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31

易綱:人仔升值壓力減

2010年 07月 31日 00:00    中國窗       
    

【商報綜合報道】中美關於匯率的口水戰在繼續,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周四表示,將在9月15日舉行聽證會,考慮美國政府是否需要采取行動解決人民幣匯率政策問題。然而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昨日稱,人民幣升值壓力已經減弱了很多,現在并不具備匯率大幅波動的基礎;人民幣距離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還差得很遠,中國不會去「使勁地推動」。        

浮動匯率是最佳選擇     
據外管局網站刊登的文章,易綱在接受《中國改革》執行總編輯胡舒立采訪時稱,目前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是中國最好的選擇,方向應堅持。首先,人民幣升值抑制了輸入型通貨膨脹;另外,受益者應當說是「沉默的多數」。        

「現在我們有條件保持靈活的匯率機制,也可以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他并補充稱,現在人民幣匯率離均衡水平較十年前已近了很多,升值壓力也減弱了很多。      人仔可兌換尚無時間表      易綱再次強調,中國的最終目標是要使人民幣成為可兌換貨幣。但他同時強調,人民幣可兌換「沒有時間表」,離儲備貨幣還差很遠。        

「我們常說,要參與國際游戲規則的制定,.如果中國的市場開放,只要人家進了中國的市場,那中國貨幣當局和監管當局當然是游戲規則制定者,這是毫無爭議的。」他表示。      「如果別人選擇人民幣作儲備貨幣,我們也不阻撓,這是市場需求。但是,我們不去使勁地推動,千萬不要人家一給戴高帽,就覺得人民幣真的離儲備貨幣很近,其實差得很遠。」他說。易綱并認為,美國通過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使「美國人走在了前頭」。        

「這個法案,再加上英國最近新的金融監管框架的路線圖,還有G20指導下的金融穩定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巴塞爾委員會、國際清算銀行,制定出了一系列金融監管標準,構成了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全世界金融監管標準和監管框架。」他表示。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易綱說,中國現在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基數越來越大,增長率肯定應該逐步慢下來。而另一方面,環境和資源的約束已經到了空前緊張的時候。他指出,中國經濟更應該關注增長的質量,這就是現在要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原因。易綱稱,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全年可達9%以上,中國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比較小。他希望中國經濟慢慢從超過10%的增速,通過10年降到7%-8%,甚至再通過10年降到5%-6%。
Source

經濟學人:中國工人在崛起

07月30日 星期六 12:36 更新 香港時間

國際財經時報北京】英國《經濟學人》(TheEconomist)7月29日發表文章稱,中國工人工資的上漲不僅對中國有利,而且對全球經濟有益。

文章摘譯如下:  廉價勞動力造就了中國的經濟奇跡。這裏的產業工人的要價,僅是美國或德國的競爭對手的「九牛一毛」。

去年,有約1.3億底層「流動人口」在新興城鎮工作,平均每個月帶回家1348元。摺合成美元,大約是197美元,僅僅是美國平均月工資的1/20。但已經比前一年漲了17%。隨着中國經濟反彈,工資上漲也緊隨其後。在遍布出口工廠的沿海地區,老闆們缺工人,工人們缺耐心。這個世界工廠已經發生了一連串罷工。 

2008年的新勞動法,以及更基本的供求關係法則,讓中國工人們更有底氣。工人正在變得越來越難找到和留下。農村大約還有7000萬潛在勞動力。但隨着越來越多的工廠搬往內陸地區,他們更願意在離家近的地方工作。但是,勞動力供應不是無限的,即便在中國也同樣如此。從明年開始,15-29歲的人口數量將急劇下降。而且儘管工資在上漲,但還達不到他們渴望的增長速度。此外他們似乎更不願意「吃苦」,也不再毫無怨言。 

事實上,中國工人從來不像流行漫畫諷刺的那樣「溫順」。但最近的停工頻率(廣東省48天內發生了至少36起停工事件)、持續時間和目標對象(跨國公司)仍然不同尋常。而且,這一回,(政府的反應)顯得更寬鬆。罷工的消息遍布媒體。到目前為止,領導者也沒遭到任何打擊。 

這說明了三件事。第一,中國不願意對大企業工人的重手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第二,對於驚嚇到外國投資者,中國越來越放鬆。在金融危機中,中國明白了,外國投資者更需要中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政府認為工人的舉動與「再平衡」經濟的目標一致。這種想法可能是對的。相對消費支出,中國經濟過於依賴投資增長。這主要是因為工人在收入分配中拿到的太少:從1990年的61%下降到2007年的53%。工資上漲讓工人可以分享更多自己的勞動果實。 

