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22

They'll tell you owt


Financial markets

Buttonwood's notebook


Jul 20th 2010, 9:42 by Buttonwood 


IMAGINE that you are a govermnment with a huge fiscal deficit. You are worried that you might get punished by the markets as Greece has been. You decide to embark on an unpopular round of tax rises and spending cuts. Your next step is to abandon a fund-raising product because it is...too popular!


That is what the British government has just done. It has stopped the sale of index-linked national savings certificates. These paid the rate of inflation plus 1% for five years, with returns being tax-free. According to National Savings, the product was abandoned because it had exceeded the government's fund-raising target.


Exceeded the target! This is a government that has to raise £160 billion ($240 billion) this year, Rejoice, as Mrs Thatcher might say. Money raised from retail investors is money you do not have to raise from foreign investors, hedge funds and the like.


Ah, well. The worry is that money is being diverted from the banks. But a bit of healthy competition for the banks is no bad thing. Savers know they treat their customers abysmally. They lure them in with an attractive headline rate, only to drop the yield without notice, leaving savers on 0.10% or similar. Savers have to keep closing and re-opening accounts. It is a tax on the elderly or anyone else too busy to spend their life monitoring the web for announcements of new savings accounts.


But even the stated reasoning is dubious. The banks need deposits so they can lend to industry, or so the argument goes. But if the money to fund the deficit doesn't come from retail investors, it must come from pension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which will buy government bonds. That will reduce the amount such institutions have to invest in industry via corporate bonds and equities. The "crowding out" argument makes the case for cutting the deficit, not abandoning a popular savings product.


So let us come to the real reason why this product has been dropped. It was attractive because the inflation rate has been high; the headline inflation rate has been 5% so those who bought the certificates have been getting 6% tax-free. (Buttonwood should declare an interest; I am such a saver. But the change does not affect the value of my existing portfolio, only stops me from buying more.)


If you believe the government and the Bank of England, however, the inflation rate is set to come down.  Over the long run, a government should leap at the chance to fund itself at 1% real; that ought to be less than Britain's GDP growth rate.


A cynic would look at the decision and say "Aha! The government either believes that inflation will stay high, or is pursuing a deliberate policy of inflating away its debt. It would rather issue bonds at a nominal 3% fixed than pay 1% real." Britain has more scope than most governments to pursue an inflation approach, because the average maturity of its debt is almost 14 years.


Is this overly cynical? I don't think so. After all, the Bank of England recently bought £200bn of gilts, funding more than one year's deficit. This is debt monetisation as practised by Rudolf von Havenstein, head of the Reichsbank during the Weimar republic. Inflation is already above target and has been for several months but the Bank of England has kept rates at 0.5%.


Of course, such an idea will be laughed out of court. The Bank's move was "quantitative easing" designed to stabilise the financial system, not a way of funding a spendthrift government. But as they say in Yorkshire "they'll tell you owt", i.e those in power will give you any old excuse.  After a while, you have to stop listening to what they say and start watching what they do. And the latter should make investors very suspicious.


UPDATE: Totle is right, owt is anything, nowt is nothing. As for certificates being generous, a 1% real return is not generous historically. Savers should get some real after-tax return or why would they save? The certificates look so good in relative terms because the government/Bank of England are punishing savers with low rates, high inflation and high taxes. 
Comes from The Economist

