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7/02

甘民樂駁稱治下將減失業率 政府削支五年恐致130萬人失業

甘民樂駁稱治下將減失業率 政府削支五年恐致130萬人失業
2010-07-02 05:26:00
(本 報訊)英國傳媒披露,財相歐思邦日前公布的緊急財政預算案大幅削減開支根據財政部的評估,這將導致未來五年內,英國失業人數增加130萬人。在野工黨領袖 夏雯批評預算案將令眾多市民陷入絕境,但首相甘民樂則反駁,在其政府領導下,英國失業率將逐年下降。 在周三的下議院會議質詢期間,夏雯對首相甘民樂說:「今早看到報道指,新預算案將導致公私部門130萬人失業,大家為此都很擔憂。您能證實這是由財政部作 出的官方預計嗎?」 甘民樂未作正面回應,但就表示財政部負責政府預算案影響評估的部門,對公私部門就業情況都作了詳細分析,「這在工黨領導期間從未有過」。從分析中,能看出 工黨政策與現政府政策所帶來的不同影響。根據前工黨政府計劃,明年公共部門將有7萬人失業,後年將再有15萬人失業。 財政部這份未公開的針對二戰以來最嚴厲公共開支削減計劃的評估顯示,政府估計,實施緊急預算案後,到2015年公共部門將損失50萬至60萬職位,而私立 公司將有60萬至70萬個職位消失。不過財相歐思邦上周公布該預算案時,並沒有提及任何職位損失問題。《衛報》指出,財政部在財相和政府高官制定預算案或 於中期預算案時作出評估,所以財相應該知道其緊急財政預算將導致的失業後果。 《衛報》獲得的該份評估報告的最後一頁顯示:「削減開支,將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導致公共部門損失100,000-120,000個職位,而私立部門更會損 失120,000-140,000個職位。」公共部門職位損失主要因為預算案規定,未來五年內根據通貨膨脹調整後的數據,公共部門支出需削減25%;私立 部門則因失去政府合約而不得不進行裁員。 財相在上周公布預算案時表示,削減英國財政赤字將可以保持利率穩定、維持在較低水平,同時能創造大批職位。他指出:「有人說,有一種解決方法既能削減債 務,又能促進經濟增長,那是假的。」且政府預測,由於私立部門發展,到2015年將創造出250萬個職位。不過,投資者越來越擔心,英國經濟缺乏恢復增長 的動力。受此影響,英國FTSE100的股指當天下降3%。 貿易組織和反對者指出,其之前就擔憂,削減公共支出將損害英國從經濟衰退中復甦,現在財政部未公開的評估證實了這一擔憂。 影子財相戴理德說:「歐思邦在公布預算案時並不誠實,他沒能告訴全國人民,那份預算案會引起公共部門大量失業。保守黨可以不採取這些措施,但他們現在卻作 出決定,成千上萬人將失業,為保守黨的決定付出代價,但是一旦發現這些措施不正確,那些失業者就無法再回去工作了。」 工會組織TUC秘書長Brendan Barber說:「財政部數據顯示,削減開支對私立部門的影響比公共部門大,而期待私立部門在五年內創造250萬職位是很荒謬的。」

Source

經濟學無用!金融危機以來理論與現實差距過大 洋相盡出

經濟學家及政治學家的想法,無論對或錯,其影響力都比大家以為的還深遠。那些自認實際且可免於任何言論左右的人,事實上常常是先人經濟學家的奴隸-凱恩斯。
《Newsweek》報導,2010 年的今天,幾乎每個人都希望全球政府出手挽救病入膏肓的經濟,沒人希望雙谷底衰退,先前於多倫多舉行的 G20 峰會,討論重點也環繞於此。已開發的 31 個 OECD 國家,其失業人數保持在 4650 萬人的高點,與 2007 年相比上揚達 50%。這不僅僅是人們缺少工作機會,長期的失業將導致工作技能的下滑,引致經濟體的下行及永久的失業。
但是政府還能夠再多做些什麼嗎?仍是未知數。
如同凱恩斯所述,政治領導人其實對以前或現在的經濟學家理論皆充滿了敵意,而且經濟學家自身的意見亦常常相左。
政府一開始對金融危機的因應,包括下砍利率、銀行紓困、經刺計畫等,是避開了蕭條沒錯。但是危機挑戰了所有主要經濟理論的邏輯,包括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理性預期。經濟學頓時間變得搖搖欲墜,它帶來了辯證上的混亂,也為全球政策造成許多的爭議及拉扯。
舉預算來說,是否較大的預算赤字,真如同凱恩斯主張,足以刺激經濟體並創造就業。抑或是齊天高的預算赤字,換來的只是爆炸性的政府債務,陷入了另一個金融危機。
凱恩斯的邏輯看來無甚破綻:若消費者及企業開支疲弱,政府需減稅或增加開支來提振需求。但從現實層面來說,政府的高債務將形成金融及心理上的限制。法國的政府債務為 GDP 的 92%、德國為 82%、英國則為 83%。
這意味著高債務帶來的好處,可能隨著下列事情瓦解:債務飆高使投資人心生疑慮,則借款利率將飆高、且企業將對政府控制預算的能力喪失信心。此外,若銀行資本價值下滑,亦將造成銀行危機。
透過拉高赤字以振興經濟,以及害怕拉高赤字的後果,兩造正在激烈的辯駁拼鬥。
歐巴馬政府曾表示,7870 億美元的經刺計畫,將能創造或挽救 2800 萬份工作機會。或許吧!投資人尚未對美國國債喪失信心,10 年期國債殖利率維持仍保持在 3% 左右。但歐洲情況就沒這麼樂觀,希臘的恐怖債務,使其殖利率大幅上揚。有鑑於此,德國及英國正努力降低赤字,免得面臨如同希臘般的命運。
《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夫認為,節流計畫將損及經濟復甦。諾貝爾經濟獎得主保羅克魯曼也表示,美國經濟體需要更高的赤字,以及更多的經刺計畫。他認為,在此時錙銖必較,只是損及美國的未來。
不過哈佛經濟學者 Ken Rogoff 認為,經刺計畫或許是緩解了恐慌、增加了開支,但是高達 1 兆美元的恐怖赤字將有債務危機的巨大風險,因此應設法降赤字。
貨幣主義亦遭逢挑戰。照該理論所述,若注入大筆資金至銀行系統,則開支宇通膨都將竄升,但至 2008 年起,聯準會注入了1 兆美元,但上述的事情皆未發生,不僅通膨持平,且銀行的放款也在去年降低逾 2000 億美元。
經濟學家只能一頭霧水,這也難怪,畢竟理性預期理論也未預知金融恐慌及經濟崩毀的到來。理論與現實的差距是那樣地明顯,高赤字的兩難處境,也一樣懸而未決。

Source