中國工資上漲對西方也有好處。這看似奇怪,因為富裕國家已經非常依賴中國的廉價勞工。據估計,與中國的貿易幫助每個美國家庭每年節約 1000美元。正如中國廉價勞動力幫助西方抑制價格增長,現在,中國工資上漲也將開始向西方輸出通脹。另外,從全球經濟的角度來看,勞動力和土地或者石油一樣,是一種資源。中國勞動力的減少和沙特油井乾涸有同樣的影響。  但在金融危機中,情況大不一樣。

現在,通縮是比通脹更大的威脅。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就有4700萬人失業,勞動力不再是世界經濟的阻礙。世界真正缺的,是想消費的人,而不是想工作的人。中國工資上漲和美國一直要求的人民幣匯率上漲有相似效果,減少中國的貿易盈餘,刺激中國的消費。這將幫助閑置的外國企業和工人。中國消費增長20%將幫助美國出口增加250億美元。這可以為美國創造超過20萬的就業。  最終,這些新增消費會幫助世界經濟回到充分就業。到時候,外國企業和消費者可能會想念那些幫他們取得高利潤和低價格的中國沿海廉價工人。但是,他們仍然可以在中國內地以及印度這樣的地方找到廉價勞動力。而且,中國的工資只是故事的一半。故事的另一半是中國的生產力。1995年後的十年內,中國的勞動力成本翻了一番,但每個工人的產出卻漲了五倍。
Source

The rising power of the Chinese worker

In China’s factories, pay and protest are on the rise. That is good for China, and for the world economy

CHEAP labour has built China’s economic miracle. Its manufacturing workers toil for a small fraction of the cost of their American or German competitors. At the bottom of the heap, a “floating population” of about 130m migrants work in China’s boomtowns, taking home 1,348 yuan a month on average last year. That is a mere $197, little more than one-twentieth of the average monthly wage in America. But it is 17% more than the year before. As China’s economy has bounced back, wages have followed suit. On the coasts, where its exporting factories are clustered, bosses are short of workers, and workers short of patience. A spate of strikes has thrown a spanner into 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

The hands of China’s workers have been strengthened by a new labour law, introduced in 2008, and by the more fundamental laws of demand and supply (see article). Workers are becoming harder to find and to keep. The country’s villages still contain perhaps 70m potential migrants. Other rural folk might be willing to work closer to home in the growing number of factories moving inland. But the supply of strong backs and nimble fingers is not infinite, even in China. The number of 15- to 29-year-olds will fall sharply from next year. And although their wages are increasing, their aspirations are rising even faster. They seem less willing to “eat bitterness”, as the Chinese put it, without complaint.

Why the goons were called off
In truth, Chinese workers were never as docile as the popular caricature suggested. But the recent strikes have been unusual in their frequency (Guangdong province on China’s south coast suffered at least 36 strikes in the space of 48 days), their longevity and their targets: foreign multinationals.

China’s ruling Communist Party has swiftly quashed previous bouts of labour unrest. This one drew a more relaxed reaction. Goons from the government-controlled trade union roughed up some Honda strikers, but they were quickly called off. The strikes were widely, if briefly, covered in the state-supervised press. And the ringleaders have not so far heard any midnight knocks at the door.

This suggests three things. First, China is reluctant to get heavy-handed with workers in big-brand firms that attract global media attention. But, second, China is becoming more relaxed about spooking foreign investors. Indeed, if workers are upset, better that they blame foreign bosses than local ones. In the wak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party has concluded, correctly, that foreign investors need China more than it needs them. Third, and most important, the government may believe that the new bolshiness of its workers is in keeping with its professed aim of “rebalancing” the economy. And it would be right. China’s economy relies too much on investment and too little on consumer spending. That is mostly because workers get such a small slice of the national cake: 53% in 2007, down from 61% in 1990 (and compared with about two-thirds in America). Letting wages rise at the expense of profits would allow workers to enjoy more of the fruits of their labour.

Higher Chinese wages would also be good for the West. This may seem odd, given how much the rich world has come to rely on cheap Chinese labour: by one estimate, trade with China has added $1,000 a year to the pockets of every American household, thanks to cheaper goods in the country’s stores, cheaper inputs for its businesses and stiffer competition in its markets. Just as expanding the global labour force by a quarter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cheap Chinese workers helped to keep prices down in the West, so higher Chinese wages might start to export inflation. Furthermo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global economy, labour is a resource, like land or oil. It would not normally benefit from the dwindling of China’s reserves of labour any more than from the drying up of Saudi wells.