卡梅倫赴美挺BP

  BP的命運與英國經濟息息相關。迄今BP不僅在英國國內解決了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而且在英國養老基金的投資收入中,每7英鎊裏就有1英鎊來自BP
面對英國石油公司(BP)遭到美國舉國聲討的窘境,就任後首度訪美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左撲右擋”,力爭為這家對英國經濟仍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挽回一些顏面。
卡梅倫當地時間7月20日在白宮聯合新聞發佈會上首先對BP嚴厲批評,稱自己完全理解當下全美國的憤怒之情,也完全明白BP引發的墨西哥灣漏油 事件對美國環境、漁業和旅游來說都是一場災難。他透露自己與奧巴馬一樣,與BP高層保持定期接觸,確保及時了解漏油事件的最新進展,並且他也明白今後應由 BP堵住漏油,清理污垢,並予以合理賠償。
此後卡梅倫卻話風一轉,表示BP對英美經濟都很重要,“大西洋兩岸數以萬計的工作都仰仗于它”,保持BP的強大和穩定同時符合英美兩國的利益,暗示一旦BP垮臺對美國經濟也會造成損害。
早前有統計顯示,BP的命運與英國經濟息息相關。迄今BP不僅在英國國內解決了超過1萬個就業崗位,而且在英國養老基金的投資收入中,每7英鎊裏就有1英鎊來自BP。另外BP還在全球擁有逾8萬名僱員。
在卡梅倫訪美之際,BP不僅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疲於應付,而且又捲入另一場風波。此前有美國參議員放出消息,稱BP為了保護在利比亞的商業交 易,遊說蘇格蘭釋放了1988年洛克比空難主謀邁格拉希。由於洛克比空難遇難者多為美國人,這種說法為BP在美國的形象火上澆油。
發佈會上面對記者的追問,卡梅倫再度為BP“擋駕”。他強調2009年邁格拉希被釋放的決定係蘇格蘭政府作出,目前自己“還未看到有任何跡象暗示蘇格蘭政府受到了BP任何形式的煽動”。
  海沃德下臺日近了
“BP維持穩健營運對英美兩國經濟很重要。”卡梅倫說此話時,BP CEO海沃德職位已經岌岌可危。據倫敦《泰晤士報》報道,海沃德可能在10周內宣佈下臺,BP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重建小組負責人Robert Dudley目前是呼聲最高的接班人。
熟悉BP內情的人士指出,越來越多人預期海沃德會在8月底或9月宣佈離職。該人士表示,為了支撐BP免受對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或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買斷,海沃德必須下臺。(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責任編輯:王惠綿)

中國油企無緣BP首輪資產出售 考慮競購亞洲部分

2010年07月22日 08:43:33

英國石油公司(BP)開始出售資產以緩解因支付墨西哥灣原油清理費用而面臨的財務壓力。7月21日,BP宣布已與美國著名獨立石油公司阿帕奇公司(ApacheCorp.)達成了一項協議,將BP旗下價值70億美元的資產出售給後者。
截至目前,BP已為石油泄漏事故花費40億美元,該公司最新決定出售17億美元亞洲資產,包括越南石油管道和巴基斯坦的上遊資產。
中石化有關人士表示,中國的石油企業應該會努力爭取這些在地緣上靠近中國的油氣資產,不過也不能不計成本地參與競標。
阿帕奇拿下70億美元BP資產
BP與阿帕奇達成的70億美元資產出售協議是其100億美元資產出售計劃的組成部分。
根據協議,阿帕奇公司將購買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二疊紀盆地和埃及西沙漠地區的所有資產以及加拿大艾伯塔省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 “絕大部分”資產。這些探區估計擁有3.85億桶油當量的探明儲量。
BP表示,阿帕奇公司將在7月30日支付50億美元保證金,並將以股票、債券和現金等形式完成全部支付。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BP出售的這些資產都是比較好的,全球各大公司都想得到,BP也要看與各大公司的關係以及各國政府的利益。目前,國內企業想買大公司的相對優質資產都不容易。
“這與BP與阿帕奇的傳統關係和國家之間的利益緊密相關。”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毛加祥說道。

