將削減40%之多,同時將有數十萬公職人員崗位被裁減。這已對英國包括住房市場在內的公眾 消費信心造成了較大打擊,這是英國住房市場降溫的一個重要原因。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住房市場在經歷大約一年的復蘇之後又趨疲軟,是當前西方國家的一個普遍現象,從而成為世界經濟復蘇面臨的一個新問題。美 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上月就曾明確表示,如果房價恢復下跌,美國經濟就有可能因此再次出現收縮。鋻於近年來西方經濟的同步趨勢越來越強,對西方 住房市場再次趨冷的現象及其影響需要密切關注。(完)
作者: 王振華 

英國經濟增長前景減弱致加息時間延后

2010-08-11 23:53:41

【多維財經】英國央行下調對英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且暗示未來几個月貨幣政策仍將維持寬松,分析師表示該行加息時間可能延后,未來實施定量寬松舉措的可能性仍高。  綜合媒體8月12日報道,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11日表示,新聯合政府宣布的預算削減計划意味著英國經濟复苏所需時間將略微延長。英國央行如預期下調了對英國經濟未來三年增長率的預期,但該行行長默文·金(Mervyn King)稱下調幅度不大。  英國央行還如期上調了2010和2011年的通貨膨脹預期,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該行不久將收緊貨幣政策。英國央行繼續暗示,未來几個月貨幣政策仍將維持極度寬松;同時,信心疲軟、信貸增長緩慢以及對英國出口產品的需求弱于預期可能促使其實施更多刺激舉措。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英國經濟學家Alan Clarke表示,上述消息支持了他們的觀點,即現在距離英國央行首次加息可能還有很長時間,且未來實施進一步定量寬松舉措的可能性仍較高。 

上述預期公布后,英鎊兌美元8月來首次跌破1.57美元。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1.68%。九月英國國債創出123.47英鎊的新高。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在報告中表示,英國經濟擴張速度可能較此前預期略微放緩,因政府在6月份預算報告中承諾收緊財政(目前至2015年總計削減預算1,130億英鎊)對需求構成一些打擊。英國產出水平可能要到2011年末才會回到危機前的水平。  但英國央行對于經濟前景仍保持相對樂觀,預計2011年和2012年經濟平均增長約3%,而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的預期分别為增長2.3%和2.8%。英國央行還表示,其核心預期所面臨的風險低于三個月前,因政府采取的財政舉措降低了長期利率大幅上升的風險。  雖然英國央行擔心信貸狀況放松的速度不像預期那么快,但默文·金在11日的新聞发布會上強調,經濟复苏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全球其他地區的狀況。 

從樂觀方面看,英國最大貿易伙伴歐元區的前景似乎正在改善。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行長特里謝(Jean-Claude Trichet)6日当周表示,歐元區經濟活動下半年將增加。  不過,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的情況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10日承認,美國經濟复苏步伐已放緩,同時決定將所持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到期所得購買長期美國國債,以幫助把利率維持在低位。 

默文·金表示,雖然美國公布的數据顯示出經濟走軟信號,但他不希望夸大這一情況的嚴重性。他認為Fed宣布的舉措更多是維持当前的政策立場,而非政策出現重大變動。 

英國央行最新通貨膨脹預期可能顯示,通貨膨脹率在2012年年初跌破2%的目標水平,并在2013年上半年前維持在2%之下,但該行令公眾相信其能實現通貨膨脹目標的挑戰正加大。至少從目前來看,這將令使英 评论此篇文章: 其它评论(0)发起话题 验证码: 國央行進一步擴大債券購買計划變得困難。有鑒于此,默文·金在11日的開場報告中為英國央行控制通貨膨脹的历史表現進行了辯護。 

在過去50個月中,英國通貨膨脹率有41個月高于2%的目標水平,而且自2010年年初以來,通貨膨脹率高出這一目標至少1個百分點。默文·金稱,過去三年中通貨膨脹波動較大,大部分時間高于目標,這是由物價暫時性的大幅變動引起的。這不意味MPC已不再关注通貨膨脹,或已經放松對通貨膨脹的控制。  (徐明明 實習編輯)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