Tomorrow’s global consumers
But in the wak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ings are different. Deflation is now a bigger threat than inflation. And with 47m workers unemployed in the OECD alone, labour is not holding back the global economy. What the world lacks is willing customers, not willing workers. Higher Chinese wages will have a similar effect to the stronger exchange rate that America has been calling for, shrinking China’s trade surplus and boosting its spending. This will help foreign companies and the workers they have idled. A 20% rise in Chinese consumption might well lead to an extra $25 billion of American exports. That could create over 200,000 American jobs.

Eventually, this extra spending will help the world economy return to full employment. At that point, foreign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may miss China’s cheap coastal workers, who kept profits high and prices low. But there will still be cheap labour to be found inland and in places like India. And Chinese wages were anyway only half the story. The other half was Chinese productivity. Chinese labour costs tripled in the decade after 1995, but output per worker quintupled.

To repeat that feat, as it runs dry of crude labour, China will have to increase its supply of skilled workers. That will require a stable workforce, which stays with its employers long enough to be worth investing in. For that the government will need to relax further its system of internal passports, or hukou, which prevent migrant workers from settling formally in the city without losing their family plot back home. When labour was abundant, it suited the government to have a floating population that made few demands on urban authorities and drifted back to the family farm whenever hardship beckoned. But to maintain fast growth as the labour market tightens,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will have to drop anchor.

As the late Joan Robinson, a Cambridge economist, once wrote, “the misery of being exploited by capitalists is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misery of not being exploited at all”. Her quip, written in 1962, was inspired by underemployment in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n, capital has busily “exploited” workers in that region and its giant northern neighbour, much to their benefit. Now it is time for capital to invest in them.

名家-改變中國的五大症候

     最近幾天美國《紐約時報》大篇幅析論探討,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社會未來5至10年的演進方向,值得所有西進投資營運的各方人士的重視。

     人口膨脹高齡化
     第一大症候是中國人口的加速高齡化。中國自2009年經濟繁榮之後,高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亞洲開發銀行預估到2050年,中國65歲以 上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這將意味未來可以工作的勞動力日益減少,會加速耗光老一輩長期貯存下來的儲備金。所幸今天中國仍有一批年輕人群,也還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勞動力。但是,勞動力退縮的風險將隨時間推移,這種人口統計學上的巨大變化可能使中國再難以保持10%的GDP成長速度。可能在中國還沒有完全富裕之前,高齡化問題就會嚴重凸顯,而使年輕勞動力數量下降。 

     第二是新崛興的河南省變得「越來越大」。河南省人口今年7月正式超過1億,已經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英國的人口數,但人均GDP與全國相比 而言卻低了20%。人口的增多和經濟的繁榮帶動了中國的對外貿易量值,但畢竟越來越多的人口需要養活,中國需要進口食糧等物品勢必越來越多。

     第三,大陸出口引擎「發威」,2008年金融海嘯,中國出口額下降曾經帶來很大壓力。今年7月出口終於回到「海嘯危機前」的水準,上半年 進出口總值比2009年同期成長43.1%。中國主政者開始壓抑國內需求以防止過度的通貨膨脹。這會再一次導致美國給中國貼上「匯率操作國家」的標籤,而 引起貿易制裁。現在,美國貿易逆差已經達到2008年以來的單月最高記錄,其中就有12%是因為中國進口造成的。「中國傾銷」又會再一次成為「替罪羊」。

     盲目追求大數字
     第四是中國能源需求的爆炸式成長。據世界能 源總署報告,2009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能源消費國家,共使用了23億噸的石油。雖然中國堅決否認,但是中國無疑還是世界最大的資源進口國 家。這個內涵非常可怕,中國人均使用能源已經達到了美國人均的四分之一,這意味中國將會排放超出現況4倍的排放物;即使說中國已經引進了一些清潔科技。但 是,這樣的大趨勢卻足以使人相信與能源相關物資的高價格時代就要來臨。

     第五,群起追求「大數字」。中國銀行上市正在創造新紀錄。中國農業銀行在香港和上海兩地進行的首次公開募股(IPO)籌措資金192.1 億美元,再加上超額配售,勢必成為世界有史以來公開籌資金額最大的IPO。這當然又讓中國打破了另一個新紀錄:成為世界前三大公開募股市場,顯示全球新股 票上市的籌資市場正在向東方移轉。但是這種霸權其實並非真正的霸權。中國金融業者在當下無一不在固執地追求「世界的最高級」,因為在今天的中國,「大數 字」已經越來越發意味「很多意涵」。