BP將賣靠近中國油氣資產
BP已同意初步賠償2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用于支付當地民眾以及生態的損失。美國分析師普遍預計,BP最終賠付額在30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
面對巨大的財務壓力,BP出售資產的步伐才剛剛開始。為此,BP表示將出售除嘉實多潤滑油業務以外的在越南與巴基斯坦的大部分資產,總售價約17億美元。
在巴基斯坦,BP打算出售其陸地和海上油氣田,包括位于南部Sind省的多個生產田和勘探區塊等,總價值為6.9億美元。BP在該國的天然氣日產量為1.73億立方英尺,佔該公司天然氣總產量的2%。
在越南,BP打算出售其LanTay和LanDo氣田,以及相關的NamConSon輸氣管道與PhuMy3管道,包括旗下胡志明市外海天然氣項目的權益。BP在該國的天然氣日產量為6300萬立方英尺。
中石化專家表示,中國的石油公司會考慮上述項目。不過,越南天然氣相對較少,管道也不長;BP在巴基斯坦的資產質量也不是很高,油氣產量也較低。
中石油海外業務部有關人士也表示,公司也只是初步接觸BP,並沒有進入正式的商業談判,而全球各大石油企業也都在接觸中。
林伯強說:“這些資產靠近中國,中國油企的機會很大,資金很充足,不過競爭會很激烈。”
據悉,BP還在就出售所持PanAmericanEnergy價值90億美元股權的交易以及哥倫比亞與委內瑞拉油氣田進行談判;還已經就出售Mars油田少數股權給項目運營商荷蘭皇家殼牌進行了討論。中海油總公司和阿根廷Bridas有意收購上述股權的部分或全部。
“中國能源公司參與BP資產出售的競標面臨的風險十分復雜。”MMC集團中國區董事長郭鑫表示,這些風險主要存在于環保責任、監管合規、政治風險、勞工要求等方面。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喻春來)
Source

單身不划算 一輩子多花1226萬

      * 2010-07-22     * 中國時報     * 鍾玉玨/綜合報導       
近來越來越多人選擇單身,享受沒有另一半與小孩牽絆的自在生活,不過英國比價服務網站uSwitch.com的研究報告指出,單身並不划算,每年須額外支出近五千英鎊(約新台幣廿四.五萬元),若一輩子不嫁不娶,得多開銷廿五萬英鎊(約新台幣一二二六萬元)。       

單身男女稱呼大不同,不論是「黃金單身漢」或帶貶抑的「敗犬」、「剩女」,單身一族的確是「一人飽、全家飽」。這雖然是單身的好處,卻同時也是致命傷,因為得獨力扛起房貸、三餐、水電、保險費等基本開銷,並不比有家室者輕鬆。       

uSwitch.com調查兩千名英國成年人,發現少了另一半幫忙分攤,單身者平均每年負擔生活費約為一.二萬英鎊,占年收入一半。和已婚者相比,每年多花近五千英鎊,一輩子多花廿五萬英鎊。       

除了經濟壓力大,單身也不見得比已婚者快樂。受訪的已婚或與人同居者中,有三分之二表示有伴侶共同生活比較幸福。受訪的單身者中,只有五分之一感到生活愜意。       uSwitch.com消費政策主任羅賓森女士指出,英國的單身人數不斷地攀高,估計十年後將達到九百五十萬人,將對生活形態與消費方式產生重大衝擊。
Source

美國二次衰退的成因浮現

等財報效應結束後,市場焦點將會回到經濟數據.目前第一個跌破金融海嘯時低點的數據已經出現:房市數據新屋銷售!次貸的遺毒仍可能是二次衰退的主要問題.



昨天公佈的是新屋開工:54萬



但前幾天的新屋銷售已經急凍:

目前還不算問題嚴重.房子沒人買只是房地產企業心情不好而已.要全面釀災焦點還是要看房價:


更多房市數據統計資料源<--點此

2009年金融海嘯的起跌與止跌點,原因都是房市問題.目前美國的空屋率仍高達14%以上.金融機構累積的法拍屋越來越多.但自從4月美國購房優惠結束 後.整個房市的狀況算急凍.當然一部份原因是Q1刺激出超額購屋潮.但若月底的成屋數據也開始加速下滑+房價下滑,惡性循環就會成立.

新房子賣不掉,沒人蓋,工人就會被裁掉.失業會上升.今年下半年想變現的賣房者,持續壓低房價後.之前止穩的房貸相關證券估值又會往下調整.金融業又需要 處理.但由於FRE,FNM已國有化,銀行已增資.照理講不可能造成像2008年一樣的風暴.但價值減損的部份將會反應在股市.造成更多負財富效應.

房市的問題困擾日本經濟20年,美國想要在3年內擺脫困境很困難.美國房市傳統旺季就是暑假夏天.預計從下個月起,房市數據若持續惡化.股市就可能立即反應!
~~~~~~~~~~~~~
AAPL財報還是造成了多頭的期待.但應該無法推升股市.後續偏空效應可望持續到下次非農.

今日操作:美債可以加碼..英鎊是否加空.要等會議記錄公佈後有賣壓才能動作.而歐元.最好是今日美盤開盤後美股跌才作空.不然就該等到週五壓力測試結果出爐後再動手.

Source

英國石油出售225億資產‧傳CEO十週內下台

(英國‧倫敦)英國石油(BP)週二(7月20日)宣佈,與阿帕契公司(Apache)達成協議,將出售價值70億美元(約馬幣225億令吉)的資產。
英國石油正加速剝離價值高達200億美元的資產,以試圖緩解外界對其在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發生後財務健康狀況的擔憂。
《泰晤士報》今日(週三,7月21日)報導指出,英國石油首席執行員唐熙華(Tony Hayward)可能在10週內宣佈下台,而這間公司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重建小組負責人杜德利(Robert Dudley)目前是呼聲最高的接班人。英國石油尚未對此報導給予評論。
英國石油表示,阿帕契首先將在7月30日支付50億美元的現金存款,取得英國石油在北美及埃及探勘及生產廠房設施。這項交易將包括在新墨西哥的資產、在加拿大西部的天然氣以及在埃及的特許權。
較早前,英國石油曾宣佈將出售在越南及巴基斯坦價值17億美元(約馬幣54億7000萬令吉)的資產。
這場美國史上最嚴重的海上漏油事件仍是英美政治議題倍受關注的焦點,同時牽動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華盛頓的參訪之旅。美國官方週二允許英國石油將油井壓力測試再延長24小時。卡梅倫則表示,英國石油維持穩健營運對英美兩國經濟很重要。
星洲日報/財經‧2010.07.21
Source

「標準工時」會否僵化勞動市場?

立法會在通過政改的同一天也通過了一個沒有約束力的動議,促請政府立法制訂「標準工時」。這是一個很無聊的動議,對勞工沒有好處,對香港經濟卻人為地製造負面影響,反映出香港議會對經濟的認識十分膚淺。

所 謂「標準工時」,是指通過立法,規定僱主不得強迫僱員每周工作超過某某時數(例如四十小時),若然超過,則僱主必須派發超時薪酬(例如等於標準時薪的一點 五倍)。「標準工時」在發達國家相當普遍,其原意主要有二:一、保障勞工權益,使他們不用太辛勞;二、因為僱員每人的工作時間可能縮短,僱主或要多聘人 手,失業率可望下降。


未必真正減少工時

經濟學文獻中,有大量關於「標準工時」的研究,篇幅所限,本文只通過文獻中對美國、法國及日本經驗的分析,總結出幾個結果:
一、假如勞工市場自我調節靈活,「標準工時」便既不會減少僱員的工作時間,也不會帶來額外的就業機會。
二、倘若勞工市場已被扭曲,例如有最低工資存在,工資不能自由調節,那麼「標準工時」更會推高失業率。
三、在市場被扭曲的條件下,「標準工時」可引致長時間的經濟下滑。
四、人民的退休年齡可能被「標準工時」推後,一生中的工作總時數不一定縮短。

由上述的結果可見,「標準工時」最好的後果便是對勞工及經濟都無甚影響,最壞的後果便是僵化了勞動市場,引致工人的損失及生產下跌。這是好心做壞事的另一典型。

「標準工時」能否減少僱員工作的時間,從而使原有工作可被多一些人分擔?這個目標不易達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我們可以用以下例子說明問題。假設在「標準工時」立法前,一個員工每周工作五十小時,每小時薪金十一元,即每周收入為五百五十元。再假設立了法後,「標準工時」是每周四十小時,超時工作時薪要增百分之五十。僱主的對策十分簡單,只要把標準時薪從十一元降至十元便可。減薪後,在標準的四十小時內僱員可得四百元,若他肯多工作十小時,可再得一百五十元(超時工作每小時十五元),總薪金仍是五百五十元,與沒有法例時一樣。僱主僱員都沒有損失。