     這幾個最近半年來快速從中國經濟社會冒出的現象,的確讓全球經濟、市場,乃至亞洲國家的未來投資營運,都充滿了高度的政策解讀空間。
Source

 

兩匹馬屁股決定生空火箭的寬度

另一種形式的屁股決定腦袋
經濟學中有個名詞稱為「路徑依賴」,它是類似於物理學中的 " 慣性 " , 一旦選擇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 
以下美國鐵軌的故事也許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概念,並且加深對其後果的印象。 美國鐵路 兩條鐵軌之間 的標準距離是 四點八五英尺 。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標準,究竟從何而來的?  原來這是 英國的鐵路標準 ,因為美國的鐵路最早是由英國人設計建造的。 那麼,為什麼英國人用這個標準呢? 原來英國的鐵路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 而這個 四點八五英尺 正是 電車所用的標準 。   

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以前是 造馬車 的。 而他們是用馬車的 輪寬做標準。 好了,那麼,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一定的輪距離標準呢? 因為如果那時候的馬車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 馬車的輪子很快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的。為什麼?  因為這些路上的轍跡的寬度為 四點八五英尺 。 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 答案是 古羅馬人 定的, 四點八五英尺 正是 羅馬戰車的寬度。 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輪寬在這些路上行車的話, 他的輪子的壽命都不會長。  

我們再問:羅馬人為什麼用 四點八五英尺 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 原因很簡單,這是 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的寬度。 故事到此應該完結了,但事實上還沒有完。  

下次你在電視上看到 美國太空梭立在發射臺 上的雄姿時, 你留意看,在它的燃料箱的兩旁有兩個火箭推進器, 這些推進器是由設在 猶他州 的工廠所提供的。  

如果可能的話,這家工廠的工程師希望把這些推進器造得再胖一些, 這樣容量就會大一些,但是他們不可以,為什麼? 因為這些推進器造好後,要用火車從工廠運到發射點, 路上要通過一些隧道,而這些 隧道的寬度只比火車軌道的寬度寬了一點點, 然而我們不要忘記火車軌道的寬度是由馬的屁股的寬度所決定的。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 是兩千年前便由 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  這就是路徑依賴,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但卻是事實。
Source

研究機構稱英國經濟增長速度將會回落

2010年07月28日 06:03      

據國外媒體今日報道,英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周三稱,英國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是一種“尖峰狀態”,並指出目前還不是英國央行開始撤回經濟刺激性措施的良好時機。      

據上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份為止的第二季度,英國經濟增長速度為1.1%,創下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這一數據使得英國央行理事所面臨的進退兩難的境地更加複雜,原因是他們正在對經濟是面臨來自通貨膨脹的更大威脅,還是需要更多刺激性措施的問題作出權衡。與此同時,英國政府正在實施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財政緊縮措施。      

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經濟學家西蒙·科比(Simon Kirby)在接受採訪時稱:“我認為,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無法維持下去。恰恰相反,我認為增長速度將在某種程度上相當急劇地回落。”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成員安德魯·森泰斯(Andrew Sentance)在本月早些時候重申,央行應開始上調基準利率,原因是通脹水平正在“回彈”。據貨幣政策委員會公佈的7月份政策制定會議的紀要檔案顯示,雖然央行理事在7月18日召開的這次會議上投票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5%的歷史低點不變,但一些理事對“支持適度放寬貨幣政策的觀點進行了考慮”。      

在貨幣政策的問題上,英國央行理事已經出現了分歧,原因是經濟復甦進程引發了有關通脹壓力的擔憂情緒。與桑泰斯不同,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另一名委員大衛·邁爾斯(David Miles)則認為,該行應做好准備在必要時候加大債券收購計劃的規模來為經濟增長提供保護。      

科比表示:“我預計,未來幾個月時間裡貨幣政策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央行理事將希望關注第三季度GDP增長的速度如何。”根據國家經濟和社會研究所經濟的預測,當前季度英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將為0.1%,第四季度則將為0.3%。該研究所今天還公佈季度報告稱,預計2010年英國經濟增長速度將為 1.3%,高於4月份預測的1%,但同時將其對2011年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期從2%下調至1.7%。(文武)
Source

【國際財經】英國央行行長金恩︰英國經濟復蘇的持續性仍值得商討

2010/07/28 17:16
財華社深圳新聞中心
英國央行行長金恩(Mervyn King)周三表示,第二次經濟增長令人鼓舞,不過需謹慎,不要對一次數字解讀太多,目前通脹的上行和下行風險均存在,並不能肯定英國的經濟復蘇會持續。此外他還表示,全球經濟復蘇失衡問題仍存在。