以上例子假設了僱主僱員的合約不按市場力量自由調整。調整的方式很多,減薪、取消花紅、雙糧、福利樣樣皆可。但假如市場出現僵性,部分僱員薪酬不能下調,僱主不願付出昂貴的超時工資,超時工作的確有可能減少。但實際情況如何?我們先參考美國的經驗。


就業下降

美 國一九三八年推出「公平勞工標準法」,這是羅斯福總統「新政」的一部分。根據該法,在一九三八年十月二十四日以後,「標準工時」法定為四十四小時,兩年後 減至四十小時。在法例實施初期,根據經濟學者 Costa 的計算,在批發與零售兩個行業內,超時工作的員工減少了百分之十八,這說明「標準工時」曾一度起作用,有可能把僱員的工作時間減少。

但上 述情況在市場適應了法例後有所變化。《公平勞工標準法》從開始到現在,其實並非對所有僱員都適用,其覆蓋面屢有改變。例如,在一九七○年只有百分之六十六 的僱員有資格在超時工作期間取得超時補薪,但在一九八九年,這比例上升至百分之八十四。如果「標準工時」真的能減少員工的工作時間,那麼,在覆蓋面更廣的 一九八九年,超時工作的人數應該更少。但據經濟學者 Trejo 的研究,一九八九年超時工作員工的比例及超時工作的平均時數都比一九七○年有所上升。推廣了「標準工時」,並未能創造空間,使到更多的工人得到職位 (Trejo 的計量研究遠比上述來得仔細,篇幅所限,不贅)。

眾所周知,法國的勞工條例多如牛毛,最低工資定位極高,其政府在二○○六年初眼見勞動市場僵化嚴重,希望引進新的條例稍為增加靈活性,卻慘遭挫敗,使全球觀察者大開眼界。在如此縛手縛腳的環境下,減低「標準工時」會帶來什麼影響?

一 九八二年二月一日法國政府把「標準工時」由每周四十小時下調至三十九小時(二○○○年又再減至三十五小時),最低工資又同時提高百分之五。Grepon 與 Kramarz 二○○二年發表過一篇論文,有一些發現頗為有趣。在一九八一年三月新法宣布前,有一部分員工每周工作超過四十小時,即早已超時工作,但亦有另一批員工每周 工作「不足」,只有三十五至三十九小時。兩種僱員面對的宏觀經濟環境基本一致,不同的只是有人超時工作有人工作不足,這是很可以好好利用的「控制實 驗」(control experiment)的條件,有助分辨出「標準工時」的影響。

「標準工時」縮短後,原本有超時工作的員工就業率 應聲下降了百分之二至百分之四,幅度顯著高於每周只工作三十五至三十九小時的員工。對僱主而言,「標準工時」降至每周三十九小時後,僱用要超時補薪的員工 更加昂貴,所以需要減少僱用他們,但本來工作便低於三十九小時的,卻不受法例影響。至於正在領取最低工資的員工,因薪金再無調整空間,「標準工時」下調後,他們的就業受到的打擊亦最沉重。這正好說明,最低工資加上「標準工時」,對勞工的就業傷害最大。


令經濟缺乏動力

「標準工時」對總體經濟有什麼影響?按照經濟增長理論,決定經濟總產值或人民總收入的要素有三,即勞動的投入量(包括勞動質量與數量)、資本投入量(廠房、土地、機器等等)及生產效率(科技或管理水平等等)。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假如勞動力投入減少,經濟自然受損,此理彰彰明甚。但正如上文所說,如果市場調整靈活,「標準工時」不一定對工作時數或就業率有顯著影響,只有在扭曲的市場中,降低「標準工時」才會減少勞動力的總投入量,從而打擊國民收入。歐洲與日本勞動市場遠比美國的僵化,我們可用日本經驗說明「標準工時」對經濟產值帶來的後果。

一 九八八年日本修訂法例,把「標準工時」在幾年內從四十八小時改為四十小時。一九八八年日本人實際上每周的平均工作時間是四十四小時,到了一九九三年降至四 十小時,在同一時間內,日本增加了三天法定假期,政府周六的辦公時間,從如常工作逐步變作不用工作。到了二○○○年,日本平均的工作時間已跌到三十八至三 十九小時,人均勞動力的投入量在九十年代下降了超過百分之十。

這是巨大的跌幅。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普雷斯蓋特(Edward Prescott)及著名日本經濟學家林文夫(Fumio Hayashi)對此有重要的實證分析。他們認為,日本九十年代的嚴重衰退,根本與銀行信貸系統無關,而是因為勞動力投入大幅減低。在這段時間內,向銀行借錢並無特別困難。在九十年代,資本雖有積累,但剛好被勞動力的下降完全抵消掉。至於生產效率,亦從八十年代平均每年百分之二點四的增長率降至九十年代似有若無的百分之零點二。日本經濟幾乎全無增長動力可言。若無「標準工時」,日本經濟不會下沉得這麼久!

現 在回到香港。港人工作時間的中位數現在是每周四十八小時,即一半人高於四十八,一半低於。我與我的同事在求學時期每周工作超過九十個小時是等閒之極的事, 現在則在大多早晚都會工作,一般都會超過每周六七十個小時。對我們來說,四十八小時可算有點疏懶,但我們倒也不用以自己的習慣要求別人,四十八小時在國際 標準上已是頗為勤奮。港人是否都生有勞碌命,政府若不立法限制,將來永遠都是工作狂?


立法多此一舉

經濟理論告訴 我們,將來的工作時數並無必然的理由比現在的短。在長遠的歷史中,經過一段時間後,生產效率通常有所進步,這便帶來兩種相反的效果。第一,人民生產力進步 了,每小時能生產的價值便會上升,若放棄部分工作時間追求閒暇,便會失去較多的收入。閒暇時間的機會成本上升了,所以他們更願意把時間放在工作上,多賺錢 改善生活。第二,生產力提高後,大家收入增加,但這樣一來,對閒暇的訴求亦會更大,沒有這麼願意長時間工作,希望能多點時間享受人生。這兩種效應互相抵 消,所以理論上我們不知將來的工作時間會否增加還是減少。但從過去實際世界經驗看來,減少的機會較大。例如,美國一八九○年時,製造業勞工每周工作五十五 至六十小時,英國勞工在一八五○年時每周六十小時,現在都已大幅下降。我相信就算政府不立法搞「標準工時」,港人將來的工作時數也會自然調整下降。

香 港若要多此一舉,強行立法規管工作時數,後果又如何?我曾在一個人數眾多的理財講座中講解如何準備退休,當時我舉了一個例,假設了五十五歲退休便要怎樣怎 樣。聽眾大多數是中年人,聽我提到五十五歲才退休,反應很大,紛紛表示還要捱這麼久,太悽慘了。我原以為五十五歲很年輕,他們的反應我頗感意外。但由此可 見,工作辛勞的港人為了補償自己,尚有一招可用,即提早退休。

反過來看,若有「標準工時」,年輕時工作較舒適,但賺錢不夠,他們也可延遲退休。每周工作的時數短了,但工作的年數卻增長。這個選擇本應由港人自行決定,不用政府或立法會多管閒事。
Source

英國“雙底型”經濟衰退憂慮上升

2010-07-21 20:02   來源:新華網    【大 中 小】  
    
“雙底型”或者說是“兩次下跌型”經濟衰退,是指經濟在擺脫衰退開始復蘇之後不久又重歸下跌,再次觸底後回升,經濟運行軌跡大體呈“W”狀。目前,擔心英國經濟可能會出現這一情況的情緒正在上升。
在英國新政府5月中旬成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不時可以聽到工黨政府發出的需要防止經濟出現“雙底型”衰退的警告。在前首相布朗的競選演說中,他 經常批評保守黨提出大規模削減政府開支的計劃,警告說如果過早“退出”經濟刺激措施,可能引發英國經濟發生“雙底型”衰退。但是,隨著工黨在此次大選中敗 北,以及保守黨與自由民主黨“聯姻”組建新政府,這一警告似乎一度被人遺忘。而大力削減政府開支、力爭在幾年內將目前的鉅額赤字財政“扭虧為盈”成了新政 府經濟政策的“主旋律”。