Source




英國央行委員在財政委員會作證時對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
www.stockstar.com 2010-7-28 19:03:00


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MPC)的委員們週三(7月28日)出席了面對英國下議院財政特別委員會的聽證會,以下為幾位官員的證詞:
    行長金恩指出,經濟仍面臨下行風險。
    他稱,取決於經濟形勢發展狀況,央行未來數月要麼會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要麼會縮減刺激措施,但針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並不是要給經濟增長踩剎車。
    金恩並表示,他並不認為政府的財政緊縮計劃將為給英國經濟帶來顯著的風險,而且對英國經濟而言,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外部的因素。
    他稱,在全球需求失衡這一問題得到解決之前,經濟前景仍將繼續保持不確定。
    金恩並指出,今年年初出現的信貸環境改善的趨勢在最近幾個月似乎已經暫停,而且金融市場普遍變得更加的不穩定。
    針對2季度良好的經濟數據,金恩警告稱,雖然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令人鼓舞,不過需謹慎不要對一次數字解讀太多;他並不能肯定英國的經濟復蘇將會持續。
    在通脹問題上,金恩並表示,通脹的上行和下行風險均存在。而提高增值稅有可能令通脹在2011年多數時間內都高於目標。
    他補充道,若經濟增長令人失望,央行將轉變貨幣政策;當需要正常化政策時,央行也自然會及時採取行動,不過目前離政策的正常化還有一段距離。
    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委員邁爾斯(David Miles)作證時表示,閒置產能將在中期內壓低通脹,將通脹推至央行目標水準以下。
    邁爾斯稱,主權債務市場和銀行融資方面出現的問題凸顯了經濟的下滑風險;未來某個時候可能需要進一步買進資產。
    他認為英國的工資壓力明年不太可能顯著上升,而且存在經濟增長疲軟期延續的風險。
    邁爾斯認為,只要工資不加速增長,通貨膨脹率就不可能繼續顯著高於央行2.0%的目標水準。
    他稱,當然工資壓力明年可能會大幅增加,但他認為這不會是最可能出現的結果;低增長期延續的風險也切實存在。
    邁爾斯指出,經濟前景仍異常不確定,銀行業仍脆弱。
    與此同時, MPC委員費舍爾(Paul Fisher)表示,通脹上行的風險增大,但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下行風險。
    費舍爾表示,金融市場越來越脆弱,加劇了信貸緊縮。
    他預計,經濟的發展將大致符合5月通脹報告的預估;未來貨幣政策的收緊首先將涉及加息。
    他同時指出,英國經濟復蘇應繼續聚集力量。
    此外,委員森泰斯(Andrew Sentance)也在作證時指出,通脹前景如預期一樣,並未有所改善。
    森泰斯表示,2季度經濟數據肯定了經濟的復蘇強度,英國的經濟已經出現轉向。
Source

英國央行金恩:經濟仍面臨下行風險

7/28/2010 6:54:06 PM                             *(北京時間2010年07月28日18:53)

倫敦 (MNI) –英國央行(BOE)行長金恩(Mervyn King)周三在出席財政委員會的聽證會時表示,經濟仍面臨下行風險。 他稱,英國央行在未來數月內或進一步減弱或減少經濟刺激政策,這將取決于經濟發展如何變化。  金恩并表示,他并不認為政府的財政緊縮計劃將為給英國經濟帶來顯著的風險,而且對英國經濟而言,最大的威脅是來自外部的因素。  

他稱,在全球需求失衡這一問題得到解決之前,經濟前景仍將繼續保持不確定。  金恩并指出,今年年初出現的信貸環境改善的趨勢在最近幾個月似乎已經暫停,而且金融市場普遍變得更加的不穩定。    

英國央行(BOE)貨幣政策委員會(MPC)在2月份暫停了進一步擴大規模為2,000億英鎊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并維持基準利率于0.5%不變。    

金恩稱,貨幣政策委員會討論的是要適度刺激經濟,而非抑制。    

針對2季度良好的經濟數據,金恩警告稱,雖然第二季度經濟增長令人鼓舞,不過需謹慎不要對一次數字解讀太多;他并不能肯定英國的經濟復蘇將會持續。    

在通脹問題上,金恩并表示,通脹的上行和下行風險均存在。而提高增值稅有可能令通脹在2011年多數時間內都高于目標。    

他補充道,若經濟增長令人失望,央行將轉變貨幣政策;當需要正常化政策時,央行也自然會及時采取行動,不過目前離政策的正常化還有一段距離。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