根據英國新政府6月下旬提出的緊急預算,到本屆政府任期結束的2015年,每年將削減320億英鎊政府開支, 各政府部門、福利計劃、教育、醫療體系甚至女王王室的開支均要被削減。同時,大幅度提高消費稅,明年初就要將消費稅從目前的17.5%提高到20%。這一 措施可望每年為政府增加收入110億英鎊(1英鎊約合1.5美元)。政府預計,這一增收減支將使英國在2015至2016財政年度實現財政平衡,使目前的 約1500億英鎊年度財政赤字完全消失並出現財政盈餘。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從總體上看,英國新政府這一經濟政策無論從出發點來看,還是從保證經濟的長期穩定來看都是不錯的,關鍵在於如何正確地把握大幅度“增收減支”的時機。
經過工黨政府的巨大努力,同時也得益於世界經濟同步進退的大趨勢,英國經濟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踏上復蘇之路,從而結束了為期六個季度、也是上世紀30年 代以來最長的經濟衰退。但是,近來英國經濟的復蘇步伐非常緩慢而乏力。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長速度僅分別為0.4%和0.3%。估計今年第二季 度的經濟增速也不會很快。從最新的經濟數據看,英國的住房市場仍處於衰退之中,工業和服務業復蘇的勢頭也不強勁。因此,英國似乎應和多數西方國家同步,將 經濟刺激措施尤其是刺激力度再持續一段時間直至出現穩定復蘇。
近來,擔心英國可能會出現“雙底型”衰退的言論已不時出現于報端。一些經濟分析人士,其中包括新政府組建後成立的預算責任局官員表示,在經濟剛剛開始復蘇並缺乏動力的時候,大幅度削減政府開支和提高消費稅將對脆弱的經濟復蘇構成新的危險。
英國預算責任局高級官員傑弗裏·迪克斯近日承認,英國政府的緊縮政策增加了發生“雙底型”衰退的可能性。英國倫敦金融城經濟學家詹姆斯·卡裏克也認為,英國陷入“兩次下跌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目前為三分之一,政府過早地削減開支增加了經濟再次出現下滑的危險。
削減鉅額政府財政赤字自然有利於經濟的長期穩定和增長。但是,如果削減開支的“巨斧”同時也砍傷甚至砍掉了目前剛剛出土不久的復蘇“嫩芽”,則可能導致事與願違、得不償失的結果。記者 王振華
Source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徘徊在十字路口 經濟前景堪憂

2010-7-22 6:38:00 中國證券報

英國央行7月21日公佈的上一次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以7:1的投票結果決定維持利率于0.5%的歷史低點不變,並一致同意維持量化寬鬆政策規模于2000億英鎊不變。英國央行預計,該國經濟增長將放緩,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貨幣政策左右兩難      
會議紀要指出,近來英國經濟增長前景惡化,且這種趨勢可能擴大至中期前景。不過,該行同時指出,短期內通貨膨脹率也有可能繼續攀升,消費者物價指數在今年下半年的升幅或高於此前預期。      

MPC委員普森表示,目前有一系列因素可能影響央行貨幣政策,包括出口數據、歐債危機演變趨勢、英國企業囤積現金規模以及通脹率。若前3個因素惡化,則英國央行需進一步對經濟施加刺激措施;但若通脹率持續位於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上方,則有必要加息。普森稱:“央行必須等待10月份經濟數據出爐才能對該國經濟形勢作出準確判斷,並穩妥把握貨幣政策走向。”      
另一位MPC委員森泰斯則連續第2個月投票支援加息25個基點,但沒有跡象顯示其他委員認同此看法。英國央行表示,通脹率持續高於目標水準,可能引發長期內通脹預期上升,但幾乎沒有證據顯示這種情形會在短期內發生。      

經濟前景持續堪憂    
英國央行20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由於信貸緊縮且市場信心萎靡抑制購房需求,6月份英國抵押貸款批准量下滑。6月獲批的抵押貸款共計4.8萬筆,低於 5月的5.1萬筆。英國央行預計:“今年下半年有擔保貸款的需求將會繼續持平。”另據英國最大的房地產網站Rightmove Plc預測,下半年房價的下滑將抵消上半年實現的增長。      

英國央行還公佈,英國銀行業5月向企業提供的貸款持續下滑,且降幅超過4月份的下滑幅度。其中,銀行和房屋融資協會向企業提供的總體貸款減少了23億英鎊,降幅超出4月份的11億英鎊。      

分析人士指出,英國政府此前推出的財政緊縮政策不可避免地抑制了英國企業及消費者的需求和信心。英國小企業聯合會(FSB)20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在緊急預算案公佈後,小企業對英國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較3個月前顯著降低。FSB主席約翰·沃克稱:“調查結果顯示,英國經濟的復蘇還很不穩定,企業未來成長面臨巨大風險。”
Source

經濟衰退 英國成人人均損失過萬鎊

【大紀元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成英國報導)英國剛剛從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陰影走出,有研究顯示,英國人在這次經濟衰退中損失慘重,平均每個成年人損失1.13萬鎊,其中剛剛獲得學位的年輕人蒙受的損失高達每人1.76萬鎊。
獨立智庫機構財政研究所(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的這一研究是首次對英國人在經濟衰退期間房產、存款和養老金方面的損失進行具體的計算。
財政研究所的報告顯示,英國每個成年人損失1.13萬鎊,相當於一對夫妻損失2.26萬鎊。而剛剛獲得學位的畢業生蒙受的損失最大,因為他們如果沒有趕上經濟衰退,收入將比現在高出許多。
學歷和職業資格高的人損失的更多。沒有學位或者其它職業資格的成年人人均損失7千鎊,而由職業資格卻沒有學位的人損失1.04萬鎊,剛獲得學位的畢業生損失1.76萬鎊。
研究還發現,年齡越大的人損失的越多。85歲以上(包括85歲)擁有本科或者以上學位的人損失的最大,高達2.86萬鎊,因為他們通常沒有償還房屋貸款的壓力、在房地產市場低迷期損失嚴重。
財政研究所的一名經濟學家表示,英國平均房價從2007年10月的18.6萬鎊降低至目前的大約17萬鎊,許多人的房產在經濟衰退期已經淪為負資產。這種情況對於想搬家的人來說猶如惡夢,因為他們的房貸比房屋價值還高。
財政研究所的這一研究是根據官方數據作出的,比較了人們在經濟衰退前和去年秋季時在投資、存款、養老金和房產方面的財富總和。
經濟專家擔心,這場經濟危機對於人們生活和存款的影響可能迫使許多人推遲退休時間。其中最受打擊的是那些五十多歲和剛過六十歲的人,他們已經接近退休年齡,但是可能因此而把退休計劃推遲好幾年。
另一項由保險公司Aviva進行的研究顯示五分之一年齡超過55歲的人預計他們可能會工作到70歲甚至更久,其中六成的人表示原因是他們需要改善經濟狀況。參與調查的人中有一成的人表示他們甚至可能根本就不會退休。
(http://www.dajiyuan.com)
美東時間: 2010-07-16 09:48:29 AM 【萬年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